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夏棉间作复合群体中,早熟品种中棉所27密度27以8.0万株/hm^2,中熟品种苏棉8号密度以4.5万株/hm^2为宜,两品种合计群体密度12.5万株/hm^2,皮棉产量合计1710.1kg/hm^2,在不同的密度配置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2.
优质小麦品种、密度、肥料三因素联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优质小麦品种,密度、肥料三因素联合效应,结果表明,优质饼干用小麦垦红16号产量最高,其次是优质面包用小麦龙辐91B569;最优组合为垦红16号栽培密度675万株/hm^2,克丰6号为600万株/hm^2,二者施肥(纯量)为每公顷氮97.5kg、磷60.0kg、钾22.5kg;垦红14号栽培密度675万株/hm^2,龙福91B569为600万株/hm^2,二者施肥为每公顷氨、磷各90.0kg。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豫玉33号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玉33号超高产栽培的最佳密度范围为67500-75000株/hm^2,75000株/hm^2以下,产量随蜜度增加而增加。75000株/hm^2时,产量高达13195kg/hm^2,密度超过75000株/hm^2,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棉16号密度与速效氮肥施用方法二因素试验的产量结果的统计分析,探索了种植密度和速氮施用方法对辽株16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辽棉16号在辽宁棉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是10500株/hm^2。最有效的氮肥施用技术是:在施用底肥磷酸二铵375kg/hm^2的基础上,穴施花铃肥尿素225kg/hm^2。  相似文献   

5.
陇中旱地地膜谷子施肥量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裂区设计,以施肥量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了施肥量、密度及二的互作对地膜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144kg/hm^2,产量为6410.2kg/hm^2;最佳密度为60万株/hm^2,产量为6701.4kg/hm^2;施肥量与密度的最佳组合为施纯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144kg/hm^2,密度为60万株/hm^2,其产量为7460.0kg/hm^2。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省工棉2号的高产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最佳种植密度和最适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桃园县地区,省工棉2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在该种植密度下,司尔特棉花专用缓释肥的最佳施用量为900kg/hm^2,籽棉产量可达3422.5kg/hm^2。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烟糯7号鲜食糯玉米产量和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6.75万株/hm^2时烟糯7号的植株性状、穗部性状表现最优,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16213.5kg/hm^2和26550.0元/hm^2。  相似文献   

8.
2000-2001年进行的蚕豆/马铃薯复合种植适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蚕豆27.00万株/hm^2、马铃薯6.00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产值最高,会计产量达8021.3kg/hm^2,产值达15325.88元/hm^2,比对照(单种马铃薯密度6.00万株/hm^2)产量增加26.2%,产量增加20.6%;蚕豆33.00万株/hm^2、马铃薯6.00万株/hm^2的处理,会计产量为7667.1kg/hm^2,产值为14575.64元/hm^2,比对照产量增加20.7%,产值增加14.7%;在不同密度试验中,蚕豆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马铃薯产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免耕播种对麦茬夏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播种可以减少生产中劳动力和机械的投入,提高产投比。以不同类型的3个夏谷品种衡谷10号(常规品种)、冀谷31(抗除草剂品种)和张杂谷11号(杂交品种)为试材,在麦茬地进行免耕播种,以传统的旋耕条播为对照,比较2种播种方式下谷子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留苗密度相同时,3个谷子品种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对谷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不同;谷子品种相同时,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不同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差异较大。免耕播种时,衡谷10号和冀谷31均在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剐达到了5380.20kg/hm^2和5680。35kg/hm^2,较同密度的CK增产68.13%%和5.77%;张杂谷11号在留苗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了5010.30kg/hm^2.较同密度的CK(旋耕播种该密度时产量最低,3260.10kg/hm^2)增产53.69%。夏谷常规品种免耕播种的产量高于传统的旋耕播种,但应适当加大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较适宜;而杂交种免耕播种时应适当降低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22.57万株/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黔西北山区玉米超高密度种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毕单15号在毕节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设置了6个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地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8 370株/hm^2,单产达7 680.0kg/hm^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育苗移栽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比例与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密度〉氮肥〉钾肥〉磷肥,氮肥和密度的增产效应最大,且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或密度加大,产量逐渐提高。欲求高产,应重视氮肥的施用量,在保证合理密度时,还应注意磷肥与钾肥的配合施用。初步提出在育苗移栽条件下,云油杂2号以播种密度13.5~15万株/hm^2、施纯氮300~337.5kg/hm^2、纯磷150kg/hm^2、纯钾52.5-90kg/hm^2的条件下,产量达到4000kg/hm^3。  相似文献   

