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旨在筛选抑制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O78地方流行株的有效中药。采用打孔法测定39味中药及其复方对APEC的抑菌效果,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39味中药中有9味中药对APEC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五味子、洛神花和黄柏对APEC高度敏感,MIC依次为31.25、31.25、500 mg/mL,MBC依次为62.5、125、500 mg/mL;蒲公英、红花和石榴皮中度敏感,MIC与MBC均大于或等于500 mg/mL;丹皮、何首乌和荷叶低度敏感;其余中药无抑菌效果。复方中五味子+洛神花配伍药效最好,MIC与MBC分别为31.25 mg/mL与125 mg/mL。说明在39味中药中五味子、黄柏、洛神花和复方五味子+洛神花(1∶1)对APEC有比较好的体外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石榴皮止泻散的体外抑菌效果,将石榴皮止泻散制成水煎液,采用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平板法体外抑菌试验中每1 mL含1 g生药的石榴皮止泻散水煎液孔周围有明显的抑菌圈,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0和15.7 mm;试管稀释法测定石榴皮止泻散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5 mg/mL,MBC为50 mg/mL。结论,石榴皮止泻散水煎液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中药复方对3种鸡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中药复方对3种鸡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采用纸片法对自拟的6个中药复方进行敏感性试验,并用试管二倍法测定中药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6个中药复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复方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1.2 mm,平均MIC值为62.5 mg/mL;复方1对沙门氏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9.8 mm,平均MIC值为41.7 mg/mL;复方3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3.3 mm,平均MIC值为3.92 mg/mL,3个复方均呈高度敏感。表明中药复方可以用于鸡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17味中药及其复方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本试验以山东省某奶牛场患乳房炎奶牛乳样中分离和保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药敏试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确定金黄葡萄球菌对17味中药的药物敏感性,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此选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的中药两两组合制成双联中药复方,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双联中药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计算双联中药复方的分级抑菌浓度(FIC)。[结果]黄芩、连翘和五倍子3味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表现为高度敏感;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和MBC的检测结果分别为7.813 mg/mL和15.625 mg/mL;连翘和五倍子2味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和MBC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5.625 mg/mL和31.25 mg/mL;黄芩+连翘、黄芩+五倍子、连翘+五倍子3种双联中药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的检测结果均为15.625 mg/mL,且双联中药间均表现无关作用。[结论]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中药组成复方后,其抑菌效果未必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河北省奶牛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中草药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于河北省收集30份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奶牛粪便样品,对样品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透射电镜观察、PCR扩增及致病性研究。采用传统煎煮法与醇提法提取9种中草药,通过96孔板-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将中草药进行两两联合,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直径(inhibition zone diameter,IZD),并通过96孔板-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MIC和MBC,评价药物的抑菌效果。【结果】 分离获得12株奶牛源大肠杆菌,检出率为40%,均具有致病性,其优势血清型为O55,检出率为58.3%。在中草药水提取液中,五倍子、五味子抑菌效果最强,MIC和MBC均为7.80 mg/mL,其次为乌梅、夏枯草、石榴皮,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和MBC均为15.63 mg/mL;在中草药醇提取液中,五倍子抑菌效果最强,MIC和MBC均为3.97 mg/mL,其次为五味子抑菌效果较好,MIC和MBC均为7.80 mg/mL。在中草药两两联合中,五味子与乌梅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作用,抑菌效果最强,IZD为26.00 mm,MIC和MBC均为3.97 mg/mL,其次为五倍子与乌梅,IZD为23.66 mm,MIC和MBC均为7.80 mg/mL。【结论】 本研究成功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为O55型,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及复方中草药,为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腹泻临床应用中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取乌梅、五倍子、山茱萸、黄芩等30种中药,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水提物与其他中药水提物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五倍子、乌梅、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五味子、青蒿、秦皮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为6.25 mg/mL),而五味子和乌梅对大肠杆菌杀菌活性最强(MBC为50 mg/mL)。