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果  刘耀婷  李焕苓  李芳  王树军  王家保 《果树学报》2021,38(12):2135-2147
[目的]研究多胺[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对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诱导的作用,为揭示多胺在荔枝离体再生中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在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诱导过程中添加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D-Arg)、环己胺(Cha)],比较不同处理下妃子笑荔枝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诱导差异.[结果]低浓度多胺或高浓度多胺合成抑制剂促进愈伤组织增殖,愈伤组织增殖量达显著水平,胚性愈伤组织(EC)与非胚性愈伤组织(NEC)颜色状态界限更加明显.与对照相比,经过多胺处理增殖的愈伤组织乳白胚诱导数及萌发率均降低,而多胺合成抑制剂处理增殖的愈伤组织乳白胚诱导数及萌发率随着多胺合成抑制剂浓度升高而升高,当Cha质量浓度为200 mg·L-1时,乳白胚数量最多,达960个·g-1,萌发率29.41%;当D-Arg质量浓度为700 mg·L-1时,乳白胚萌发率最高,为32.35%,胚数量为450个·g-1.体胚诱导培养基上添加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对体胚诱导作用差异较大,Spd促进体胚发生作用较明显,当Spd质量浓度为20mg·L-1时,乳白胚数量为590个·g-1,萌发率为30.30%.体胚发生培养基上添加Cha或高浓度D-Arg抑制体胚发生,而添加低浓度D-Arg则促进体胚发生.[结论]在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添加3种多胺可促进愈伤组织增殖并保持胚性,且抑制原胚发生,而Cha及高浓度D-Arg促进原胚发生.体胚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Spd促进体胚分化.  相似文献   

2.
长寿花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胚状体再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长寿花胚性愈伤组织的筛选,胚状体的诱导发生、发育过程及植株再生。经过对外观及细胞学观察,看出外观质地疏松、颗粒状的淡黄色愈伤组织细胞圆形且形状规则,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2 mg·L-1 +BA 0.2 mg·L-1;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 2 mg·L-1 +NAA 0.2 mg·L-1 +活性炭4 g·L-1+蔗糖30 g·L-1,胚状体诱导率可达185个胚状体;胚状体的再生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1。利用石蜡切片对胚状体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3.
鲁娇娇    严瑞  何香杉  靳宏梅  王锦霞  王春夏  孙红梅 《园艺学报》2016,43(12):2451-2460
以‘Red Lion’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的鳞片为外植体进行体细胞胚诱导和形态学与组织学的胚性鉴定。结果表明,鳞片在MS+2 mg·L~(-1) BA+1 mg·L~(-1) NAA+2 mg·L~(-1) TDZ+30 g·L~(-1)蔗糖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0.63%,而不添加TDZ的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0。胚性愈伤组织可呈白色松散、透明膨松、透明致密、微棕色松脆和翠绿色松脆等类型;非胚性愈伤组织呈微棕色致密状。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明显观察到球形胚、心形胚和棒状胚3个发育时期。体细胞胚在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可发育形成芽和根,长成完整小植株。  相似文献   

4.
以卡罗尔、HH1-8-57与津绿农家乐3个不同基因型黄瓜品种为试材,在Kumar等、Song等和詹艳等试验研究基础上,设计试验分别探讨低温预处理时间、培养基成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胚状体诱导培养基)和基因型等因素对黄瓜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低温预处理2d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MS+1.0mg·L-12,4-D+0.5mg·L-16-BA+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81.3%;在MS+0.1mg·L-1NAA+3.0mg·L-16-BA+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40.0%;基因型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显著,津绿农家乐品种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81.1%,HH1-8-57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40.0%。本研究从2份试材中成功地诱导出胚状体并获得了黄瓜单倍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幼胚愈伤诱导和胚抢救最佳时期,为杧果高效体胚发生体系构建及胚抢救技术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热农1号'杧果为材料,探讨幼胚不同发育时期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幼胚不同发育时期对幼胚萌发的影响。【结果】授粉后25 d幼胚处于球形胚期,30 d处于心形胚期,35 d处于鱼雷胚期,40 d之后处于子叶胚期。授粉后40 d早期子叶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早期子叶胚在含有3.0 mg·L~(~(-1))2,4-D、1.0 mg·L~(~(-1))KT(或0.5 mg·L~(~(-1))KT及0.5 mg·L~(~(-1))ZT)培养基(PM3和PM4)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54.4%~62.2%,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授粉后35 d鱼雷胚的萌发率最高,为47.2%,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愈伤组织能经体胚发生途径正常成苗,幼胚萌发后也能正常发育成苗。【结论】'热农1号'杧果幼胚愈伤诱导最适宜的时期是早期子叶胚,胚抢救最适宜的时期是鱼雷胚阶段。  相似文献   

