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安溪县现有茶园总面积 1 5万hm2 ,2 0 0 0年茶叶总产量 1 4 4万t,分别占全国乌龙茶、福建乌龙茶总产量的 1 4和 1 3,产值 3 3亿元 ,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1 5 ;创税利 4 0 0 0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18%左右 ,年外销量约 60 0 0t,创汇 2 0 0 0多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 ,茶业行业带动农户达 8万户以上 ,从事与茶相关行业的人员达 60万人以上。茶叶是安溪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 安溪县茶叶生产现状1 1 茶树品种结构现状全县茶园 10 0 %为无性系乌龙茶品种 ,其中铁观音茶园约占 4 0 % ,产量约占 35 % ,黄旦、本山、毛蟹茶园约占 4 0 % …  相似文献   

2.
1 福建茶业的发展现状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自然条件优越 ,水热资源适宜茶树生长。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茶叶生产迅猛 ,已成为全国主产区之一。至 2 0 0 0年 ,全省茶园面积 13万hm2 ,居全国第三位 ;茶叶产量 12 4 2万t、茶业总产值 16亿元 ,居全国第一 ;出口茶叶2 1万t,创汇 70 0 0万美元 ,居全国第二。目前 ,福建茶叶生产形成以下几个特点 :1 1 茶类布局 福建有绿、乌、红、白、花茶等五大类 ,基本上已形成了闽南、闽北的乌龙茶区 ,闽东绿茶区 ,闽西北的多茶类区。在 1999年 12 35万t的茶叶总产量中 ,绿茶产量 7 2 9万t,占5 9 93% …  相似文献   

3.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 (门 )漳 (州 )泉 (州 )金三角地带 ,是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 1995年 3月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 (名茶 )之乡” ,茶叶是我县的主要产业之一 ,全县涉茶人口 60万人 ,安溪茶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的兴衰与否。1 “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回顾“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是稳定茶园面积 ,狠抓茶园基础建设 ,做好绿色食品基地和铁观音基地建设 ,更新制茶设备和改良制茶工艺 ,不断开发名优特产品 ,培育茶叶市场 ,初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闽东茶业持续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瑛 《福建茶叶》2000,(3):43-44
宁德地区现有茶园面积 4 6万hm2 ,茶叶产量4 55万t,毛茶产值 6 3亿元 ,年创税 850 0万元。据统计 ,全区有 12 0多万人 (占全区总人口的 1/3)直接或间接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茶叶产业的迅速发展 ,为我区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发挥了巨大作用。宁德地区确立的“抓质量 ,创品牌 ,实施茶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年来 ,全区各县 (市 )从无公害茶园建设着手 ,大力推广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 ,茶叶质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逐年提高。 1998年全区茶叶产品抽查合格率为72 % ,1999…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对福建茶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飙 《福建茶叶》2001,(1):29-30
随着加入世贸的足声渐近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 ,为了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激烈竞争环境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福建茶业将如何应对 ,本文就此做粗浅探讨。1 福建茶业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福建茶类丰富多样 ,生产乌龙茶、绿 (花 )茶、白茶、红茶四大茶类。 1999年全省产茶 12 35万t ,福建武夷岩茶、茉莉花茶、安溪铁观音饮誉海内外 ,产品销往 80多个国家和地区。茶叶已成为福建分布最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和出口创汇商品 ,也是维系福建约 30 0万涉茶从业人员生计的产业。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福建茶业发展步伐加快 ,在优良…  相似文献   

6.
三明市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市辖十二个县(市、区)。1997年全市茶园1218万hm2,产茶112万t,茶叶总产值1亿元,其中名优茶1000t,产值3000万元。1 茶树良种布局现状11 茶树良种多,覆盖率高 我市现有茶树良种30余个,其中包括了本省选育的15个国家级良种和9个省级良种,还少量引种了龙井43、浙农品系、碧云、白叶水仙、云大等国家级或省级的省外良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5%,其中无性系良种约86%。12 品种搭配基本合理 按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来分,全市适制绿茶品种有6733hm2,绿、乌龙茶兼制品种3066hm2,适制乌龙茶类2333hm2,三者比例为55∶…  相似文献   

7.
茶业是安溪县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4666hm2,茶叶产量1.3万吨,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1/3,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1/4;茶叶产值2.45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1/4,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1/5。安溪茶业具有品种特、产量多、质量优、出口早、市场广等优势,因而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只要思路对头,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狠抓落实,安溪茶业就能再上一个新台阶。今后一个时期安溪茶业的发展战略是:"建基地,拓市场,建集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茶业整体效益。1建基地1.1建设6666…  相似文献   

