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六省土壤中大豆根瘤菌血清类群及其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湖北,湖南等6个省的5种土壤,13个大豆品种分离。鉴定出800多株快、慢生大豆根瘤菌。快生根瘤菌在其中的4个地区出现,分离频率为0 ̄56.5%,我国土壤中的快生大豆根瘤菌订是USDA217、2048、DE1611,2120,2077等血清型。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1963—1964年进行大豆接种根瘤菌效果的试验,结果证明,不同的大豆品种接种根瘤菌的自然感染率存所差异,因此不同品种接种根瘤菌的效果也不同,而且,不同品种之间对菌种有一定的适应性,用同一品种的大豆梗瘤菌接种于同一品种的大豆,增产效果最好。据观察,接种根瘤菌的  相似文献   

3.
豆科作物与根瘤菌通过互相有利的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吸取空气中的氮素作为自己的养料,并且增进土地肥力。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我国已经有大量菌剂生产,并已应用获得增产。但是据我们掌握一些东北和华北等地的材料,有些地区试验大豆根瘤菌未能表现增产。其中原因很复杂,如气候因素、农艺病虫条件,以及菌剂的使用和试验方法等等都可能影响结果。大豆品种和菌种间有密切的亲和关系。我国栽培大豆已有悠久的历史,品种复杂,土壤中原已存活有大量有效菌种,以致再介绍新的菌剂未必能表现后者的优越性。为了检查该地土壤中原存大豆根瘤菌  相似文献   

4.
据1983-1985年在黑龙江省45个县(市)792个试验点,6种土壤和14个大豆品种的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证明:大豆接种根瘤菌比不接种平均增产11.2%,每公顷增收大豆241.5公斤。5年(1983-1987)累计应用面积已达31.5万公顷。由于大豆接种根瘤菌增加了大豆的结瘤数和根瘤重、植株鲜重和干重、植株含氮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性,从而提高大豆产量和籽实蛋白质含量。本文研究了大豆接种根瘤菌的有效性与土著根瘤菌生态分布(以大豆自然结瘤性状C值、接种回收率为指标),大豆品种对根瘤菌的选择性,土壤化学因子(N. P. K. pH.有机质)的相关关系以及与化学肥料(磷酸二铵)、微量元素肥料(钼酸铵),VA菌根真菌的联合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5.
据1983-1985年在黑龙江省45个县,(市)792个试验点,6种土壤和14个大豆品种的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证明:大豆接种根瘤菌比不接种平均增产11.2%,每公顷增收大豆241.5公斤。5年(1983-1987)累计应用面积已达31.5万公顷。由于大豆接种根瘤菌增加了大豆的结瘤数和根瘤重、植株鲜重和干重、植株含氮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性,从而提高大豆产量和籽实蛋白质含量。本文研究了大豆接种根瘤菌的有效性与土著根瘤菌生态分布(以大豆自然结瘤性状C值、接种回收率为指标),大豆品种对根瘤菌的选择性,土壤化学因子(N.P.K.DH.有机质)的相关关系以及与化学肥料(磷酸二铵)、微量元素肥料(钼酸铵),VA菌根真菌的联合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6.
据1983-1985年在黑龙江省45个县(市)792个试验点,6种土壤和14个大豆品种的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证明:大豆接种根瘤菌比不接种平均增产11.2%,每公顷增收大豆241.5公斤。5年(1983-1987)累计应用面积已达31.5万公顷。由于大豆接种根瘤菌增加了大豆的结瘤数和根瘤重、植株鲜重和干重、植株含氮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性,从而提高大豆产量和籽实蛋白质含量。本文研究了大豆接种根瘤菌的有效性与土著根瘤菌生态分布(以大豆自然结瘤性状C值、接种回收率为指标),大豆品种对根瘤菌的选择性,土壤化学因子(N. P. K. pH.有机质)的相关关系以及与化学肥料(磷酸二铵)、微量元素肥料(钼酸铵),VA菌根真菌的联合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7.
四川紫色土壤中土著大豆根瘤菌的资源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四川紫色土壤中土著大豆根瘤菌分布状况的结果表明。土著根瘤菌数在种植大豆的紫色土中为33~1500个/g干土;未种植大豆的土中为2.5个/g、3.8个/g干土;水稻土壤没有测出。这些土著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品种的共生有效性不同,自贡5号、川农早熟1号的浸染力和固氮性比泉水3号强,但不及基因工程菌株HN32。  相似文献   