6.
番木瓜体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继吾  易干军  张秋明 《果树学报》2003,20(6):471-474,F003
研究了外植体类型及培养基的不同激素配比等因素对番木瓜愈伤组织诱导和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番木瓜的子叶和幼胚两种不同的外植体均能诱导愈伤组织、体胚发生和实现植株再生,但在愈伤组织诱导上存在差异,在MS+2,4-D1.00mg/L+BA0.30mg/L+NAA0.05mg/L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较好。添加一定浓度的硫酸腺嘌呤(ADS)、水解酪蛋白(CH)可以促进番木瓜体胚发生,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后,可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7.
以6个新疆加工型辣椒品种207、208、64、66、67、HT113为试材,以MSB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激素浓度的NAA、2,4-D、TDZ、KT进行花药培养,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加工型辣椒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建立适应于新疆加工型辣椒的花药培养技术。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辣椒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出胚率均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98%~29.65%,胚状体诱导率为0~6.88%。0.5 mg·L~(-1) 2,4-D+0.1mg·L~(-1) TDZ和0.5mg·L~(-1) NAA+0.1mg·L~(-1) KT分别是愈伤组织诱导和胚状体诱导最适宜的激素组合;在新疆特有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模式下,7月中旬前的花药接种培养最为适宜;胚状体继续发育成熟后,通过练苗移栽获得了56株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8.
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 Wu&Ming)未成熟珠心组织为外植体,建立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同时对幼苗进行茎尖染色体计数和胚根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改良的B5基本培养基+2,4-D1.0mg·L-1+Gln400mg·L-1+6%蔗糖上培养4~5周后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继代培养基与成熟培养基交替培养能有效降低胚性愈伤组织的褐化并保持旺盛的分化能力。培养3~4个月后,大部分体胚均能发育成熟,26.03%的体胚畸形。体胚在改良B5培养基+Gln400mg·L-1+4%蔗糖上的萌发率较低,仅为8.39%。次级体胚以直接体胚发生方式于萌发体胚的下胚轴产生。幼苗的生根不理想,生长极为缓慢;其茎尖染色体数目为2n=2x=40;胚根形态学上端内部维管组织解体,愈伤化,结构松散。  相似文献   

