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地区食物结构及其安全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是国民经济基础之基础,食物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及时把握和正确判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食物安全状况,对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2000—2014年西北地区7个省(区)的食物结构及生产量、人均食物占有量和主要食物的平均人日热量拥有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的食物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估和判断。结果表明:2000—2014年西北地区7个省(区)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棉花、油料等食物产量整体上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食物种类趋向多样化和丰富化;近5年西北地区粮食和水果人均占有量均超过全国人均水平,2000—2014年人均奶类、棉花和油料占有量大于全国人均占有量,但人均蔬菜、禽蛋和肉类占有量低于全国人均水平;除青海地区外,其他6个省(区)2014年人均每日热量拥有量都达到营养学要求;2000年以来,西北地区食物安全程度不断提高,但2014年,西北地区食物安全仍处于一个较低安全水平;当前西北地区仍面临着水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和质量有限、农业技术设备落后等挑战,使该地区食物安全受到威胁,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绿色食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与内涵、绿色食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开发绿色食品的理论基础,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现,二是相辅相成,将共同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Reduction in food production, food insecurity, and youth unemployment have characterized the present day status of the Nigerian economy. These problem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population without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favorable polic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methods to promote increased food produc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food security in Nigeria.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e to food security and the need to empower smallholder farmers, especially women and youth. The need for holistic agricultural research, encompassing various stakeholders in th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sectors of the agricultural value chain, is also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4.
秦彤  荆培君 《计算机与农业》2012,(7):117-118,124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注意,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能值分析的高产粮区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区域粮食高产农田生态系统是否可持续成为关系中国粮食安全的热点问题.运用能值分析和农户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分析了1996年和2006年华北高产粮区农田生态系统能值的投入产出总量、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996年至2006年10a间,每公顷总能值投入增长了26.50%,而每公顷能值...  相似文献   

6.
辐照降低食物致敏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食物过敏是当前食品安全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辐照技术作为解决食物脱敏的方法之一,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辐照降低食物过敏原致敏性的机理,并介绍了辐照脱敏研究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Food security in India is adversely affected by several abiotic, biotic, and sociopolitical situations. The current position may worsen in the future if timely and appropriate actions are not planned and executed. The pressure of human population and land for cultivation, climate change, government policies of public distribution and marketing of food grains, and lack of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all are contributing to slow down the availability of foods. Also, crop productivity seems to be very much unsustainable. The situation has to be remedied by all possible means and citizens must be assured of food security. This review summarizes several strategies for crop production and food distribution and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 second Green Revolution.  相似文献   

8.
德国高等院校食品科学技术教学体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食品科学技术教学体制的发展是以德国有关食品生产和检验的法规为基础,并根据食品生产企业的实际需要而逐步完善的。教学目标是为食品生产企业和与食品生产有关的科研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教学内容包括与食品生产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食品营养科学知识,食品法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五个方面。其教学体制的特点是教学知识面宽,试验和实习课程所占的比重较大,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因此,德国食品科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在食品生产企业和与食品生产有关部门从事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计算机系统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自动报警与智能决策,该文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为安全指标,研究了食品安全信息风险的量化算法和计算机软件实现方法。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食品安全风险,提出了依据检测数据和其它监管信息,将食品安全信息风险分为5个等级的数据模型。并结合牛奶检测实例,探讨了将此数学模型编程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关键步骤和技术。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可以对不同的食品安全事件发出预警,实现预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相似文献   

