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牛蒡叶中绿原酸超声波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提高牛蒡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节约提取时间,优化超声波提取条件,降低绿原酸的生产成本。[方法]采用超声波粉碎干制牛蒡叶,用乙醇对牛蒡叶中绿原酸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优化超声波法提取牛蒡叶中绿原酸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牛蒡叶中绿原酸得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乙醇水比〉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超声功率;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水比2.5∶1、超声时间25min、超声频率8s、超声功率900W,绿原酸的提取率最高为2.922%。[结论]超声波法提取牛蒡叶中绿原酸,可以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柑橘皮中的橙皮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且分析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法提取柑橘皮中橙皮苷的工艺进行优化,并且采用平板法检测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度50%乙醇碱性溶液,pH 11,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橙皮苷的提取率为2.76%.抑菌试验显示,橙皮苷在0.15% ~ 0.50%的浓度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结论]获得超声波辅助,氢氧化钠乙醇溶液法提取橙皮苷的最佳工艺,橙皮苷抑菌效果无种属特异性,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甘薯不同器官绿原酸的提取及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采用酸乙醇回流法从甘薯藤、叶和块根中提取绿原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用甘薯各器官的绿原酸提取液分别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甘薯叶和藤提取液中绿原酸含量较多;甘薯各器官绿原酸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得出甘薯各器官绿原酸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了秦皮中天然抗菌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抑菌效果和稳定性。[方法]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秦皮超声波辅助水提物的抑菌作用及温度、pH值、紫外光等因素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提取物的最高吸收峰为338 nm,抗菌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物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物料比1∶10,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80℃,频率40 kHz,其提取液的吸光度为0.893。同时,秦皮对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抑菌浓度分别为1.250%和2.500%。[结论]提取物经过酸、碱处理后在酸性条件下(pH值5~6)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经处理后,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要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5.
游庆红  尹秀莲  朱旻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49-11550
[目的]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研究。[方法]用浓度70%乙醇和水做预试验确定提取溶剂,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在纯化试验中选用乙酸乙酯萃取法和聚酰胺层析法,得出纯化的最佳方案,并对聚酰胺层析的层析条件和不同洗脱剂的洗脱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试验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浓度70%的乙醇作提取溶液,加醇量为12倍,提取3次,每次2h。平均提取率为6.62%。乙酸乙酯萃取法纯化后绿原酸纯度为18.4%;吸附有绿原酸的聚酰胺以浓度30%的乙醇洗脱效果较好,得到的绿原酸纯度为33.2%。[结论]采用聚酰胺层析较有机溶剂纯化法操作简便、纯度高、无有机溶剂残留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鱼腥草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鱼腥草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和鱼腥草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方法]以鱼腥草为材料,浓度70%的乙醇为溶剂,设计L9(34)正交试验提取方法,优选出鱼腥草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多粘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裂殖酵母和酿酒酵母、黑曲霉为供试菌种,进行抑菌试验,研究鱼腥草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结果]优选出的提取方法为乙醇提取法,其较佳的提取条件为温度80℃,料液比1∶20(g/ml),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在此条件下,鱼腥草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达4.363%。鱼腥草叶乙醇提取液具有广谱抑菌特性,且对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对真菌的抑菌效果;鱼腥草叶提取液对多粘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裂殖酵母、酿酒酵母和黑曲霉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0.06、0.06、0.08、0.08、0.1、0.1和0.1 g/ml。[结论]研究出了鱼腥草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确定了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为鱼腥草叶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甘薯叶提取物应用于抗衰老化妆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正交试验对甘薯叶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物质的提取及保存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提取物中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活性成分进行探讨。[结果]结果表明:甘薯叶中含有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活性物质,提取剂种类是影响活性物质提取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其中最佳提取与保存条件为:以水为提取溶剂,提取液pH值为8,最佳保存温度为25℃。甘薯叶提取物总酚含量与其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呈正比关系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仅与羟自由基清除率有较好线性关系。[结论]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仅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  相似文献   

8.
蔷薇红景天总黄酮的提取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红景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景天干药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50%、70%、85%)的乙醇提取总黄酮,确定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杆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种,对红景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力进行测定。[结果]用50%乙醇提取红景天24 h左右时,其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1.309%;红景天中的总黄酮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25、6.33 mm;红景天乙醇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41、10.48、12.07 mm。[结论]红景天中可能存在对枯草芽孢杆菌、短小杆菌起抑制作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9.
