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甬优12为材料,进行了水稻白叶枯病不同器械施药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相同药剂和药量(20%噻唑锌悬浮剂125 mL/667 m2),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施药对白叶枯病的防效达84.36%,极显著优于用担架式喷雾机或背负式智能电动喷雾器施药,且安全性好。植保无人机施药在水稻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文章小结和讨论了无人机飞防白叶枯病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P20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优化及其施药对棉蚜防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适合麦盖提垦区防治棉田蚜虫的高效技术,以P20植保无人机、常规机力牵引式喷雾机的2种喷施方式以及不同药剂剂型(超低容量剂和乳油)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施药方式及农药剂型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P20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为3 m、飞行速度为5 m·s-1时施药,对棉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棉花安全,无药害。吡虫啉超低容量剂的防效大于吡虫啉乳油,高剂量的吡虫啉超低容量剂处理防效高于低剂量;机力牵引式喷杆喷雾机施药效果好于无人机喷药防效。  相似文献   

3.
研究比较了植保无人机与背负式喷雾器喷施虫螨腈(Chlorfenapyr)防治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的田间防效、农药残留动态和作业效率。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喷雾器在施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3.3%和84.5%,两者防效相当;两种喷施方式下虫螨腈在鲜叶中消解动态无差异,半衰期分别为3.9 d和4.2 d;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是背负式喷雾器的14.1倍。植保无人机喷施虫螨腈防治小绿叶蝉防效良好,且安全省力。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搭载常温弥雾系统的植保无人机(简称为“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剂型吡虫啉对棉田蚜虫防治效果(防效)的差异,选择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液剂吡虫啉,按照相同有效成分用量42 g·hm-2在山东省临清市棉田喷雾进行苗期蚜虫防治。结果: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施药,叶片正反面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在4种剂型间差异均不显著;可湿性粉剂在叶片正反面的单位面积药液沉积量均最少,其中叶片反面的单位面积药液沉积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剂型;可湿性粉剂的农药利用率显著低于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液剂。从4种剂型田间防效看,可溶液剂最好,药后1~7 d防效为68.86%~83.07%,其次是水分散粒剂(药后1~7 d防效为65.34%~80.27%)和乳油(药后1~7 d防效为63.40%~79.18%),这3种剂型间差异不显著;可湿性粉剂防效显著低于其他剂型,药后3 d为66.98%,药后7 d为58.73%。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在棉花苗期施药对蚜虫的防效较好,且乳油、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液剂剂型的吡虫啉防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无人机施药、新型农药等技术或产品在新疆库尔勒市棉田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农药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使用量逐年减少,综合防治效果凸显。在总结库尔勒棉田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阐明植保无人机对棉花害虫防治效果及应用前景,于2017年进行了大疆MG-1型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和人工电动喷雾器大容量喷雾两种不同施药方式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用药量条件下施药后3 d、7 d的防治效果,对棉叶蝉植保无人机分别为83.95%、93.21%,电动喷雾器分别为81.03%、89.94%;对棉花烟粉虱植保无人机分别为89.25%、90.45%,电动喷雾器分别为90.10%、91.37%;对棉蚜植保无人机分别为85.17%、89.72%,电动喷雾器分别为84.11%、88.07%;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是电动喷雾器的25倍,施药工资费用降低60%,防治费用成本低37.5%;植保无人机具有防治效果好、省工、省力、节约用水量、对棉花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茶园作业劳动力的日益紧张和茶树病虫害施药技术的改进,应用省力、省药的植保无人机开展施药已成为茶园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无人机在茶园植保中的应用特点及存在问题,展望植保无人机在茶园的应用前景,为无人机在茶园植保方面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喷雾防治棉蚜药剂筛选及助剂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寻找对棉花蚜虫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探索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治棉蚜效果及助剂的增效作用。