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鹌鹑产品的包装与销售是养鹑的最后一道工序。笔者深入山东招远和龙口两个市的多养家鹑(场)户,走访调查了鹌鹑产品的包装与销售经验,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美洲香鹑(也叫麝香鹑)原产于南美洲,体大健壮,有一定飞翔能力.羽毛分黑、白、灰三种颜色,头顶有一排纵向羽毛,受刺激时竖起如冠状,有一定观赏价值.雄香鹑在繁殖季节发出麝香气味,故称麝香鹑.  相似文献   

3.
<正>1种鹌鹑的选择种鹌鹑无论公母,都应选三代以内、发育良好、无疾病、体重在120g以上且体形丰满的鹌鹑。优良种鹑要求眼大小适中,目光稳而有神,颈细长,头小圆,肌肉丰满,羽毛有光泽,用手握时显得温顺。  相似文献   

4.
吕永飞  张红 《中国家禽》2001,23(9):54-56
根据鹌鹑的生长发育特点,大致分为雏鹑、仔鹑(肉用仔鹑,种用仔鹑,蛋用仔鹑)和产蛋鹑三大阶段。现将其饲养管理分述如下。1 雏鹑的饲养管理(0~14天)1.1 温度刚出壳的雏鹑由于体温调节能力极低,尤其是出壳后3天,雏鹑的体温平均为39℃,而成鹑的体温在41~42℃,雏鹑出壳1周后才能达到成鹑的体温。因此,雏鹑1周龄内的保温尤为重要,它是雏鹑成活的关键。可选用保温伞、煤炉、电热丝、红外线灯等作为热源。不论采用何种热源,局部温度均要求达40℃,室温一般要求在30~35℃。使用育雏箱、育雏器的温度一般为:1~3日龄,35℃;7日龄,32…  相似文献   

5.
开创我国养鹑业育种新局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其騄 《中国家禽》2003,25(14):5-8
近20多年来,我国养鹑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与时俱进,并已经立足于世界禽业与商界之林.而在鹌鹑良种繁育体系方面,可谓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6.
王文芳 《中国家禽》2003,25(12):42-43
1香酥鹌鹑 原料:鹌鹑10只、精盐、白糖、酱油、花椒、淀粉适量.制法:鹌鹑脱毛去内脏,洗净,沥干,浸入酱油、料酒、精盐、白糖、花椒等配成的料汁内2~3小时后取出,上笼蒸10分钟左右,取出凉透后沾上一层湿团粉,起油锅炸透装盘,再用浸过鹌鹑的料汤煮沸,加入少量味精和湿淀粉勾芡,浇在鹌鹑上即成.  相似文献   

7.
鹌鹑体肥肉美,具有独特的清香味,历来是食中珍品,宴席上的佳肴。鹑蛋色彩斑斓,蛋质细,营养丰富。 一、箸头春:又名炙多活鹌子,是唐末飞源官拜尚书令左仆射时,向唐中宗进献的珍馐,其特点:色泽红亮,箸触即烂,酥脆而鲜香。  相似文献   

8.
鹌鹁产品的包装与销售是养鹁的最后一道工序。笔者深入山东招远和龙口两个市多家养鹁场户,走访调查了鹌鹁产品的包装与销售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迁飞滞留季节捕获的微山湖地区野生日本鸣鹑中随机抽取36只,检测编码脏器、肌肉酶型的10个结构基因座上的频率分布,搜集国内外20个家鹑和野生日本鸣鹑群体的相同资料,以模糊集合方法对21个群体进行亲缘关系聚类。研究发现:就起源系统而言,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比日本列岛各地的野生日本鸣鹑更接近家养鹌鹑群体。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关于鹌鹑原始驯化地域的论断,值得重新斟酌。  相似文献   

10.
1 育雏1.1 育雏前准备工作育雏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食槽、水槽及育雏室的清洗与消毒,饲料、药物及用具准备,保温设备及试温。从外地购进时,还需考虑购进量及运输设备等。其各项准备工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考其它禽类。  相似文献   

11.
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群体微卫星DNA标记的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选择10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合成引物对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和家鹌鹑各40只进行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型,并对其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这两个鹌鹁群体的遗传结构关系、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化程度,为鹌鹑的遗传资源研究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
由于家鹑是从野鹑驯化培育而成,失去了其原来的就巢性,为使家鹑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和雏鹑的育雏率,必须注重鹌鹑的选种选配.1种鹑的选择1.1外貌鉴定种鹑的外貌鉴定应根据品种、品系的外貌标准及生长发育不同阶段进行严格选择,通常采用肉眼观察及用手触摸予以鉴别。1.1.1种公鹑的选择种公鹑在40~45日龄时,要按配比选留公鹑。  相似文献   

