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许多作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均含有天然植酸酶,如小麦、玉米、大麦、黑麦、小黑麦、燕麦、水稻、豆类、麸皮等,籽实中的植酸酶已被分离鉴定。不同作物、不同品种植酸酶的含量(活性)差异很大,玉米、高粱、油菜籽中的植酸酶活性很低,而麦类及一些蒸馏副产品(如玉米蒸馏物)均含有很高的植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生长猪消化道环境,以玉米、豆粕和菜粕为植酸磷的载体,考察了不同酸源对微生物植酸酶体外释放植酸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体外近似体内条件下(37℃、2.5h、pH值3~6),酸梅粉和植酸酶(500U/kg)联用释放不同饲料中的植酸磷比例最大,其次是柠檬酸,盐酸最低。  相似文献   

3.
发芽、温度及pH对麦类籽实中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5℃的条件下发芽 ,小麦东农123、小麦东农973821、大麦垦啤2号在第3天植酸酶活性达到最高 ,分别为原来的2.04、2.55、4.63倍 ;小黑麦92021、小黑麦5305及黑麦2号在第1天即达到最大 ,为发芽前的1.36、1.82和2.45倍。小黑麦5305中植酸酶的适宜温度为50℃ ,在40℃~60℃范围内可保持较高的酶活 ;适宜pH为5.5 ,低于4.0或高于7.0 ,酶活性基本丧失。温度与pH对植物植酸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4.
李春红 《饲料广角》2010,(19):22-24,38
本文通过植酸酶对生长猪的代谢的不同来评估饲喂低植酸玉米、低植酸豆粕、常规玉米、常规豆粕对其的影响。将48头去势的生长猪随机分成8个组,每组6头猪,采用2×2×2的试验设计,猪只日粮均符合日粮标准。结果表明,低植酸玉米组比常规玉米组(2.85:3.24±0.119g/d;P=0.024),低植酸豆粕组比常规豆粕组(2.79:3.30±0.119g/d;P=0.007),植酸酶组比不饲喂植酸酶组(2.80:3.29±0.119g/d;P=0.009),低植酸玉米、豆粕、添加植酸酶组比常规玉米、豆粕和无植酸酶组(2.16:3.70±0.237g/d;P0.001)的粪中的磷都要低。低植酸玉米日粮比常规玉米日粮(48.4:39.9±2.27%;P=0.012),植酸酶日粮比无植酸酶日粮(48.4:39.9±2.27%;P=0.019),低植酸玉米、豆粕、添加植酸酶组比常规玉米、豆粕和无植酸酶组日粮(47.2:41.1±2.27%;P=0.075)的磷的消化率都有所增加,这些说明低植酸玉米、低植酸豆粕或者直接添加植酸酶酶制剂均可以提高磷的利用率并且可以通过粪中磷的降低而改善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取0、500、1000、1500 U/kg和2000 U/kg 5种不同浓度梯度的植酸酶,分别对豆粕、玉米蛋白粉、菜籽粕、棉籽粕和小麦粉进行植酸酶预处理,研究不同浓度植酸酶的酶效率和最佳处理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植酸酶浓度上升,植物性原料中的植酸磷含量逐渐减少,有效磷含量逐渐增大,酶效率逐渐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1464 U/kg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植酸酶处理浓度,酶效率约为91.12%。  相似文献   

