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煤烟病的防治方法果煤烟病造成树体叶面布满煤烟状物,影响光合作用,果实变小,外观变差,品质降低。从5月上中旬开始发病,直至11~12月。据调查,平和县近200hm2果树,发病率高达80%~100%。该病是由扁啄叶蝉,蚜虫,红、黄蜘蛛的排泄物引起...  相似文献   

2.
张洪路  张华东 《蔬菜》2002,(10):21-21
用草莓、糖水制作的草莓罐头,色泽微红,果肉软硬适中,清凉可口,老少皆宜,适合中小企业和家庭自制。具体制作工艺如下: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去果梗→热烫→抽空染色→漂洗→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检罐。二、选料清洗选择新鲜、果实完整、大小一致、色泽鲜红、八成熟的果实作原料。用流动清水漂洗,除去果实表面的泥沙、污物等。生长期内喷过农药的,更要注意用洗果液彻底漂洗,除净残留农药。三、去梗热烫去除果梗、萼片,注意操作时不要弄破果实。将果实按大小分成两级,分别倒入微沸的水中,或分别用箩筐盛好沉入热水中,…  相似文献   

3.
1工艺流程选果→清洗→削果蒂→纵剖→热烫→漂洗→糖煮→糖浸→干制→封口→杀菌→冷却→包装→成品。2加工要点2.1选果,洗果以色淡黄的无花果品种为好,红色果加工后色泽较差。选8~9成熟的果实,剔除虫果、烂果、黑果、青果。选好的果在0.5%的盐水中漂洗2...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 ,不同套袋时期、袋种及去袋时间对果实品质影响程度不同。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色泽、果形、果个、果皮结构及果面光洁度 ;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包括糖酸含量、糖酸比值、果实的硬度、矿质元素含量、芳香物质含量。套袋还影响果实的耐贮性、农药残留量、果皮花青苷含量及病虫害对果实的侵害。  相似文献   

5.
以晚熟桃晚蜜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外灰内黑单层袋单果重比对照增加了61%,可滴定酸增加了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一致,且果面干净,不裂果,色泽好,外观品质提高.蜡纸双层袋外黄内白和外黄内黑单层袋与套外灰内黑单层袋对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硬度影响差异不显著.在武汉地区,对晚熟桃套袋,选择外灰内黑单层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1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去萼片、果梗,捅核→软化、打浆→浓缩→装瓶→封口→杀菌→冷却→成品2 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选用充分成熟。色泽好、无病害、无虫蛀的山楂果实,或者残次果。罐头生产中的碎块及山楂汁生产中山楂渣均可用于果酱生产。 2)清洗。用水清洗果实,并除去果实中夹带的杂物。 3)去萼片、果梗和核。削去果梗萼片,从萼洼处用除核器顶出果核。除核后的山楂再用水冲洗1次,除去果肉中残留的果核。 4)软化、打浆。按山楂与软化水1:0.5的比例(重量比),称取果肉和水置于锅中,加热煮沸,然后  相似文献   

7.
棠梨果实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大小及不同颜色棠梨的果梗长度、重量、纵横径、果实性状特征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青褐、红褐、深褐3种颜色果实其重量、果梗长差异不显著,红褐果的横纵经最大,纵径平均值为1.484cm,横径平均值为1.625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极显著,红褐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22.349%,高于含量最低的青褐果(2.957%);不同颜色及不同大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依次为:红褐大果(25.5%)红褐小果深褐大果深褐中果青褐中果红褐中果青褐大果深褐小果青褐小果(17.68%)。  相似文献   

8.
人们一般认为 ,南方落叶果树生长期使用晶体石硫合剂易引起药害 ,是个禁区。为了探讨其在桃、李、生长期的使用效果 ,于 2 0 0 1- 2 0 0 2年进行试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病害防治效果明显 ,特别是桃、李幼果期 (立夏前后 )的细菌性穿孔病、灰斑病和果实成熟期的炭疽病、褐腐病得到有效防治 ,并使李树因幼果期侵染灰斑病 (俗称鸡眼病 )导致果实成熟期再次侵染炭疽病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二是降低了成本 ,仅为其它农药的二分之一。三是可以保护天敌 ,减少农药防治次数和残留。四是果实外观色泽鲜艳 ,李、果面灰白色果粉密致 ,提高果品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澳洲青苹苹果果实贮藏过程中虎皮病发生前的关键表达基因,为澳洲青苹苹果虎皮病发生预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澳洲青苹苹果果实为试材,于商业采收期采收并于低温(0±0.5℃)下长期贮藏,监测果实色泽和乙烯释放量,同时统计冷库贮藏期及冷藏后货架期的虎皮病发病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与澳洲青苹苹果虎皮病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澳洲青苹苹果低温贮藏50 d时,果实在冷库中未发病,置于货架期2 d时,果实出现轻微的虎皮病症状;低温贮藏70 d时,果实在冷库中开始发病。基于前人研究及转录组数据,鉴定到MdACO、MdAFS、MdCAT1、MdCAT2、MdPAL1、MdPAL2、MdC3H、MdPPO、MdPOD1、MdPOD2与澳洲青苹苹果虎皮病相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一步分析,确定MdAFS、MdC3H和MdCAT1的表达量在虎皮病发生前10 d,即贮藏第40天急剧上升,随后呈现下降的趋势,可作为虎皮病发生的预警基因。【结论】MdAFS、MdC3H和MdCAT1可作为澳洲青苹苹果贮藏期虎皮病发生的关键预警基因。  相似文献   

