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地区自然生境中笃斯越橘叶片、果实及土壤中铅(Pb)和镉(Cd)的含量,为自然生境中笃斯越橘对Pb和Cd的吸收特征及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叶片、果实及所生长的土壤中Pb和Cd的含量,应用模型拟合,明确笃斯越橘对土壤中Pb和Cd的吸收特性;通过相关分析,明确影响笃斯越橘叶片及果实中Pb和Cd含量的环境因子;通过标准比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明确笃斯越橘叶片及果实受Pb和Cd的污染程度。【结果】(1)笃斯越橘叶片、果实及土壤中Pb和Cd含量均为空间中等程度变异。(2) Pb和Cd在笃斯越橘土壤到叶片及果实中的迁移系数(CRs)随土壤中有效态Pb和Cd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该趋势可被Langumir曲线模型较好的拟合。(3)土壤中较高的碱解氮含量有利于笃斯越橘叶片及果实对Pb的吸收,较高的有效Cd含量有利于叶片及果实对Cd的吸收。(4)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叶片中Pb含量高于国家食品标准GB 2762—2017中Pb含量限值,果实中Pb及叶片和果实中Cd含量远小于国家食品标准GB 2762—2017中Pb和Cd含...  相似文献   

2.
蓝莓学名越橘,原本是一种野生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果实多为蓝紫色,柔软多汁。风味纯美,具有特殊的香气。经现代医学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蓝莓果实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使其具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预防视力疲劳及防癌抗癌等独特功效。蓝莓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蓝莓在我国引进时间较短,栽培面积也很少,仍属初期发展阶段,对蓝莓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了解甚少。因此在栽培时要科学种植。  相似文献   

3.
1形态特征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灌木,因其果实呈蓝色而得名。蓝莓树体丛生,高0.3-1.5米,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长1-2.5厘米,全缘。花着生于上年枝顶,下垂。花绿白色,壶形,花期6月。浆果近球形,成熟时黑紫色,披白粉。果7月末成熟,果肉细腻,甜酸适度,具香气。蓝莓喜光、耐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钙盐作为冷冻保护剂与高浓度糖液浸渍组合在常温下进行渗透脱水处理对冷冻蓝莓融化后质地品质的影响。对比以丙酸钙、乳酸钙、氯化钙为代表的3种钙盐冷冻保护剂及质量浓度为0.5、1.5、3.0、5.0 g/mL丙酸钙处理对冻融蓝莓品质的影响。通过观测蓝莓冻融后外观,测定硬度值、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品质指标及可溶性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和离子结合型果胶的含量。结果表明:添加钙盐结合糖液渗透脱水处理组均可减少蓝莓冻融后皱缩和质地瘫软现象,丙酸钙结合糖液渗透脱水处理组的汁液流失率比对照组降低约25.42%,显著低于(P<0.05)其他处理组,丙酸钙处理组为较优的钙盐添加种类。对丙酸钙添加浓度进行优化筛选,发现当丙酸钙添加浓度为1.5 g/mL时可显著降低( P <0.05)蓝莓果实的汁液流失和细胞膜透性,冻融后硬度为1.54 N、弹性0.75 mm,可溶性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和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分别达到1.03、0.83 和0.68 mg/g,减少蓝莓果实的质地瘫软现象并保持最佳冻融品质。丙酸钙浓度为1.5 g/mL结合渗透脱水技术使冻融蓝莓具有更好的品质,有利于食用和加工。研究结果不仅为解决蓝莓加工行业出现的由于长期冷冻所造成果实质地瘫软问题提供数据基础,还为研发提升果蔬原料冷冻贮藏品质的助冻剂及改性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CO2冲击处理对采后蓝莓生理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解高CO2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试验采用体积分数为99.9%的高CO2处理蓝莓果实48、96 和144 h,然后装入聚乙烯薄膜袋后松扎口,贮藏在1℃下。贮藏期间,分析测定了果实风味指数、呼吸速率、腐烂率、呼吸商、果肉乙醇含量和pH值、果实硬度以及与自由基形成和清除相关的多酚氧化酶 (PPO)、 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脂氧合酶(LOX)等酶活性。结果表明,高CO2处理48 h和96 h降低了蓝莓果肉的pH值,有效控制了腐烂率,保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诱导了POD活性升高并使LOX活性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降低了蓝莓果实的呼吸速率,并使有效贮藏期延长到50 d 左右。144 h的高CO2处理对果实造成不可逆伤害,导致无氧呼吸发生,诱发了果实异味产生以及腐烂率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高CO2短时冲击用于采后蓝莓果实贮前的“休克冲击”处理,具有抑制果实生理代谢和保持品质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
