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行链孢霉、青霉等竞争性杂菌的有效防控,提高菌包成品率,开展了增抗剂拌料栽培秀珍菇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抗剂添加比例达0.3%以上时对直接接入的链孢霉有很好的直接抑制防治作用;感染链孢霉或青霉的菌包废料与1/2新原料制作菌包时加入0.4%增抗剂,菌包污染率可降低到1.84%;增抗剂拌新料栽培秀珍菇,添加比例在0.5%以内,秀珍菇出菇整齐及出菇均无影响,添加比例为0.2%~0.6%时菌包的污染率能够控制在0.3%以内,且在0.2%时生物转化率最高;第一潮秀珍菇样品农残检测,没有代森锰锌残留,多菌灵残留范围在0.012~0.029 mg/kg之间,低于绿色食用菌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大农残限量MRL≤1 mg/kg。  相似文献   

2.
徐汉亿  徐明 《北方园艺》2016,(13):152-153
介绍了秀珍菇液体菌种制作、接种等技术要点和用液体菌种技术栽培秀珍菇的管理方法。液体菌种栽培秀珍菇可减少菌种生产成本60%、缩短发菌时间20%、污染率降低2%、每袋节本增效达0.182元。  相似文献   

3.
于清伟 《食用菌》2016,(5):14-15
对秀珍菇菌丝原生质体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秀珍菇原生质体适宜的再生培养基为:马铃薯200 g,蔗糖20 g,KH_2PO_4 3.0 g,MgSO_4·7H_2O1.5 g,维生素B_1 0.1 g,0.6 mol/L甘露醇。采用上述培养基,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0.85%。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 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 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一株各种农艺性状均表现优良的菌株,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对收集的12个("鲁大秀珍1号"(LD1)、"高邮秀珍菇18号"(GY18)、"高邮秀珍菇16号"(GY16)、"高邮秀珍菇163号"(GY163)、"华中秀珍菇3号"(HZ3)、"华中秀珍菇5号"(HZ5)、"华中夏秀灵"(HZ夏)、"华中秀珍菇845号"(HZ845)、"绵阳灰色秀珍菇"(MY灰)、"绵阳白色秀珍菇"(MY白)、"三明秀珍菇"(SM)、"新宇秀丽1号"(XY秀1))具代表性、来源不同的秀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抗性、出菇情况、生物转化率及子实体综合性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鲁大秀珍1号"菌丝生长情况良好、发菌速度最快(0.67cm·d-1)、污染率低(1%)、出菇齐、生物转化率高(99.3%),子实体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考虑在当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邹礼根  刘超  张乐  赵芸 《食用菌》2008,30(6):46-48
以秀珍菇原料,对比研究保鲜液处理与未保鲜液处理秀珍菇在0-4℃、20℃、30℃3种储藏条件下的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菇体完整率、菇体失重率、色泽变化。结果表明,与未保鲜秀珍菇相比,3种储藏条件下的保鲜秀珍菇储藏期均延长。保鲜剂对秀珍菇采收后的子实体代谢等生理生化活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可以延缓粗蛋白的降解速度,有效抑制粗纤维含量升高,延长菇体老化时间,提高储藏后的菇体完整率,降低菇体失重率,抑制菇体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延缓色泽品质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7.
以平菇为试材,选择4种杀虫剂,分别在实验室和菇房条件下研究其对异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并在实验室内考察其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异迟眼蕈蚊2龄幼虫毒力最高,LC50为13.486mg/L,但对秀珍菇菌丝生长抑制较大,EC50小于9.845mg/L;供试药剂对异迟眼蕈蚊成虫均有防治效果,但3 000IU/mg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各浓度处理对秀珍菇菌丝生长抑制较大。除虫脲和灭蝇胺对秀珍菇菌丝生长抑制较小,其余均表现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斜面菌种在分离、培养过程中,有时会受到杂菌的污染。因此,要及时进行纯化培养。下面介绍几种简易的纯化方法。利用寄主组织或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在分离培养基内加入链霉素(30单位/毫升)可抑制细菌生长;加入灰黄霉素(20单位/毫升)、制霉素(30单位/毫升)可抑制真菌生长。斜面受到细菌污染,可酌情采用下列方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20,(5)
目的:探究酵母硒对秀珍菇产量、菌盖厚度、营养成分以及硒含量的影响。方法:在秀珍菇栽培料中添加5 mg/g酵母硒,检测秀珍菇的产量与菌盖厚度;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子实体多糖;氨基酸、硒含量分别用ICP和HPLC法检测。结果:在栽培料中添加酵母硒,秀珍菇产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3.46%;菌盖的厚度是对照组的1.12倍;添加酵母硒不影响子实体多糖含量,但提高了子实体中氨基酸的含量,且对非必需氨基酸的作用效果更好;秀珍菇子实体中硒含量为对照组的14.25倍。结论:在秀珍菇栽培料中添加5 mg/g酵母硒能够有效提高秀珍菇产量,增加菌盖厚度,提高氨基酸、硒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芦苇秸秆为栽培基质,采用栽培法,研究了不同的芦苇秸秆含量(0%、20%、40%和60%)及不同方式处理的芦苇秸秆(发酵和未发酵)对平菇和秀珍菇生长、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探究新型食用菌栽培基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栽培基质中芦苇秸秆含量为20%时,平菇菌丝覆袋时间为(26.0±0.6)d,菌丝洁白浓密有活力,出菇状况良好,此时平菇干质量和粗蛋白含量为(19.5±0.8)g和1.4 g·(100g)-1;秀珍菇在木屑栽培基质上覆袋时间最短(芦苇含量为0%),20%的芦苇含量基中中菌丝生长洁白浓密,出菇状况良好,且秀珍菇干质量和粗蛋白含量最佳,分别为(18.3±0.7)g和(1.7±0.001)g·(100g)-1。此外,发酵后的芦苇秸秆栽培的平菇和秀珍菇各方面均优于未发酵的芦苇秸秆。  相似文献   

