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罗布泊“大耳朵”地区从湖心至湖岸7个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墨炉(GF-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19个沉积物样品中 Cd 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各剖面沉积物样品中 Cd 含量在盐壳层较高,往下各层 Cd 含量相对盐壳层含量较小且分布较均匀,其中 L07-10盐壳层 Cd 含量达到10.38 mg/kg,远超过了环境系统所能承载的能力,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性;水平方向 Cd 含量变化为湖中>湖心>湖岸.  相似文献   

2.
试论吉兰泰盐湖的发育与资源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包头-吉兰泰断陷盆地西南部的吉兰泰盐湖,其发育过程大体经历了外泄湖、内陆湖与盐湖三个阶段。目前盐湖已发育为干盐湖,并有快速发展为沙下湖之趋势。湖盐开采中出现的晶间卤水水位下降、流沙入湖等问题既是盐湖演化的必然结果,又与开发中轻视资源保护有关。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在顺应盐湖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人工措施,延缓盐湖演化的速度,在盐湖演化为沙下湖之前完成全部采盐任务。  相似文献   

3.
位于包头一吉兰泰断陷盆地西南部的吉兰泰盐湖,其发育过程大体经历了外泄湖,内陆湖与盐湖三个阶段,目前盐湖已发育为干盐湖,并有快速发展为沙下湖之趋势,湖盐开采中出现的晶闸卤水水位下降,流沙入湖等问题既是盐湖演化的必然结果,又与开发中轻视资源保护有关,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在顺应盐湖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人工措施,延缓盐湖演化的速度,在盐湖演化为沙下湖之前完成全部采盐任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赵凹油田A区B层7口取心井岩心观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测录井资料,运用沉积学方法,识别出研究区主体为扇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确定了10种(碎屑流、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溢岸砂、席状砂、浊流、前三角洲泥、浅湖砂坝、浅湖泥等)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沉积微相的组合特征和剖面、平面分布特征,指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浅湖砂坝为有利的储集相带,为油田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三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EsL2)储集砂体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充分利用岩心、测录井资料,开展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共识别出3种沉积亚相5种沉积微相类型,精细描述了各个小层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阐明了沉积微相的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半深湖沉积,随着湖平面升降和沉积物供给的变化,三角洲由西北向东南不断推进或收缩,纵向上可划分为3个旋回,即经历了3次由浅湖-半深湖演变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湖退过程。由于区内砂体横向尖灭普遍,可形成较大规模的岩性圈闭,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6.
疏勒河灌区土壤剖面盐分分布及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疏勒河灌区黄花一号点上利用"S"型布点法分3 层采集土壤样品,对不同层次土壤总盐、pH 及EC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通过土壤盐渍剖面的聚类分析,研究并探讨该地区不同盐分剖面类型土壤含盐量在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剖面点盐分除个别点外,大多数剖面盐分分布具有表聚性,土壤含盐量在垂直方向上变异较强,剖面的平均盐分,表层比中间层高56.44%,比底层高93.86%;土壤盐分离子组成中,阳离子含量Na+>Mg2+>Ca2+>K+,阴离子含量SO42->Cl->HCO->CO32-;就各离子与CE的相关性而言,阴阳离子均与EC成显著正相关,其中阳离子以Na+相关性最好,阴离子SO42-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测井、录井、岩心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应用构造学、沉积学基本原理,系统地探讨了研究区内早白垩世嫩江组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深入研究了嫩江组各段沉积相平面分布及盆地沉积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嫩江组物源来自北部的长春岭-肇州水系和西南的通榆-保康水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和半深湖-深湖4种主要沉积亚相类型,嫩一段到嫩五段表现为从深湖-半深湖到浅湖再到三角洲前缘沉积的过程,表现出湖盆急剧下降(嫩一段、嫩二段)到缓慢抬升(嫩三段至五段)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不同降雨强度下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规律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原状土柱 ,对滨海盐渍土的水盐运动进行了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7,14和 2 8mm的雨量下 ,滨海盐渍土土壤剖面的水分运动规律基本相似 ,水分运动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入渗控制阶段和蒸发控制阶段。第 1阶段经历的时间很短 ,第 2阶段经历的时间较长 ,其水吸力随时间变化趋势符合对数方程 ,达到极显著水平。剖面上盐分运动规律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小雨时土体中的盐分再分布十分缓慢 ,甚至基本没有变化 ;中雨和大雨时土体中的盐分明显发生再分布 ,且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即盐分迅速下降阶段和盐分缓慢上升阶段。中雨和大雨第 2阶段盐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符合对数方程 ,达到极显著水平。就脱盐效果而言 ,小雨很难使土体脱盐 ;中雨能使土体在短时间内部分脱盐 ,但长期而言 ,整个剖面脱盐效果不理想 ;大雨能使整个土壤剖面长期处于脱盐状况 ,因此脱盐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采集了宁夏灵武郝家桥镇四个剖面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研究该地区农田土壤全盐及分盐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电导法、烘干残渣法、离子求和法所得结果相关性较好;该地区农田土壤在不同地点,不同层次间变化显著,并且土壤盐分随深度增加而下降;不同地点同一层次间土壤盐分含量不一致;该采样区水溶性盐以硫酸盐为主。  相似文献   

