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人工林伐区常用采集运作业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盛梅 《森林工程》2005,21(1):57-59
通过对我国南方人工林伐区常用8种采集运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作业模式Ⅱ(油锯采伐手扶拖拉机集材船运木材)为最优作业模式,作业模式Ⅲ(油锯采伐索道集材农用车运材)为次优作业模式。建议林业生产决策部门在选择人工林伐区采集运作业模式时,采伐方式宜选油锯皆伐。在有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应优先选择船运或排运木材。在无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应提倡选用架空索道集材;集体林区当集材距离小于1 km时,应选用手板车集材,否则选手扶拖拉机集材。  相似文献   

2.
①生产有季节性.东北林区运材汽车使用的季节一般是从当年的10月初至来年的4月底,这是由木材采伐作业特点决定的.木材及伐区剩余物的运输是在林业企业内部进行的,与其他部门不发生经济业务关系,在企业内部自成运输体系,其采伐、集材、运输设备的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屯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空中集材     
在木材生产中,把伐区内大量分散在采伐迹地上的木材集中在一起,叫做集材。集材有多种方式,如机械集材(拖拉机集材、绞盘机集材)和手工集材(牛、马套子集材和人力集材)等。当今所谓空中集材,主要是指飞机和气球集材。现分别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北林区木材生产工艺流程基本可分为伐区木材生产、运输、贮木场生产三个阶段。从木材生产成本看:伐区木材生产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50~60%,而在伐区生产成本中,集材成本又占伐区木材生产成本的60%以上。所以对于集材机械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木材生产成本。从我省情况来看,集材作业主要是以拖拉机为主,占整个伐区的75%以上。我省现有集材拖拉机大部分是集材—50拖拉机。黑龙江省部分林业局运用了集材—80拖拉机集材和接运。对  相似文献   

6.
随着森林可采资源的锐减,木材产量大幅度下调,因此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已成为探索木材生产的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天然林资源逐年减少,国内木材供需矛盾突出,但木材生产过程中伐区剩余物资源却十分丰富。如何将有利用价值的伐区剩余物拣集运出,并进行充分地加工利用,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是以木材为主要生产资源的森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剩余物加工利用的价值与前景采伐剩余物是指森林采伐后遗留在  相似文献   

7.
集材是木材生产的基本工序之一,约占伐区生产工作量的70%。其作业在工业化采伐所造成表土流失的影响中占有主导地位。因之,合理的选择集材方式和确定相应的集材工艺,不仅对降低木材生产成本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森林集约经营、发挥森林宏观生态效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既往在集材方式与集材工艺的选择上,只着重于集材生产率和集材作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对于集材作业造成的地表破坏所带来的表土流失,以及幼荫、幼树的损伤,所带来的森林恢复时间的  相似文献   

8.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电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l畜力集材的特点 畜力集村适用于伐区坡度大、森林资源分散、公顷出材量小、集材距离长的林相。畜力集材具有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大搞木材生产时,往往忽略了主伐管理工作,损伤母幼树非常严重,造成采伐不合理。这和‘采伐与更新同时并举’的方针有很大距离。实际上主伐管理工作并不需要怎么多的人力物力,而主要的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也就是教育全体职工如何在采伐集材时引起重视的问题。主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采伐方式,集材方式,清理伐区等三项工作。而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合理的充分利用木材,满  相似文献   

10.
论伐区生产与林业可持续发展(150232)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丛雪峰1前言伐区木材生产是森工产业平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伐区调查设计、准备作业、采伐作业、集材作业、归装作业和采伐迹地清理等内容。伐区生产是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财力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11.
木材生产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伐区生产阶段,木材运输阶段和贮木场作业阶段,一般通称三大流水作业。伐区生产是整个木材生产过程的第一阶段,它包括采伐,串坡、集材、归装和清林等工序。伐区生产是三大流水作业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伐区布局又是伐区生产的先导,伐区布局的是否合理,伐区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关  相似文献   

12.
林木出材率和伐区剩余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三个重点林区县森林采伐的林木出材率和伐区剩余物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研究,为木材生产年产量计算和人造板工业利用伐区剩余物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林业生产中,伐区作业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因此生产单位要在伐区木材生产的工艺设计、改革采伐和集材方式上下工夫,做到严谨细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毛竹伐区开发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森林的三大效益,以森林永续利用为原则,通过对毛竹生产的工艺类型、伐区开发顺序、伐区区划、毛竹资源调查,毛竹采伐量与立竹度等方面对伐区毛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从毛竹伐区开发生产工艺流程出发,着重研究伐区毛竹采伐方式、采伐年龄、采伐季节、采伐方式、毛竹集材生产现状及其集材方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竹类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些林业局的主伐伐区和天然次生林抚育伐的部份伐区,集材方式多数采用集材拖拉机伸入采伐腹地进行集材的作业方式。这种集材方式不可避免地使采伐后迹地保留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非皆伐区更明显),个别伐区基本上无保留树,造成后备资源严重短缺。而在我国林业目前处于“两危”的情况下,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把伐区采伐剩余物全部集运下山,更好地搞好枝椏材生产。针对我局部分林场集材距离远,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我们通过学习外地经验,在闹枝林场对方沟伐区进行了单杆集枝椏材作业,现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为了把单杆集枝椏材的作业方法推广下去,现把单杆集枝椏材的优缺点和经济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伐区楞场位置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从木材生产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提出对于不同的集材方式,以确定最佳的伐区楞场位置的数学模型.结合漳平市双洋镇的6个伐区小班加以实践.实践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索道、板车、担筒三种集材方式楞场的最佳位置伸入伐区的程度从小到大.这个数学模型对于山区的伐区楞场位置的确定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伐区楞场位置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从木材生产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提出对于不同的集材方式,以确定最佳的伐区楞场位置的数学模型。结合漳平市双洋镇的6个伐区小班加以实践。实践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索道、板车、担筒三种集材方式楞场的最佳位置伸入伐区的程度从小到大。这个数学模型对于山区的伐区楞场位置的确定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伐区生产是整个木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在生产活动中,不断对伐区生产工艺进行改革,是提高木材采运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我局在伐区生产阶段,积极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推广了小堆密集清林法、简易枝桠材装车台装车和木框薄膜拖拉机库、暖气采暖,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分述如下: 一、小堆密集清林法小堆密集清林法适用于择伐伐区。伐区清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采伐剩余物的合  相似文献   

20.
影响伐区作业的生态因子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从森林生态和森林采伐的关系入手,分析影响伐区作业的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包括林地坡度,林分结构、地表植被、采伐方式、采伐强度、集材方式、集材道间距、迹地清理方式,以及更新方式等,而林地坡度、采伐方式、集材方式、迹地清理方式和更新方式等是影响伐区作业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