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畜牧兽医》2007,(2):55-56
大豆磷脂是从生产大豆油的油脚中提取出来的产物。在大豆中的含量为1.0%~3.2%。它是由甘油、脂肪酸、胆碱或胆胺所组成的酯,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中。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约含34.2%)、脑磷脂(约含19.7%)、肌醇磷脂(约含16.0%)、磷酯酸丝氨酸(约含15.8%)、磷脂酸(约含3.6%)及其他磷脂(约含10.7%)。其中最主要的3种磷脂为:卵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组成;脑磷脂与卵磷脂的结构相似。它含有的氨基醇是乙醇胺而不是胆碱;肌醇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肌醇构成。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使用的磷脂是大豆磷脂成分的总称。大豆磷脂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肌醇、大豆油、VE、胆固醇、糖脂、游离脂肪酸等。大豆磷脂主要沉淀在油脂加工的副产品即“油脚”中。磷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饲料原料或添加剂用于饲料中。但由于油脚及其所含的磷脂均呈难流动的粘稠状态,作为饲料原料直接使用难以混合均匀,从而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饲料添加剂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三种主成分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回收率均为96%~103%。该方法应用于测定饲料级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含量可行。  相似文献   

4.
<正>卵磷脂是一种含磷的脂类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诸多领域。其来源主要是蛋黄和植物种子。蛋黄中约含10%的磷脂,主要有卵磷脂(磷脂酰胆碱)、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因蛋黄卵磷脂的产品纯度高、氧化稳定性强而备受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使用的磷脂通常是指大豆磷脂成分的总称。大豆磷脂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肌醇、大豆油、VE胆固醇、糖脂、游离脂肪酸等。大豆磷脂主要沉淀在油脂加工的副产品即油脚中。磷脂营养价值很高,可作为饲料原料或添加剂用于饲料中。  相似文献   

6.
大豆磷脂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磷脂是从生产大豆油的油脚中提取出来的产物 ,在大豆中的含量为 1 2 %~ 3 2 %。它是由甘油、脂肪酸、胆碱或胆胺所组成的酯 ,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中。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 ,主要含有卵磷脂 (约含 34 2 % )、脑磷脂 (约含1 9 7% )、肌醇磷脂 (约含 1 6 0 % )、磷酯酰丝氨酸(约含 1 5 8% )、磷脂酸 (约含 3 6 % )及其他磷脂(约含 1 0 7% )。其中最主要的 3种磷脂为 :卵磷脂 ,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组成 ;脑磷脂 ,与卵磷脂的结构相似 ,它含的氨基醇是乙醇胺而不是胆碱 ;肌醇磷脂 ,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肌醇构成。大豆…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大叶山蚂蝗对缺磷胁迫的响应,在水培条件下对其进行正常供磷(+P)和缺磷(-P)处理,并检测干重、磷含量及叶片脂质的变化。结果发现,-P处理10 d后,大叶山蚂蝗的地上部干重和磷含量显著降低。随后,对叶片的脂质组分析共鉴定到240个脂质,其中-P与+P处理间的差异脂质82个(上调43个,下调39个)。-P处理上调的脂质均不含磷,包括38个糖脂、3个甘油脂和2个固醇脂。而-P处理下调的脂质均为磷脂,包括14个磷脂酰乙醇胺、8个磷脂酰甘油,6个磷脂酰肌醇,5个磷脂酸,3个磷脂酰丝氨酸,1个磷脂酰胆碱,1个溶血磷脂酰胆碱,1个磷脂酰乙醇。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以不含磷的脂质替代磷脂是大叶山蚂蝗叶片适应缺磷胁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卵磷脂(1ecithin)是一类存在于生物界的含磷脂类,早在1844年德国人Gobleg由蛋黄中分离出含氮、磷的脂肪化合物,并据希腊语“1ekithos”即蛋黄之意而命名为“1ecithin”。卵磷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卵磷脂指的是蛋黄磷脂和大豆磷脂中主要成分磷脂酰胆碱(PC),广义上的卵磷脂是指包括卵磷脂(PC)、脑磷脂(PE)、肌醇磷脂(PI)、丝氨酸磷脂(PS)等在内的各种磷脂质集合体。1大豆卵磷脂的化学结构及其组成大豆卵磷脂是豆油精炼过程中得到的一种副产物。其化学结构主要由三甘油酯分子上的磷酸与胆碱等基团(X)结合,结构式为[1]:式中R1和R2是…  相似文献   

