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天津市转基因食品标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天津市市售食品转基因生物产品标识的基本情况,按照农业部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对天津市14家大型超市的114种产品的转基因标识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食品中有24种进行了转基因标识,9种进行了非转基因标识,转基因产品标识率为21.05%,非转基因标识率7.89%。同时调查中还发现,转基因标识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而进行非转基因标识的生产企业大多未经过非转基因IP认证。今后国家应加大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监察力度,提高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率,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越发成熟,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走上人们的餐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上,归纳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批准进口和生产的转基因作物,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安全和转基因食品对人身健康的影响,并对转基因作物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转基因作物安全制约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生物产业化进程。文章围绕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常用方法,综述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现状,展望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高速发展的转基因技术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作为从事转基因技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做好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列举了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依据,从切实提高三大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加强转基因试验基地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农作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各个国家对转基因种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推广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转基因作物具有抗寒抗旱的特点,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量,与此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我国加大了对转基因种子的检测力度,文章就转基因种子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作物及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管理力度。转基因检测是转基因安全管理的技术保障,本文就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PCR、ELISA等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农作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各个国家对转基因种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推广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转基因作物具有抗寒抗旱的特点,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量,与此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我国加大了对转基因种子的检测力度,文章就转基因种子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技术能够突破种间隔离、实现多基因聚合、按照人类需要改造生物基因组,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自从1982年首例转基因动物诞生以来,已先后报道了10余种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方法也由早期单一的原核显微注射发展到核移植转基因、病毒载体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技术。转基因目标已由建立动物转基因方法,发展到改良动物生产性能或产品品质、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药用蛋白和培育转基因新品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绵羊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回顾了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绵羊新品种或建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转基因方法的技术特点,提出了转基因技术面临的技术障碍和瓶颈问题,尤其对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结合中国绵羊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工作,分析了构建绵羊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必要性,总结了中国绵羊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技术水平、取得的创新与突破,以及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同时对将来绵羊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潜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有哪些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答: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依据《条例》,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5个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规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的一种新型食品,其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文章从转基因生物的生长环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标准、转基因食品的处理过程、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五个方面讨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影响因子,并根据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整合的分子特征和转基因食品本身的特性,编制了一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流程。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动物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利用多种转基因手段已经获得了不同的转基因动物。然而,在转基因动物制备过程中,各种转基因方法仍然存在不同的优缺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提高转基因效率以及目的基因的表达。目前,随着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深入和表观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对转基因动物外源基因表达的表观调控机制产生了兴趣。本文对DNA甲基化修饰与转基因动物外源基因表达调控的有关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逐年激增,廉价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传统的非转基因大豆的整个产业链都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应对转基因大豆入侵是一个需要系统性思考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转基因标识管理的方法应对转基因大豆入侵的设想,然后就其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加强中国大豆食用油的转基因标识管理可有效促进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作物自问世以来发展迅速。本文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转基因技术发展历程及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等问题,探讨了转基因作物监管制度、公众认知程度和科普宣传,并在此基础上对转基因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转基因食品是一种新兴事物,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转基因食品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仍然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法律手段无疑是人类控制和应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工具和明智选择。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相对滞后,不利于转基因食品的正常发展亦不利于对人类健康的保护。本文介绍了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安全性问题,具体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结合欧美立法经验,提出借鉴意见,论述了我国转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转基因作物的主要争论问题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食品、主食能不能吃转基因食品、吃转基因食品是否会被转基因、中国转基因水稻是否会掉进国外专利陷阱、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等问题的分析,阐明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及我国需要发展转基因作物产业的道理,同时对我国发展转基因作物产业的潜在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及其安全性评价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遗传育种、医药、食品和环境领域.转基因植物是转基因生物中的最大类别,其中以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最为成功.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转基因技术存在的优势及潜在危害性,并初步探索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及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转基因棉花育种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我国转基因棉花育种技术 ,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概述了选育的转Bt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及转基因抗病虫棉的优系材料 ;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特征特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望了转基因棉花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动物转基因的常见操作方法,扼要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畜禽业上的应用概况,转基因动物中出现的问题,并展望了转基因产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理性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杰  陈克平  陈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103-2103,2105
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技术实质、转基因植物与传统植物的异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阐述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睿  苏军 《福建农业学报》2006,21(4):384-388
随着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境和高产优质的转基因水稻从实验室逐渐走向开放环境,转基因水稻可能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我国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转基因漂移及其生态风险,转基因对非靶标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转基因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及转基因水稻本身杂草化风险等方面,旨在为转基因水稻的生物安全研究和转基因水稻商品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