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饲料的预消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现阶段饲料预消化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饲料经过预消化,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状况,减少抗营养因子和有害杂质,以达到提高动物对原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同时实现动物营养保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核磁共振、质谱等技术)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的研究,虽在动物营养和饲料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但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主要阐述了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中的应用,为更全面、深入地运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湿化学法"耗时耗力耗材,在为青贮饲料原料及草产品生产提供品质评价不及时,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一种简单、快速分析检测技术的出现为青贮饲料营养品质的测定提供了便利。文章主要综述NIRS技术在国内外青贮饲料营养品质上的应用研究,指出我国在青贮营养成分评价方面,尚存在取样未实现标准化、近红外产品软硬件性能不足等问题,为我国NIRS技术在青贮饲料生产应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抗营养因子是存在于饲料中,阻碍饲料营养成分在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导致动物体病变,影响动物生长、繁殖性能的物质。消除抗营养因子是保证饲料营养成分的有效利用、保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与健康,降低养殖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为了深入探索饲料抗营养因子消除方法,文章对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机理和影响后果、消除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抗营养因子存在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阻碍动物吸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进而导致动物体出现病变,对动物繁殖性能和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将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消除,保证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被有效利用,降低养殖的生产成本。下面,笔者就浅谈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危害作用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6.
饲料桑作畜禽饲料不仅拓宽饲料来源,缓解人畜争粮矛盾,而且饲料桑在动物营养中,具有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产品品质等方面的饲用价值。文章介绍了饲料桑相对于其他饲料作物的营养组成特点与饲用价值,总结了饲料桑作为牛、羊、猪、鸡、兔等畜禽营养及鱼饲料或营养成分的应用研究现状,为今后饲料桑开发研究及在动物营养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饲料配方设计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饲料配方是一个复杂的多技术复合体,是现代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及生物、生化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综合体现。本文主要讨论在进行现代配方设计时如何解决好以下三大平衡问题:1营养平衡问题营养平衡是指饲料中营养素种类、数量比例能满足不同动物不同生理阶段的需要,保证动物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现代饲料配方的重点主要体现在饲料营养成分、营养水平、营养素优先度三个方面。1.1饲料营养成分准确的饲料营养成分数据,是设计科学配方的基本依据。为此现代饲料配方要求饲料原料每批须进行检测。测得的数据最好以干物质为基础表…  相似文献   

8.
动物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免疫与疾病等,从本质来说都是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发生改变的结果。营养基因组学是研究营养物质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动物生产与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它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应用DNA芯片技术、生物标记物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等来阐明营养素与基因表达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介绍营养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葡萄籽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饲料资源开发是目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文章就葡萄籽的营养成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0.
二、配合饲料的应用 1.配合饲料的概念:配合饲料是以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和以饲料营养成分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多种不同来源的饲料原料进行加工粉碎,依一定比例均匀混合,配制而成。 2.配合饲料的种类:配合饲料种类很多,按营养成分可分为以下四类: ①添加剂预混料:指用一种和多种营养与非营养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能量、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消化、吸收、代谢上存在各种互作关系,所以饲料配方不仅要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成分的单一需要,而且要通过平衡各营养成分之间的比例,达到营养全价、平衡。例如,日粮中能量水平和粗蛋白含量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比例范围,高能量低蛋白和低能量高蛋白饲料都必然降低饲料转化效率,影响家禽生产性能的发挥。本文试图在动物营养中引入维生素平衡的概念,介绍维生素平衡的表现形式和破坏维生素平衡的因素,分析在动物生产中维生素应用的常见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供可靠安全性的动物食品,益海嘉里集团积极介入饲料原料的研发。更关注于植物蛋白源对动物蛋白源的替代,在饲用油脂领域也加大投入,加强了生物饲料产品的适口性、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天然毒素以及对动物健康状况和动物产品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开发、完善自己的饲料原料数据库,以期达到像做食品一样做饲料的未来目标。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包括饲料营养成分评定和饲料营养物质可利用性评定两个方面,其中,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物质可利用性的方法主要有体内法、半体内法和体外法,因各自的特点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模型的应用,又使这些评定方法得到进一步深入和扩展.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主要方法以及几种营养价值评定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试验立足于饲料检测技术应用现状,介绍一种新型饲料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介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技术优缺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饲料原料供应的数量、质量和价格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是从两方面着手:提高现有常规饲料原料的利用效率;开辟新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这两方面解决途径的有效手段是开展饲料抗营养因子的研究并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应用。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动物消化道缺乏合适的消化酶,二是某些阻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的存在。后者被称为饲料的抗营养因子,它是对动物生长或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非纤维性自然物质成分,例如蛋白酶抑制因子、单宁、植酸、凝集素、硫葡…  相似文献   

16.
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的营养成分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时,需要对饲料加工工艺进行合理选择,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促进动物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类食物营养成分数据库早已建成,我国家畜饲料数据库也由张子仪院士等人建成,而我国野生动物食物数据库至今却未见雏形。野生动物食物营养成分数据库的建立对提高野生动物饲养水平有重大意义,我国大部分动物园对所饲养野生动物的营养水平掌握不够准确,不能及时地依据市场供应和动物生理状态的变化对动物日粮进行调整,造成饲料成本升高和动物营养供应不平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野生动物食物营养成分不了解,野生动物食物营养数据库的建立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现代检测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NIRS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应用于牧草育种研究的意义,阐述了NIRS在牧草营养品质改良、次生代谢产物分析、病虫害抗性分析、抗逆能力评价等牧草育种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科研体会,分析了现代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动物肠道微生物和饲料生物技术逐渐成了研究热点;阐述了微生物知识和技能在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应用的诸多方面;讨论了微生物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结合教学科研实践,提出二者交叉研究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应用近红外技术快速测定饲料原料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近红外(Near-InfraredReflectanceSpectroscopy,简称NIRS)技术测定饲料原料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其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结果表明,NIRS技术测定饲料原料氨基酸含量,具有快速、准确、成本低的特点。饲料厂可以利用NIRS技术对主要饲料原料氨基酸含量进行在线监测,调整配方和采购策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