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Diels-Alder反应将马来酸酐引入松香结构单元,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在马来海松酸分子结构中引入含有3个活性碳碳双键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为我国松香基精细化学品的精深加工提供一条新路径。【方法】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溶剂,通过中和反应制备马来海松酸钠盐,在微波辅助条件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以马来海松酸钠与氯丙烯为原料,通过相转移催化法制备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基于FT-IR、GC及M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确定优化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 h,氯丙烯与马来海松酸钠物质的量之比为3,催化剂用量5%,在此条件下产物的收率为93.2%。从色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反应进行比较彻底,原料峰已完全消失,而且生成的产物纯度较高,优化条件下所得产物GC含量为96.1%。红外光谱表征中红外特征吸收峰的消失和生成说明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3个羧基均发生了酯化反应,且反应较为彻底。质谱分析确认了以乙醇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副产物经甲酯化后主要有马来松香酸酐单烯丙酯及马来松香酸二烯丙酯,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产物主要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副产物只有马来海松酸酐单烯丙酯。质谱分析中m/z 538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分子离子峰,m/z 481的碎片峰为[M-OCH_2CHCH_2]~+是脱去1分子酯基部分生成的峰,m/z 439的碎片峰为脱去酯基后形成的稳定的马来海松酸酐结构,质谱碎片峰m/z 342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烯酯的质谱分裂逆Diels-Alder反应,碎片离子197的基峰是稳定的三环菲骨架结构。制备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为白色黏稠液体,其酸值为2.5 mg·g~(-1),密度为1.109 7×10~3 kg·cm~(-3),黏度为8.5×10~3mPa·s。【结论】开发了具有3个活性双键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聚合单体,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双马来海松酸酯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马来海松酸中酸酐和羧基反应活性的差异,合成了两种类型的双马来海松酸酯多元醇.测试了酯化产物的分子量、聚合度、粘度、羟值和官能度等理化参数;并对各产物的耐热性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酯化产物均可作为耐热的多元醇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3.
以马来海松酸和月桂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正辛烷为带水剂,合成了增塑剂马来海松酸三月桂酯。考察了各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马来海松酸)∶n(月桂醇)1∶5,催化剂用量为马来海松酸质量的3.6%,反应温度200~210℃,带水剂正辛烷15 mL,N2保护下反应8 h,产物为浅黄透明油状液体。通过HPLC测定酯色谱纯度为99.14%,采用1H NMR、13C NMR及FT-I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元素分析确定了产物分子式为C60H106O6。测得其酸值0.98 mg/g、加热减量≤0.08%、体积电阻率2.6×1011Ω.m、开口闪点269℃、凝固点-55℃、密度0.980 g/cm3、折光率1.484 6、含水量0.08%、黏度0.200 Pa.s、测定了其热重-差热曲线,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三月桂酯色泽浅,体积电阻率大,闪点高,黏度低,加热后酸值、色泽与加热前变化较小,耐挥发性好,符合增塑剂的要求,且一些指标比同类型产品性能好。  相似文献   

4.
马来海松酸聚酯氨基树脂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来海松酸和线性小分子二醇为原料,合成马来海松酸聚酯多元醇,再用氨基树脂交联,制备马来海松酸聚酯基树脂。利用热重分析,讨论了了不同原料种类及配比对树脂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聚酯多元醇和氨基树脂以及它们的配比直接最终树脂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5.
以马来海松酸和线性小分子二醇为原料,合成马来海松酸聚酯多元醇,再用氨基树脂交联,制备马来海松酸聚酯氨基树脂。利用热重分析,讨论了不同原料种类及配比对树脂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聚酯多元醇和氨基树脂以及它们的配比直接影响最终树脂的耐热性。只有选用耐热性好,官能度高的聚酯多元醇组分和自缩聚少的氨基树脂组分,并且在它们的最佳配比下,才能获得具有较好耐热性的聚酯氨基树脂。  相似文献   

6.
以马来海松酸酐和醋酸锌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反应成功合成了新型PVC热稳定剂马来海松酸锌。研究了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和醋酸锌摩尔比为1:3,反应温度为328K,反应时间为5h,反应得到高纯度的马来海松酸锌,产率可达93%以上。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AX)和X一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了产物中锌的含量。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得的马来海松酸锌属于三维网状化合物,产物中的-COO-与Zn2+发生了化学键合。采用刚果红法与热烘法初步研究了马来海松酸锌热稳定剂对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锌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效果,且具有很好的初期着色性,是一种较好的环保型PVC热稳定剂。  相似文献   

7.
马来海松酸型聚氨酯烘漆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来海松酸酯多元醇为原料,制备了马来海松酸型聚氨酯烘漆,利用热重法,讨论了不同原料组分及配比,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等因素对烘漆耐热性的影响,另外,还利用DSC,对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封闭异氰酸酯组分热解封温度的影响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改性松香类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油酸为脂肪酸,马来海松酸酰亚胺、双马来海松酸酰亚胺及甘油为原料,合成改性松香类水溶性醇酸树脂,讨论了油酸用量、醇酸配比,多元酸的种类对产物性能的影响,产物的耐热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9.
马来海松酸聚酯氨基烘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马来海检酸酯多元醇和氨基树交联,制备了马来海松酸聚酯氨基烘漆,重点讨论了不同原料组分及配固化条件等因素对漆膜性能的影响。性能测试表明,该类漆确定上仍较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马来海松酸酐和醋酸锌为原料,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反应成功合成了马来海松酸锌.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了产物中锌的含量;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AX)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醋酸锌和马来海松酸物质的量比为3∶1,反应温度为328 K,反应时间为5h反应得到高纯度的马来海松酸锌,产率可达94%以上.利用该方法制得的马来海松酸锌属于大分子化合物,产物中的—COO -与Zn2+发生了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11.
以马来海松酸酯多元醇、马来松香酯多元醇和松节油马来酐加成物酯多元醇为基,制备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热重分析表明,最终泡沫材料的热稳定性与酯多元醇的结构密切相关,热分析曲线呈明显的两阶段热分解过程。低温阶段的热失重主要由酯多元醇部分引起的,而高温阶段的热分解则主要由异氰酸酯部分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
以马来海松酸酯多元醇、马来松香酯多元醇和松节油马来酐加成物酯多元醇为基,制备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热重分析表明,最终泡沫材料的热稳定性与酯多元醇的结构密切相关,热分析曲线呈明显的两阶段热分解过程。低温阶段的热失重主要由酯多元醇部分引起的,而高温阶段的热分解则主要是由异氰酸酯部分控制的。  相似文献   