9.
大豆磷脂是生产大豆精炼油的油脚经真空脱水而制得,亦称为浓缩大豆磷脂,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中。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磷酯酸丝氨酸、磷脂酸及其他磷脂。其中最主要的3种磷脂为:脑磷脂、卵磷脂和肌醇磷脂,前二者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组成;后者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肌醇构成。近年来,大豆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部分脂肪已初步应用于饲料工业。1大豆磷脂的优势大豆磷脂的粗脂肪含量高,其代谢能总值和大豆毛油相近,高于棕榈油,低于玉米毛油,价格却远远低于上述油脂的价格,用作饲料来源,能降…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化油脚制取饲用脂类添加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化油脚(以下简称为油脚)是植物油精炼过程中水化脱胶工序的副产品。油脚中一般含水分约50%~60%、中性油脂15%~20%、磷脂10%~15%,另外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糖脂、固醇、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植物油中的磷脂按水合作用来分,可分为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油脚中的磷脂主要为水化磷脂,它是由复杂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和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等。表1列出了大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磷脂是从生产大豆油的油脚中提取出来的产物,在大豆中的含量为1.2%~3.2%。它是由甘油、脂肪酸、胆碱或胆胺所组成的酯,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中。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约含34.2%)、脑磷脂(约含19.7%)、肌醇磷脂(约含16.0%)、磷酯酸丝氨酸(约含15.8%)、磷脂酸(约含3.6%)及其他磷脂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Ⅰ组)、内毒素组(Ⅱ组)和内毒素+阳离子A拮抗组(Ⅲ组)中兔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肌醇(PI)含量。结果显示,Ⅱ组中除PE在处理后0.5h没有明显变化外(P〉0.05),PC、PE、PS、PI含量在0,5、1、3、5、7h均低于Ⅰ组(P〈0.05,P〈0.01);而Ⅲ组中除PS、PE和PI在处理后0.5h、PC在1h、PI在3h没有明显变化外(P〉0.05),整个时间段中上述4种磷脂的含量均高于Ⅱ组(P〈0.05,P〈0.01)。可见,内毒素能使兔红细胞膜磷脂含量降低,而阳离子A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内毒素的拮抗作用和对红细胞膜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利用正己烷、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和氯仿-甲醇(体积比2∶1)4种有机溶剂提取柞蚕蛹油,并对蛹油中的甘油酯、磷脂、甾醇、维生素E等脂类物质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柞蚕蛹油中的脂类物质主要为甘油酯,其中甘油三酯约占88%,1,3-甘油二酯(1,3-DAG)约占1%,1,2-甘油二脂(1,2-DAG)约占1.5%;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质量分数可达到80%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0%,油酸占29%,亚油酸占7%;脂类物质中维生素E的质量分数高达382.56μg/g,主要为α-生育酚(255.00μg/g),还含有少量β-生育酚、γ-生育酚和γ-生育三烯酚;甾醇类物质主要由胆固醇和β-谷甾醇组成,其中β-谷甾醇的质量分数达到3.36 mg/g;磷脂类物质主要由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酯酰丝氨酸(PS)组成,其中PE含量最高,达到34.82%,PS含量最低,仅占1.28%;采用质谱鉴定出18种甘油三酯,相对含量较高的依次为二油酸棕榈酸甘油酯(POO)、二亚麻酸棕榈酸甘油酯(PLnLn)和二亚麻酸亚油酸甘油酯(LLnLn),其含量分别占总甘油三酯的21.18%、14.22%和10.54%。  相似文献   

