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复垦是坚持节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科学划定规划期农村居民点用地退出图斑,是测算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的关键所在。XF-GF空间合成识别技术体系是指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技术平台,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分析进行空间合成,科学划定规划期农村居民点用地退出图斑的技术体系。以ArcGIS9.3为研究平台,利用GIS叠加分析功能,构建XF-GF空间合成识别技术体系,对潼南县双江镇双林村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到规划目标期,双林村共退出农村居民点图斑99个,复垦潜力273 997.56m2。XF-GF空间合成识别技术在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定量定位分析中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涵养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划分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并对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是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和实施差异化整治措施的基础.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细化分类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数据和密云水库保护区范围,综合运用Weaver-Thomas组合系数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密...  相似文献   

3.
县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助于缓解土地利用中生存与发展矛盾,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文章在对县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涞水县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接着从强化农村居民点整理、开展城镇建设用地优化、提高独立工矿用地效率方面提出了促进涞水县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可行路径,最后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涛  梅昀 《农机化研究》2008,(4):240-242,245
为了分析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潜力,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点整理存在的问题,探索今后村庄规划的方向,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其进行研究.选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土地整理潜力,借鉴一些规划比较成功地区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措施建议.研究结论为:村庄规划应多途径筹措资金,建立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专项基金,强化规划实施力度,做好宣传工作,保证村庄规划的顺利实施,指出今后村庄规划的方向-发展生态型村庄.  相似文献   

5.
在剖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位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3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与GIS栅格技术进行评价指标的单因素量化分析和多因素综合评价,将北京市平谷区划分为农村居民点用地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在此基础上,使用聚类分析法将平谷区现状的275个行政村划分为重点发展区、适度挖潜区、限制扩建区和优先整治区,进而分析了各区域用地特征,并提出相应的用地调控模式。研究结果体现了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现势性,符合当地实际,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和乡  相似文献   

6.
莫燕  蒋伟  汪鹏  曹蕾 《湖南农机》2012,(11):155-157
随着建设用地问题控制的强化和集约节约用地意识的不断深化,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逐渐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群众的重视和支持,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在组织和人员、规划方案编制以及后期监管等方面存在问题。文章立足于对当前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现状问题的归纳思考,探索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引导农村农民合理建房、促进农村居民点的有序发展、保护和节约耕地,结合笔者在云南省腾冲县芒棒乡实习期间实际参与的农村建房用地申请审批工作内容,对云南省腾冲县农户建房用地申请书样例描述,通过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和实证调查法,探讨农民建房用地申请审批中常遇到的问题,同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农民建房用地申请审批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大力宣传土地法律法规常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村庄规划管理、严格依法审批建房用地管理和加强建房用地纠纷管理等方面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密市7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环境下,运用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得到该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参数,然后叠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等图件信息,得出高密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布局,结合整治潜力测算值,针对不同农村居民点提出相应的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9.
村镇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面.为了有序地开展村镇用地整理,应该对区域范围内所需开展整理的村落进行优先排序.为此,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居民点现状、劳动力转移、当地财政等因素,提取了村镇用地整理经济驱动因子和社会驱动因子,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分类功能,根据所提取的主成分因子把评价单元进行了优先度排序.  相似文献   

10.
吴丽航 《河北农机》2024,(3):166-168
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也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资本,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部署。因此,需要对农村集体用地政策进行进一步完善。本文阐述了激活农村土地资源,用好土地政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分析了农村用地保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政策的建议和想法。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政策是做好乡村建设的基础,只有合理规划农村的土地,将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近年来,我国通过“三块地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形式,深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制度支撑,各地也根据部署要求开展了各项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金星  葛霖  张霞  严飞 《农业工程》2012,2(4):47-50
为揭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中不同类型宅基地工程规划模式的异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重庆市3个区县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共300处,根据复垦宅基地位置坡度大小将拟复垦农户宅基地分为0°~5°平坦型和6°~25°坡度型。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中不同区域相同房屋结构类型和同一区域内不同房屋结构类型P1差异较大。不同区域复垦中同种宅基地类型比较相似,平坦型约为94%,坡度型为6%。且二者在工程规划模式中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坡度型较平坦型复杂。宅基地地形坡度是影响复垦工程布设模式差异的重要因素。对当前建设用地复垦中覆土厚度、石坎、道路和沟渠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应该在充分了解复垦片块基本情况后结合复垦规划原则,科学合理的进行复垦工程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2.
陶春 《农业工程》2016,6(5):88-91
在西南喀斯特高原区耕地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再利用工作,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毕节试验区作为西南喀斯特非试点农村宅基地复垦区域,近年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使得城镇用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和试验区城镇土地供需矛盾,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探索破解城镇用地难题,从试验区实际出发分析试验区农村土地利用状况,提出试验区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复垦的操作思路。对可能面对的无政策支持、组织部门不完善及具体操作中的困难3方面的问题,提出尽量结合试验区特殊区情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立省市县3级联动的组织管理模式,以及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更新数据库系统等对策。最终预测了试验区乃至非试点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黄勇  李君保  葛霖  华颖 《农业工程》2012,2(10):38-42
为揭示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程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选择了渝西丘陵低山工程类型区和渝东中低山工程类型区共5个区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了5个区域复垦工程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渝西丘陵低山类型区复垦工程经济效益较渝东中低山类型区好,合川、忠县、綦江、酉阳和巫山5区县复垦经济效益评价值分别为0.722、0.618、0.538、0.605和0.226。5个区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权重趋于一致,而农户经济效益权重差异较大,除巫山县外,其余4个区县农户经济效益占复垦经济效益的权重较大,约为0.430。不同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程经济效益存在明显差异,应该在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的前提下,采用差别化政策对待不同区县复垦的经济效益问题,更好地促进重庆市城乡统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杰  刘今朝 《农业工程》2012,2(12):37-39
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为基础,结合重庆市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实际情况,对重庆市158个土地整理项目和47个建设用地复垦项目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与总结,提出了完善预算编制的措施与对策,以期对重庆市土地整理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练勇 《农业工程》2015,5(3):65-67
对贵州省凤冈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情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研,初步摸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类型,探讨了当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配套措施和建议,为今后完善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杰  刘今朝  葛淼 《农业工程》2017,7(2):102-106
参照国家近年来“营改增”的相关政策文献,以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为研究对象,将项目划分为4种类型,分析“营改增”对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的影响,并提出建议。研究表明,以附属工程建设为主类项目、机械-人工配合拆除类项目、以机械拆除为主类项目“营改增”后工程施工费(税负)分别平均减少0.27%、0.45%、5.35%,人工拆除为主类项目“营改增”后工程施工费(税负)平均增加9.40%。   相似文献   

17.
寇子文 《农业工程》2020,10(11):66-70
2019、2020年中央1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提出要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徐州地区3个调查点的实际问卷数据为基础,从徐州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中期和后期情况,分析了经营性建设用地存在的困境和原因。从宏观的法律法规、政府角度,以及微观的集体和个体角度提出确定流转的主体、方式和价格,同时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等5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封旺  柳锦森 《农业工程》2017,7(4):120-121
为深入贯彻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5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有序推进重庆市各项民生工程实施,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真实、准确反映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对重庆市2016—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进行调查。以农村居民点和农村人口为基础,预测复垦理论潜力,掌握未来复垦规模,为复垦工作做足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土地整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指在农村区域内,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的综合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点,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手段。在分析土地整理概念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土地整理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