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土壤和植物的硅素营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概述了土壤中硅素的存在形态、土壤的硅素状况和土壤缺硅的原因及硅在植物体内的形态、分布与含量、植物对硅的吸收与运输等。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植物硅素的营养来源、水稻吸收硅素营养的特性,系统阐述了硅素增强水稻抗重金属毒害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硅素营养在水稻抗逆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硅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国内外对硅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硅素在水稻栽培中的作用,介绍了不同学派对硅素作用的不同阐述,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作物硅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硅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元素,本文概述了作物可用性硅素的研究现状,从土壤硅的营养形态、硅的植物生理功能、硅对农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探讨了硅素在作物营养与生理中的作用,并对硅素在提高作物钾含量等方面的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一、硅素的作用硅素能增强作物体质,促进生长,提高植株叶绿素含量,延长生育期,提高产品品质、产量和产值。硅素能使植物机械组织发达,株型挺拔,利于密植。又能增强植株基部茎秆强度,防止倒伏。硅素能促使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与角质层之间形成硅胶层,降低叶面的蒸腾作用,增加抗旱能力和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  相似文献   

6.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益作用的元素.综述非生物胁迫下硅素对作物生理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硅素提高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植物抵抗盐分胁迫的能力、提高作物抵抗重金属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施用硅肥的肥效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土壤中硅的总含量与地壳相近。从数量上看,土壤中的硅含量很高,但其溶解度却很低。自然界里不同科属植物对硅素吸收能力大相径庭,吸收量差异悬殊,单子叶要比双子叶植物高许多倍,硅对禾本科和块茎作物的作用尤为明显,其中禾谷类皆是喜硅作物,尤以水稻为典型。国内外有关硅素水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有硅酸植物的代表之称。有关水稻硅素营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SOMMER首先提出水稻是喜硅作物,硅是水稻良好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至50年代中期近20年时间里,研究工作主要是探讨硅素在水稻生理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硅肥施用最佳时期并揭示超级稻硅素高效吸收、利用机理。【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淮稻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施硅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期硅素积累量、硅素阶段积累量、硅素阶段吸收速率、硅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硅素吸收、利用效率相关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施硅显著提高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期硅素积累量、硅素阶段积累量、硅素阶段吸收速率和硅肥偏生产力,降低硅素稻谷生产效率,不仅增加了硅素供应量,还能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提高土壤有效硅水平,促进水稻对硅素的吸收。随着硅肥施用时期的推迟,产量、穗数、每穗粒数、硅素吸收总量、百公斤籽粒吸硅量、硅素吸收利用率、硅素农学利用率和硅肥偏生产力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硅素稻谷生产效率则先降后升,穗数于有效分蘖期追硅表现最高,其它均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追硅达到最高(低)水平;结实率和千粒重则随着施硅时期的推迟而不断增加,其中抽穗期追硅千粒重达到显著水平;而硅素生理利用率对施硅时期的响应不明显。水稻在各个生育阶段的硅素积累比例,移栽-幼穗分化期为20.69%—29.02%,幼穗分化-抽穗期为47.46%—59.65%,抽穗-成熟期为17.99%—25.52%,幼穗分化-抽穗期>移栽-幼穗分化期>抽穗-成熟期,差异极显著。硅素阶段吸收速率表现的趋势与之一致。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与硅素吸收呈现良好的协同增长性,产量与硅素吸收总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施硅提高幼穗分化-抽穗期硅素阶段吸收速率和硅素阶段积累量是大穗增产的生理基础。【结论】提高硅素阶段吸收速率和硅素阶段积累量,尤其是幼穗分化-抽穗期,能有效提高抽穗期和成熟期硅素积累量及硅素利用效率,进而在稳定提高穗数的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并促进库容的充实,进而达到施硅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水稻硅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本文首先讨论了水稻硅素吸收的生理机制及其营养特性,然后从土壤和肥料的角度阐明水稻硅素营养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评价水稻硅素营养状况的相应指标。基于对水稻硅素营养的全面思考,文章最终对以后的研究内容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苏打盐渍土种植水稻硅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黑龙江省苏打盐渍水稻土硅素的基本状况,苏打盐渍水稻土增施硅肥的生理效应,增产效应。提出了硅肥的施用方法、硅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几种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叶面施肥是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省工、增效的有效途径,叶面肥可以有效补充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起到见效快、省工、省时的作用。特安排水溶性硅肥、植物活力素、腐殖酸类叶面肥进行试验,以寻找水稻中后期叶面施肥的最好品种,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做好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中后期喷施水溶性硅肥平均产量为10 190.5 kg/hm2,较喷施腐殖酸、植物活力素、清水平均产量分别增产514.1、784.9、1 580.2 kg/hm2,增产率分别为5.32%、8.35%、18.35%。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水稻主产区土壤硅素肥力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淼  王喜艳  李军  吴菲  张玉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91-4892
针对辽宁省各水稻主产区的典型水稻土,采用水浸法测定硅素含量,结合盆栽试验研究硅素肥力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土样施硅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不同土样施硅肥的增产率不同;水浸法土壤硅素测定结果适用于评价辽宁地区水稻土硅素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4.