8.
接种大豆根瘤菌的研究在我省已进行了多年,实践证明,在中等和中等以下肥力土壤上一般可增产10—15%。但在同等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量究竟相当于向土壤中施用多少氮肥和磷肥呢?长期以来在我省没有进行研究。笔者从1980年以来进行了接种大豆根瘤菌与施氮、磷肥效的比较研究。兹将研究结果报告于下。材料与方法本试验设在我院许昌试验农场,中壤土质,含有效磷和速效氮均在10ppm以下,属中等肥力。供试品种:大豆为糙青豆;菌种为Sm31,施用的化肥是碳酸氢胺和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9.
以中黄13号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施用根瘤菌对大豆植株主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根瘤菌处理的大豆根瘤数量和产量均低于不使用根瘤菌处理,这个结果与试验预期相反,可能与大豆品种、根瘤菌使用种类和剂量等有关,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共生固氮作用的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氮素和人、畜需要的蛋白质和脂肪。为了选育适于我省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大豆品种的高效根瘤菌株,几年来对引进的一些新菌株进行盆栽、田间小区、大田生产接种效果试验,获得如下初步结果。一、盆栽试验品种为铁丰18号,在砂培、土培条件下进行试验,供试土壤为沈阳草甸土、棕黄土和朝阳褐色土,供试菌株18个,试验处理有单一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广西大豆接种根瘤菌种植效果进行研究,为广西大豆生产推广接种根瘤菌提供依据。【方法】在广西宜州和都安大豆产区,以广西主推大豆品种桂春8号、桂夏3号和华南品种华春6号、华夏3号4个大豆品种进行接种根瘤菌种植试验,于苗期、分枝期、开花期、鼓粒期、成熟期取5株长势一致的大豆植株,调查其根瘤数、植株鲜重,并测产。【结果】不同试点的大豆品种接种根瘤菌后,其产量均较未接种根瘤菌的增产1.06%~8.74%,桂春8号在宜州点和都安点接种根瘤菌后较对照增产幅度比华春6号高;大豆接种根瘤菌后,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区域的大豆根瘤数均较对照增加,且大豆地上生物产量也增加。【结论】在广西大豆生产上通过接种根瘤菌来提高大豆产量是可行的,但各区域要选择合适的根瘤菌及与其适宜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西大豆接种根瘤菌种植效果进行研究,为广西大豆生产推广接种根瘤菌提供依据。【方法】在广西宜州和都安大豆产区,以广西主推大豆品种桂春8号、桂夏3号和华南品种华春6号、华夏3号4个大豆品种进行接种根瘤菌种植试验,于苗期、分枝期、开花期、鼓粒期、成熟期取5株长势一致的大豆植株,调查其根瘤数、植株鲜重,并测产。【结果】不同试点的大豆品种接种根瘤菌后,其产量均较未接种根瘤菌的增产1.06%~8.74%,桂春8号在宜州点和都安点接种根瘤菌后较对照增产幅度比华春6号高;大豆接种根瘤菌后,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区域的大豆根瘤数均较对照增加,且大豆地上生物产量也增加。【结论】在广西大豆生产上通过接种根瘤菌来提高大豆产量是可行的,但各区域要选择合适的根瘤菌及与其适宜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宁夏地区主推春大豆品种晋豆19和中黄30为材料,接种高效的根瘤菌,研究2个大豆品种在不同施氮量情况下接种根瘤菌对大豆根瘤干质量和根瘤数量以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显著影响大豆结瘤和大豆产量,不同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瘤干质量和根瘤数量为逐渐增加的趋势,接种根瘤菌较不接种根瘤菌产量显著提高;是否接种根瘤菌与施氮量、施氮量与大豆品种及是否接种根瘤菌、施氮量与大豆品种间存在交互作用,对大豆产量均产生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研究确定的最佳组合为A4B2C2,即大豆品种为中黄30,在接种根瘤菌、施氮量为75 kg/hm2的前提下,产量最高,为5 533.028 kg/hm2,较不接种根瘤菌增产8.204%,较不施氮增产11.004%。  相似文献   

14.
葛诚  江木兰 《世界农业》1989,(11):48-49
根瘤菌接种剂应用于农牧业生产已有数十年的历史,遍及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具有稳定的增产效果和成本低、不污染环境的特点。法国由于从未种过大豆,所以土壤中缺乏相应的根瘤菌,接种大豆根瘤菌常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增产效果。现在,法国的根瘤菌接种剂的生产和质量监督均由法国农科院第戎研究中心的土壤微生物研究室管理。 1968年法国开始种植大豆,该研究室为了解决种大豆时的根瘤菌接种问题,从世界上许多国  相似文献   

