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臭氧消毒对家蚕病原体的灭活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臭氧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用新产生的臭氧气流对家蚕几种病原微生物进行了杀灭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生臭氧气流处理30min,可使家蚕大多数病原体完全失活或使其致病力下降,且对蚕体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机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家蚕(Bombyx mori)在高密度饲养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常对养蚕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家蚕通过自身先天性免疫系统来抵抗这些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在这一防御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中,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 AMP)是家蚕先天性免疫反应的下游效应子。目前已经证实家蚕抗菌肽有6个家族,即cecropin、defensin、moricin、gloverin、lebocin和Attacin。本文介绍了家蚕合成抗菌肽的分子机制,总结了家蚕抗菌肽的分类及免疫作用研究进展,并对家蚕抗菌肽的防御机制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后续抗菌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家蚕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对蚕体腔分别注射微粒子孢子M_(1 2)和核多角体,经30min、1h、2h后,用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家蚕血细胞对微粒子M_(1 2)孢子及核多角体的捕食作用,主要为颗粒细胞,其吞噬作用较之其他血细胞显著,家蚕血细胞对微粒子及核多角体的吞噬作用主要为膜捕捉(active en-membranosis),注射病原微生物30min后,可观察到多数的颗粒细胞已在捕食病原微生物;经2h后,多数的颗粒细胞已吞噬了数个甚至10数个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旭东  沈中元 《中国蚕业》2010,31(1):101-102
1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原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一种病毒病,是由于家蚕感染了核型多角体病毒而引起的。该病原属于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属(bombxy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virus,简称家蚕NPV)。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专门寄生节肢动物的病原微生物,是囊膜包被的双链环状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杆状,基因组大小介于80~180kb之间。  相似文献   

5.
全杀威对蚕的病原体消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可威  陆有华 《蚕业科学》1992,18(4):232-236
全杀威(又名90蚕用消毒净)是有机氯的复合散剂。400倍水溶液对家蚕病毒多角体,800倍液对家蚕病原真菌,1600倍液对家蚕病原细菌和微粒子孢子有明显的消毒效果。是广谱性高效消毒药剂。250倍液可用于蚕室、蚕具消毒;800倍液用于叶面消毒。使用时以现配现用为好。  相似文献   

6.
家蚕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绢丝昆虫,也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家蚕易受到环境中各种病原物的侵染而发生疾病。通过观察家蚕感染球孢白僵菌后血淋巴黑化程度的变化、家蚕血淋巴蛋白SDS-PAGE分析和微生物蛋白酶抑制剂的胶内活性染色分析,研究球孢白僵菌感染对家蚕血淋巴黑化和微生物蛋白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感染会激活家蚕血淋巴的黑化反应,参与对真菌的免疫应答。SDS-PAGE分析显示,接种球孢白僵菌后120 h内家蚕血淋巴蛋白未发生明显的水解。胶内活性染色表明,家蚕血淋巴中存在一种白僵菌诱导型蛋白酶抑制剂SI-3,其抑制活性随着感染进程的推移而略有变化。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阐明病原性真菌与家蚕的互作关系,发现新的抗真菌分子,而且对农林害虫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家蚕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开发利用主要以养蚕缫丝为主,但人类对其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遗传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利用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BmNPV)自1912年被确认以来,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8.
漂白粉是广普、高效的消毒药物,在养蚕方面普遍应用。它对家蚕病原微生物有显著的消毒效果,可用于蚕室、蚕具、蚕体和卵面消毒,也可用于叶面消毒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_2],并混有少量的氯化钙、氢氧化钙等物。其杀菌主要是次氯酸钙的氧原子杀菌  相似文献   

