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农业学报》2022,(4):110-111
运用植物高压静电发生器5万V对巨型南瓜在其浸种前后进行不同的作用时间,结果显示:浸种前进行1.5h的5万V高压电场处理,其发芽势达到75%,比对照的高出22.5个百分点;发芽率为66.5%,比对照高出16个百分点。浸种后5万V电场处理1h,平均根系长度达到了2.15cm,比对照的增加0.93cm。因此,一定的电场强度在适宜的处理时机和处理时间能有效地促进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其根系的长度。  相似文献   

2.
磁场及磁水对超甜玉米种子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林  陆翠珍  陈玎玎  周桂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265+1267-1265,1267
[目的]探讨磁场及磁水对超甜玉米种子萌芽的影响程度。[方法]以超甜玉米的种子为试材,用9 000μT均匀恒定磁场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磁场处理的磁化水浸种,其磁场处理时间分别为10、30、60、90和120 min,研究不同磁处理剂量对超甜玉米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时间磁场处理表明,用9 000μT磁场处理超甜玉米种子60 min,其磁化水浸种的发芽率比对照高83%,发芽指标最高,并比其他处理组发芽率高40%~76%;60 min处理组的发芽势比对照约高出1倍,其他各组的发芽势也比对照高46%~93%。磁场处理种子2 h后再用自来水浸种处理表明,用磁化水浸种比用普通水浸种的发芽率高23%,发芽势高30%,活力指数高30%。[结论]用9 000μT磁场处理超甜玉米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浸种与沸水烫种对黄芪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和沸水不同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沸水烫种1min或用4%赤霉素200mg/kg浸种24h,分别比对照提高种子发芽势21.3个百分点和20.7个百分点,提高发芽率15.34个百分点和13.0个百分点,见发芽时间、发芽高峰期提前。  相似文献   

4.
采用GA,,IAA,NAA、无水乙醇,30% H202,浸种5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方式对紫花香薷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同,与对照相比均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以100 mg/LIAA浸泡24 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5.67%,比对照组分别高了27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发芽势达93.67%,比对照组提高了30个百分点,发芽势高,出苗整齐-致.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瑛  吴开永  刘国道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227-6228
[目的]筛选出打破种子硬实的最佳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方法]分别用擦破种皮、热水、无水酒精、40%氢氧化钠溶液、30%双氧水溶液和98%浓硫酸浸种对热研1号银合欢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各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银合欢种子的发芽势为20.0%,发芽率为27.3%,硬实率为89.3%。砂布磨破种皮的银合欢种子的发芽势为82.0%,发芽率为83.3%。与对照相比,其发芽势上升了62.0个百分点,发芽率上升了56.0个百分点。无水酒精、氢氧化钠和双氧水浸种处理对银合欢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影响。浓硫酸浸种时间从1min到9min,处理后种子的平均发芽率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浸种9min的平均发芽率最高,达78.0%,比对照提高了50.7个百分点。[结论]该研究为银合欢的规模化栽培利用和田间大量快速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膏桐种子发芽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清水变温浸种处理、清水室温浸种处理、双氧水浸种处理、机械损伤种皮处理、剥壳处理等方法,对膏桐种子进行预处理,在28 ℃恒温下培养并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剥壳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6.67%和66.67%;其次是60 ℃热水浸种10 min,发芽率为83.33%,发芽势为51.67%,略低于对照;而20%双氧水浸种5 min和机械损伤种皮处理的发芽率均为76.67%,与对照组发芽率相同,但发芽势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普通丝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鄂丝瓜1号种子为试材,研究浸种时间、赤霉素处理和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丝瓜浸种12 h以上,可以提高丝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浸种24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达到39.30%和85.87%;赤霉素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丝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浓度300 mg/L、浸种8 h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达到52.92%和90.67%,赤霉素浸种时间以8 h为宜;丝瓜种子对高温反应较为敏感,处理温度和时间不宜过高和过长,其中处理温度在50℃、时间为1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44.67%和64.75%,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丝瓜育苗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贮藏约7个月已过休眠期的节瓜种子进行常温清水一次浸种、新鲜种子常温清水二次浸种,研究其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时间影响节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以浸种4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清水二次浸种4 h处理对打破节瓜种子休眠最有效,平均发芽势达70.7%,发芽率达86.8%。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HKL-4对黄花乌头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HKL-4浓度及浸种时间对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浸种时间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不显著,而HKL-4浓度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极显著,30×母液浸种4 h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83.62%和65.34%,比对照处理(清水浸种)高32.39%和25.94%;用适当浓度的HKL-4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出苗率和种子存苗率,30×母液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59.56%,比对照高34.66%,存苗率为50.20%,比对照高58.86%。[结论]HKL-4对黄花乌头种子的最佳处理浓度为30×母液。  相似文献   

10.
生长调节剂处理飞燕草种子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飞燕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A3,NAA,6-BA等生长调节剂浸种处理对飞燕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GA3,NAA,6-BA对飞燕草种子的发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而且缩短发芽进程,还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同时与GA3,NAA,6-BA的质量浓度密切相关,质量浓度过高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其中,以10 mg/L GA3,0.5 mg/LNAA以及0.1 mg/L 6-BA分别处理种子效果最好,其发芽势分别比对照高出14.33,14.33和8.66个百分点;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高出13.66,9.66和12.0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强度的匀强高压静电场及其处理时间对2个水稻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压静电场强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种子萌发期间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用300 k 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水稻种子2 min具有最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比,2个水稻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提高了5.61和6.77个百分点,发芽势分别提高了7.89和6.31个百分点,α-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39.73%和130.28%。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强度的匀强高压静电场及其处理时间对2个水稻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压静电场强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种子萌发期间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用300 k 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水稻种子2 min具有最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比,2个水稻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提高了5.61和6.77个百分点,发芽势分别提高了7.89和6.31个百分点,α-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39.73%和130.28%。  相似文献   

