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试验测定了民猪、巴民杂交1代母猪、丹系大白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及毛色性状。民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43头,窝产活仔数10.29头;39窝仔猪中,有21窝全窝仔猪全部是黑仔猪,占54%。巴民杂交1代黑色公母猪横交,母猪窝产仔数8.92头,窝产活仔数8.22头;32窝仔猪中,仅有1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3%。杂交1代黑色母猪与巴克夏公猪级进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29头,窝产活仔数8.76头;33窝仔猪中,仅有2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6%。杂交一代黑色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13窝仔猪中,没有出现全窝仔猪都是黑仔猪现象,有3窝仔猪中出现全身为棕色个体(或带黑斑点)。纯繁大白猪窝产仔数11.64头,窝产活仔数10.66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胎次、年度、季节对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仔猪初生重、仔猪均匀度等繁殖性能指标的影响,并比较两个品种的差异,对300头丹系长白猪、299头丹系大白猪繁殖记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丹系长白猪、大白猪初产母猪窝产仔数低于经产母猪,长白猪仔猪初生重随胎次的增加逐渐降低,而大白仔猪初生重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升高;仔猪均匀度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升高;2018—2021年窝产仔数逐年升高,仔猪均匀度年度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春季与秋季分娩的母猪窝产仔数高于夏季和冬季,秋季仔猪初生重表现最差,仔猪均匀度秋季表现最佳;从窝产仔数、初生重与仔猪均匀度来看丹系长白猪性能略优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3.
近数十年来,窝产仔数以及每头母猪的年产仔猪数一直都逐渐增加,生产率的这一提高也增加了母猪的产奶量。还有报告说,吮乳频率和产奶量随窝产仔数的增加而直线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母猪群的繁殖性能是决定养猪行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过去数十年里,为提高母猪繁殖能力而进行的遗传选择已经提高了母猪的窝产仔数。然而,较高的窝产仔数往往会与仔猪减轻的初生重、较多的窝内弱小仔猪数和较低的仔猪存活率有关,所有这些因素都将会导致仔猪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增加窝产仔数必将会影响仔猪的质量。然而,目前的市场并不追求更多的仔猪,而是需要更健康的仔猪。  相似文献   

5.
刘自逵 《猪业科学》2019,36(5):132-133
母猪泌乳力和仔猪的吸吮能力是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重点。母猪乳腺发育良好、结构和功能正常是提高母猪泌乳力的基础;仔猪在妊娠后期发育良好、窝产仔数高、母猪分娩正常和有效缩短产程,能提高初生仔猪的活力,活力强的仔猪才有良好的吸吮能力;母猪窝产仔数与母猪乳房数相匹配,才能确保母猪的每个乳房都得到仔猪有规律的吸吮。母猪乳腺发育良好、仔猪吸吮能力强、窝产仔数与乳房数相匹配,母猪乳腺得到充分和有规律的吸吮,母猪泌乳量才会不断增加,才能满足哺乳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断奶窝重、健壮活仔数和断奶成活率。同时通过补充相应营养,在增加泌乳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母猪过分掉膘,以免影响母猪断奶后的正常发情与排卵。  相似文献   

6.
影响母猪产仔性能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云  曾勇庆 《养猪》2013,(1):33-35
对山东省某大型种猪场2009--2010年间的1 101窝次的繁殖母猪(包括大白、长白、杜洛克3个品种)的部分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品种、胎次和产仔季节等因素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产仔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因素对母猪产仔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长白猪在窝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方面均表现最好,杜洛克猪产仔数最低,但仔猪的初生重显著高于大白猪.胎次因素对母猪产仔性能也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第1胎至第5胎母猪的窝产仔数逐渐增加,经产母猪的产仔数显著高于初产母猪.季节因素显著影响仔猪的初生重(P<0.05),但对母猪的窝产仔数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母猪的窝产仔数愈多,仔猪初生重就愈低,并且窝内仔猪初生重的离散性就愈大,即初生仔猪的均匀度愈低.  相似文献   

