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通过秋延后花生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垄作产量达7 170kg/hm2,比露地平作的4 275kg/hm2增产67.7%,说明秋延后花生要提倡地膜覆盖,且以7月12~15日播种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册亨县水稻覆膜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积极应对干旱天气对册亨县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粮食总产,保证粮食安全,特开展水稻覆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密度为18万穴/hm2时产量最高,达10 064.85 kg/hm2,常规栽培(CK)密度为16.5万穴/hm2时产量最低,为6 685.65 kg/hm2,在册亨县覆膜栽培密度以18.0万穴/hm2和19.5万穴/hm2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淮南地区进行了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花生产量达5 695.3kg/hm2,纯收入达1.109万元/hm2,较露地栽培增产1 328.1kg/hm2、增收3 240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在淮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麦茬夏直播花生 6 75 0kg/hm2 生育特点和生育指标 ;总结了秸杆还田、覆膜栽培等关键措施对麦茬夏花生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花生品种桂花17为材料,在普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花生三合一配方肥不同施用量对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三合一配方肥作基肥施用效果极好,增产幅度最高达292.6%;花生三合一配方肥施用量与花生荚果产量之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花生三合一配方肥最高施用量为670.8 kg/hm2,最高产量为3960kg/hm2,不低于习惯施肥产量(3005 kg/hm2)的最低施肥量为290.5 kg/hm2(理论值),三要素有效养分施用量比习惯施肥少得多.  相似文献   

6.
张晓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38-1739
[目的]比较不同花生覆膜播种机具的增产效果。[方法]选用山东万能达花生覆膜播种机为对照,以出苗率、苗期生长势、抗旱性、小区产量、增效率为指标,验证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与阜新县科技局合作研制的花生覆膜打孔播种机的机构性能。[结果]新机构播种的花生自行出苗率96%以上,生长势和抗旱性明显优于对照;新机构节省费用1 500元/hm2,增产210 kg/hm2,按花生每公斤5元的价格计算,比不覆膜增收5 400元/hm2,比用万能达覆膜播种机增收2 250~4 500元/hm2。[结论]该机经过试验示范,自行出苗率96%以上,增产增收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宁夏丘陵地区马铃薯抗旱节水增产技术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宁夏南部山区的主栽品种宁薯4号采用起垄覆膜、起垄未覆膜和露地栽培3种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起垄覆膜栽培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快马铃薯生长发育进程,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马铃薯产量。起垄覆膜、起垄未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产量分别提高19 425kg/hm2、8 662.5kg/hm2,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83.7%、37.7%;起垄覆膜栽培比起垄未覆膜产量提高10 762.5kg/hm2,水分利用率提高33.4%。  相似文献   

8.
油葵在华池县采用覆膜栽培可使其平均产量达3750kg/hm2,产值达9000元/hm2,比露地栽培的产值增加1000元/hm2。作者从轮作倒茬;深耕整地;选用良种;种子处理;施足底肥;起垄覆膜,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油葵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花生新品种选育、覆膜栽培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明 《河南农业》2016,(11):11-12
目前花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油料作物之一,其常年种植面积在500万hm2,单产量2 800.00 kg/hm2。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是花生高产的基础,覆膜栽培是促进花生高效且经济的有效途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具有高产、高效等特征,与常规花生相比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一种丰产栽培技术,是实现花生高产优质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薯9号秋覆膜与露地栽培丰产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秋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生育进程加快、生育阶段提前、生育期延长11 d;秋覆膜栽培平均产量52 026 kg/hm2,露地栽培平均产量34 017 kg/hm2,增产53%,纯收入增加24 577.28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进行液态地膜在花生作物上的应用试验,探求液态地膜的不同功效。结果表明:实行液态地膜覆盖栽培产量达2 977.5 kg/hm2,比裸地栽培增产617.9 kg/hm2,增幅26.2%。可见,液态地膜不仅具有保温保墒和提高花生产量的作用,而且还有减少"白色污染"、培肥地力、节能环保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新泰市花生生产的施肥方案,进行了花生田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后,花生产量较空白对照均有增产;各处理中以N3P2K2处理产量最高,达5 582.85 kg/hm2,其产生的效益也最高,增加效益17 478.75元/hm2。因此,新泰市花生在同等地力的栽培中,施肥量以施纯N 252.9 kg/hm2、P2O548 kg/hm2、K2O 144 kg/hm2(N∶P2O5∶K2O=1.0∶0.2∶0.5)处理较佳。  相似文献   