13.
<正> 法国迪法克系肉鹑是农业部从法国引进的,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肉鸽品种,在我国饲养条件下,该品种饲养至多少日龄上市经济效益最高,尚未见这方面的有关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法国迪法克系肉鸽最佳上市日龄的探讨。一、试验方法试验从1日龄开始,笼养至56日龄。1~3周饲养在育雏笼中,每只笼5层,每层0.54平方米,养鹑80只,22日龄转群至育肥笼,每只笼10层,每层0.4平方米,养鹑40只。第1周龄温度36~33℃,以后每周下降3℃,直至21~18℃。饲料  相似文献   

14.
雏鹤早期发育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育雏效果。管理中除应注意保温和掌握开食B仿MP.还应当注意一些雏鹤易感的普通疾病。对于鹤鹤的各种传染病。要按鹤鹤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和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本文通过调喳雏鹤的病死原因,并总结雏鹤的饲养管理经验.提出了减少雏鹤早期死亡的措施。养鹞户采用笼养方式.育雏舍设计为一叙11(北侧)走廊。另一叙Vto室.每室15组育雏笼.每组笼层叠5个单体笼构成。每个单体笼的左2/3处放置足够量的饲槽和水槽.供雏鹞采食、饮水和活动.右1/3处用木板制成木罩.其顶与两侧均留有通气孔.供雏鹤休息。…  相似文献   

15.
麝香鹑为森林禽类,其饲养管理技术如下。1孵化与育雏⑴孵化前准备:麝香鹑的孵化期为35~ 36d,可用电器孵化,也可用火炕、电褥子、暖水袋等方法孵化。种蛋以产后10日内的蛋入孵为好。种蛋保存温度为10℃~15℃,最高不超过20℃;湿度在65%左右。保存期内防止太阳直射和震动。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常用熏蒸消毒法)。孵化期间的温度应根据入孵的时间不同而做相应调整。入孵1~3d为39℃,4~7d为38.5℃,8~25d为37.8℃,26~3ld为37.2℃,32~36d为37℃。孵化室的温度为22℃~27℃,相对湿度为40%~45%。孵化到20d时,土法孵化…  相似文献   

16.
对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家鹑及其杂交F1代在分组笼养情况下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在鸣叫、交配、受精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杂交F1代繁殖性能介于两者之间,仅在交配行为和产蛋指标上与野生日本鸣鹑存在显著差异(P〈0.05),打斗、鸣叫行为和产蛋受精率与家鹑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了利用家鹑恢复野生日本鸣鹑群体有效规模是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7.
18.
对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家鹑及其杂交F1代在分组笼养情况下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在鸣叫、交配、受精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杂交F1代繁殖性能介于两者之间,仅在交配行为和产蛋指标上与野生日本鸣鹑存在显著差异(P<0.05),打斗、鸣叫行为和产蛋受精率与家鹑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了利用家鹑恢复野生日本鸣鹑群体有效规模是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9.
鹌鹁蛋和鸡蛋相比,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等含量见表1,除精氨酸、胱氨酸略低外,其他16种氨基酸含量均比鸡蛋高,谷氨酸和丝氨酸为鸡蛋的2倍;甘氨酸苏氨酸含量为鸡蛋的1.5倍。还富含卵磷脂,多种激素、胆固醇含量比鸡蛋低,蛋白质质量好,易消化吸收,很适合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相似文献   

20.
鹌鹑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鹑肉保鲜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纸层析法测定鹌鹑肌肉提取液中的肌苷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鹌鹑性别不同的肌苷酸含量(平均值):雌鹑为5.557μM/g(肉);雄鹑为5.274μM/g(肉),差异不显著(p>0.05)。2.两组不同日龄鹌鹑胸肌肌苷酸含量(平均值):35日龄为5.739μM/g,70日龄为4.941μM/g,差异极显著(p<0.01)。3.鹌鹑不同部位肌苷酸含量,胸肌明显高于腿肌,腿肌的肌苷酸含量平均值仅为胸肌的60.51%,差异极显著(p<0.01)。4.不同条件保存鹑肉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肌肉中的肌苷酸均降解,降解速度,低温(0℃)较室温缓慢。5.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可作为衡量鹌鹑肌肉鲜度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