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曾祥明  石佳 《甘肃农业》2005,1(8):109-110
宪法监督是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实现宪法秩序的关键所在。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应以现行宪法体制为基础,通过修改《立法法》,分别构建立法违宪监督体制和行为违宪监督体制,然后建立二者的整合机制,其关键在于通过宪法的司法适用如宪法诉讼制度建立行为违宪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使得我国宪法私有财产权保障规范体系得以完善,然而,完善的宪法规范并不必然导致宪政的实现。如何通过改善宪法实施所需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条件,建立宪法解释、违宪审查等制度,使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规范真正发挥作用,是我国宪政建设的当务之急。展望未来,我们的宪政之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3.
徐慧  张建军 《甘肃农业》2005,(10):141-141
宪法的核心是保障人权,宪法的一些基本权利长久以来得不到有效保障,宪法司法化是权利实现的程序化机制。为了切实保障人权,我国应建立和完善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救济制度,把诉讼制度引入宪法的保障,建立宪法法院。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宪法观念所具有的关键性表现为:其宪法观念具有提升个人宪法素养、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和增强示范群众效果的作用。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宪法观念是由宪法至上、依宪执政、权力受监督、权利受保障共同构成其核心的宪法观念体系。基于“关键少数”宪法观念的这种关键性,通过“宪法人”引入、巩固传统宪法知识培训、开展特色宪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实施宪法考核等措施来培育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宪法观念就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现代宪法思想是强调权力制约、权利保障且具有最高性的指导准则,但现代宪法思想最终形成和完善是一个渐进历史过程。本文从历史角度探寻现代宪法思想的理论根基,以揭示现代宪法思想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完善环境权的宪法规范,需要对环境权理论作整体梳理,分析环境权在宪法中的各种表现形式,澄清环境权的宪法含义及其在宪法权利体系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构建环境权的宪法规范和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司法审查制是现代国家宪法监督的一种很重要的模式,现为世界60多个国家所采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第25号司法解释使普通的审判和宪法联系了起来。司法审查制的存在和发展有其相应的制度条件和法律条件。  相似文献   

8.
杨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70-16372
介绍了"三会村治"的运作模式,包括"三会"组成人员、"三会"职能构成、"三会"制约与协调的关系。通过梳理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及相关的《宪法》及《村委会组织法》法律条文,考量了"三会村治"的法律正当性。并在制度设计的细节方面,对"三会村治"新模式进行了完善:严格任职条件,确保"三会"组成人员的素质要求;规范选举程序,保障"三会"组成人员的公平当选;完善罢免程序,强化"三会"组成人员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行政单位审批与监督在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与此相对应,企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却相对表现不足。对此,本文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单位内部监督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认为,加强和完善企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一是要加强对企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监督并建立监督委员会;二是加强对企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监督并建立监督委员会;三是要加强企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四是要加强自下而上的内部监督;最后是要加强对企业单位监督人员的制约,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来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企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从而促进企业单位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肖琬君  秦蓁  熊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66-13168
论述了重塑我国农村金融监督体系的必要性:有利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形成良性竞争局面;有利于明确农村金融组织角色定位,更好地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有利于形成安全的农村金融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析了重塑我国农村金融监督体系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农村金融立法相对滞后,监管部门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行政监督不力,导致农村金融监管错位、越位和缺位;农村金融组织管理机制不合理,内部监督机制可操作性较差;农村金融行业监督组织不健全,功能不完善;公民监督意识薄弱,社会监督机制发育缓慢。提出了重塑我国农村金融监督体系的路径选择:加快农村金融立法,为农村金融监管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明确政府部门职能定位,发挥其农村金融监管主导作用;改革农村金融组织现行管理方式,建立和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的农村金融行业监督组织,完善其监督职能;积极培养公民的监督意识,促进社会监督机制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长沙地区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得出男性不育患者体质分布的特点及精索静脉宽度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常见病因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男性不育的新思路。方法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长沙地区344例不育男性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并分析精索静脉宽度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不育患者中平和体质占17.4%,单一偏颇体质占25.6%,混合偏颇体质占57.0%。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平和质(17.4%),湿热痰湿质(14.2%),阳虚气虚质(9.59%),湿热质(8.43%),阳虚痰湿质(6.69%),痰湿质(5.81%)、气虚湿热质(5.81%),气虚质(4.94%),阳虚质(4.36%),气郁气虚质(3.49%)。男性不育患者双侧精索静脉宽度与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质、痰湿质在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患者中分布比例较高。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中,平和质、湿热质和气虚质是主要单一体质类型;复合类型中各型相对分散,但仍然表现以湿热复合类为主要特征,而阳虚、气虚、痰湿复合类次之的分布特征。湿热质、痰湿质与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2.
1922年,随着旧国会的恢复和制宪运动的兴起,知识界就中国应该制定一部什么样的宪法开展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以《东方杂志》"宪法研究号"为中心,以国家结构形式、政体形式、国民权利问题为视点,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时人发表的各种不同意见或宪法主张,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其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在拙作《图书馆服务文化体系构成初析》的基础上,对图书馆服务文化体系构成作进一步的剖析。主要讨论了图书馆服务文化体系构成的核心、特征与功能,使图书馆服务文化体系的论述得以完整化。  相似文献   

14.
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形式的主流,中国也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将“依法治国”写进最新修订的宪法。通过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展轨迹的考察,认为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权力与权利的制衡问题,而解决的途径便是法治。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宪法的产生是这一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标志着民主与法治的全面融合。中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宪法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两种类型水牛额窦内部都呈拱桥式薄壳结构。摩拉水牛额窦发达,小隔板数多,有2—3层,拱桥结构明显。四川水牛额窦较浅,小隔板数少,仅1—2层,仍为拱桥结构但不如前者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下称"协商式监督")是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所进行的一种民主监督。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商式监督具有两大监督指向:议政督政和传导民声;具备两大监督优势:聚合发声和真诚沟通。为了进一步完善协商式监督,须做好如下优化工作:将议政督政和传导民声这两大监督指向融合贯通,打通监督壁垒;将聚合发声和真诚沟通这两大监督优势融为一体,凸显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并与其他监督类型综合发力,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长沙市34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体质分布的特点及其精液质量、睾丸大小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常见病因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方法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344例不育男性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思路。结果 344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平和体质占17.4%,单一偏颇体质(为一种偏颇体质者)占25.6%,混合偏颇体质占57.0%。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平和质(17.4%)、湿热痰湿质(14.2%)、阳虚气虚质(9.59%)、湿热质(8.43%)、阳虚痰湿质(6.69%)、痰湿质(5.81%)、气虚湿热质(5.81%)、气虚质(4.94%)、阳虚质(4.36%)、气郁气虚质(3.49%)。结论 从单一体质类型看除平和质外,湿热质和气虚质是不育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复合类型中,虽然各复合型相对分散,但仍然表现以湿热复合类为主要特征,而阳虚、气虚、痰湿复合类次之的分布特征;而总体阴虚质、特禀质、血瘀质及其复合类都很少见;不育症患者不同睾丸体积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天基 《油气储运》2008,27(5):55-59
概述了SCADA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构成和特性.认为设计管理、监理管理体制、招投标管理体制、质量管理体制、HSE管理体系、审计监察监督体制和投资控制管理体系是长输管道SCADA系统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中应设置的重要环节.介绍了SCADA系统在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中的实施程序及其在设备与管道上进行联合控制试用的实际效果.通过分析,提出了SCADA系统在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