7.
提高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7.对于不同的猪群,还要分别做好下列饲养管理工作: 2.3.7.1.母猪:提高母猪生产力是提高养母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决定母猪生产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因此,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窝数和产仔数,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 2.3.7.1.1.实行仔猪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运用生理、营养的科学新成果,实行仔猪早期断奶,使母猪早发情  相似文献   

8.
对广东省惠阳市某集约化养猪场1999年~2000年度的繁殖母猪(长白×大约克)窝产仔数进行调查分析,着重讨论不同繁殖季节对母猪窝产仔数的影响。924窝不同季节配种的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0.04头,第四季度配种的母猪(n=265)平均窝产仔数最高,为10.38头,第二季度配种的母猪(n=181)平均窝产仔数最低,为9.68头,两者差异显著(P<0.05)。510窝不同季节分娩的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10.13头,第二季度分娩母猪(n=141)平均窝产仔数最高,为10.44头:第一季度分娩的母猪(n=109)最低,为9.72头,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不同分娩季节对初生仔猪24小时成活率的影响明显,第四季度初生仔猪成活率最高,为95.45%;第二季度最低,为85.8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不同繁殖季节对母猪窝产仔数、初生仔猪成活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提高母猪生产力是提高养母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决定母猪生产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因此,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窝数和产仔数,养好仔猪,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一、缩短母猪繁直周期的主要措施母猪的繁殖周期由妊辰期、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三个阶段组成。要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就是要缩短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这两个时期。因此,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1.实行仔猪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运用生理、营养的科学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母猪饲养者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断奶时获得更多健康而生长迅速的仔猪。近年来,母猪的产仔率有很大的改善,仔猪数时常超过母猪的哺育能力。窝产仔数的增加使平均初生重降低。仔猪初生重的降低意味着增加断奶前仔猪较高死亡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5年中,窝平均产仔数得到了提高.例如,荷兰猪农使每窝的产仔数增加了1.3头(表1).但是这也给猪农带来了挑战,因为窝产仔数与仔猪初生重有很大的相关性,即窝产仔数越多,仔猪的平均初生重也就越小.并且,母猪哺乳大窝幼仔的难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2.
Don Mahan  冯占雨 《养猪》2007,(3):21-24
现代养猪生产中,由于高产母猪品系的引入,使窝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不断增加,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也不断提高。母猪妊娠的最后14天,胎儿将占总需求量近50%的矿物质(常量和微量元素)沉积到发育中的自身体组织中。哺乳阶段,母猪沉积的矿物质比妊娠后期更高,并且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加而增加。这样看来,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是研究母猪矿物质营养的关键时期。母猪奶水中矿物质的组成主要受基因控制,但也受到哺乳阶段和母猪窝产仔数的影响。在连续6个繁殖周期给母猪饲喂有机微量矿物元素的试验中,母猪的繁殖表现有所改善,每年能够多产1~2头仔猪。相对于低生产力母猪和非繁殖母猪,高产母猪机体矿物质含量更低,这是因为高生产力使母猪矿物质损耗加剧。  相似文献   