9.
银杏幼胚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佛手银杏幼胚为外植体, 研究了不同大小幼胚在不同培养条件下, 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诱导发育情况。结果表明: 大于3 mm的幼胚, 在MK +NAA 1.0 mg·L - 1 +BA 1.0 mg·L - 1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最高, 达到53.6% , 最多的一块愈伤组织形成多达38个胚状体。暗培养不利于胚状体的发生。在MK培养基上添加10%椰汁对胚状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34.5%生长成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番木瓜体细胞胚发生的同步性及其植株再生率,为番木瓜大量快繁、细胞工程和分子育种技术研发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紫晖110~120 d果实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经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液体悬浮培养和体细胞胚发生过程,建立均质胚性细胞悬浮系和高效植株再生技术体系,重点比较了不同质量浓度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不同质量浓度6-苄基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NAA)组合和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对子叶期体细胞胚萌发与生根的影响。【结果】4 mg·L-12,4-D可诱导62.86%未成熟合子胚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经5个继代周期的筛选培养,可建立由单细胞和小细胞团组成的均质胚性细胞悬浮系。采用液体培养方式能诱导大量球形胚的形成,被转移至含5 g·L-1AC的半固定培养基成熟培养30 d后,可获得大量子叶期体细胞胚。在含0.4 mg·L-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胚性后代植株,优化枣合子胚培养条件,完善枣合子胚培养技术,从而为提高枣树新品种选育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败育程度较轻的优良晚熟鲜食品种‘襄汾圆枣’枣盛花后30 d(球形胚)、40 d(心形胚)合子胚为外植体,进一步优化胚乳看护培养条件,并利用愈伤组织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结果】适宜胚龄30 d、40 d的合子胚沿胚性生长的培养基分别为MS+IBA 0.2 mg·L-1+ZT 1.0 mg·L-1+GA35.0 mg·L-1+NAA 0.2 mg·L-1+蔗糖7%+LH 0.5 g·L-1、MS+IBA 0.5 mg·L-1+ZT 0.5 mg·L-1+GA35.0 mg·L-1+NAA 0.3 mg·L-1+蔗糖5%+LH 0.5 g·L-1,成胚率分别为54.17%、55.25%;不同胚龄的襄汾圆枣合子胚发育所需适宜的激素配比不同,在30 d胚龄阶段,NAA是影响成胚率的主要激素因子,而在40 d胚龄阶段,IBA则成为影响成胚率的主要激素因子。合子胚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5mg·L-1+蔗糖4%,诱导率达70.59%;适宜合子胚分化培养基为MS+TDZ 0.8 mg·L-1+IAA 0.5 mg·L-1+蔗糖3%,分化率为58.90%。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0 mg·L-1+蔗糖2%,生根率达80%以上,移栽成活率超过85%。【结论】通过合子胚愈伤组织途径获得完整胚培苗,为枣育种技术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华东葡萄广西-2花药胚状体诱导与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供葡萄转抗病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研究的再生技术体系,以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pseudoretic-ulata)感白粉病株系广西-2的花药为试材,进行了体细胞胚诱导与再生体系的建立,并探讨了次生胚的诱导与畸形萌发胚状体正常成苗的方法。结果表明,广西-2花药在B5+6-BA4.0mg·L-1+2,4-D0.7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30.0g·L-1培养基上继代3个月,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产生;B5+6-BA4.0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15.0g·L-1培养基有利于胚状体形成;胚状体在1/2B5+CH1.0g·L-1+PVP1.0g·L-1+蔗糖15.0g·L-1的液体培养基比相同成分固体培养基中早萌发14d左右;已萌发胚状体在WPM+IBA0.15mg·L-1+AC0.5g·L-1+蔗糖15.0g·L-1培养基上可以生根成苗;MS+6-BA1.5mg·L-1+IBA0.2mg·L-1+蔗糖30.0g·L-1培养基有利于畸形萌发胚状体正常成苗。发育早期胚状体在B5+6-BA1.0mg·L-1+2,4-D0.5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30.0g·L-1培养基上可形成次生胚。  相似文献   

13.
侧柏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侧柏未成熟合子胚、胚根为试材,研究了基本培养基、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合子胚发育阶段等因素对侧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成熟合子胚、胚根在适宜的培养基上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DCR+2.0 mg/L 2,4-D+0.2 mg/L 6-BA+0.5 g/L谷氨酰胺是未成熟合子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高达96.67%.DCR+1.0 mg/L 2,4-D+0.1 mg/L 6-BA+0.5 g/L谷氨酰胺是胚根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高达93.33%.最佳采样时期为7月3日前后.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体细胞胚状体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片及叶柄在NM+2,4—D_(0.5-2.0)+ZT_(0.2-2.0)+3%蔗糖及PH5.8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并获得了分化胚状体及幼株的能力。胚性愈伤组织在NM+ZT_(0.5-2.0)+3%蔗糖培养基中分化胚状体,胚状体进一步发育并萌发成幼株。NM基本培养基适合壮苗培养。  相似文献   

15.
麝香百合胚性愈伤组织状态的调整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杰  刘国锋  黄莉  包满珠 《园艺学报》2008,35(12):1795-1802
采用麝香百合假鳞茎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从氯化钴、ABA、蔗糖浓度以及光照条件等4个方面对胚性愈伤组织的状态进行调整,并利用活性炭进行了再生实验。结果表明:0.05 μmol·L-1的氯化钴有利于提高体细胞胚的比例和愈伤组织的颗粒性,0.02 μmol·L-1和0.01 μmol·L-1的氯化钴有利于愈伤体积增大和增殖系数提高;ABA随着其浓度提高,对胚性愈伤的长势、干湿程度、增殖体积和增殖系数的抑制效果逐渐明显,但对胚性愈伤比例和颗粒性的抑制效果不显著;光培养条件下,90 g·L-1和60 g·L-1蔗糖对麝香百合胚性愈伤的比例和颗粒性都有较好的影响,但在暗培养条件下,仅仅60 g·L-1蔗糖的效果较好;光培养和暗培养对胚性愈伤的干湿程度和颗粒性都没有显著的影响;1 g·L-1的活性炭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的再生具有显著性的影响。综合结果,麝香百合胚性愈伤的最佳增殖方式和再生方式分别为:为采用光培养,培养基为MS + NAA 5.4 μmol·L-1 + TDZ 0.4 μmol·L-1 + CoC12 0.05 μmol·L-1 + 蔗糖60 g·L-1和MS+活性炭(1g/L) +蔗糖30 g·L-1 。  相似文献   