10.
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剖面盐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柽柳地、芦苇地、裸地、杨树地、辣椒地)剖面盐分类型、含盐量变化特征及盐分离子组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盐分类型可以划分为表聚型、震荡型、均匀型3类。柽柳地与裸地的土壤剖面类型为表聚型,其土壤剖面变异系数为61.28%,表聚系数是底聚系数的4.45倍,表层聚集现象严重;芦苇地的土壤剖面盐分类型为震荡型,变异系数为30.05%;辣椒地和杨树地的土壤剖面盐分类型为均匀型,变异程度最小仅为表聚型剖面的47.65%。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剖面平均盐质量分数呈现柽柳地裸地芦苇地辣椒地杨树地,其中柽柳地平均盐质量分数为2.67g/kg,与杨树地土壤平均盐质量分数之比为2.45。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剖面盐分组成以Na~++K~+、SO_4~(2-)、Cl~-为主,阳离子平均质量分数呈现Na~++K~+Ca~(2+)Mg~(2+),阴离子中总体表现SO_4~(2-)Cl~-HCO-3,盐分状况的主要特征因子为Cl~-、SO_4~(2-)、Na~++K~+、总盐(St),土壤剖面盐分以氯化钾钠盐和硫酸钾钠盐为主,Cl~-与Na~++K~+相关系数为0.941,SO_4~(2-)与Na~++K~+相关系数为0.884;盐分状况因子Cl~-、SO_4~(2-)、Na~++K~+、St与电导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电导率与Na~++K~+回归拟合效果较好,拟合关系式为y=0.039 5x+0.218 6,R2=0.966 7,P0.05。  相似文献   

11.
罗布泊是我国干旱地区著名的湖泊,地处古代沟通东西文化的通道—丝绸之路的要冲,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是一个充满自然和文化之谜的神秘地区。通过对罗布泊地区高程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其湖心的具体位置。罗布泊"大耳朵"纹理目前被认为是罗布泊湖水退缩留下的印迹,从沉积学角度考虑,罗布泊的湖心应处在耳心处。2006年DGPS实测结果表明罗布泊最低点处于"大耳朵"的耳心处(90.500°E、40.131°N)。研究罗布泊的"湖心"位置确定对科考、科研、旅游和文化等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土壤多样性理论方法分析罗布泊地区的土壤多样性.[方法]利用ArcGIS对空间数据进行矢量化,获得空间数据的属性值.多样性指标的计算和成图则在Excel中完成.[结果]罗布泊地区土壤类型单一.在地形地貌上,石膏质盐壳上发育的土壤亚类,其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都很高;在地质构造单元新生代盆地上发育的土壤亚类,其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值数是最高的,但是均匀度却是最低的.面积与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之间均符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结论]土壤多样性受到土壤分类精度、地块单元面积以及所包含各亚类面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71—2011年天水地区河谷、渭北、关山区3个代表点的气象站资料,以湿润度指数(M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降水距平百分率(Pa)3种干旱监测指标及等级划分为基础,对天水各气候区的春、夏、秋3个主要作物生长时段干旱气候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水春季(3—5月)出现干旱灾害的气候风险最大,各气候区10年中有6~8年出现干旱,中旱以上干旱河谷区10年中有4~5年、渭北区有5~6年、关山区有2~4年出现;夏季(6—8月)干旱风险次之,各气候区10年中有6~7年出现干旱,中旱以上干旱河谷区10年中有2~4年、渭北区有2~3年、关山区有2~4年出现;秋季(9—10月)各等级干旱气候风险出现均较小。各季干旱风险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  相似文献   

