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油菜根肿病在南郑区平川油菜主产区发生较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发生危害,对油菜根肿病开展了不同品种、肥料及药剂的相关试验,旨在探究油菜根肿病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差异,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也不相同;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也可降低根肿病的发生率;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30%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喷雾和灌根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于油菜根肿病症状、发生条件和成因的研究,探索油菜根肿病的科学防治方法,以期使种植者能够了解油菜根肿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更科学、更健康地种植油菜等相关作物,有效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安宁市油菜根肿病防治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宁市位于昆明南部,面积1313km^2,年平均气温14.7℃,农业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小麦、蚕豆、油菜等。近年来安宁市委根据“一乡一品”,实现“突出特色闯市场”的思路,发展油菜产业。一年一度的“金色螳川之旅”金色的油菜花,吸引了八方游客,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在油菜发展之际,2001年在0.043hm2油菜上发现了根肿病的危害,2002年发病面积31.27hm^2,2003年61hm^2。为确保渐有规模的“金色螳川之旅”的旅游产业,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油菜生产,加大防治油菜根肿病的投入力度,安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所与昆明市植保站共同协作,对油菜根肿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取得的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指导油菜大面积防治根肿病示范,成效显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油菜根肿病在湖北省的发生范围和病害引起的油菜产量损失。[方法]2009-2011年间取样调查了我省沙洋县、当阳市、枝江市、宜都市和长阳县的根肿病的发生情况,通过盆栽接种试验和PCR分子检测确定根肿病。测量病区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产量组成因子和小区产量,与健康区比较,评估根肿病引起的油菜产量损失。[结果]在枝江市和当阳市发现并确诊了油菜根肿病,沙洋和宜都没有发现油菜根肿病,而长阳县的根肿病主要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根肿病后,油菜植株的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显著下降,产量损失达56.4%。[结论]湖北省油菜根肿病主要分布于枝江市和当阳市。病害的发生对油菜生长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成分含量对油菜根肿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和2011年采自四川省绵阳、德阳、眉山油菜根肿病发病田块土壤的有机质和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地方油菜根肿病发病田块土壤两年的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均有显著差异(0.001 <P<0.01),但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均达到土壤学养分分级标准的中等水平,可以满足土壤微生物所需,而油菜根肿病发病率仍然很严重,由此可知有机质和速效磷不会影响根肿病的发生;两年里不同地方土壤的有效氮含量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且2010年各地有效氮含量均处于缺乏水平,然而2011年随着德阳土壤有效氮含量的显著增加该地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也显著降低,由此可知土壤缺有效氮容易引起油菜根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介绍油菜根肿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控技术,为油菜根肿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考察育苗时期、苗床地(大田和坡耕地)选择、品种等栽培因素对苗期油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研究不同药剂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指导病害的有效防控。在黄家寨村和大园子村,以3个播种期(间隔10~15d)、2种育苗地(大田育苗和山地育苗)、4个主栽品种(绵油33、中都油998、绵油14和绵油309)为考察因素,在油菜移栽期调查病害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试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精制黄腐酸土壤调理剂4个药剂对苗期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播种期对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播种期的延迟,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逐渐减少;育苗地的选择对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影响,大田育苗显著加重油菜根肿病的发生,而异地(坡地)育苗可有效防控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当地主要推广种植的油菜品种对油菜根肿病的抗病性较差,品种间抗性差异不显著;4个供试药剂对苗期油菜根肿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按照各药剂推荐用量和施用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和延缓苗期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育苗时期、苗床地(大田和坡耕地)选择、品种等栽培因素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栽培条件,辅以适当的药剂防治,可以有效防控苗期油菜根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油菜根肿病的病原菌甘蓝根肿菌不仅危害油菜,还可侵染白菜、萝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我地油菜根肿病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掌握油菜根肿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是当前油菜生产的必需。 一、病害症状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状不明显,以后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化,并表现缺水症状不明显。苗期感病,肿瘤主要发生在主根。成株期感病肿瘤多发  相似文献   

9.
油菜根肿病在勉县发生已有数十年时间,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已成为全县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通过近年来参与指导农民群众防治油菜根肿病,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对油菜根肿病发病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防治对策不断改进,使全县油菜根肿病对油菜产量造成的损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油菜产量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0.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专性寄生菌,它只危害十字花科作物,其中以对油菜、大白菜、甘蓝等危害最重。近几年,十字花科根肿病逐年加重,发生面积每年以896的速度剧增,2007年发生面积近2000平方米,平均损失率达32.5%,严重嗣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我县的油菜生产,正确认识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对控制该病的危害和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油菜根肿病在南郑平川油菜主产区发生较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因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途径多、危害重、产量损失大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区域油菜产业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发生危害,我们对油菜根肿病做了品种、肥料及药剂的相关试验,旨在探究油菜根肿病有效的防治方法。经过多年调查及试验,结果显示:品种的抗病性高低决定了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也可降低根肿病的发生率;同时通过药剂试验遴选出 58% 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30%噁霉灵水剂1000倍液喷雾和灌根对根肿病防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2月至2006年3月先后用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对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了桶栽、盆栽和大田栽培等条件下的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根肿病对巍山县油菜产业危害不大,对油菜的侵染危害,前期明显重于后期,轮作、水肥管理水平影响根肿病的发生。在巍山县主栽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中,以花油3号抗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油菜根肿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俗称"大根病",又称"油菜根癌病"。此病不仅危害油菜,对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近年来我区域油菜根肿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尤以今年发生面积大、病症表现严重,影响了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油菜根肿病的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油菜根肿病定植陕西汉中做了危险性分析,并依据汉中油菜栽培现状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肿病的发生受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因此根据腾冲市的气候特点进行油菜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腾冲市9月末至11月,油菜播种越晚,根肿病发病越轻。  相似文献   

16.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在安徽省黄山市油菜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 已成为限制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明确安徽黄山油菜产区根肿菌的生理小种及主栽油菜品种的抗病性,采用Williams法对安徽省黄山市部分地区的根肿病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方法在根肿病发病严重地区对30个油菜品种进行抗性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安徽省黄山油菜根肿病菌为生理小种4号和9号。荃银油5号、德油早1号等品种为抗病品种。这些品种可作为当地根肿病病区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7.
油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根肿病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条件、发生规律、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油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肿病是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疾病之一,对十字花科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油菜生产。本文将根据重庆地区油菜的种植现状,阐述油菜根肿病的症状、发生规律、病害分布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菜农提供参考,减少因油菜根肿病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安宁油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新模式,研究生防功能菌株对油菜根肿病的影响。通过生防功能菌株的直接施用、添加到有机肥或基质中施用的小区试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防功能菌株能有效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生防功能菌株直接施用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达74.03%,将菌株添加到有机肥中施用时防效达83.12%,将菌株添加到基质育苗时防效达68.83%,化学防治的防效达89.61%。将生防功能菌株添加到油菜秸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中施用,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最佳,能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并提高油菜的产量。相比常规施肥,株高提高7.63%,有效分枝数提高26.08%,产量提高16.81%。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青白江区目前种植的油菜以甘蓝型杂交油菜为主,主要品种有油研9号、10号,德油5号、6号,川油21号、中油杂11号及蜀杂6号、蜀杂7号等。这些油菜品种的优点是抗菌核病、抗病毒和抗倒伏能力强,其缺点是抗根肿病较差。据调查统计:从2001年起,该区城厢镇永久村零星发生油菜根肿病,全区2002年发生2公顷,2003年发生33.4公顷,2004年发生133.4公顷,2005年发生266.7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