8.
茶饮料对我国茶叶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 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我国现有茶园 113 0万hm2 ,其中采摘茶园90 9万hm2 。年产茶叶 66 5- 67 5万t。其中 ,绿茶产量占 72 2 - 73 5% ,乌龙茶占 9 1- 9 3% ;红茶的产量和比例正在不断下降 ,如 1998年为5682 7t,占 8 5% ,1999年为 4 8899t ,占 7 2 %。茶叶出口量每年约 2 3万吨 ;1999年全国茶叶总产值约为 95亿元人民币。我国茶叶生产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首先 ,单产较低 ,全国 1999年平均单产为 74 3 2kg/hm2 ,约为世界平均单产的 69%、日本的 4 3%、肯尼亚的 35%、印度的 4 5%、印度尼西亚的 59%、斯里兰卡…  相似文献   

9.
刘谦 《福建茶叶》2001,(2):41-41
1 茶业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周宁县地处闽东北 ,海拔高、温差大 ,雨雾天气多 ,日照时间短等独特的气候及偏酸性疏松的土壤等有利条件 ,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 70 33hm2 ,茶叶总产量 4 50 0t,平均单产 4 3kg ,年产值 6 0 0 0多万元 ,占农民总收入的 30 % ,创税180 0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30 %。因海拔高 ,山峦叠嶂 ,云雾缭绕 ,茶叶品质优良 ,但周宁茶业发展并不尽人意 ,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1 1 茶园管理水平不高 ,茶叶单产较低。茶园管理粗放 ,茶树老化品种单一 ,制约了我县茶叶单产的提高。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  相似文献   

10.
吴新民 《茶叶》2004,30(3):132-133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南岸 ,北纬2 9.33°~ 30 .5 1°之间 ,处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带。自古以来池州就是我国重要茶叶生产区 ,“九华毛峰”、“黄山毛峰”、“祁红”三大名茶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而享誉国内外。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30万亩 ,年产干茶 70 0 0余吨。然而 ,池州茶园有近60 %分在山区 ,经济落后 ,劳动力资源匮乏 ,茶叶生产加工粗放 ,茶园“树老、株稀、地散、产量低、茶叶品种单一”是池州茶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当今茶叶市场处在供大于求 ,茶叶生产力水平低下 ,茶农进城打工 ,更造成池州茶业出现了一系列新…  相似文献   

11.
建瓯市茶园面积 5933hm2 ,产茶 6 80 0t,主产乌龙茶 ,为全国最大乌龙茶基地之一。入世对茶叶贸易产生的影响主要是WTO农业规则 ,农业规则的主要内容有 :1、市场准入条款 :国家只允许使用关税这个手段对农产品贸易进行限制 ;2、国内支持条款 :由财政开支的支持农业生产的补贴限制 ;3、出口补贴条款 ;4、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条款。由此产生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 (SPS协议 )”。1 SPS协议对茶业影响的主要内容茶叶属食品 ,SPS协议采用了统一的食品与卫生国际标准。但根据SPS协议 ,WTO成员国有权为保护人类、…  相似文献   

12.
1 安溪茶业的发展现状 安溪是我国乌龙茶主产区,199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53万hm2,茶叶产量1.3万t,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1/4,福建省乌龙茶的1/3.1998年茶叶总产值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4,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18%左右.农民人均收入中仅茶叶收入就占20%以上.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中国农学会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3.
芦田镇云山村引进外资 ,投建无公害有机茶园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取得可喜的成果。从他们的做法中 ,我们看到了安溪茶业发展的前景。现浅谈几点看法 ,讨教于茶业界的领导、专家们。1 租赁、承包制为国营芦田茶场带来一片生机国有芦田茶场有 5个生产管理区 ,面积 96km2 ,人口 1 5万 ,茶园 5 66hm2 (其中国有茶场 2 4 9hm2 ) ,年产茶 10 0 0t。可以说 ,原来的国营芦田茶场是单一产业 ,除了茶、没有其他企业 ,茶叶品种比较单一 ,加上茶园粗放管理 ,制作手段落后 ,经济效益差。生产责任制后 ,尽管调动了茶场职工的积极性 ,但每人十来亩…  相似文献   