6.
植物性植酸酶对蛋鸡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植物性饲料中有60%~70%以上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很难为单胃动物所利用。但日粮中添加商品植酸酶后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报道有很多。单安山报道8~12周龄蛋鸡的玉米-豆粕-麸皮日粮中低磷组和低磷加商品植酸酶组比对照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低。另外有研究表明小麦、玉米、大麦、稻米、小黑麦、麸皮等许多植物中存在着植酸酶。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了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和柠檬酸对钙、磷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72头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的3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在相同钙水平基础上设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处理1基础饲粮-50%磷酸氢钙;处理2基础饲粮 植酸酶(500U/kg)-50%磷酸氢钙;处理3基础饲粮 植酸酶(500U/kg) 柠檬酸(0.5%)-50%磷酸氢钙。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柠檬酸,钙、磷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钙和血磷浓度,各处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柠檬酸不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3)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柠檬酸使胃中植酸磷消化率极显著提高,粪中磷排出量极显著降低。(4)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柠檬酸,猪的掌骨灰分和跖骨强度与采食正常磷饲粮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5)植酸酶与柠檬酸合用较之单添植酸酶有更高植酸磷消化率和更低的粪磷排出量(P<0.05)。总之,在断奶阶段,在猪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柠檬酸可代替部分磷酸氢钙,促进了钙、磷消化利用,促进了骨骼生长,也促进了植酸磷的利用,降低了粪磷排出。植酸酶与柠檬酸合用,有助于提高植酸磷的消化率和降低粪磷排出,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大口黑鲈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500、1000、1500U/kg),研究在不同反应时间、温度和pH值条件下饲料中植酸磷的降解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植酸磷的降解率与植酸酶添加量的关系为1500U/kg>1000U/kg>500U/kg。饲料中添加500U/kg植酸酶可分解70%左右的植酸磷,添加1000U/kg植酸酶可分解85%左右的植酸磷,添加1500U/kg植酸酶可分解93%左右的植酸磷。1500和1000U/kg组植酸磷的降解率在催化3h后基本趋于平缓,500U/kg组植酸磷降解率在催化4h后趋于平缓。在20~40℃范围内,植酸磷的降解率随催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pH值1.5~6.5范围内,植酸磷降解率有两个高峰点,分别出现在pH值为2.5与5.5,在pH值为6.5时,各组饲料中植酸磷的降解率最低。在大口黑鲈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4头体重(35±1.5)kg的杜长大(DLY)杂交去势生长猪,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4期实施,每期7d(3 d预试期,4 d收粪期),研究微生物植酸酶(MP)及其分别与酸梅粉和柠檬酸组合对饲喂玉米-豆粕-米糠型饲粮猪的植酸磷和其他养分排泄的影响.4个处理日粮为①基础日粮组(NC),有效磷缺乏,其他养分满足NRC(1998);②NC 500U/kg植酸酶;③NC 500U/kg MP 1.5%酸梅粉;④NC 500U/kg MP 1.5%柠檬酸.结果显示①微生物植酸酶极显著降低粪中植酸磷、钙、磷和粗蛋白质含量(P<0.01);酸梅粉能进一步显著(P<0.05)降低植酸磷、钙和磷的粪排泄量;而柠檬酸仅有降低植酸磷、钙和磷的粪排泄量的趋势(P>0.05).酸梅粉时植酸酶降低粪磷的作用效果强于柠檬酸(17.5%,P<0.05).②微生物植酸酶降低猪粪中水溶性无机磷(WSP)(0.60%对0.47%,P<0.05).微生物植酸酶结合酸梅粉使用使粪中WS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酸梅粉能在添加植酸酶的基础上进一步显著降低植酸磷、钙和磷的粪排泄量.酸梅粉对植酸酶降低粪磷含量的增效作用强于柠檬酸.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NSP酶对植酸酶降解植酸效率的影响。试验以肉鸡常用豆粕为研究材料,设6个处理,试验Ⅰ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酶制剂,试验Ⅱ组添加0.5FTU/g植酸酶,试验Ⅲ、Ⅳ、Ⅴ、Ⅵ组分别在试验Ⅱ日粮基础上添加纤维素酶20U、果胶酶20U、木聚糖酶20U、复合酶(7U纤维素酶+7U果胶酶+7U木聚糖酶),比较不同处理植酸磷的释放量。结果表明:与不添加任何酶比较,添加植酸酶、植酸酶+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植酸酶+木聚糖酶、植酸酶+纤维素复合酶对豆粕中植酸磷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36.98%、37.06%、37.67%、38.20%和38.28%。与仅添加植酸酶比较,植酸酶+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植酸酶+木聚糖酶、植酸酶+纤维素复合酶对豆粕中植酸磷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0.10%、0.87%、1.55%、1.64%。此结果说明,NSP酶能够提高植酸酶降解植酸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1 植酸酶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效果1 1 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 植酸酶是一种能水解植酸的磷酸酶类 ,能将植酸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酸 ,使无机磷等矿物元素释放出来 ,从而促进动物机体对磷的吸收利用 ,减少磷的排出。一般来说 ,日粮营养利用率越低 ,添加植酸酶效果越好。Han等 ( 1  相似文献   

12.
13.
植酸酶(Phytase)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物质水解成肌醇和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微生物、麦芽、种子等中[1].植酸酶可使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60%,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另外还可降低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因此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对提高养殖业效益和降低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生产植酸酶的表达系统包括真核表达系统和原核表达系统.真核表达系统主要有丝状真菌表达系统和酵母表达系统;原核表达系统主要是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4.
耐高温植酸酶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植酸酶应用大多以干粉粒的形式在饲料加工调质和制粒之前添加,而酶活性在制粒的过程中损失较大。通常酶在干燥的情况下,结构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制粒过程中,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酶就易变性失活。近年来,在颗粒饲料制造过程中,植酸  相似文献   

15.
中性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钒钼酸铵法对中性植酸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酶活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摸索。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8℃;最适反应pH值为6.0;在pH值5.0~6.5之间有较大的活性区间;有较强的耐酸性,在pH值2.0~9.0之间处理1h仍有90%以上的活性;具有很强的耐热性,经湿热试验箱85℃、95%RH处理5min酶活能保存70%左右;Zn2+离子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n2+离子对酶活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该酶抵抗胃蛋白酶的能力比较强,抵抗胰蛋白酶的能力较弱;该酶的米氏常数Km=0.563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6.250μmol/(mg·min)。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酶是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类环保与新型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一方面,具有生物活性的植酸酶通过催化和水解能将饲料中丰富的植酸及其络合物分解为能被畜禽利用的无机磷和肌醇,取代或减少在配合饲料中需要添加的无机磷。从而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节约大量无机磷资源,并大幅度减少畜禽粪便中磷的排放量,降低磷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植酸酶通过分解植酸,解除了对磷、钙、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合作用,提高了饲料潜在的营养价值和畜禽肌体骨骼矿化程度,相对降低了饲料成本,使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酸酶是一种畜禽饲料添加剂,能有效地降解植酸盐,将植酸磷(六磷酸肌醇)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解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植酸酶应用于饲料中,不仅可以提高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的消化率,减少无机磷的添加量和磷排泄污染,还可以改善和提高畜禽对饲料中蛋白质、能量、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选用135头体质健康、体重6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对植酸酶使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植酸酶情况下,有效磷达0.165%、植酸磷水平为0.25%时大猪的生长性能最好。玉米—豆粕型大猪饲粮中的植酸磷水平能使500IU/kg的植酸酶发挥正常功效,一般不会出现“底物”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饲用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酸是畜禽植物性饲料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一种广谱性的抗营养因子。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可改善磷酸盐的利用率,减轻动物排泄物中的磷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目前植酸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表达量低、热稳定性不能满足饲料制粒的要求、作用条件与畜禽体内pH值环境存在差异、对消化酶的抗性差等。基因工程等生物学上游技术的发展,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植酸酶基因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讨论其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饲料磷污染的最佳途径是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植酸酶在饲料中应用,不仅能提高植酸磷的消化率,减少配方中无机磷的添加量和磷排泄污染,还可改善和提高蛋白质、能量、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