根据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采用浸叶法对8种药剂室内生物测定基础上,应用大疆T16型四旋翼无人机及电动喷雾器在无棣县柳堡镇开展了棉伏蚜防治试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呋虫胺、噻虫嗪、联苯菊酯、螺虫乙酯对棉花伏蚜效果较好。选择这5种成分的剂型并添加助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下同)氟啶虫酰胺干悬浮剂(DF)+20%噻虫嗪悬浮剂(SC)、10%氟啶虫酰胺DF+20%呋虫胺SC、10%氟啶虫酰胺DF对棉花伏蚜防效较优。用量降低20%添加"无水快T"(每666.7 m2 30 g)的处理对棉伏蚜的防效与无助剂正常用量处理相当或更优。表明,无人机喷雾防治或添加助剂均能有效降低防治棉伏蚜的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农药助剂对农药的减量增效效果及对害虫天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平 《中国稻米》2011,17(3):52-55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保护生态环境和天敌安全,本试验引进有机硅、增效酮梨农药助剂,在单季杂交晚稻田中进行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助剂均可提高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且有机硅优于增效酮梨;有机硅助剂可减少药剂用量20%以上,并对水稻生长和稻田害虫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黑肩绿盲蝽总量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泰来县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全县积极发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1万hm2次。水稻增产、增收、增效明显,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植保无人机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植保无人机、担架式喷雾机2类器械3种药剂配方对水稻直播田杂草防除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发现,无论采用无人机还是担架式喷雾机进行防治作业,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防效相当;19%氟酮磺草胺SC(肯收)10 mL/667 m2+10%氰氟草酯EC (千金)150 mL/667 m2、40%氰氟草酯EC(卫稻夫)150 mL/667 m2、10%氰氟草酯EC (千金)150 mL/667 m23种药剂处理对千金子的防治效果相近,药后7~40 d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基本在90%以上,并且对稗草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因此认为,在水稻直播田防除杂草时,可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施药。  相似文献   

12.
利用植物疫苗及生长调节剂缩节胺控制棉花黄萎病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08-2009年于棉花黄萎病重病田研究了植物疫苗渝峰99植保、激活蛋白、氨基寡糖素单独使用及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混合使用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并选择激活蛋白和缩节胺混合施用研究了不同施药时间和施药次数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渝峰99植保、激活蛋白、氨基寡糖素和缩节胺单独使用,以缩节胺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41.3%),其次是激活蛋白(平均防效36.7%)。3种植物疫苗和缩节胺混合使用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防治效果,渝峰99植保+缩节胺、激活蛋白+缩节胺、氨基寡糖素+缩节胺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2.9%、52.2%、47.9%。在2个棉花品种上的试验结果均表明,于5月30日开始用药,每10天1次,连续用药3次,间隔20~30天再用药1~2次,对黄萎病的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使用低毒农药防治水稻粘虫,2015年7月在广西乐业县同乐镇和甘田镇进行25%灭幼脲悬浮剂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粘虫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7 d,核心区25%灭幼脲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和保叶率分别为96.19%和94.73%,在培训指导农民防治示范区的防效分别为93.50%和95.10%;施药后10 d,核心区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和保叶率分别为96.61%和97.35%,在培训指导农民防治示范区的防效分别为90.07%和89.59%。25%灭幼脲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区对粘虫的防效均要高于农民自防区。  相似文献   

14.
