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明‘观音绿’荔枝的香气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 SPME)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观音绿’荔枝的香气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和结论】在‘观音绿’成熟荔枝果实中共检出66种化合物,其中:烯类20种,醇类11种,酯类11种,酮类3种,烃类6种,醛类4种,芳香族化合物2种,其他化合物10种.‘观音绿’荔枝的主要香气成分是柠檬烯、甲基丁烯醇、萜品油烯、月桂烯、乙酸乙酯、梨醇酯、橙花醇、3-甲基-3-丁烯-1-醇、1-辛烯-3-醇、δ-愈创木烯等.‘观音绿’荔枝品质特优可能与其香气成分中烯类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 2022 年广东荔枝生产情况,为指导广东荔枝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方法】结 合荔枝产业联盟、各试验站、荔枝种植大户提供的荔枝种植品种、面积、物候期、成花率、座果率和预期产量 等数据,预测 2022 年广东荔枝产量。【结果】5 月底 6 月初,粤西各大产区部分早熟荔枝品种已开始成熟,中 迟熟荔枝品种度过第 3 次生理落果期、产量基本稳定。预计 2022 年广东荔枝产量约 119.00 万 t,比 2021 年减产 18.6%。其中,早熟品种妃子笑、白糖罂分别减产 21.11% 和 15.52%;中晚熟品种桂味、糯米糍减产幅度较大, 分别为 39.72% 和 34.57%;怀枝则增产 9.61%。近年来主推新品种仙进奉、井岗红糯、凤山红灯笼、岭丰糯、 观音绿和御金球等由于投产面积增加,预计比 2021 年增产 10.00% 以上。粤西早熟产区荔枝产量下降明显,较 2021 年约减产 30.25%;粤东晚熟产区荔枝产量稳定,与 2021 年基本持平;粤中中晚熟产区产量减产 8.35%。【结 论】2022 年广东荔枝成花较好,但受低温阴雨气候影响座果率低,导致产量降低,为近 5 年的中等偏低年份, 仅高于 2019 年的 109.00 万 t。荔枝花期比常年推迟 10 d 以上,预计成熟上市期相应推迟 10~15 d。  相似文献   

3.
荔枝新品种仙进奉的性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仙进奉荔枝的植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其品质优、少裂果、迟熟等的综合优良性状,发现该品种中等果型、果色鲜红、肉质爽滑、汁多有蜜香味、少裂果、迟熟,是一个优异的荔枝品种;同时,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发现仙进奉荔枝的指纹图谱存在特征带,确认仙进奉荔枝为新品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妃子笑荔枝与桂味荔枝2品种砧穗亲和情况,以13年生妃子笑荔枝为砧木,进行嫁接桂味荔枝品种试验,经过4年观察。结果表明,荔枝妃子笑品种可以嫁接桂味品种,但有2年左右的适应休整期,表现为嫁接成活后,前2年,到了冬季,叶片出现退绿变黄现象,春梢萌发较晚、短,夏秋梢正常,并且出现"上大下小"的不亲合现象,让人产生不亲合的假象。但到第3年后,由于砧穗的相互适应,枝梢生长正常,"上大下小"的现象也逐渐缩小,第4年能正常挂果。  相似文献   

5.