14.
<正>卵磷脂是一种含磷的脂类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诸多领域。其来源主要是蛋黄和植物种子。蛋黄中约含10%的磷脂,主要有卵磷脂(磷脂酰胆碱)、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因蛋黄卵磷脂的产品纯度高、氧化稳定性强而备受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07,28(16):55-55
以色列著名的食品企业Lipogen宣布,推出一款新型的奶制品,其中含有磷脂酰丝氨酸,此次新品的推出主要也是增加市场上受欢迎的奶制品的品种。该物质不会影响奶制品的口感和质地。Lipogen除了推出了含有磷脂酰丝氨酸的牛奶和酸奶,还推出了含有该物质的奶粉。  相似文献   

16.
<正>大豆磷脂是从生产大豆油的油脚中提取出来的产物,在大豆中的含量为1.0%~3.2%,它是由甘油、脂肪酸、胆碱或胆胺所组成的酯,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中。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约含34.2%)、脑磷脂(约含19.7%)、肌醇磷脂(约含16.0%)、磷酯酸丝氨酸(约含15.8%)、磷脂酸(约含3.6%)及其他磷脂(约含10.7%)。其中最主要的3种磷脂为卵磷脂、脑磷脂、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现代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正常山羊肝细胞线粒体膜(MiM)磷脂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肝细胞MiM四种主要磷脂组分磷脂肌醇(PidIns)、磷脂酰丝氨酸(tdSer)、磷脂酰乙醇氨(PtdEtn)和磷脂酰胆碱(PtdCho)在15min内可达到完全基线分离且无杂质干扰和定性分析,在该实验条件下,其平均回收率为80.68%-88.32%。在正常肝细胸中每毫克MiM蛋白Pt  相似文献   

18.
油脂类是含有碳、氢和氧元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化合物。油脂类分为脂肪酸与醇的酯,复合油脂类包括,磷脂、糖脂及脂蛋白等。在营养学中最重要的脂类是脂肪酸甘油、一酰甘油、二酰甘油、三酰甘油及磷脂。特别是三酰甘油在肉鸡饲养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肉鸡饲料中如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一和混合油脂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日粮油脂干预后胸肌脂肪酸组成发生变化的代谢机制,为调控肉鸡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提供新思路。选取1日龄慢速型清远麻母鸡4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CON)饲喂大豆油日粮,试验组(BOF)饲喂等量的混合油脂(大豆油∶猪油∶鱼油∶椰子油=1.0∶1.0∶0.5∶0.5)日粮,试验期12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混合油脂日粮对肉鸡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 > 0.05),但显著降低了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 < 0.05);显著增加了肉鸡胸肌中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油酸(C18∶1n-9)、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的比例,显著降低了亚油酸(C18∶2n-6)比例(P < 0.05)。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在试验鸡胸肌中共筛选到110种差异代谢物(变量权重值(VIP) > 1,P < 0.05),其中63种差异物质被注释,主要是磷脂代谢物,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乙醇胺(PE)等。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混合油脂组显著增加了胸肌中谷胱甘肽和肌肽含量(P < 0.05)。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甘油磷酸代谢等脂质代谢通路发生显著改变(P < 0.05)。综上,混合油脂日粮相较于大豆油日粮提高了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促进了胸肌组织中DHA和EPA的沉积;日粮油脂干预后肉鸡胸肌中磷脂代谢物、氧化稳定性代谢物和脂类代谢途径发生显著改变。本研究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和差异代谢通路可为调控肉鸡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鱼油是湿法加工鱼粉过程中的副产品,是将海洋鱼类及其废弃物经蒸馏、压榨和精炼而得到,以脂肪形式存在于鱼肉中或以分散油形式存在于鱼体内的油脂。鱼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此外还含有少量类脂、磷甘油醚、脂溶性维生素以及蛋白质降解物等,其中磷脂主要由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组成。与一般动植物油脂相比,鱼油中大部分脂肪酸具有较长的碳链和多元不饱和度,长链脂肪酸通常占总脂肪量的1/4 ̄1/3,有时高达1/2,其中5 ̄6个双键的脂肪酸通常占鱼油的15% ̄30%,尤其以n-3系列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 U FA),如二十碳五烯酸(E PA)和二十二碳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