氮硅肥配施对水稻硅素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粳稻宁粳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硅肥配施对水稻硅素营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田基施硅肥0~262.5 kg.hm-2范围内,随着施硅量的增加,低氮肥水平下水稻植株含硅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中氮肥水平下硅素含量在拔节期显著增加,而抽穗、成熟期增加不显著。植株硅素积累量变化的趋势和硅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氮硅肥配施条件下,植株硅素积累量与稻谷产量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硅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有益作用。本文总结了不同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和分布、不同种类植物对硅的吸收和累积方式及环境对植物硅吸收的影响因素等,以期为硅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白浆土上施用生物硅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氮素、磷素、钾素和硅素的吸收高峰并不同步,氮素和磷素的累积主要集中在分蘖期到抽穗期;钾素和硅素的累积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从分蘖期到拔节期,另一个是从抽穗期到乳熟期。不同施硅处理之间养分累积量进行比较,氮素和钾素各时期均以Si40处理累积量最大,磷素和硅素各时期均以Si30处理累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
硅对植物抗逆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硅作为有益元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同时硅在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硅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深层作用机制,本文综述了硅增强植物抵御生物胁迫(包括病原菌、害虫等)及非生物胁迫(干旱、盐害、重金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硅可通过改善植物形态、平衡养分吸收、调节激素代谢、改良土壤性状等多种作用机制缓解胁迫。针对硅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如硅抵抗各种胁迫的耦合机制,深入研究硅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生物化学及分子机制以及加强新型硅肥及配套施用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8.
在合理施用氮磷钾的基础上,开展超级稻叶面喷施水溶性硅肥、腐殖酸叶面肥、植物活力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叶面肥中,喷施水溶性硅肥超级稻增产增收效果最好,产量达8 333.3 kg/hm2,净效益26 126.6元/hm2,比喷施腐殖酸叶面肥、植物活力素分别增产333.3、433.3 kg/hm2,增幅分别为4.2%、5.5%,净效益分别增加1 066.6、1 386.6元/hm2,增幅分别为4.3%、5.6%;并能增粗稻秆及其韧性,增强抗倒伏能力。建议稻作区,尤其是南方稻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中硅的生物化学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些关于硅在植物中的生物化学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对硅藻类的基础研究,硅在植物抗病生理中的生化作用,硅对于缓解重金属毒害的作用,硅对植物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和硅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硅吸收及其对病虫害的防御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但是绝大部分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土壤有效硅含量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在植物吸收硅后土壤仍能保持土壤溶液中硅浓度在一恒定水平。硅主要以二氧化硅胶(SiO2·nH2O)的无机物形态存在于植物表皮细胞和细胞壁上。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在不同物种间差异很大。植物主要以单硅酸形式吸收硅,不同植物吸硅的能力不同。水稻具有主动吸硅能力,大多数植物以被动形态吸收硅。施用硅肥能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