选取9种中药水提物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水提物分别组成复方后,大部分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5种中药对秦皇岛地区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地方流行株QH1(O78)、QH2(O89)、QH4(O1)的体外抑菌效果,以E.coli标准株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利用水提法制备中药药液,使终浓度为1g/mL;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改良微量二倍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25种中药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金银花、黄连、乌梅、五味子4种中药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0.3mm~22.7mm之间,其MIC在15.65mg/mL~31.25mg/mL之间;其他药物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为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中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有效控制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中草药,本研究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100种常见中草药提取液对溶藻弧菌的抑制作用。采用t检验对其中24种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药液pH值调至中性前后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它们的抑菌效果下降极显著(p<0.01)。采用双倍试管稀释法测定7种中草药在pH值调至中性后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在药液pH值调至中性后,五倍子、公丁香和石榴皮能够有效抑杀溶藻弧菌。五倍子的MIC和MBC值均为7.813 mg/mL;石榴皮的MIC和MBC值均为15.625 mg/mL;公丁香的MIC和MBC值均为125 mg/mL;黄连、黄精和大黄的MIC和MBC值均为500 mg/mL;五味子的MIC和MBC均为1 000 mg/mL。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有效中药抑制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药敏片法测定黄芩等22味中药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提法制备中药药液,浓缩为生药1 g?mL-1,测定22味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黄芩和地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高度敏感,白术、丹皮等5味中药均属中度敏感。选取体外抑菌效果最好的黄芩和地榆加上白术、丹皮组成不同比例复方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复方Ⅱ和复方Ⅶ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佳,其MIC和MBC均为31.25 mg?mL-1。  相似文献   

10.
应用常规分离鉴定技术,对湛江市某养鹅场的病鹅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鱼腥草、五倍子、黄芩等30种中药药液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病原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分离的病原菌符合巴氏杆菌的生化特性;五倍子(MIC=3.125mg/mL)和诃子(MIC=12.5mg/mL)对巴氏杆菌有较强抑菌活性,选取五倍子、诃子、五味子、乌梅、山茱萸、石榴皮、栀子和虎杖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分别组成复方,主药与大多数中药组成的复方抗菌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中药单味药及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探讨了黄连、五倍子、大黄、诃子等中药单味药及中药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了抑菌圈大小.采用双倍试管稀释法测得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16种中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黄连、诃子、大黄的水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值分别为7.81 mg/mL、15,63 mg/mL、31.25 mg/mL、62.50 mg/mL.五倍子作为主药,分别与诃子、黄连、大黄接一定比例组成的复方的MIC分别为3.906 mg/mL、7.813 mg/mL、15.625 mg/mL.通过对筛选的复方与市场上销售的3种成品复方的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发现本实验室筛选的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2.
为测定14味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筛选出具有较好体外抑菌作用的单味中草药,为临床用药治疗大肠杆菌病以及开发中草药制剂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诃子、紫花地丁、苏木等14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诃子、黄连、乌梅、苏木、五味子这5种药物抑菌效果较好,其中五味子、黄连效果最好,平均抑菌圈直径≥23.0 mm,MIC和MBC在15.63~31.25 mg/mL范围内。说明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不同的中草药抑菌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筛选出针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好体外抑制作用的中药。以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为试验菌株,试验采用水煎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牛津杯法测定中药对该菌的抑菌圈大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对该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苏木、连翘、夏枯草、乌梅、紫花地丁高度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黄芩和青皮中度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诃子、女贞子、板蓝根、苦参、马齿苋、桔梗、防风、郁金香、蒲公英、厚朴、香附、荆芥、石榴皮、艾叶、知母、龙胆草、栀子耐药;苏木对该菌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和MBC均为31.3 mg/mL。本结果为开发中药相关产品以及防治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苏木、黄连、石榴皮等20味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水提法制备20味中药的提取物,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药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再将20味中药组成药对,进行联合抑菌,测定药对的MIC和MBC,计算其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20味中药中,黄连、苏木抑菌效果最佳,MIC均为6.250 mg/mL,茯苓、山楂、火麻仁抑菌效果最差,其MIC和MBC均大于400.000 mg/mL。联合抑菌的28组药对中,苏木与石榴皮、石榴皮与黄柏、石榴皮与黄芩、地榆与苏木、地榆与乌梅、地榆与花椒、地榆与黄柏、火麻仁与旋覆花、旋覆花与山楂等9组药对均呈现协同作用,石榴皮与黄连、石榴皮与乌梅均呈现拮抗作用,其他药对呈现相加或无关作用。说明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强的单味中药与其他中药联合,其抑菌效果未必会增强。  相似文献   

15.