14.
罗布泊强氯盐渍土溶陷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罗布泊强氯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对该盐渍土进行了室内溶陷试验.试验运用单轴压缩试验双线法,通过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干密度条件下对盐渍土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罗布泊强氯盐渍土随着含水率、干密度的增加,溶陷系数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加,溶陷系数增大.压力小于200 kPa时,随着压力的增加溶陷系数增加速率较快;压力大于200 kPa时,随着压力的增加溶陷系数增加速率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61-2009年气象数据,利用区域旱涝指数Xi和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法对陕西渭北旱塬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气温以0.246℃/10a的速率呈现明显增温,气候呈暖干化趋势,且在1991年和1994年发生了变干旱和增温的突变。近49年来,出现了5年偏旱、3年大旱、2年重旱。干旱存在季节性差异,夏季和冬季干旱趋势减轻,春季和秋季干旱趋势增加。季节性连旱时有发生,冬春季连旱次数最多。夏季大旱和四季连旱是造成渭北旱塬严重干旱年份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甘肃省境内35个气象台站自1965-2015年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通过统计春、夏、秋、冬及全年的累计降水量,计算出上述四季及全年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值,并采用EOF分析方法对SPI值分别进行时空分解,研究SPI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从而分析甘肃省五十年来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整个区域范围内特征向量为一致的正值区,表面1965-2015年甘肃省旱涝变化整体同步,即一致性变涝或变旱。(2)时间系数演变来看,四季分布不均匀,极值相差较大,1965-2015年间春、秋、冬季气候向湿润转变,夏季有向干旱发展的趋势,干旱多发生在甘肃省的西北、东南地区,且夏季干旱范围最大。(3)1965-2015年间甘肃省全年干旱呈现由干旱到湿润,再由干旱到湿润的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鉴定水稻RR(response regulators)家族成员OsSSRP(salt–sensitive RR protein,LOC_Os08g35670)是否响应盐胁迫,以日本晴为背景材料,采用Blast比对、结构域预测和启动子元件分析等方法,分析发现OsSSRP仅含REC结构域基序,其启动子元件中含有大量脱落酸...  相似文献   

18.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东北部,天山山脉西麓,与新疆阿克苏地区接壤,研究其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对于了解中亚气象与环境变化,应对新疆气象与环境将出现的演变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基于英国East Anglia大学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提供的1971-2000年的数据资料,并结合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的9个吉尔吉斯斯坦气象站点国际交换数据,利用PDSI干旱指数的空间分布和年际间变化特点,分析了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近30a的气象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吉尔吉斯斯坦在空间上除东北角呈湿润等级,西北角呈干旱等级外,大部分区域处于干湿正常等级;全国四季干湿适当,大部分区域处于干湿正常等级;而在时间上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逐渐湿润化,而东南部逐渐干旱化,区域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从新疆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的湖盆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51个细菌菌株。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的分离效果,测定了嗜碱细菌生长的pH值范围,对不同碱性物质KOH、K2CO3、NaOH、Na2CO3的选择性和对NaCl、KCl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添加了罗布泊盐壳浸提物的培养基更有利于嗜碱细菌的富集培养和分离。分离菌株中专性嗜碱菌、兼性嗜碱菌和耐碱菌的比例分别为29.8%,39.7%和30.5%。54.3%的嗜碱菌菌株对4种碱性物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13.2%菌株对Na^+有一定的依赖性,对含K^+碱性物质敏感,只有1.9%的菌株对CO32-碱性物质敏感。77.1%嗜碱细菌可以耐受7%-15%的NaCl和10%-20%的KCl,具有较强的耐盐特性,其中是否存在嗜盐碱双极端因子的古菌,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