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大豆蛋白胶为胶黏剂,分别采用剥皮和未剥皮的竹柳枝桠材制备中密度纤维板.探讨了枝桠材树皮与木质部的比例和纤维得浆率,研究了树皮含量、施胶量和板材密度对竹柳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板材的制备工艺参数,并与脲醛树脂胶制备的剥皮竹柳中密度纤维板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竹柳枝桠材的树皮含量这30.5%,其纤维得浆率比剥皮枝桠材低约4%;纤维板的性能随着密度和施胶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的性能优于未剥皮的,未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在密度为0.80 g/cm3,施胶量为16%时,其物理力学性能可满足GB/T 11718-2009的要求;而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在密度为0.75 g/cm3,施胶量为14%时即可达到国标要求;大豆蛋白胶所制纤维极性能略低于脲醛树脂所制纤维板,但基本可以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耐盐竹柳为原料,对其进行纤维形态分析,并分别将剥皮竹柳纤维和不剥皮竹柳纤维试制中密度纤维板,探讨胶粘剂施加量和板材密度对纤维板弹性模量(MOE)、静曲强度(MOR)、内结合强度(IB)和吸水厚度膨胀率(TS)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胶量均对其性能指标具有显著的影响,板材性能随着密度和施胶量的增加而提高;剥皮的竹柳纤维制得的纤维板性能优于未剥皮纤维制得的板材;剥皮竹柳纤维制造的纤维板在板密度为0.75 g/cm3、施胶量为12%时,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MOE、MOR、IB、TS都达到了国家标准GB/T11718-2009的要求;而未剥皮纤维制得的纤维板在施胶量为14%、板密度为0.75 g/cm3时,其性能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树皮对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水玻璃胶黏剂在纤维板中的应用效果,以芦苇纤维和水玻璃胶黏剂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芦苇中密度纤维板,综合考察了密度、施胶量、活化剂用量对纤维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确定了芦苇中密度纤维板的较佳制备工艺为板材密度0.80 g/cm~3,施胶量为25.00%,活化剂量为5.00%,由此制备的芦苇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达到GB/T 11718—2009规定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柳树枝桠材制得的片状刨花制备木质刨花板;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施胶量、预设密度以及石蜡添加量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设密度对静曲强度和静曲弹性模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影响,对内结合强度有显著影响;施胶量对静曲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影响;所有试验因素对2 h吸水厚度膨胀率均有一定影响。从板材性能和成本角度考虑,确定柳树枝桠材制备木质刨花板的最佳工艺为:施胶量7%,预设密度0.7 g/cm~3,石蜡添加量4%。  相似文献   

5.
利用枝丫材生产组合板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忠福 《木材工业》1995,9(2):37-38
利用枝丫材生产组合板材郑忠福(永安市纤维板厂福建永安366000)本厂采用枝丫材及小径材制成组合板材,提高了枝丫材的利用价值,降低了木制品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组合板材的结构和特点组合板材是按照胶合板组坯形式经组坯热压而成的一种人造板材。它除...  相似文献   

6.
利用废弃杨木水泥模板制造纤维板,以实现保护环境,综合利用有限资源的目的。首先对废弃水泥模板组成单元-单板的密度、强度、吸水性和微观构造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纤维得率。在此基础上,以废弃水泥模板为原料制造不同密度的纤维板,并与杨木纤维及水泥模板纤维为原料制造不同比例的混合纤维板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废弃水泥模板的单板气干密度、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以及纤维得率均高于普通杨木单板,而吸水厚度膨胀率小于普通杨木单板;当用水泥模板制得的纤维板密度达到0.75 g/cm3时,板材的力学性能和TS值均优于其他目标密度的板材,各项力学性能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且超过了普通杨木纤维板,说明废弃杨木水泥模板完全可以作为纤维板生产的好原料。  相似文献   