10.
细菌胞间的分子通讯与食品保藏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世界并不寂静,彼此间以信息分子为“语言”互相交流。当环境中群体数量达到一定密度后,细菌通过信息分子发出信号,调整和实施共同的行为,引发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简称QS)现象,从而展现出单个细菌无法实现的新的特征行为和生理功能。导致食品腐败的腐败菌之间也存在QS现象。文章概述了QS现象及其与食品腐败的关系,阐述了以食品腐败菌的QS现象为靶点的食品保藏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优质食品原料对优质食品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得到优质的食品原料,农业生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应强调食物营养的增强和安全性的改善。文章还回顾了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中的应用,强调优质、天然、无害、健康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措施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业种植和养殖业源头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食品市场管理存在的种种弊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新的关注视点。为了加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尽快构建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增强食品国际竞争力,该文将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划分为污染及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并对它们作了详尽的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生物被膜看食品机械安全性设计准则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目前生物被膜及其对食品机械设备和食品安全性危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食品安全卫生、食品加工工艺、机械设计理论、材料科学及微生物生态学等多方面理论,提出并建议食品机械设备设计准则中增加基于食品安全性的基本准则,旨在防止和降低生物被膜对食品机械设备及其加工产品所造成的危害,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区域粮食安全风险因子识别和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宏观粮食安全的基础.该文运用故障树法对影响中国粮食供需安全的风险因子进行了定性识别,建立了粮食安全风险因子识别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系数法对区域粮食安全风险因子进行定量识别.该文以湖南省洞庭湖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依据各风险因子风险来源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建立了风险因子的分类体系.结果表明:自然灾害、耕地资源约束、水资源约束、劳动力短缺、农药和化肥投入成本约束、人均粮食消费量变化、收入水平变化、人口数量变化是影响该区域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客观依据,也能为讲一步开展粮食安全风险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发展生态农业关键要从开发安全食品抓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阐述了我国农产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加快发展安全食品的重要性。指出发展生态农业关键要从开发安全食品抓起 ,并提出加快发展安全食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缺口率模型的区域粮食安全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入分析各区域的粮食供需趋势对于保障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该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国粮食供需安全的风险源,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缺口率风险评估模型并划分了相应的风险等级,然后以洞庭湖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灾害是影响洞庭湖区粮食供给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人口增长则是影响该区域粮食安全的普遍因素;对于大多数的县/市,资源和投入要素对未来的粮食供给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当自然灾害为一般情景或乐观情景时,洞庭湖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较为乐观;当自然灾害为悲观情景时,湖区部分县/市的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但就湖区整体而言,通过湖区内部调剂即可以满足高风险县/市的粮食需求。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客观依据,为粮食安全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food safety knowledge, practices, and training needs of local processors and vendors of soy products in South West Nigeria. Ninety women, processors, and vendors were interviewed using a structured interview schedule about their training in food processing; knowledge of food hygiene, spoilage, and poisoning; primary source of water for processing; method of refuse disposal; types of toilet facilities; and hand washing, storage, and packaging practices. Laboratory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storage of soymilk and soy cheese displayed for daily sale and to develop training in good food safety practices for local processors and vendors as an interven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18.
食品加工中风味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风味的食品和为食品加工提供指导,通过对大量的食品风味经验知识的研究,探索了风味的本质问题,探讨了食品化学组成对风味造成的影响,总结出了主风味理论,合适浓度理论,平衡刺激理论,风味层次理论,风味音乐理论和刺激钝化理论等6个风味规律。并列举大量的实例对其进行解释,同时还论述了食品物理性质如质构、温度和比热对风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may have a bearing on consumers' preference for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framed symbols on food products contain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ingredients. An online survey tested the influence of three categories of variables—individual cognitive-psychological attributes, media and information-related variables,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on consumers' preference for symbols that have been framed in a positive or negative way.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consumers' preference for positively framed symbols was determined by their objective knowledge of genetic modification, education, and income, while preference for negatively framed symbols was influenced by objective knowledge and exposure to food labels.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加工应重视餐桌主食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食物生产近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加工是解决生产局部过剩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产品和粮食加工的主要出路在于餐桌主食。主食工业化应重视传统食品的调查、整理、开发,传统食品不仅需要运用新科技知识来提高,也需要对其文化功能的发掘和发扬。开发适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食品,也是面向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