比较分析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特性,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建立蓝莓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蓝莓品质合理评价和优良蓝莓品种筛选提供理论参考。以26个高丛蓝莓品种果实为材料,测定其11项品质指标(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 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糖酸比、维生素C质量分数、花色苷质量分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6个蓝莓品种的11项果实品质性状中糖酸比、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单果质量和花色苷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33.67%、32.25%、30.84%和28.48%。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维生素质量分数和果实硬度可作为评价蓝莓果实品质的代表性指标;建立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依据各品种的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优良度排序,得分排名前10位的蓝莓品种依次为''大果蓝金''莱格西''公爵''日出''维口''蓝片''早蓝''蓝丰''爱国者''红利'',研究结果为大连地区蓝莓品种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蓝莓果实质地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完善蓝莓果实质地品质评价体系,应用物性分析仪整果穿刺和质地多面分析法对22个蓝莓品种的果实质地品质进行测定,分析各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蓝莓果实质地品质优劣评价模型,对22个蓝莓品种的果实质地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代表蓝莓果实质地品质的10个质地参数均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品种间果皮破裂距离、果皮脆性、果皮韧性、果实硬度、粘附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差异较大,果皮强度、弹性和内聚性差异较小。蓝莓果皮破裂距离与果皮强度、果皮韧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皮脆性与果皮韧性、果皮破裂距离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硬度与果实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咀嚼性与果实硬度、粘附性、弹性呈显著正相关,回复性与内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蓝莓果实质地品质综合评价指数模型,筛选出综合评价蓝莓果实质地品质的核心指标:果实硬度、果皮脆性和果实回复性。果实质地品质优良的参评蓝莓品种依次为大粒蓝金、克瑞顿、布莱登、陶柔、夏普蓝、莱格西、奥尼尔、泽西、米德、双迪。本研究结果为高品质蓝莓品种选育和良种采后储运、加工及销售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灌木小浆果果树.属于一种很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果树。蓝莓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灾害的侵袭,常出现蓝莓减产,甚至绝收。蓝莓属多年生果树.受灾后园地建立和恢复均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大的经济投入。为此了解蓝莓生产中常见的灾害及危害,对于确立符合蓝莓生长特点的防范措施.降低各种灾害造成的危害及蓝莓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蓝莓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1自然灾害1.1冻害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YOLOv4-Tiny的蓝莓成熟度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实现自然环境下蓝莓果实成熟度的精确快速识别,该研究对YOLOv4-Tiny网络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含有注意力模块的目标检测网络(I-YOLOv4-Tiny)。该检测网络采用CSPDarknet53-Tiny网络模型作为主干网络,将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加入到YOLOv4-Tiny网络结构的特征金字塔(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中,通过对每个通道的特征进行权重分配来学习不同通道间特征的相关性,加强网络结构深层信息的传递,从而降低复杂背景对目标识别的干扰,且该检测网络的网络层数较少,占用内存低,以此提升蓝莓果实检测的精度与速度。对该研究识别方法进行性能评估与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I-YOLOv4-Tiny目标检测网络在验证集下的平均精度达到97.30%,能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彩色图像识别蓝莓果实并检测果实成熟度。对比YOLOv4-Tiny、YOLOv4、SSD-MobileNet、Faster R-CNN目标检测网络,该研究在遮挡与光照不均等复杂场景中,平均精度能达到96.24%。平均检测时间为5.723 ms,可以同时满足蓝莓果实识别精度与速度的需求。I-YOLOv4-Tiny网络结构占用内存仅为24.20 M,为采摘机器人与早期产量预估提供快速精准的目标识别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延长蓝莓果实的货架期,本试验利用市售保鲜盒和专利保鲜盒包装蓝莓,并结合60Co-γ辐照处理,分析贮藏期间蓝莓果实微观结构、生理生化指标、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专利保鲜盒+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表面的菌落总数,较好地保持果实原有结构、色泽、硬度及抗氧化性,有效减缓了蓝莓花青素、总酚、Vc等营养成分的消耗,延长了蓝莓保鲜时间;而专利保鲜盒 +2.0 kGy剂量辐照处理加速了果实衰老和品质劣变;专利保鲜盒因具有微气调作用而使其保鲜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市售保鲜盒。因此,低剂量的辐照处理与微气调保鲜盒结合使用可有效延长蓝莓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1.