11.
选取苎麻全秆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配方中,平菇各配方中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配方C的生物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低于平菇,但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苎麻全秆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添加40%的苎麻全秆有利于提高秀珍菇的产量和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帘设施大棚栽培模式,对引进的5个秀珍菇菌株进行出菇对比试验的结果:5个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在80.9%~107.4%之间,其中秀珍菇2号的产量较高,为536.9g/袋,生物学效率达107.4%,子实体呈浅褐色,菌柄短而菌盖较厚,单朵重17.9 g,商品性状优良,是比较适合在水帘设施棚中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  相似文献   

13.
以是否产生药害和产品农药残留量为评判指标,研究施用不同农药对秀珍菇生长及产品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敌敌畏不耐高温灭菌,毒死蜱对秀珍菇菌丝会产生药害,均不适合拌料栽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多菌灵、百菌清在培养料中添加量为4 g/kg时成品菇可达绿色食品要求。②出菇期喷施敌敌畏和高剂量的毒死蜱对秀珍菇子实体会产生药害;氯氰菊酯用量≤140 g/667 m2,溴氰菊酯、百菌清在子实体形成前喷施剂量分别≤160 g/667 m2、270 g/667m2,可达绿色食用菌食品的农残指标;多菌灵在出菇期不宜喷施。  相似文献   

14.
秀珍菇新菌株青秀2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山县规模栽培的秀珍菇为育种亲本,采用连续组织分离方法,经系统的自然筛选,育成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秀珍菇新菌株青秀2号。新菌株子实体在15℃~35℃环境中正常生长,平均单产为320g·袋^-1,生物学效率为64%,比原菌株增产6.3%,而且种性稳定。  相似文献   

15.
选取香蕉茎叶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配方中,其中配方A、配方B中平菇和秀珍菇的菌丝体长势良好,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平菇,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香蕉茎叶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并且较适合栽培秀珍菇。  相似文献   

16.
适合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利用广西大量的桑枝屑为主要原料,栽培国内引进的7个秀珍菇优良菌株,观察比较秀珍菇菌丝体的生长情况、出菇温度范围、予实体经济性状、产量生物转化率等,以从中筛选出适宜广西利用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菌株是引自华中食用菌栽培研究所的“秀珍3号”。  相似文献   

17.
从菌棒前处理、低温刺激、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秀珍菇栽培的技术要点。通过此种方法种植秀珍菇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生物转化率可以达到80%,对发展北京地区农户栽培秀珍菇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蔡跃进 《食用菌》2005,27(4):23-23
高温黑平是个极耐高温的平菇、秀珍菇二用品种,抗杂力强、韧性好、灰褐色,幼菇期形态、颜色及品尝的口感同秀珍菇相似,但出菇温度要比秀珍菇高,在秀珍菇高温季节不能出菇时,高温黑平仍然能够正常出菇。在夏季是难得的高温二用品种。采小菇作秀珍菇出售、采大菇可作一般平菇出售。该菌株2000年夏天采集于湖南籍菇农菇棚,经组织分离、出菇试验留存。现就它的生物特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良水  徐立胜 《食用菌》2004,26(3):23-24
在秀珍菇的反季节生产中,由于生长适温的差异,秀珍菇对杂菌特别敏感,如果管理不当,菌袋污染就比较严重。如2003年夏季,因持续高温给秀珍菇制袋和出菇管理带来严重影响,部分菌袋污染了绿霉、链孢霉、毛霉等。因此,要使秀珍菇生产获得高产稳产,首先必须解决高温季节制袋的成品率和出菇期烂袋问题。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认为:从源头  相似文献   

20.
取松茸子实体的子实层制成粗松茸担孢子悬液,采用脱脂棉过滤粗松茸担孢子悬液,经4000r/min3次离心沉淀微生物菌体、80μg/mL链霉素对细菌的杀菌作用,10000r/min离心,收集得到纯松茸担孢子.此方法简单、杂菌污染率低、担孢子收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