15.
大豆与快生型及慢生型根瘤菌配对选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快、慢生型大豆根瘤菌与不同大豆品种共生固氮体系的配对选优,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与不同类型大豆根瘤菌株之间亲和性不同。沈农25104、哈7799、黑农26和合丰25等品种与快生型大豆根瘤菌 QB113具有很强的亲和性;铁丰18、长农6、哈7799、黑农26、合丰25等品种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 B16—11C 有较强的亲和性:而开育8等大豆品种则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61A76(美国)有较强的亲和性。接种大豆根瘤菌配合使用启动氮,对促进六豆与根瘤菌共生体系固氮活性和大豆籽粒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接种不同根瘤菌对大豆植株生长状况、磷素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东农42和东农46为供试大豆,试验设4个处理,即不接种根瘤菌的CK组和分别接种根瘤菌R2、R4和R5的处理组,分析接种根瘤菌对大豆植株生长状况、磷素吸收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接种不同的根瘤菌可以显著增加东农42大豆植株根部、地上部的干生物量和磷含量,其中,根瘤菌R2的效果最好,其次是R5,并且根部增幅均较冠部明显;接种根瘤菌可以使东农42的产量明显增加,R5表现最好,但东农46的产量降低;接种根瘤菌后,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显著增加,R2表现最好,但是不同品种表现效果不同,东农42蛋白质含量增加明显,而东农46脂肪含量增加明显。不同菌种接种在不同品种大豆上表现效果是不同的。大豆接种适合的根瘤菌可以改善植株的生长特性,促进植株对磷素的吸收,提高大豆的产量,有效改善大豆品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解决土壤缺磷问题、增加大豆产量和提高大豆品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地区主推春大豆品种晋豆19和中黄30为材料,接种2个高效的根瘤菌,筛选出大豆品种与根瘤菌的匹配性组合,即晋豆19接种根瘤菌2(R1P2)的产量最高,达到4 020 kg/hm2。利用最佳匹配组合,探讨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接种根瘤菌对春大豆生长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氮素水平2(N2)条件下接种大豆根瘤菌对大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和大豆产量增加都较明显,与N3相比增产12.22%;在3种氮素水平下接种根瘤菌均可不同程度增加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产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在大豆的生产过程中适量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接种根瘤菌,才能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硒含量土壤中生长的紫云英和大豆共生根瘤菌种类和硒耐受能力。【方法】采用涂布平板法从植物根瘤中分离根瘤菌,提取根瘤菌总DNA,进行16S r DNA扩增、克隆与测序,并建立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再将各菌株在不同浓度含硒平板上进行培养,以菌落变红为临界条件,筛选各菌株的硒耐受能力。【结果】(1)从高硒土壤上生长的紫云英和大豆根瘤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根瘤菌菌株,从低硒土壤上生长的大豆根瘤中分离纯化出1个根瘤菌菌株。(2)6个菌株分属4个不同的属别,竹山、炼铁湾、渔塘坝紫云英根瘤菌供试菌株归属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低硒大豆根瘤菌供试菌株归属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高硒大豆根瘤菌供试菌株归属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曾家紫云英根瘤菌供试菌株归属根瘤菌属(Rhizobium)。(3)竹山、炼铁湾、渔塘坝紫云英根瘤菌耐硒能力均为6μg/m L,曾家紫云英根瘤菌耐硒能力为5μg/m L,低硒、高硒大豆根瘤菌耐硒能力均为3μg/m L。【结论】在高硒自然环境(竹山、炼铁湾、渔塘坝、曾家)下生长的根瘤菌有较强耐硒能力,紫云英根瘤菌的耐硒能力高于大豆根瘤菌。  相似文献   

19.
试验于2003、2004年设在黑龙江省云山农场科研站。土壤为平地白浆土,前茬玉米,秋翻、春耙、春起垄,土壤有机质含量5.1%,pH值6.1,全氮0.28%,全磷0.148%,全钾2.29%,碱解氮252mg/kg,速效磷17.3mg/kg,速效钾166.2mg/kg。供试材料:根瘤菌由秦皇岛领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与之匹配的大豆品种为绥农14号,不匹配的大豆品种为绥农10号。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固氮在我省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和合理应用,三年来,我们与有关单位协作,从引进的国内外22个大豆根瘤菌株中筛选出三株(61A76、2027、005)供生产应用。在引种鉴定的同时,进行了合理使用技术试验研究,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在五个地区(本溪、铁岭、锦州、沈阳、抚顺),不同土壤(棕黄土、草甸土等),不同肥力水平,不同大豆品种(以铁丰18为主,及开育3号、8号、九农九、维恩等),不同茬口上进行不同菌株肥效鉴定;不同剂型肥效鉴定;不同施用方法效果比较(施用量、施用部位、菌肥钼肥配合施用、机械化施用技术等)和大面积生产示范试验研究。试验单位的土壤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