贵州不同生态区蓝莓果实抗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贵州省不同生态区不同蓝莓品种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对不同生态区蓝莓品种选育及栽种配置做出合理规划。选择贵州省3个不同海拔生态区内种植5年生的4个蓝莓品种,并分别对供试蓝莓果实样品的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并结合测定蓝莓果实中总酚、类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对蓝莓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蓝莓果实抗氧化能力强于低海拔地区,4个品种中"园蓝"的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兔眼蓝莓中"园蓝"抗氧化能力强于"灿烂",高丛类蓝莓中"蓝雨"的抗氧化能力强于"莱克西"。蓝莓果实中原花青素含量、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与植株抗氧化活性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2.
不同真空冷冻干燥(FD)程序中的温度设定影响果蔬干制品的感官和营养品质。为获得蓝莓FD较优程序,本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探究蓝莓热力学特性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水分分布及含量变化,以收缩率、花青素含量和质构品质为指标,探究5种FD不同升温程序对蓝莓脆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蓝莓共晶点、共熔点和Tg无显著变化;随着蓝莓含水率的降低,其Tg升高,蓝莓中的自由水先转换为不易流动水,随后不易流动水转换为自由水和结合水。FD不同程序设定下,蓝莓脆粒的收缩率、色泽、感官和营养品质变化显著(P<0.05)。程序2干燥后蓝莓脆粒的收缩率最小,程序1干燥后蓝莓脆粒的脆性最大,程序5干燥后蓝莓硬度最大;程序4干燥后蓝莓△E值最大,程序1干燥后蓝莓脆粒的维生素C(Vc)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较高。综合考虑,确定较优FD程序为程序2:0℃(2 h)→5℃(2 h)→10℃(2 h)→20℃(2 h)→30℃(2 h)→40℃(2 h)→50℃(12 h)。本研究结果为蓝莓脆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延长蓝莓果实的货架期,本试验利用市售保鲜盒和专利保鲜盒包装蓝莓,并结合~(60)Co-γ辐照处理,分析贮藏期间蓝莓果实微观结构、生理生化指标、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专利保鲜盒+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表面的菌落总数,较好地保持果实原有结构、色泽、硬度及抗氧化性,有效减缓了蓝莓花青素、总酚、Vc等营养成分的消耗,延长了蓝莓保鲜时间;而专利保鲜盒+2.0kGy剂量辐照处理加速了果实衰老和品质劣变;专利保鲜盒因具有微气调作用而使其保鲜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市售保鲜盒。因此,低剂量的辐照处理与微气调保鲜盒结合使用可有效延长蓝莓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生物有机肥对蓝莓根区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蓝莓为试材,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蓝莓根区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有机肥(BOF)显著增加了蓝莓根区土壤含水量(p < 0.01),显著降低了蓝莓根区土壤pH值、容重和总孔隙度(p < 0.01);(2)生物有机肥增加了蓝莓根区土壤养分,BOF处理下蓝莓根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p < 0.01),其中,以土壤有效养分的增加幅度最大,而对全磷的影响并不显著(p > 0.05);(3)BOF处理下蓝莓根区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p < 0.01);(4)BOF处理下蓝莓根区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均显著高于CK(p < 0.01),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较养分的变化更为敏感,能有效评价生物有机肥的改良效果;(5)BOF处理下蓝莓根区土壤微生物周转速率加快,周期缩短,转移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和保持。综合比较来看,生物有机肥可有效促进蓝莓根区土壤养分的吸收和营养代谢协调均衡,确保蓝莓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肥处理对土壤和番茄中稳定性氮同位素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番茄的方式,根据氮肥类型和施用量,设置8种肥料处理(以纯氮计):C1(有机肥,9.5g)、CU1(有机肥、化肥均为4.75g)、U1(化肥,9.5g)、C2(有机肥,19g)、CU2(有机肥、化肥均为9.5g)、U2(化肥,19g)、C3(有机肥,29g)、CK(不施肥料),分析各处理的土壤、番茄叶片和果实δ15N的变化,比较不同部位δ15N的差异.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叶片和果实的δ15N(P <0.05),而施用化肥则显著降低其δ15N(P<0.05).