16.
以荔枝20—30d龄幼胚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筛选建立了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系。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胚状体分化,在附加NAA和IBA的培养基中促进胚状体的发育和成熟。在体外胚胎发生过程中,形成大量各种类型的胚状体,其中出现不少异常胚;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染色体变异,这可能是产生异常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特有濒危药用植物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 (Hance) M.Cheng)为试材,采用DPS软件正交设计法和SPSS的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对其愈伤组织形成、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以期为离体培养条件下快速诱导八角莲愈伤组织、胚状体及其植株的再生,以及将来深入研究真菌诱导子诱导八角莲活性成分鬼臼毒素累积的作用机理、信号调控机制和人工种子制作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八角莲叶和叶柄最适合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材料;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2,4-D> TDZ>KT>NAA>2-ip,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1 mg·L-1 +NAA 0.05 mg·L-1 +TDZ 0.5 mg·L-1 +2-ip 1 mg·L-1;诱导颗粒状愈伤组织胚状体形成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 +NAA 0.1 mg·L-1,诱导率为71.33%;胚状体生根和植株再生培养基为MS+IBA 0.5 mg·L-1 +GA30.5 mg·L-1.  相似文献   

18.
以纵切的野生阿宽蕉60d龄未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在MI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大量和微量元素及铁盐+MorelandWetmore维生素+0.1mmol/LKH2PO4+87mmol/L蔗糖+4.5μmol/L2,4-D+1g/LGelrite)中培养60d后开始出现浅黄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150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5.11±1.95)%。该类愈伤组织被转移到含18μmol/L2,4-D的MI2培养基中继代60d后,可获得状态均一的理想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后,通过2个月的筛选和继代培养,可得到均质的胚性细胞悬浮系。理想的胚性愈伤组织在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0d后可见到白色半透明体细胞胚的发生,体细胞胚诱导率为7.70×105个/gFW。成熟体细胞胚的萌发率为(33.33±3.37)%,植株再生率为(20.83±1.68)%。  相似文献   

19.
以菠萝[Ananas comosus(L.)Merr.]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离体培养及组织细胞学等方法研究了其在增殖、分化过程中的特性和再生规律。在增殖培养基上经过3次以上继代培养后,非胚性愈伤组织形态上逐渐表现出一定差异。根据其形态结构、分化能力和组织细胞学特征,可把非胚性愈伤组织分为节瘤状组织、薄壁组织团、致密深层愈伤组织和表面疏松愈伤组织4种类型;在增殖培养基MS+3.0mg/LBA+2.0mg/LNAA上,一种类型的非胚性愈伤组织通常只会生长出同类型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但通过改变培养基配方等方法可使不同类型之间发生转换。同时,增殖继代过程中的器官发生现象很常见,通常是在薄壁愈伤组织表面细胞分化成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然后进行不定芽的分化。4类非胚性愈伤组织都可以通过拟原球茎、多芽体以及不定芽的形式进行器官发生;也可以经胚性诱导由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成植株,其中拟原球茎产生体细胞胚的能力最强,多芽体其次。生长素及细胞分裂素对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分化途径以及增殖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黄皮[Clausenalansium(Lour.)Skeels.]3个品种(郁南无核黄皮、鸡心黄皮和甜黄皮)开花后10~60d的幼胚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在WPM+CH0.50g/L+PVP1g/L(或AC0.3%)+AgNO310mg/L+GA30.25mg/L+BA1.5mg/L+NAA0.5mg/L上,花后10~23d的幼胚只形成愈伤组织,但以花后20d的幼胚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褐化率低、生长较旺盛;花后30d的幼胚有11%~26%已能发育成苗,此后幼胚的成苗率随胚龄增加而升高,花后60d幼胚的成苗率在50%~73%。鸡心黄皮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其次是甜黄皮,无核黄皮最低;无核黄皮愈伤组织褐化率最高,其次是鸡心黄皮,而甜黄皮的最低。在适宜的培养基(WPM+CH0.50g/L+AC0.3%+AgNO310mg/L+GA30.25mg/L+BA1.5mg/L+NAA或IBA1mg/L)上,黄皮愈伤组织能正常继代和增殖,生长调节剂是促进增殖的主要因素,但褐化、生长缓慢、很难分化仍是黄皮组织培养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