14.
浙江茶情(1)     
陆德彪 《茶叶》2003,29(1):58-59
1  2 0 0 2年全省茶叶生产基本情况据业务统计 ,2 0 0 2年全省采摘茶园面积 1 87万亩 ,茶叶总产量 1 2 .2万吨 ,总产值 32 .6亿元 ,其中 ,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为 4.0万吨和 2 6.4亿元。2  4家茶业协会 (合作社 )获省级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社称号近日 ,省有关部门公布了 45家省级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社名单 ,淳安县千岛玉叶名茶协会、宁海县茶业协会、永嘉县乌牛镇乌牛早茶叶协会、绍兴县会稽龙井茶业合作社等 4家茶业专业协会 (合作社 )获此殊荣。3 全省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猛近年来 ,我省十分重视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涌现…  相似文献   

15.
永春县是中国乌龙茶出口生产基地 ,拥有茶园 76 0 0多hm2 ,年产干毛茶 4 0 0 0t。为了促进提高茶叶品质 ,提高市场竞争力 ,举办 2 0 0 1年秋季“鼎仙杯茶王赛”。本届“鼎仙杯茶王赛” ,有铁观音茶、永春佛手茶、闽南水仙茶等三种名茶 ,分别赛出茶王和评选特等奖二名、一等奖三名。为了赛出名优茶的“茶王” ,特邀请中国茶叶加工研究院院长 ,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副主任骆少君 ,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张方舟 ,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副主任陈郁榕 ,省农业厅茶叶科科长刘宜渠为本届“鼎仙杯茶王赛”主评。乡镇选送参赛茶样有 :铁观音 76个 …  相似文献   

16.
1 安溪乌龙茶的历史和现状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 (门 )漳 (州 )泉 (州 )金三角地带 ,全县面积 30 57 2 8平方公里 ,人口10 5万 ,现辖 2 4个乡镇 ,4 58个村 (居 ) ,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 ,是福建省主要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产茶历史已有 10 0 0多年 ,早在宋元时期 ,随着泉州港的兴起 ,安溪茶叶就作为一项重要商品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十八世纪初 ,安溪茶叶生产已具有较大规模 ,尤其是公元 172 5年前后 ,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和推广 ,更使安溪茶业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那时安溪的茶叶…  相似文献   

17.
徐飙 《福建茶叶》2002,(1):39-40
1 福建农垦茶业现状茶叶是福建农垦主要经济作物和传统出口商品。在全省 12 4个农垦场中 ,有生产茶叶的农场达98个 ,其中以茶为主业的有 4 0个。 1999年全省农垦系统茶园面积 4 94 7hm2 ,茶叶总产量 374 2t,平均每hm2 0 75 46t:外贸出口交货 816t;与 1990年相比 ,全系统茶园面积减少 2 0 0 0hm2 ;总产量减少15 43t;精制茶加工数量和出口交货也大幅锐减 ,平均单产仅是 10年前的水准 ,落后于全省平均单产 ,与其他产茶垦区相比 ,差距更大 ,仅及浙江、安徽农垦的三分之一 ,表明近年来由于体制和市场的种种原因 ,曾经作为福建农垦经…  相似文献   

18.
走向产业化是武夷岩茶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所产乌龙茶(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具有独特的“岩韵”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产品销往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外,还远销美国、英国等地,内销市场也在不断拓展。随着武夷山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机场的开通和铁路的建成等外部条件日趋完善,加上武夷茶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的日益扩大,武夷岩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现就如何让武夷岩茶走向产业化作如下浅析。1 武夷岩茶产业的现状全市茶园面积6400hm2,产量4130t,全市种植茶叶的乡(镇)有9个,占总数的90%,村有76个,占总数的66%。户有22万户,占总数的61%。茶叶加工厂51家。销售门市…  相似文献   

19.
湖南茶业经济发展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湖南茶业现状湖南是产茶大省 ,素有“江南茶乡”之称。历史上 ,茶叶曾为湖南出口创汇立过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 ,湖南茶园面积最高曾达1 7.5万 hm2 ,居全国第一位 ;产量曾高达 8.1万 t,位于全国第二 ;年出口创汇 40 0 0万美元 ,占全省农副产品出口总额的 40 % [1 ] 。茶叶还是湖南省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 ,是当地县市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更和国际茶叶市场的变化 ,加上对茶园管理、建设的不重视 ,湖南茶叶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滑坡。近年来 ,湖南茶业主要特征表现为。1 .1 茶园面积减少 ,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