棉花脱叶剂的植保无人机喷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植保无人机低空施药是一项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施药技术,采用无人机施药不仅能明显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而且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依据作业对象精准变量施药,降低农药用药量,减少农药残留。目前我国棉花生产过程存在机械化水平低、规模化进程慢等问题,在棉田引入和推广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棉花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植保无人飞机在茶园应用的可行性,在茶园测试了无人飞机施药的雾滴沉积分布、对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防治效果,以及6种农药在茶叶中残留量.结果表明,供试的无人飞机喷雾喷头、飞防助剂对无人飞机喷雾的雾滴沉积分布影响不显著.无人飞机施药的雾滴大小、雾滴密度、沉积量等均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但无人飞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用植保无人机设备不断发展和飞防技术日益进步,无人机在茶园防治病虫害中逐渐得到尝试应用。本文对山东日照茶区应用无人机飞防试点进行了系统总结,介绍了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所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有关建议,为推广应用无人机飞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蔗田杂草对甘蔗产量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植保无人机在蔗田化学除草上的应用效果,用植保无人机(3WWDZ-10A)喷施900 g/L乙草胺乳油进行苗前封闭除草,喷施15%硝磺草酮悬浮剂与38%莠去津悬浮剂混配液进行苗后除草,调查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飞喷乙草胺对单子叶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88.46%、96.68%,双子叶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0.16%、97.99%,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9.66%、97.85%;飞喷硝磺草酮与莠去津混配液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89.29%、86.31%,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9.23%、97.03%,对总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6.84%、96.25%,防除效率49.95 min/hm^2。说明植保无人机进行蔗田杂草防除具有防除效果好、对甘蔗安全和作业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刘辉  刘伟 《大豆科技》2011,(3):10-14
在草害药剂中加入杰效利农药助剂防除豆田杂草,结果表明:18%耕田易乳油2.7L/hm2(正常用量)+杰效利助剂5mL、18%耕田易乳油(正常用量)和8%耕田易乳油(正常用量4/5)+杰效利助剂5mL,三个处理的综合株防效和产量均好于其他处理,防效分别为84.1%、81.9%和79.0%,较对照分别增产12.9%、12.1%和9.8%。由此可见杰效利助剂对提高农药防除杂草的效果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它的作用达不到使农药的剂量减少20%。  相似文献   

19.
雾滴分布特征影响作物上喷雾的施药效果,而喷施参数是影响植保无人机雾滴分布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揭示施药量和雾滴粒径等喷施参数对电动四旋翼植保无人机雾滴在高大乔木橡胶树林段中分布的影响,以成龄‘热研7-20-59’胶林为试验地,分别设置18.75、37.50、75.00、90.00、105.00 L/hm2施药量,70、100、150、250 μm雾滴粒径,采用5点采样法在6个高度上测量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雾滴谱宽度、雾滴覆盖密度、雾滴分布均匀度等主要作业质量技术指标数据,结合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四旋翼无人机的最佳喷施参数。结果表明,随施药量的增加,雾滴谱宽度呈下降趋势,雾滴覆盖密度显著增加;施药量在75 L/hm2及以上时满足最低施药雾滴覆盖密度的要求。随着雾滴粒径的增加,雾滴谱宽度呈上升趋势,雾滴覆盖密度无显著差异,雾滴粒径100 μm的水平分布均匀度最优。不同施药量和雾滴粒径的雾滴在橡胶林垂直方向的分布均匀度一致,穿透性良好。本研究筛选出施药量75 L/hm2和喷雾粒径100 μm的最佳喷施参数,在橡胶树白粉病最佳防治时期使用咪鲜胺(EW)和戊唑醇(SC)复配药剂进行田间飞防试验,效果优异,2块试验地的防效分别为65.7%和82.9%。本研究提供了一组橡胶树白粉病防治的四旋翼无人机施药参数,为植保无人机在橡胶林病虫害防治作业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几种高扬程药剂对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供试的杀菌剂有15%嘧咪酮热雾剂和15%粉锈宁烟雾剂、硫磺粉、15%咪鲜胺·腈菌唑烟雾剂等6种,不同杀菌剂用相匹配的植保机械施药。施药2次,根据施药后10 d的调查结果比较防效,15%嘧咪酮热雾剂的防效最好,15%粉锈宁热雾剂药效最差。且施药后10 d的调查数据显示,15%嘧咪酮热雾剂施药2次的防效优于硫磺粉施药3次,表明15%嘧咪酮热雾剂的持效期要优于325目硫磺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