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肃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甘肃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的分析 ,提出甘肃省发展小杂粮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 :加强优质小杂粮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推广高效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建立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对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发展小杂粮生产,在推进区域布局、提高品质单产、开发产品、树立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山西小杂粮种植效益不高,市场发育滞后,加工水平低下,制约了小杂粮产业的发展。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扶持龙头企业,开拓消费市场,坚持扶优打假,才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性优势,促进山西小杂粮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甘肃省庆阳市小杂粮生产的基本情况和生产现状,提出其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优质小 杂粮专业化生产基地,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小杂粮生产的快速发展,加大产后开发力度,实现小杂粮的加 工增值和产业化开发,打造庆阳绿色杂粮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临泽县小杂粮生产现状的阐述,分析了临泽县发展小杂粮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优质丰产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建立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以基地带动生产,提高规模效益;树立品牌意识,发展优质小杂粮生产;积极发展深加工,拓宽流通渠道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的小杂粮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产业优势明显。文章通过调研,了解甘肃省小杂粮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目标及举措。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白银市在2003年就把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以羊产业和蔬菜产业为重点,着力构建羔羊、蔬菜、小杂粮和林果等四大生产基地,并加大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92元,比  相似文献   

7.
山西是小杂粮王国,品种全、品质高、产量大,在中国小杂粮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省份的小杂粮相比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从国际国内市场上来看,小杂粮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山西应立足国际国内市场,着力于小杂粮产业发展及竞争力的提升,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加快市场建设、打造国际国内名牌,将山西建成中国和世界优质小杂粮基地。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分析了甘肃省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繁育基地建设现状,提出了甘肃省种子种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甘肃种子种苗产业发展对策是:增加生产投入,扩大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加强育种工作,加大良种宣传推广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制定种子种苗标准,完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际小杂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系统地分析了云南小杂粮的地位、资源特色、生态、区位、品牌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指出云南小杂粮产业化存在着科技含量低、盲目性大、技术落后、无名牌效应等问题。提出了云南小杂粮产业化发展必须统一规划和布局,重点建立绿色或无公害生产基地,积极推广名牌战略,充分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拓展小杂粮的研发和利用途径等。以期使小杂粮在云南农业产业化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挥资源优势 加大小杂粮开发力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同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小杂粮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小杂粮的前景的四项措施:一是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小杂粮的产业化经营;二是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小杂粮的标准化生产;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四是进一步开拓市场,建立现代化小杂粮市场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