方翔 《广西热带农业》1992,(1):53-57,28
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如今已分布到南、北纬15—35°的许多国家。中国、泰国、南非、马拉加什共和国是世界荔枝主产国。此外,澳大利亚、毛里求斯、留尼汪岛、以色列、西班牙、孟加拉以及美国也有荔枝栽培。荔枝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品种繁多,各个产区都有自己的名牌品种。虽然其它国家也进行了荔枝品种选育工作,但现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生选种的方法,选出优质荔枝新品种"脆绿".脆绿果实6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6.3g,可溶性固形物18.2%,可食率74.9%,果实美观, 肉质清甜爽脆,品质优良.栽培上应注意合理修剪、培养适时健壮结果母枝、合理疏果及适时采收.脆绿的选育对促进荔枝品种结构优化,提高荔枝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殊海市果树科学技术推广站(邮编:519100,电话:0756—5525779)等单位共同选育的荔枝新品种“脆绿荔枝”,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四川省合江县农业局选送的荔枝“带绿”、“陀堤”参加北京2008奥运水果推荐评选,经过全国知名专家严格评审,分别获一、二等奖,成为川、渝、黔省市唯一一家向奥运供果单位。合江荔枝将分两个批次向奥运市场供果,第1批次在7月下旬,以中熟大红袍品种为主;第2批次在8月中旬,以“带绿”、“陀堤”等特晚熟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9.
采用裂解色谱法测定,运用模糊聚类法分析比较不同品种荔枝的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裂解温度、裂解时间分别选择450℃、30 s较为合适,21种荔枝样品的指纹图谱具有相似性,重现性好.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可为进一步开展荔枝的品质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内生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挖掘和利用潜在荔枝内生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研究荔枝与内生菌互作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 6 个不同品种荔枝的果肉组织为材料,PCR 扩增 16S rDNA 的 V3~V4 区,利用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果肉组织内生细菌在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组成及优势菌群,结合 Alpha 多样性分析评估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对 6 个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 16S rDNA 的 V3~V4 区进行扩增,共获得 2 139 086 条序列,其平均长度为 376 bp。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上无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类,其次为放线菌门。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不同品种荔枝内生菌群落结构相似,但相对丰度占比不同。差异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迪基氏菌属(Dickeya) 在优良品种‘鹅蛋荔’‘糯米糍’和‘观音绿’中显著富集,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变形菌属(Snodgrassella)只在‘鹅蛋荔’中富集。根据菌群相对丰度进行聚类分析,‘观音绿’‘糯米糍’和‘鹅蛋荔’的相似性更高。Alpha 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 种荔枝果肉内生菌群仅在丰度和多样性上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首次分析了 6 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并在优良荔枝品种中发现特有的微 生物类群富集现象,可为后续提升荔枝品质、开发利用内生菌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珠海市果树科学技术推广站(邮编:519100,电话:0756-5525779)等单位共同选育的荔枝新品种脆绿荔枝,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结果早,坐果能力强,裂果少,大小年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都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种植面积基数很大,但品种混杂,怀枝、黑叶、白腊、蜜糖埕等品种占了种植总面积的65%以上,优质品种不多。特别是近十年来,品质普通的荔枝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很多果农难以为继;而品质优良的桂味、糯米糍、脆绿等荔枝,市场销售价格依然较高,是普通荔枝的3~5倍,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适合越南当地生产的荔枝品种。[方法]分别对引种至越南农科院北部山区农林研究所内栽培的7个不同荔枝的果实植物学性状和品种果实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供试品种中,适宜当地栽培综合品质性状优良荔枝品种有LaiPhuHo、ThachBinh、HungLong;PhuDong为可利用的早熟种植资源。[结论]该研究可为越南北部山区荔枝生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澄清对"鸭头绿"桂味的一些误解,明确其品质是否优于普通桂味荔枝。【方法】于2019—2020年对华南荔枝产区桂味"鸭头绿"现象进行调查,测定"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皮12种大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比较两种果实的糖酸组分、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槐枝、井岗红糯、岭丰糯和糯米糍等多个品种荔枝果实均出现"鸭头绿"现象,桂味叶片也表现有类似症状。"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皮部分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虽然存在显著差异,但并不是造成"鸭头绿"现象的直接原因。"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肉总可溶糖含量分别为176.2(±12.5)、172.9(±13.0)g/kg,总酸含量分别为8 539.5(±1 130.9)、7 303.5(±1 030.0)mg/kg,总糖/总酸分别为20.9(±3.0)、24.0(±3.2)。两种果实3种糖组分、9种有机酸组分、总糖、总酸含量及总糖/总酸均没有显著差异。"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实均检出30种游离氨基酸,两种果实的各种游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甜味和苦味氨基酸含量也均极为接近,可见两者品质并没有差别。【结论】"鸭头绿"现象并非桂味荔枝独有,也不是由果实营养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侧面支持了"鸭头绿"是一种侵染性病害的判断;"鸭头绿"桂味品质并不优于普通桂味。  相似文献   

15.