13.
蓝桉树龄对化学组成及其硫酸盐法制浆特性的  影响中性松香施胶剂的制备及施胶特性(英文)丙烯海松酸聚氧乙烯酯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微波加热再生粉状活性炭工艺研究及模型分析人工栽培缬草生长发育期精油及化学成分的变  化规律研究松香催化酯化反应研究进展(综述)略论分析单宁用皮粉的生产浅色的油酸、松香改性双酚A酚醛树脂的合成  与结构松油醇生产中副产物化学组成及分离利用的研  究双马来海松酸型聚(氨酯酰胺亚胺)烘漆制备及性能酚醛树脂浸渍木粉DTA/TG曲线解析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烷基葡萄糖多苷氢氧化钠预处…  相似文献   

14.
以马来海松酸、十二胺、十四胺、十六胺和十八胺为主要原料,经酰胺化和酸碱中和反应合成了马来海松酸酰胺二钠(C_n-MPA-2Na,n=12,14,16,18),采用IR和1H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浸叶法研究了C_n-MPA-2Na及文献合成的马来海松酸酰亚胺钠(C_n-MPA-Na,n=12,14,16)对小地老虎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室温下,C_n-MPA-2Na和C_n-MPA-Na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且C_n-MPA-2Na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300 g/L。水溶性的马来海松酸长链烷基酰(亚)胺钠中烷烃链长和羧酸钠个数对小地老虎拒食活性均无明显影响,其中C_(12)-MPA-2Na、C_(18)-MPA-2Na和C_(14)-MPA-Na对小地老虎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其拒食中浓度(AFC_(50))分别为0.51、0.54和0.77 g/L。  相似文献   

15.
废料指对苯二甲酸生产厂的PTA残渣、不合格的对苯二甲酸、粗对苯二甲酸和废聚酯或粗酸,其价格低,采用新工艺生产出增塑剂一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优质品,其性能优异,用途广,用量大,比邻苯二甲酸二李酯性能好,能满足70℃级标准要求,且废料价格比精原料...  相似文献   

16.
马来海松酸酐合成酯多元醇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研究了马来海松酸酐与过量的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的酯化反应,测定了反应产物的羟值、粘度、分子量及其分布、IR和TG曲线,比较了马来海松酸酐与不同摩尔比的二甘醇反应所得产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石油基增塑剂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邻苯类增塑剂被质疑具有持久性的生殖毒性,且在许多国家受到法规限制。而植物油脂作为精细化学品原料所具有来源广、产量大、可再生和价格低廉等诸多优势,已成为生物基增塑剂研究开发的焦点。综述了以植物油脂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环氧化、Diels-Alder反应、酯交换、氯代、酯化、缩聚、开环和双键加成等)对植物油脂结构中的不饱和双键、共轭双键、酯基、与酯基相连β碳上的氢、羟基和羧基进行改性,设计并合成出不同结构类型油脂基增塑剂,如环氧化植物油(环氧化脂肪酸酯)、C22-三酸酯、脂肪酸多酯、含硫脂肪酸酯、甘油酯、植物油聚酯型和阻燃型植物油基增塑剂等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合成工艺条件以及各类增塑剂对PVC制品的性能影响。与国外相比,我国油脂基增塑剂产品种类少、产量低,环氧类和氯代型油脂基增塑剂是比较成熟产品,开发其绿色的合成工艺是当下研究焦点。其他类型油脂基增塑剂除了要在结构设计、工艺开发上加大研究外,还需要加大在特定塑料制品中的应用研究。就国内情况而言,应重点开发量大价低的非食用油脂,以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杂多酸磷钼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马来海松酸。号察了催化剂用量、溶剂、反应时间及原料配比等对双烯加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松香与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7: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0%,甲苯作溶剂,反应时间4h,反应得率可达78.9%。  相似文献   

19.
用磷钼酸催化合成马来海松酸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多酸磷钼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马来海松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剂、反应时间及原料配比等对双烯加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松香与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7∶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0 %,甲苯作溶剂,反应时间4 h,反应得率可达78.9 %.  相似文献   

20.
马来海松酸快士醇树脂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松香和顺酐反应合成的马来海松酸(MPA)代替苯酐制备醇酸树脂涂料。讨论了合成工艺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非醇解工艺可以缩短合成改性醇树脂的反应时间。应用GPS和FTIR分析了MPA醇酸树脂的结构及分子质量,表明MPA醇酸权脂的分子质量经比苯酐醇酸树脂的大;比较了MPA醇酸树脂和苯酐醇酸树脂的涂膜性能,发现MPA醇酸树脂涂膜干燥速度快、硬度高和耐水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