纯有机肥(C1、C2、C3)处理番茄叶片和果实δ15N分别为6.02‰ ~ 12.75‰和4.69‰~8.24‰,纯化肥(U1、U2)处理为2.83‰~5.53‰和2.66‰ ~4.50‰,纯有机肥处理δ15N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2)番茄植株不同部位δ15N的比较结果为老叶>新叶>新茎>果实>老茎>侧根>主根,表明氮素由根部吸收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片和果实的过程中,15N逐步富集.(3)建议将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鉴别番茄果实纯有机肥和纯化肥处理的δ15N的阈值设定为5‰,有机种植检测可以借鉴此法设定相应的临界值,以鉴别有机种植和非有机种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区分植物中氮素的来源,从而得知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施肥情况,为有机食品检测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碰撞变形能的机械采收蓝莓果实碰撞损伤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解决机械采收蓝莓与接果设备碰撞导致果实内部损伤的问题,对果实变形能及其碰撞过程展开研究,以果实储存变形能大小评价其损伤程度.研究了果实下落过程的运动学和接触力学特性,果实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变形能,确定影响果实变形能因素,建立碰撞变形量方程.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求解变形量及变形能的理论值.仿真结果表明,果实下落高度和接果板角度是影响变形能的主要因素.最后搭建物理样机进行果实下落碰撞试验,得到变形能试验值与理论值的误差为0.49×10-3 J.当蓝莓生长集中区域与蓝莓采收机接果板距离接近600 mm,接果板角度接近15°时,果实碰撞变形能小于0.68×10-3 J,果实损伤最少.该研究可以为蓝莓采收机作业参数及其他类似设备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笃斯越橘是小兴安岭的乡土野生浆果植物,近年来被大而积引种栽培。基于此,从果实采集及种子调制、种子处理、育苗方法等方面介绍笃斯越橘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茉莉酸甲酯对蓝莓贮藏品质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浓度(0、10、20、30μmol·L-1)茉莉酸甲酯(MeJA)熏蒸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蓝莓采后保鲜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蓝莓在5℃贮藏条件下,MeJA处理能保持较高的好果率,且能抑制果实硬度下降和糖酸含量的降低,其中10、20μmol·L-1MeJA处理贮藏品质较好;MeJA处理对蓝莓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有激活作用,其中20μmol·L-1MeJA浓度处理更有利于诱导抗病酶的活性,提高果实抗病性,为蓝莓采后较适宜的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60)Co-γ辐照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粉蓝蓝莓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蓝莓生理指标、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0±0.5℃条件下6种处理(1.5 kGy辐照处理记为A、2.5 kGy辐照处理记为B、1.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C、2.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D、1μL·L-11-MCP处理记为E,不进行任何处理记为F)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F)比较,4种处理(A、C、D、E)均能够抑制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和风味指数的下降,延缓果实的生理代谢,更好地保持果实的营养品质和酶活性,而2.5 k Gy辐照处理(B)降低了果实的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加快了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上升。其中,在贮藏80 d时,A、B、C、D、E、F组蓝莓的腐烂率分别为24.94%、38.36%、13.87%、30.78%、22.96%和48.38%。因此,1.5 k Gy~(60)Co-γ辐照结合1μL·L-11-MCP处理蓝莓对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蓝莓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处理对采后梅杏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探讨壳聚糖对采后杏果实贮藏保鲜的作用,以梅杏果实为试材,主要研究了0.75 g/L壳聚糖处理和对照处理对其采后生理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与对照相比,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抑制了果实的变软,保持了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等保护酶的活性,而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的活性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此外,0.75 g/L壳聚糖处理在贮藏过程中可较好地保持梅杏果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延缓杏果实衰老的进程,为壳聚糖在杏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