7.
竹木碎料/纤维复合板相关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材和木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竹碎料和木纤维为基本结构单元,选择竹碎料的不同规格、竹碎料与木纤维的不同混合比、不同的施胶量和不同目标密度作为工艺因素,经热压胶合得到一种新型竹木碎料/纤维复合材料。当竹碎料规格为10mm、施胶量为10%、竹木混合比为65%:35%、目标密度为0.8g/cm~3时,产品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均超过同类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的国家标准,表明竹碎料与木纤维复合较好地弥补了单一材料的不足,体现了良好的复合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蛋白胶和竹柳为原料制备胶合板。分析竹柳的密度、干缩性和大豆蛋白胶在竹柳单板表面的润湿性。采用单因子试验,分析施胶量、热压时间、单板厚度对胶合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竹柳的气干密度为0.401g/cm~3,属于低密度材。竹柳的气干差异干缩为2.12,全干差异干缩为1.68。大豆蛋白胶在单板上的接触角总是松面大于紧面,随着单板厚度的增加,接触角逐渐增大。大豆蛋白胶制备竹柳胶合板的最优工艺:施胶量350g/cm~2,热压时间80 s/mm。在此工艺下,使用不同厚度的单板生产的胶合板胶合强度均高于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中Ⅱ类胶合板的要求。随着单板厚度的增加,胶合强度呈下降趋势,且大豆蛋白胶制备的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低于UF制备的板材,但两者的力学性能均能达到国标的要求,说明大豆蛋白胶制备胶合板是可行的。SEM图像表明竹柳胶合板的管孔被压缩,但细胞本身并没有被压溃,仍保持着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新纤维板产品结构,拓展其应用领域,以杨木纤维和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高密度纤维板,探索密度和施胶量对高密度纤维板抗弯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和施胶量的增大,高密度纤维板的抗弯性能提高,耐水性能改善。密度为1.1 g/cm3,施胶量为10%时,板材的抗弯性能和耐水性能满足GB/T 31765—2015《高密度纤维板》高湿型高密度纤维板(HDF-GP HMR)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火炬松制造中纤维板制板工艺条件的研究,探索降低中密度纤维板制造过程中纤维施胶量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火炬松制造中密度纤维板是可行的;采用8%的施胶量制板;板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可达到美国MDF国家标准ANSTA208.2-1994和我国MDF国家标准70型及80型特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超轻质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福昌 《林产工业》2000,27(4):25-27
针对中密度纤维板存在密度偏高的问题,通过提高施胶量,降低了制品密度。研究探讨了利用杉木间伐小径材为 木材原料生产超轻质中密度纤维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桉树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桉树木材材料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的关系,进行了板材密度、施胶量与产品性能的研究。结果认为:桉树中密度纤维板的密度以0.82g/cm^3左右较为适合;此外,为满足桉树中密度纤维板静曲强度的要求,施胶量应不低于10%。为了增大静曲强度建议添加防水剂,并采用混合树种的纤维作原料。  相似文献   

13.
以桉木纤维为原料,异氰酸酯为胶黏剂制备低甲醛释放的高密度纤维板,并且探讨该纤维板应用于地板基材的可行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异氰酸酯的热反应特性,在确定最佳固化温度的基础上,采用施胶量为5.6%、石蜡添加量为1.0%、热压温度为200℃、热压时间为10 min的工艺制备不同密度的纤维板,并结合力学试验机、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吸水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分析密度变化对板材的力学、耐水和微观结构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提高,板材内部变得更致密,孔隙率更低,应力集中点减少,纤维之间能够更有效地传递应力,提高了纤维板的力学性能;同时,致密的内部结构阻止了水分渗透,进而提高了板材的耐水性能。最后,为了验证该产品的可行性,在纤维板工业生产线上生产密度为0.84 g/cm3的产品,并与小试样品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工业生产线所制产品性能符合LY/T 1611—2011行业标准。此外,生产线上纤维的铺装比实验室手工铺装更均匀,固化效果更好,因此其性能优于实验室样品。  相似文献   

14.
探讨以棉秆为原料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主要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板材密度0.7 g/cm3、施胶量12%、防水剂1.5%、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15 s/mm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秆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力学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但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未达标,可能与棉秆原料自身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纤维板生产原料发生了很大变化,阔叶材原料比例逐渐增加,使用枝丫材和木片为原料制造纤维板的厂家也越来越多。由于原料越来越差,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为了提高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多数工厂在生产中施加增强剂,以提高板的强度,降低吸水率。目前国内纤维板生产使用的增强剂主要是酚醛树脂胶,其施加量约为绝干纤维重量的1—3%,这样不但提高了纤维板生产成本,同时带来工业废水中的“游  相似文献   

16.
阔叶树小径材热压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翠仙 《木材工业》2001,15(1):15-17,22
通过对荷木和米槠两种华南地区常用阔叶树小径材薄板材热压干燥工艺的研究,探讨热压干燥工艺参数对小径材板材干燥质量(包括密度,厚度压缩率,尺寸稳定性及部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压干燥工艺可以大大改善小径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热压温度、板材密度和施胶量3个生产工艺参数对薄长刨花板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及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经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热压温度、板材密度和施胶量对刨花板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板材密度和热压温度对板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影响最大。高密度刨花板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55℃,板材密度0.88g/cm^3,施胶量12%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桉树木材材性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的关系,进行了板材密度、施胶量与产品性能的研究。结果认为桉树中密度纤维板的密度以0.82g/cm  相似文献   

19.
以材性优异且同样条件下种植的当地鞭生毛竹为参比,研究了毛竹实生苗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竹材的气干密度为0.617 g/cm~3,小于鞭生竹的气干密度(0.662 g/cm~3);全干密度为0.562 g/cm~3,小于鞭生竹的全干密度(0.607 g/cm~3);气干或全干时,毛竹实生苗的干缩率均小于鞭生竹;除顺纹抗拉强度外,毛竹实生苗的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抗弯强度均低于鞭生竹。因此,毛竹实生苗具有较高的强重比,相比鞭生竹材,具有密度较低、干缩率较小、力学强度性能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施胶量和断面结构对沙柳材重组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伦  高志悦  马岩 《林业科技》2007,32(2):42-43
以沙柳材为原料,在沙柳材重组木施胶量对沙柳材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的施胶量较佳工艺参数为9%.当木束层平行组坯时,其横纤维方向的干缩率是顺纤维方向的2.27倍;而木束层垂直组坯时干缩率较小、且长宽方向上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