九资河茯苓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及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技术,最大程度的提取茯苓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优选茯苓多糖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首先,对茯苓多糖提取的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设计试验,以茯苓多糖得率为指标,得出最佳超声水提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20 W,提取时间27 min,料液比1:38,利用牛津杯法来探究茯苓多糖的抑菌性,在抑菌性研究中,茯苓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同时提取分离杜仲叶中的绿原酸和黄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研究了以超声波辅助乙醇同时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和黄酮的工艺条件,以绿原酸得率为考察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和黄酮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50%乙醇,原料与溶剂比例为1∶10(g∶ml),在60℃下超声提取50 min。将提取液浓缩后用乙酸乙酯萃取,酯层纯化后得黄酮提取物,黄酮含量为37.6%;水层酸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该酯层纯化后得绿原酸提取物,绿原酸含量为23.4%。[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分离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龙葵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以天然植物龙葵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龙葵生物活性成分,将提取物配置成50、100、150、200 mg/m L 4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利用滤纸琼脂扩散法研究不同浓度龙葵生物成分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龙葵乙醇提取液对3种菌种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龙葵提取液质量浓度的增加,3种菌种的抑菌效果越显著,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明显。[结论]龙葵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随着龙葵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苎麻叶总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飞军  彭涛  韦名嘉  陈晨  田鑫  刘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51-13552
[目的]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苎麻叶片绿原酸,设定不同提取条件测定含量并得出最优提取条件。[方法]对苎麻头麻叶片烘干处理后,以一定浓度乙醇为提取液,设定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pH、提取时间为单因素,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pH三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各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大,温度设定常温,提取时间2 h最佳;正交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40%乙醇、pH=5、料液比1∶16。[结论]苎麻叶中含有0.745%的绿原酸,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效果好,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以新鲜的马铃薯皮为样品,采用乙酸提取-氨水沉淀、超声波辅助酸水提取-氨水沉淀、甲醇提取-氨水沉淀、双溶剂法提取、多溶剂混合提取、酸醇提取-氨水沉淀及乙酸和亚硫酸钠提取-氨水沉淀7种方法对马铃薯中的糖苷生物碱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超声时间、酸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提取方法与条件。[结果]7种提取方法中,以超声波辅助酸水提取-氨水沉淀法的提取效果最好;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30℃,超声时间20 min,酸度25%。[结论]不用有机溶剂而直接加一定浓度的酸并辅助以超声波振荡的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周期短、提取效果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葵花粕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秦高  任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50-11052,11058
[目的]优化葵花粕中绿原酸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绿原酸的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绿原酸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葵花粕中绿原酸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7%,提取时间39 min,提取温度53℃,超声功率100 W,料液比1∶14 g/ml,提取1次。在该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达2.25%。[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等特点,该研究为葵花粕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蒲公英绿原酸的酶法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蒲公英绿原酸提取效率的影响并完成工艺优化,通过加料评吸试验为蒲公英绿原酸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种提取方法对蒲公英绿原酸进行提取,针对酶解醇提法进行工艺优化,考察酶液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绿原酸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酶液添加量为3 m L,料液比为1∶12 g/m L,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3 h。按照上述最优工艺条件制备得到的蒲公英提取物中,绿原酸提取率可达5.33 mg/g。将该提取物产品按照0.1%加料进行卷烟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卷烟的甜润感、刺激性、余味、干燥感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同时在烟香和香气浓度上损失也较小,总体较为均衡。[结论]酶解醇提法在蒲公英绿原酸提取中具有较高的效率,该提取物应用于卷烟中能显著提高烟气的感官舒适性,在烟用香料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HPLC法比较分析11种甘薯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为甘薯尤其是地上部分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样品通过质量为200倍的甲醇超声提取20 min,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绿原酸、4,5-O-咖啡酰基奎尼酸、3,5-O-咖啡酰基奎尼酸、3,4-O-咖啡酰基奎尼酸形成良好分离,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74%、102.63%、100.01%和101.05%。[结果]不同甘薯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部位间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差异;地上部分以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为主,块薯中以绿原酸含量最高;各组织部位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总量分别为:茎尖9.77~40.86 mg/g,成熟叶2.68~13.97 mg/g,茎干0.56~7.90 mg/g,块薯0.69~4.33 mg/g。[结论]甘薯茎尖和叶片可以作为绿原酸提取材料加于开发利用,其中紫甘薯系列优于非紫甘薯系列,试验中两个11ZY紫薯材料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适合南方薯区甘薯移栽后封闭除草方法。[方法]利用不同用量的二甲戊灵和乙草胺对移栽后甘薯田进行喷施处理,对杂草防除效果和甘薯药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2种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33%二甲戊灵5 025 m L/hm~2处理的防除效果最好,50%乙草胺3 750 m L/hm~2处理次之。甘薯田以阔叶杂草为主,2种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均较好。2种除草剂只有在高浓度下产生苗期药害,但在甘薯旺长期药害症状全部消失,对甘薯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为秋冬薯区的甘薯田杂草防除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法提取烟叶中的茄尼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毅  倪晋仁  黄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56-6359
[目的]筛选烟叶中茄尼醇合适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考察3种方法提取的烟叶中茄尼醇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结果]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和超临界提取的皂化后烟叶粉末中的茄尼醇对DPPH的半清除率IC50分别为56.435、4.774、9.48 mg/L,索氏提取、超声提取的未皂化烟叶中的茄尼醇对DPPH的IC50分别为47.224、4.45 mg/L,对照Vc的IC50为13.89 mg/L,茄尼醇和Vc等体积混合清除DPPH的曲线介于两者之间。不同方法提取的茄尼醇的抑菌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超临界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提取。皂化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都有负面影响。[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烟叶中茄尼醇生物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超临界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提取。  相似文献   

19.
全桂静  耿大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76-13578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工艺对甘薯膳食纤维的提取效果。[方法]试验采用筛法、酶法及酶碱法提取甘薯膳食纤维,优化并比较这3种提取工艺的提取效果。[结果]酶法提取甘薯膳食纤维的提取率最高,能达到薯渣质量的38%。对所得膳食纤维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显示,酶法工艺得到的膳食纤维的持水性、吸油性及膨胀性均较好。[结论]酶法适宜于甘薯膳食纤维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甘薯茎叶多酚的组分构成及其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甘薯茎叶多酚组分构成;采用牛津杯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甘薯茎叶多酚及其组分对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及霉菌(米曲霉、米根霉)的抑菌活性。【结果】 甘薯茎叶多酚主要由7种多酚类物质组成,其中4,5-O-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最高(占总酚的40.18%)。甘薯茎叶多酚及其组分抑菌活性强弱顺序均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霉菌。多酚各单一组分中咖啡酸的抑菌活性最强,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7 μg/mL,与阳性对照(头孢曲松钠)相同。【结论】 甘薯茎叶多酚有潜质成为一种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新型天然抑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