13.
旱地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榆中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的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谷子覆膜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其中以地膜穴播种植的产量最高 ,为 5 1 4 9.2 5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6 2 6 .86 kg/ hm2 ,增产率达4 6 .1 9% ,新增纯收益 2 73 3元 / hm2 ;膜侧沟播种植的产量为 4 776 .1 2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2 5 3 .73 kg/ hm2 ,增产率 3 5 .5 9% ,新增纯收益 1 96 8元 / hm2。因此 ,地膜穴播和膜侧沟播技术是榆中干旱、半干旱山区及同类地区提高谷子产量、增加收入的一项旱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由湖北省杂交油菜开发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古浪县农技推广中心联合 ,在古浪县二阴山旱地建立了双低油菜杂交制种示范基地 ,并进行了杂交制种油菜的覆膜栽培试验 ,结果覆膜种植制种油菜籽产量达 1312 5kg/hm2 ,较露地种植可增加制种油菜籽 2 85 0kg/hm2 ,增产率达 2  相似文献   

15.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置秋花生施用氮磷钾肥料试验,模拟出秋花生经济产量和施肥利润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结果表明:秋花生最高经济产量和最佳施肥利润的优化施肥组合分别为:当氮112.20kg/hm2、五氧化二磷71.28kg/hm2和氧化钾143.13kg/hm2,三要素比例1∶0.635∶1.276时,秋花生经济产量最高,达3 525.20kg/hm2;而当氮90.21kg/hm2、五氧化二磷55.90kg/hm2和氧化钾126.94kg/hm2,三要素比例1∶0.620∶1.407时,其秋花生施肥利润最佳,达12 836.47元/hm2,经济产量亦较高,为3 491.64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覆盖栽培对花生病害的防控效果和产量效应,以普通裸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草木灰加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和草木灰覆盖等不同覆盖处理对花生病害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木灰加地膜覆盖处理平均产量达3 874.07 kg/hm2,比裸地栽培处理(CK)增产17.53%,达极显著水平;地膜覆盖处理平均产量为3 629.63 kg/hm2,比裸地栽培处理(CK)增产10.11%,达极显著水平;草木灰覆盖处理平均产量为3 444.44 kg/hm2,比裸地栽培处理(CK)增产4.49%,未达显著水平.青枯病田间发病率,草木灰加地膜覆盖处理、地膜覆盖处理分别为7.33%和10.00%,比裸地栽培处理(CK)分别提高9.34、6.67个百分点;各处理花生锈病介于2.1~2.3级之间、叶斑病介于2.5~2.6级之间,对锈病或叶斑病不同处理间差异均不明显.可见,采用草木灰加地膜双料覆盖栽培、地膜单料覆盖栽培两种栽培方式,均可有效控制花生青枯病、提高花生产量,且以草木灰加地膜双料覆盖栽培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17.
于2014—2015年进行了款冬花覆膜栽培不同栽植期和栽植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早春栽植平均出苗率为95.98%,较初冬栽植出苗率高出2.05百分点;平均折合产量为3659 kg/hm2,较初冬栽植增产1.64%。栽植深度为5 cm时出苗率最高,达99.38%;7 cm时次之,为95.14%。栽植深度为5 cm时折合产量最高,为4020 kg/hm2;栽植深度为7 cm时次之,折合产量为3605 kg/hm2。早春栽植且深度为5 cm的款冬花折合产量最高,为4025 kg/hm2。初冬栽植且深度为5 cm的款冬花折合产量次之,为4015 kg/hm2。综合考虑认为,陇西款冬花覆膜栽培的最佳栽植期应为早春土壤解冻后,适宜栽植深度为5~7 cm,其最佳深度为5 cm。  相似文献   

18.
垄作覆膜栽培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了垄作覆膜栽培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垄作覆膜栽培条件下,表现均比对照增产,尤以直播+垄作+垄上覆膜模式产量表现最高,为8 728.5 kg/hm2,比对照增产12.3%,直播+垄作+全田覆膜模式表现次之,为8 200.5 kg/hm2,比对照增产5.5%,直播+垄作+垄沟上覆膜产量与对照相当。在生育期表现上,垄作覆膜栽培均比对照短3~7 d。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模式对昭通市昭阳区早春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昭通市昭阳区进行早春马铃薯不同播期覆膜与露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播种覆膜产量最高的是2月18日播种,鲜薯产量达22 666.67 kg/hm2,而露地产量最高的为1月30日播种,鲜薯产量达18 333.33 kg/hm2。  相似文献   

20.
起垄方式及覆膜时期对旱地大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地条件下试验观察了大豆不同全覆膜栽培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以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产量最高,达2 481 kg/hm2,较对照露地穴播增产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