9.
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菌作为重要的害虫天敌类群被广泛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为了筛选能安全用于蚕区大田农作物及桑树害虫防治的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菌,用对多种病虫害具有较强致病性的格氏线虫(Steinernema glaseri)SY5及其共生菌波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poinarii)SY5的悬浮液给家蚕刚孵化的幼虫添食,观察其对家蚕是否具有毒杀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菌对家蚕幼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化蛹率和全茧量均无明显影响。进一步明确昆虫病原线虫S.glaseri SY5及其共生菌X.poinarii SY5对家蚕的安全性后,有望应用于蚕区农作物及桑树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复方漂粉精(消毒王)在大面积生产广泛应用多年,从观察和监测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实验室显微观察及消毒效果再验证试验。试验的病原微生物为主要感染家蚕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微孢子虫,即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苏云金芽孢卒倒杆菌(B.t)、曲霉菌(A.f)和微粒子孢子(N.b)。通过筛选试验选择0.5%硫代硫酸钠+1%卵磷脂+0.1%聚山梨醇+2%吐温-80为该产品的中和剂,将复方漂粉精(消毒王)配成目的浓度0.56%(W/W),以菌药混合法和载体病原液接触法分别处理2min、5min、10min、20min、30min,通过显微观察、培养试验、生物感染试验对病原形态的变化、有无菌落生长以及是否感染发病三项指标进行考查,试验表明:药液接触5min即可灭活多数病原微生物,对各种病原消毒效果指数达99%以上;有机物影响试验表明该药剂消毒作用受有机物的影响程度比漂白粉小,该药剂的消毒能力较强,即使有一定浓度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能达到养蚕消毒的目的。同时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家蚕微粒子孢子(Nb),杀灭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其结果证明该消毒剂对家蚕病原微生物同样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严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审批管理,有效防范化解实验室安全风险,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生物防范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动物防疫工作发展,现行病原微生物审批管理制度机制亟待进一步理顺。本文概述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审批管理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在管理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弱项短板,提出了强化建章立制、优化审批方式、细化评审要求、加强后续监管、做好“三个”衔接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病原微生物审批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采集呼和浩特不同的地区的不同养殖模式(牧场、小区、奶站)的奶样,进行实验室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分析引起呼和浩特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针对性预防和治疗乳房炎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地区乳腺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以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感染为辅。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仍是困扰呼市奶牛养殖业的主要问题,环境性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也是影响奶牛养殖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包头地区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临床型奶牛乳腺炎主要是由多种非特定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奶牛乳房及乳汁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的一种乳腺疾病。从包头地区5个奶牛场33头奶牛的77份乳样中分离得到98株病原菌,主要病原经生化试验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乳链球菌、牛链球菌、粪链球菌、棒状杆菌属、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肠杆菌属、沙门菌属。研究结果可为包头地区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酸化剂主要生理功能和复合酸选配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酸化剂发挥作用的方式和各个酸类互作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酸化剂在畜牧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其生理功能主要有调节动物消化道内pH,为消化酶的激活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抑制消化道有害微生物增殖,减少病原菌感染。酸化剂应用形式也经历了由单一酸到复合酸的过程,但复合酸的合理配伍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目前关于各种酸化剂的互作关系以及酸化剂和其他添加剂间的互作效应的研究正逐步展开,必将为酸化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多重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多重PCR检测还可以同时扩增多个目的基因,对高效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作者对近来多重PCR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食品非致病微生物及相关环境食品微生物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家兔皮癣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发病家兔的皮屑、被毛分离到两种病原真菌,通过培养特性、菌落性状、菌丝形态、孢子形状特征等一系列鉴定,确定为絮状表皮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该菌通过皮肤涂擦法感染家兔,4天后均发病,产生以面部、头顶等处出现丘疹、瘙痒,继而皮损、流微黄色渗出液,日久结痂或鳞屑,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皮癣病,与自然病例症状相同.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它能够增殖有益菌、抑制病原菌,从而调节肠道微生态系统;可被有益菌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为动物提供营养;同时也能够改善脂类代谢和促进日粮中一些矿物质的吸收。本文对功能性低聚糖的种类、应用、作用机理、影响应用效果的因素、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从四川省雅安市某县12家长毛兔场的脱毛癣患兔中随机采样30份(1份/只);绵阳市某獭兔场脱毛癣患兔,采样10份(1份/只),经直接镜检、病原分离培养、致病性试验后,得到2种致病菌株。结合流行病学、临诊症状鉴定致病菌株为石膏样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和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在脱毛癣患兔中分离出红色毛癣菌,在国内尚属首次。文中同时提出了兔脱毛癣病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进行了8味中草药提取物对7种食源性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8种中草药对7种食源性致病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盐肤木提取物对所有食源性致病菌均有较高抑制活性;臭椿对4种致病弧菌抑菌活性较好,MIC均在7.81 mg/mL以下;连翘则对致病真菌抑制活性较强,对3种病原真菌抑制率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年来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自建立以来,该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文章将就此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