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于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的颁布是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物权法》是依法治林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事林业生产和管理的重要保障。通过贯彻《物权法》,明确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林业物权以及对林业物权的保护,促进国家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以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即物权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物是物权法律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客体,而物权法律关系中的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客体非常广泛,这就决定《物权法》在调整森林、林木、林地、野生动植物等物的归属和利用关系时会与林业法发生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民事法律,对包括林权在内的以物为客体的多项权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深入了解物权法如何规定林权物权立法框架,对于准确掌握林权在物权法中的地位,正确理解林权和物权法的法律性质:推进林权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物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的《物权法》已在制定当中。林业物权制度及其实施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革林业物权制度?本刊就上述有关问题约请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林业政策与法律问题专家陈根长教授撰写了此文,相信您会从中受益颇多。文章较长,分两期刊发。  相似文献   

5.
对林地上物权的思考——以物权法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上的物权在物权的实现方式上受到行政法的限制,新出台的物权法将林木归入动产范围,对林木抵押采取了法国意思主义模式,是一个进步,但令人遗憾的是,物权法对林地使用权的可抵押性仍采取了保守做法。  相似文献   

6.
物权权利体系构建与物权变动制度是物权制度设计的最核心内容,也是大陆目前正在起草的《民法典》之争论焦点。林地物权,属于特别法上的物权,受行政法理和民事物权法理双重约束,其制度设计更是立法难点。为借鉴海外经验,选择同属大陆法系的台湾省与我国大陆地区的林地物权体系和林地变动制度展开对比分析,并对完善大陆林地物权制度提出了5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使传统的林业行政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挑战。目前,正在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是一个重大的物权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物权理论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物权方面浅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地家庭承包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物权法》关于地役权的明确规定为确立林地地役权在物权体系中的地位奠定了法律基础。但由于林地在其存在、利用、流转过程中的特殊性,林地地役权具有了诸多不同于一般地役权的特征与权能。因此,在物权法体系的构建中,要立足地役权基本理论,同时兼顾林地地役权之特殊性,通过赋予林地地役权以普通地役权以外的开发、保护、改善以及管理等相关权能,来平衡其实现过程中经济和生态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鹏 《森林公安》2009,(6):37-38
代行所有权问题虽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编(所有权)中规定的,但代行所有权与所有权是有本质区别的。代行所有权是物权行使问题,而不是归属问题:因此,代行所有权问题从本质上讲并不是所有权问题,而应是用益物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伟大历程的里程碑。物权法贯彻以人为本、权利主体的思想.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保护民生等领域都将会产生极大的作用。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进程中,物权法的公布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推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市场机制.维护广大山区农民和林区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要求加快林业物权制度建设.调整相关政策体系和提高林业依法行政水平。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我们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伟大历程的里程碑。物权法贯彻以人为本、权利主体的思想,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保护民生等都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进程中,物权法的公布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推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市场机制,维护广大山区农民和林区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要求加快林业物权制度建设,调整相关政策体系和提高林业依法行政水平。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我们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生态文明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物"作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桥梁,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关键。提出了物权生态化通过法律的规制实现物权利用物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在法律上对物权进一步进行生态化的探讨,为物权保护环境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首次将野生植物所有权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使其成为我国现行所有权体系的组成部分。《物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14.
明晰产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吉伟 《中国林业》2008,(19):54-54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4亿多农民将获得25亿亩集体林地完整的“物权”,以确保农民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能依法实现自主经营、自由处置、自得其利,为农民经营林业提供制度性保障。按物权法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15.
刘宏明 《国土绿化》2006,(10):21-21
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的林地根据承包合同规定依法享有的占用、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直接体现着某种物质利益,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财产权,无论在法律实践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上都不存在争议。但是,对于林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债权还是物权却存有分歧。有的意见认为,林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债权,其理由主要基于《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民法通则》第八十条第二款规定,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包括林地在内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  相似文献   

16.
杨烨 《林业建设》2009,(2):68-72
我国长期以来将集体林地的权属性质在立法、司法实践中视作债权,由此引发出法律保障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现依据大量调查研究事实,分析我国集体林地使用权的变动过程及其债权性质的缺陷,论证了将其确立为物权的依据与意义,并对物权立法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探讨了不动产租赁权的性质后,从买卖不破租赁、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租赁物在租赁期间被设定其他物权情况、不动产租赁权的排他效力、以及不动产租赁权的物上请求权效力等方面探析不动产租赁权的物权化。  相似文献   

18.
杨萍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00-202,209
在分析福建省实践中的林权流转主体范围的基础上,重点对主体之一的联户法律性质及其权利行使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物权法》的规定,指出林权证是确定林权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苏省林权登记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加快林业单行法与物权法、担保法等法律的衔接,加紧林权登记管理专门立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了广大林农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以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当前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和实践,以《物权法》为背景,分析了我国林权法律概念的内容及其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