13.
马庆庆  丁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62-12864
[目的]研究不同浸种措施对紫萼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浸种(包括不同温度与不同时间的处理)和间歇浸种2种方式对紫萼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观察各处理浸种后发芽情况,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温度为15℃,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6.58%、42.86%和22.30%;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18 h,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10.53%、9.52%和2.70%;与间歇浸种相比,连续浸种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减少3.90%、33.33%、18.30%,间歇浸种以间歇浸种1h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结论]紫萼种子萌发适宜的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分别为15℃和18 h.间歇浸种较之连续浸种更能提高紫萼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以间歇浸种1h对紫萼种子的萌发最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浸种时间条件下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其种子发芽率,本试验采用GA_3、6-BA两种植物激素,分别设置4个浓度(50,100,200,300 mg·L~(-1))和2个浸种时间(6,12 h)对薰衣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各处理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GA_3和6-BA均可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P0.05),其中,GA_3效果优于6-BA;GA_3处理浓度和浸种时间均存在剂量效应,即随着其浓度上升和浸种时间延长,薰衣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呈递增趋势,以300 mg·L~(-1)、12 h浸种处理的效果最优,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58.00%和51.67%;6-BA处理不存在剂量效应,以100 mg·L~(-1)、6 h浸种处理条件下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1.5%,以300 mg·L~(-1)、12 h浸种处理发芽势最高,为19.33%。综合而言,本试验所设的16个处理中以GA_3300 mg·L~(-1)、12 h的浸种处理在促进薰衣草种子萌发方面的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姜荷花杂交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浸种处理试验,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缩短姜荷花育种周期。【方法】利用激素、热水组合处理的方式,设置不同的浓度和浸种时间,以清水为对照,在 28 ℃条件下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催芽 60 d,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激素和热水处理均能有效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使其提前 1 个月开始发芽。外源激素浸种试验中,400 mg/L GA3 浸种处理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 29.3%、50.7%;80 ℃热水浸种 5 min 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 10.3%、17%,但部分种子出现烫死现象;在组合浸种处理试验中,60 ℃热水浸种 10 min + 400 mg/L GA3 浸种 24 h 为最佳的处理组合,发芽势为 40.7%,播种 60 d 发芽率达到 64.3%。【结论】激素和热水组合处理对姜荷花种子解除休眠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浸种后种子发芽提前,出苗更加整齐,适合育种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凤仙花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浸种时间及浸种温度对风仙花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浸种温度对其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其浸种温度均以25℃为佳;与对照相比,不同浸种时间对凤仙花发芽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浸种时间均以浸种24h为佳。  相似文献   

17.
水稻沼液浸种时间与浸种方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间隔法及沼液浸后再用清水浸24 h连续浸种的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设计了48 h、60 h7、2 h和84 h 4个时间段水稻沼液浸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发芽率均比清水对照低,并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中沼液浸24 h和36 h后再用清水浸24 h的处理与对照最接近,发芽率为84%和82.5%,比对照(86.5%)低2.5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但秧苗素质明显高于对照。对种子吸水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后认为,影响水稻发芽率的主要因子是沼液,与吸水量无关。结合种子发芽率与秧苗素质及生长综合表现,建议采用沼液浸24~36 h后再用清水浸24 h的方法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8.
化学物质对野生茄子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用浓度为500~2000mg/L的赤霉素(GA3)、0.5%~5.0%的KNO3、0.1%~1.0%的NaNO3和20%~30%的PEG对托鲁巴姆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浸种处理,以研究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00~2000mg/L GA3浸种处理对托鲁巴姆种子的萌发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GA3处理浓度的升高,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提高,其中以1000~2000mg/L GA3浸种36h的处理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比对照提高了27.39%~69.27%、195.33%~234.70%、1662.50%~1493.75%,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后的托鲁巴姆种子9d即可完成萌发,而对照需14d,大大缩短了催芽时间,发芽也较整齐,是参试处理中较好的类型。PEG在低浓度下(20%)对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大,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开始下降,PEG浓度达到40%时抑制托鲁巴姆种子的萌发。0.5%的低浓度KNO3处理能促进托鲁巴姆种子的萌发,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比对照提高了53.63%、77.56%和185.71%,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随着KNO3溶液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达到高浓度后表现出抑制作用。NaNO3溶液浸种处理对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水稻恶苗病浸种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能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184-1184
研究了几种药剂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达到95%以上,能提高种子发芽率6.3~24.1个百分点,单株根系比对照多2.67条,单株分蘖比对照多0.1~0.4个,比对照增产6.7%~29.7%。综合比较,以保鲜克与使百克浸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君迁子(黑枣)种子为试材,用不同温度清水、不同浓度高锰酸钾以及不同浸种时间的浓硫酸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黑枣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显著差异。85℃清水浸种48 h,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66.67%和75.33%;98%硫酸浸种1 min,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58.00%和76.67%;0.1%高锰酸钾浸种24 h,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21.33%和30.00%。综合分析3种处理方法,以85℃清水浸种48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