10.
福建珍贵果树——青(木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木奈)”是福建的名贵果树,总的区分有“青(木奈)”和“花(木奈)”两大品系.“青(木奈)”是(木奈)类果树中的优良品系,但由于产区生态条件不同的影响,因而在果实大小、色泽、品质等产生某些差异,以及产区群众的习惯,因此名称各异,俗称青(木奈)李,由于果实桃形李实,果  相似文献   

11.
对青花梨进行不同袋型果实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均可改善青花梨果实外观品质,其中以白色单层专用果袋效果最佳,有助于提高青花梨市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选取5种不同果袋对‘渝北仙桃1号’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牛皮纸单层袋(自制)和台果特级双层纸袋(青岛)套袋的果实内在品质最好;硫酸纸单层袋(自制)套袋的果实色泽最好;果实内在品质和果实色泽综合指标以硫酸纸单层袋(自制)果袋最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煤污病在福建省明溪县油Nai园危害严重,由局部发生变为成片发生,且有加重趋势,尤其在果实近成熟期使果面蒙上一层煤污,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结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上升为油Nai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4.
高透光性果袋对沪油002油桃果实着色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油002油桃为试材,研究高透光性果袋小林单层袋(1-NK)套袋对果实着色过程中的色泽与果皮色素的变化及对果实裂果、品质、矿质元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油002油桃套小林单层袋(1-NK)后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显著减少裂果率及裂果程度,增加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总糖、可滴定酸、纤维素、水分、P、K、Ca、Mg、Fe、Cu和Zn含量无显著变化。套袋果实后期去袋处理后反而使果面亮度减少,果实水分含量下降。认为,小林单层袋(1-NK)是沪油002油桃较理想的果袋,可明显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率;采收前不应进行去袋处理。  相似文献   

15.
果袋遮光对设施栽培沪油018油桃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不同透光率的果袋,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沪油018油桃果实着色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透光率(69.6%、18.2%和0)套袋处理随着透光率的降低,果皮呈现从红到黄、从暗到亮的着色趋势.色素含量变化以0透光率处理最为显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分别比不套袋处理下降了94.3%、24.6%和100%.套袋遮光通过改变果皮中色素的比例及含量来改变果实着色,光强是引起油桃果皮色泽和色素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套袋显著降低了果实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但对总糖和蔗糖含量无显著影响.套袋果实单果重有随果袋透光率降低而减少的趋势.套袋会引起果实钾、钙、镁含量变化.高透光率果袋(小林单层袋NK-15)是大棚栽培条件下沪油018油桃较适宜的果袋.  相似文献   

16.
<正> 草莓革腐病菌主要侵害草莓果实。绿果受害后,病部呈褐色至深褐色,以后整果变褐,呈皮革状。成熟果受害后,病部出现轻微的颜色变化或变成黄白色,病部至健康部分呈淡紫→紫色,后期果实呈革腐状。在高温条件下,病果表面可见白色霉状物,最后,罹病果变成僵果。病果有一种令人作呕的气味。制果酱或果冻时,若混入轻微感病的果实,会使加工品产生苦味。经鉴定,该病病原为Phytophthora cactorum(Leb.et Cohn.)Schrot。据1986  相似文献   

17.
柑桔粉虱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桔裸粉虱Dialeurodes citri(Ashmead),又名柑桔粉虱、通草粉虱、桔黄粉虱。近年来。在福建闽西北各县(区)柑桔园危害十分严重.并由局部转为成片发生,且有加重趋势。成、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退绿变黄,并分泌大量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烟病暴发,尤其在果实近成熟期使果面蒙上一层煤污,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给果农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已上升为柑桔生产中的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18.
1976年我场千果园管区厝边七○橙园首先发生小煤炱属真菌引起的煤烟病,以后其他柑园陆续发生。1980年农场所有结果柑园及邻近的公社柑园普遍发生,严重为害。煤烟病以病菌霉层遮盖枝叶和果实,阻碍光合作用,影响果实外观,降低柑果  相似文献   

19.
咸杏的制作     
咸杏的制作咸杏脆嫩,色泽黄绿,咸酸味兼备,果型完整,耐贮耐运,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且加工技术简便,设备简单,各地都可不同规模的进行加工。咸杏制作工艺流程为:选杏→洗杏→初步盐渍→二次盐渍→包装。具体方法如下:1、选杏:加工咸杏用的杏子,应在杏果实开始...  相似文献   

20.
煤烟病,又名煤病、煤污病、烟煤病。以病菌霉层遮盖枝叶和果实,严重阻碍光合作用。对树势及产量、品质影响极大。该病除危害柑桔、荔枝、龙眼等常绿果树外,还可危害桃、李、石榴、梨等落叶果树。下面将煤烟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