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金针菇担孢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金针菇担孢子特性,为金针菇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金针菇黄色,白色品种孢子进行了观察及几个主要因素对孢子弹射,孢子生活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孢子核为2个,白色品系孢子略大于黄色品系,前者萌发速度也略快于后者;5-35℃下孢子的均可弹射,弹射最佳温度为15℃;金针菇孢子具有后熟性,低温贮藏4个月萌发热大大提高,但贮藏8个月的生活为完全裘失;  相似文献   

2.
董嘉梁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26-226,276
结合临安地区的多种废弃生物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现状,从金针菇的栽培生产效率和废弃生物资源再利用的角度出发,以金针菇为研究目标,进行金针菇利用山核桃壳、竹粉以及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基质的探索,并进行条件优化,以期为今后的金针菇生产和废物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4个品系虹鳟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选取渤海品系、Jalo品系、道氏虹鳟和美国金鳟4个品系的虹鳟Oncorhynchusmykiss(从受精到2龄之间)进行了两年生产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从开口摄食到2龄,各品系间虹鳟的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受精率和孵化率差异显著(P<0.01或P<0.05)。从受精率来看,Jalo虹鳟>道氏虹鳟>渤海虹鳟>美国金鳟;从孵化率来看,渤海虹鳟>Jalo虹鳟>道氏虹鳟>美国金鳟。各品系在饲料转化率、热生长系数和生长速度上也呈现显著差异(P<0.05),Jalo品系>道氏虹鳟>渤海虹鳟>美国金鳟。综合分析生产性能各项指标的结果,认为Jalo品系与美国道氏虹鳟较适合作为商业养殖品系。从体重变异系数和平均杂合度两方面来说,4个品系的虹鳟均适合作为选育的基础种群。  相似文献   

4.
<正>"金菇飘香春意浓,冰清玉洁如仙境。声光电控生产线,彩灯闪烁似霓虹。金菇朵朵连成片,疑是白云落人间。"这是高青诚信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标准化金针菇生产过程的真实写照,细观整个生产过程是集工业、农业、生物、信息、建筑设计与新材料、智能控制等技术于一体,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现金针菇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使金针菇从车间生产到餐桌消费的全过程处于可控状态,实现了每667平方米(1亩)土地  相似文献   

5.
目前天津市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技术已逐步成熟,本文结合天津绿洲庄园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多年进行金针菇生产的实际经验,对白色金针菇高效生产中的菌种选择、栽培料选择以及控制病虫害的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用性较强,希望对提高白色金针菇种植户及企业的种植效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棉籽壳袋栽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09-109
从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发茵培养与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采收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金针菇棉籽壳袋栽生产技术,以期为金针菇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东农业科学》2019,(7):126-129
研究了金针菇粉添加量对挂面质构和蒸煮特性的影响,以期得到合理的金针菇粉添加量。结果表明,白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为1.09%,高于黄金针菇,而多糖含量低于黄金针菇,其它基本营养成分及含水率、蛋白质、脂肪含量差异不大。随着金针菇粉添加量从0增加到40%,挂面的最大拉伸力、最大剪切力、咀嚼度逐渐降低,蒸煮损失率、熟断条率明显上升。应选择白金针菇作为原料添加到挂面中,且菇粉添加量应低于10%。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针菇规模化、工厂化周年生产的迅猛发展,金针菇病害逐年增多并加重,严重制约着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文中列出了当前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病害种类和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26个金针菇品种的品比试验及栽培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6个金针菇品种进行了菌线培养特性比较,发现菌丝长速,密度,色泽,现蕾难易等,与菇体色泽品系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品比试验,从12个黄菇品种中筛选出产量和商品性状较好的F124菌株。  相似文献   

11.
<正>金针菇在是世界第六大生产菇种,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我国金针菇生产位居世界第一位。灵寿县金针菇是该县传统食用菌栽培品种,也是全国的金针菇生产大县,近年来,随着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逐渐兴起,传统的农业栽培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设施及管理方法陈旧、菌种老化、生物转化率低,综合利用效率差等因素,极大地约束了行业的发展。集成优化和推广先进的金针菇生产技术,是保证灵寿金针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金针菇的栽培工艺步骤:培养料配制→装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的液体菌种。[方法]从工厂化生产的菌株与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及金针菇液体菌种在工厂化生产的应用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在4个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株中,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液体菌种开发宜以F白"18"为出发菌株;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宜为马铃薯15%、麸皮7%、蔗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转速150 r/min,温度23℃,pH自然,发酵罐培养时间结束点和适宜的菌龄均为144 h;在工厂化生产应用中,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缩短9 d,生物转化率提高了6.38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液体菌种的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市场对金针菇的需求,提高金针菇的生产效益,北京市大兴区良种场食用菌生产基地经过实践,探索出一套非季节性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技术措施,实现了金针菇的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14.
赵加生 《农技服务》2011,28(10):1423+1429-1423,1429
从生产原料、生产技术、采收及包装等方面时无公害纯白金针菇生产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白色金针菇由于其形美、色白、味鲜而梭誉为菌类中的上品。但由于其产量较低。生产条件要求较高,所以较多地区并未形成批量的周年生产。本文作者参观了湖南省岳阳市华联食用菌有限公司的白色金针菇周年生产流程,在广东省阳春市食用菌厂进行了白色金针菇的周年生产。之后,在贵州省贵阳市三元林场进行了周年生产试验。取得  相似文献   

16.
凝固型金针菇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以金针菇发酵上清液或发酵混合液与鲜牛奶按不同比例混合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金针菇发酵上清液或15%发酵混合液到鲜牛奶中,再加入6%的蔗糖和0.2%黄原胶,采用普通酸奶的制作工艺可生产出具有菇味清香、酸甜适口、凝乳均匀、色泽淡黄的凝固型金针菇酸奶。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工厂化袋栽工艺生产技术是依据金针菇的生长特性,采用现代工业设施,人工模拟金针菇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机械化、智能化、周年化、标准化生产的一种先进实用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生产金针菇的各环节进行总结,得出了一套较佳的再生法栽培金针菇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按照该工艺进行出菇,利用木屑、麸皮、玉米面的常规培养基,袋内干料在360 g时,出菇产量在450 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可达125%~128%。该法生产出的金针菇品质优良、货架期长、培养原料广泛,推广市场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生产金针菇的各环节进行总结,得出了一套较佳的再生法栽培金针菇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按照该工艺进行出菇,利用木屑、麸皮、玉米面的常规培养基,袋内干料在360 g时,出菇产量在450 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可达125%~128%。该法生产出的金针菇品质优良、货架期长、培养原料广泛,推广市场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瓶栽模式为例,介绍了金针菇周年工厂化生产环境智能化控制技术,以期实现金针菇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