12.
限量灌溉下不同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供试材料,在底墒充足情况下小麦全生育期仅灌一次拔节水;设置不同密度处理,研究限量灌溉对不同群体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群体密度增加,群体指标增大;基本苗300万/hm^2处理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率最高,分别为7 854.6 kg/hm^2和21.2 kg/(hm^2·mm)。  相似文献   

13.
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宜春,油菜品种赣油杂1号最适直播密度为27万株/hm^2,在此密度条件下,产量可达2216.1 kg/hm^2,其株型适中,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较多,分别为7595.1万/hm^2、18.8粒,且抗性较强,发病率低于10%,病情指数低于5.0。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施氮量、栽插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施N:纯N75-270kg/hm^2,密度:常规稻15-37.5万穴/hm^2),对产量的影响:密度大于施氮量。沿淮、淮北稻区,合理的氮肥、密度组配为:常规稻N192 kg/hm^2,密度28.5万穴/hm^2,杂交稻纯N192 kg/hm^2,密度21.3万穴/hm^2,抗病品种的施N量可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5.
3个普通玉米品种(系)在临洮县的耐密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67 500株/hm^2与82 500株/hm^2两个密度水平下,对临洮县大面积种植的3个玉米品种(系)豫玉22号、先玉335及自选163的产量、株高及行粒数等耐密性评价指标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密度水平下,自选163折合产量差异不显著,株高与行粒数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豫玉22号与先玉335折合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株高与行粒数差异不显著。表明产量、株高及行粒数等指标可用于玉米材料与品种的耐密性评价。在82 500株/hm^2密度水平下,先玉335、豫玉22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1 548.8、20 372.0 kg/hm^2,较自选163分别增产20.82%、14.22%。可见先玉335、豫玉22号属耐密玉米品种,在玉米生产中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6.
河西砂壤土啤酒大麦不同密度和施肥措施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河西砂壤土不同密度和施肥措施对啤酒大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氮肥,磷肥对啤酒大麦产量的效应曲线均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密度与磷肥存在显的互作效应,产量大于5250.0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施纯氮187.5-225.0kg/hm^2,五氧化二磷112.5-150.0kg/hm^2,密度375.0万-450.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大豆品种沈农6号叶片的产量形成,结果表明,沈农6号的生物产量在不同施肥量间差异显著,在不同种植密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这说明生物产量受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影响都较大。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生物产量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不同,最大积累速率也不同。在同一施肥水平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最大积累速率有降低的趋势。在3种不同的种植密度下,以种植密度为15.0万株/hm^2的植株籽粒所占的比例最大(37%)。种植密度为7.5万株/11m2和15.0万株/hm^2的群体籽粒分布均集中植株中下部,而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的籽粒主要分布于植株中上部。短果枝出现的最早层次都是在20~30cm。在植株上,短果枝的分布位置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施肥水平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施肥水平与密度互作间的产量差异显著。这说明:对沈农6号而言,种植密度对产量形成更为重要,并且施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种植密度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种植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良密植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58为试材,设种植密度75 000株/hm^2、90 000株/hm^2、105 000株/hm^2和120 000株/hm^24个水平,在不同生育时期内,调查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单株及群体成产性状、穗部性状和籽粒干物质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有明显影响。高密度栽培时,种植密度超过一定群体后,群体对单株的影响由最大值逐渐减少;低于此密度后也是如此。在高密度栽培中,郑单958种植密度的临界值为9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9.
审定编号苏审棉200506来源与类型原名“新洋822”,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一代种,由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以苏棉9号/苏棉12号//荆96273为母本,GK22为父本配组,于1998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我省(除徐州地区)黄萎病轻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因子对油菜浙双6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浙双6号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播栽期和氮肥用量,种植密度虽然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A1B2C2,即9月15日播种,10月20日移栽,种植密度为11.25万株/hm^2,施纯氮21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