13.
一头母猪每年能产多少仔猪,对于饲养种猪来说,是最具有经济意义的,但在这方面改进很慢。有些措施,能增加母猪年产仔数,例如:提早仔猪断奶,缩短产仔间隔期,增加受孕率,减少产后和断奶前较常见的仔猪死亡,以及增加产仔数等。但根据母猪的排卵数来看,每窝产仔数的潜力,比实产仔数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4.
不同繁殖季节对母猪产仔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省惠阳市某集约化养猪场1999-2000年度的繁殖母猪(长白×大约克)窝产仔数进行调查分析,着重讨论不同繁殖季节对母猪窝产仔数的影响。924窝不同季节配种的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0.04头,第四季度配种的母猪(n=265)平均窝产仔数最高,为10.38头;第二季度配种的母猪(n=181)平均窝产仔数最低,为9.68头,两者差异显著(p<0.05)。510窝不同季节分娩的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10.13头,第二季度分娩的母猪(n=141)平均窝产仔数最高,为10.44头;第一季度分娩的母猪(n=109)最低,为9.72头,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不同分娩季节对初生仔猪24 h成活率的影响明显,第四季度初生仔猪成活率最高,为95.45%;第二季度最低,为85.8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不同繁殖季节对母猪窝产仔数、初生仔猪成活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仔猪的窝重由育成仔猪的头数和每头仔猪的体质量构成。生产实际中 ,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仔猪的窝重 ,提高养猪生产水平 ,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1 选择优良经济组合杂种仔猪具有生活力强 ,抗病耐粗饲、生长快 ,有着明显的杂交优势。可选择外来良种公猪 (如大约克 )与本地母猪杂交 ,生产的二元母猪再与良种公猪(如长白 ,杜洛克等 )杂交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2 提高产仔数产仔过少影响窝重 ,产仔过多 ,母猪奶头不够 ,乳汁不足 ,会影响育成率和头重。适宜的产仔数为每窝1 0~ 1 2头。提高产仔数的主要措施是选择好母猪和掌握好配种技术。母猪应…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的年龄选择苏联格拉夫耶娃(1975)报道:2—5岁母猪的每窝产仔数及泌乳力最大。成年公猪配成年母猪、2—3岁公猪配初产母猪、1—2岁公猪配5—6岁母猪,所得每窝产仔数最高。五岁以下母猪产的仔猪,其断奶重随母猪年龄增长而增加。仔猪性比与母猪年龄无关系。  相似文献   

17.
增加窝产仔数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实践证明,每次配种获得的活仔数越多,经济回报也就越高。这是因为配种和妊娠的生产成本与窝产仔数无关。也就是说,无论母猪每窝产几头仔猪,母猪配种和妊娠所需的劳动力、饲料和其它成本是相似的,所以,提高窝产仔数是种猪生产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如何增加窝产仔数提几种看法: 1 加强选种选配 虽然猪的产仔数遗传力较低,通过表型选择来提高产仔数的效果不显著。但在产仔较多的后代中选留种猪进行交配,则可提高产仔数;杂交也是提高产仔数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利用窝产仔数高的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 [f3l3]2 增加排卵数  相似文献   

18.
正母猪舍梦寐以求的目标是在不影响仔猪存活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养猪行业正在朝这个方向迈进,在过去的10年里,丹麦的高产母猪品种的窝产仔数增加到了18头左右。然而,观察到的趋势还表明,产仔数一直增加会影响仔猪的初生重,从而会影响断奶体重。例如,在丹麦,自2007年以来,高产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增加了2.3头,而仔猪的断奶体重减轻了近1kg(图1)。18头仔猪中大  相似文献   

19.
断奶窝重,指断奶时全窝仔猪总重量,包括寄养和并窝过来的仔猪的重量。断奶窝重与母猪的泌乳力、开食和补料的早晚、猪料的质量、窝产仔数、初生窝重、仔猪的成活率、断奶头数、母猪品质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几年仔猪窝产仔数已经显著增加,但确保这些仔猪的成活给生产者带来了挑战。幸亏有一项专门的饲喂系统和详细配方生产的代乳品饲料,两者结合使用使得1 700多头仔猪在每个月的断奶关键时期成活下来。过去5年窝均产仔数有所增加(表1)。如在荷兰每窝仔猪数已增加了1.3头,但这对窝产仔猪数与初生重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挑战。出生仔猪数越多,仔猪平均重量越轻。除此之外,母猪在应对较大窝产仔数时具有很大的困难,这就导致了产房仔猪的死亡率升高以及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断奶前后的体重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