李萌  孙志宏 《饲料工业》2023,(10):88-92
研究旨在探究百里香酚和植酸对猪源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为进一步改善猪舍环境和猪肠道功能研究提供参考。试验采用牛津杯法、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分别测定百里香酚和植酸对两种猪源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影响。结果表明:猪源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50 mg/mL百里香酚表现为高度敏感,对17.5%植酸表现为极度敏感。百里香酚对猪源大肠杆菌MIC和MBC分别为1.56 mg/mL和3.12 mg/mL,对猪源沙门氏菌MIC和MBC均为1.56 mg/mL;植酸对猪源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强于猪源大肠杆菌,对猪源大肠杆菌MIC和MBC均为4.37%,对猪源沙门氏菌MIC和MBC均为2.18%。说明百里香酚和植酸对猪源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抑菌活性物质筛选中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溪黄草水提物及其复方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溪黄草及其复方对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以水作为浸提溶剂,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溪黄草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将溪黄草水提物与五倍子、金银花、大青叶、黄芩、五味子、秦皮等中药水提物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溪黄草水提取物对G+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强(MIC为25-100 mg/m L),对G-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相对较弱(MIC为50-400 mg/m L),其中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MIC为25 mg/m L)。提示溪黄草水提物与其他中药水提物分别组成复方后,大部分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药白头翁散各组分(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以及其他6种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用传统水煎法分别提取10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味中药、两药联合组成药对及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白头翁散各组分均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其中黄连的MIC为6.250 mg/mL,抑菌效果最佳。单味中药中对大肠杆菌杀菌效果较好的是黄连、秦皮、诃子,MBC均为200.000 mg/mL;药对中白头翁+黄连、大青叶+诃子对大肠杆菌的MIC均为3.125 mg/mL,抑菌效果最佳;白头翁+黄连对大肠杆菌的MBC为12.500 mg/mL,杀菌效果最佳。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MIC为3.125 mg/mL、MBC为100.000 mg/mL。结果提示,白头翁散4种单药相加的抗菌效果优于单药和部分药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7种中药复方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筛选猪大肠杆菌的最佳抑菌组方,为临床用药及开发中兽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中药复方水提物,分别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7个中药组方以复方1和复方3抑菌效果较好,MIC值和MBC值均为15.63mg/ml和62.5mg/m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20mm和17.99mm,抑菌强度中敏,其他几个组方相对抑菌效果较差.[结论]七个组方对猪大肠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以复方3为最佳组方.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更为安全高效的动物替抗药物,本试验以3种中药复方和7种中药废弃物为材料,采用K-B纸片法检测抑菌圈直径、二倍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平板涂布法检测最低杀菌浓度(MBC),综合评价所选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肠炎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显示:9种药物(除清开灵药渣外)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MIC和MBC值在3.91~125 mg/mL范围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度到高度敏感药物;中药复方1和中药复方3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分别为125 mg/mL和62.5 mg/mL,表现为中度抑大肠埃希菌;忍冬藤和中药复方1对肠炎沙门菌的MIC值都是125 mg/mL,为肠炎沙门菌中度敏感药物。试验结果表明,3种中药复方和6种中药废弃物(除清开灵药渣外)可开发成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药复方1和中药复方3可预防和治疗禽畜大肠埃希菌感染,而中药复方1和忍冬藤可防治畜禽因感染肠炎沙门菌引起的病症。  相似文献   

20.
4味中药及其与抗菌药的复方制剂的MI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进的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黄连、鱼腥草、大青叶和苦参4味中药及其相互配伍(1:1)对标准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4味中药与抗菌药配伍(1000:1)对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4味中药及其相互配伍对大肠杆菌标准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值介于3.91—62.50mg/mL之间,其中大青叶和鱼腥草以1:l配伍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91mg/mL;对临床分离株,单方药中黄连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1.25mg/mL,24种复方药中,黄连和盐酸多西环素或加替沙星以1000:1配伍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为3.91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