广东35个荔枝品种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连续夹心式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法,对广东35个荔枝品种的叶片进行过氧化物酶(PER)同工酶谱的测定,观测到广东35个荔枝品种的PER同工酶酶带的相对迁移率(Rf)在0.14-0.68范围的12个位置上,可分为3大酶区:第Ⅰ酶区,Rf范围为0.14-0.26;第Ⅱ酶区,Rf范围为0.32-0.52;第Ⅲ酶区,Rf范围为0.62-0.68。各品种出现酶带数为5-11条不等,通过聚类分析,把广东35个荔枝品种分为9类,即桂味、大造、六月雪、海垦2号、妃子笑、青皮甜、红皮、Ⅰ类(扫绿类)和Ⅱ类(黑叶类),可分别作为1个基本种,Ⅰ类、Ⅱ类可进一步,Ⅰ类分为3组,即挂绿组、怀枝组和中山状元红组;Ⅱ类分为4组,即尚书怀组、黑叶组、糯米糍组和三月红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岭南地区不同产区荔枝的营养品质特性及差异性,以海口、茂名、湛江、广州、惠州、汕尾6个荔枝主产区的8个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果重、可食率、Vc、还原糖、蔗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8项品质指标,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产区间荔枝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荔枝品种在单项品质指标上各有优劣,紫娘喜和糯米糍荔枝单果重和可食率分别最高,妃子笑荔枝Vc和还原糖含量最高,桂味荔枝蔗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不同品质指标存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8项品质指标综合为3个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妃子笑荔枝。不同产地相同品种的荔枝品质指标也存在差异。海口、湛江、茂名3个产区妃子笑荔枝单果重、Vc、还原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但海口妃子笑荔枝可食率、糖酸比均显著高于湛江妃子笑;广州桂味荔枝的可食率、Vc和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茂名桂味;在广州、惠州、汕尾3个产区糯米糍荔枝中,单果重、Vc、蔗糖含量最高的为惠州糯米糍。通过聚类分析将3个产区的荔枝分为了3类,每类所包括的荔枝均为相同的荔枝品种。研究结果将为荔枝鲜食品种的筛选及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雷虎果业地处羊山腹地,素有"荔枝之乡"、"水果之乡"美称的海南省海口市永兴镇。雷虎果业的前身是"吴开茂荔枝珍稀品种原始母本基地"。1989年5月吴开茂对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种质圃的荔枝品种(种质)和海南的霸王岭、尖峰岭等地采集的野生荔枝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海南荔枝品种(种质)的果实形状、果实大小、果皮龟裂片、果皮颜色、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1特点受2018年暖冬影响,海南荔枝不同地区成花差异大,主打品种妃子笑成花情况较为理想,南部白糖罂成花率仅10%。广东地区早熟品种成花率相对稳定,中晚熟品种成花不理想。广西地区荔枝早熟品种成花率高于晚熟品种。云南地区荔枝总体成花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全国荔枝存在的病原真菌种类,对来自全国6省18个市地的108个荔枝品种的162份病害样本进行分离鉴定,得到255个病原真菌菌株,涉及21个种,其中13种已有记录在荔枝上发生,8种未有在荔枝上报道出现.炭疽菌和镰刀菌所占比例最多、分布范围最广、涉及荔枝品种最多,在荔枝叶片、果实和茎干上几乎都能分离到,霜疫霉菌(Peronphythora litchi)只在果实上分离到.叶部是病原真菌存在的最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