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名优绿茶机制工艺要点进行了阐述,从生产名优绿茶的角度提出了应掌握的几个关键技术,对在全省推广使用机制名优绿茶机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继军 《中国茶叶》2010,32(4):14-15
我国是世界绿茶的主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绿茶是我国的优势产品。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力恢复了大量的传统历史名茶,也创新发展了一批新的名优绿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襄樊市地处鄂北,属我国秦巴高香优质绿茶生产区,也是湖北省名优绿茶生产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但是,随着名优绿茶的的深入推广,生产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如何利用曼拉德反应提高手工名优绿茶与机制名优绿气的香气,提高我省名优绿茶品质作出扼要阐述,这对当前我省名优绿茶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巴仙碧峰"茶的加工工艺及品质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生产名优绿茶-“巴仙碧峰”茶的加工工艺。证明通过合理嫩采、适度摊放 高温短时杀青、合理揉捻和中温干燥的技术措施,可以克服“色褐味涩”的缺点,生产出名优绿茶,文中同时介绍了“巴仙碧峰”茶的品质、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尹军峰 《中国茶叶》2009,31(12):33-34
一、摊放的由来 鲜叶“摊放”一般是指名优绿茶加工过程的首个处理工序。名优绿茶鲜叶的“摊放”概念由来已久,且是在有所争议中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6.
名优绿茶是我国内销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培和 《中国茶叶》1994,16(1):40-41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频繁的社交活动,所有这些,使得名优绿茶的社会需求量逐年上升。今后,名优绿茶将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要茶类,茶叶生产者应精工细作,多生产手工制作的高档名优绿茶,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名优绿茶的生产现状 全国19个产茶省区,现在都有名优绿茶生产,1993年全国名  相似文献   

7.
一,广东省茶产业目标分析 广东茶产业优势产品为乌龙茶、红茶和名优绿茶。粤东为乌龙茶生产的主要基地:粤西、粤北以名优绿茶为主,少量红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广名优绿茶机制促进我省茶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广名优绿茶机制是发展名优绿茶的必然趋势,我省名优绿茶机制水平 低,建议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名优绿茶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区名优绿茶生产发展很快,市场上名优绿茶种类繁多,但是许多产品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茶叶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当前名优绿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名优绿茶市场看好,消费者对名优绿茶的“三绿”(色绿、汤绿、叶底绿)和整体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皖南山区,茶季降水较多,用雨水叶或露水叶直接加工成的名优绿茶,其色泽深暗,香气熟闷,汤色偏黄,滋味不鲜爽,叶底暗绿,茶叶品质下降,卖价低。为保证名优绿茶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祁门县农技部门针对当地名优绿茶大部分由茶农分户生产的具体情况,利用农户现有的洗衣机或单用洗衣脱水机,对雨水、露水鲜叶作脱水处理,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1.试验方法试…  相似文献   

11.
发展名优绿茶振兴郴州茶业张国才,刘贵芳(湖南省郴州市农业局·郴州·42300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交活动的广泛开展,名优高档茶叶销售量日益增加,尤其是名优绿茶的社会需求量逐年上升,昔日“贡茶”,今天已开始步...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名优绿茶生产中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确处理名优绿茶生产中几个关系殷建平,李伯齐(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25)(湖南省长沙茶厂·长沙·410008)我省名优绿茶近年发展迅速,其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总量4%和25%,但仍然还大有潜力可挖。名优绿茶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影...  相似文献   

13.
名优绿茶要求干色翠绿或嫩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顾客判断名优绿茶质量好坏的主要条件是翠绿、细嫩,翠绿是卖相好的重要标志,名优绿茶的竞争,首先是色泽竞争.但往往因炒制或贮藏不当,色泽深暗或黄暗,严重影响名优绿茶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因此,保持"三绿"是提高名优绿茶品质,促进名优绿茶生产的关键.根据笔者实践,  相似文献   

14.
沈培和  刘栩 《中国茶叶》1995,17(4):36-37
近些年来名优绿茶走俏,各地纷纷开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也引来了一股“名优绿茶机械热”.现有的名茶机械,除个别机种外,绝大多数是最近几年研制成功的.从制较适应性来看,有些机种制茶性能已达到成熟或基本成熟的阶段,在各地生产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这些适用的名茶机具作一介绍,供名茶生产者选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卷曲形红茶机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继伟  何昆萍 《中国茶叶》2009,31(11):29-30
云南滇红色深味浓驰名中外,以其外形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和滋味浓醇回甘的品质独树一帜。近几年,受名优绿茶良好效益的驱使,不少厂家加快了名优红茶的生产步伐,尤其是机制名优红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陈江涛 《茶叶通讯》2007,34(1):37-39
随着名优绿茶国内外市场分额不断扩大,名优绿茶加工工艺也随之不断完善。本文就实际工作中机制名优毛尖绿茶的加工谈谈自己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茶叶文萃     
名优绿茶质量评定方法的研究绿茶滋味化学鉴定同感官审评法在名优绿茶质量评定中结果差别较大。一般优质绿茶内含化学成分指标是多酚类高于30%,氨基酸高于3%,而名优茶原料较嫩,内含物相对偏少作者分析了湖南省名优绿茶样36个,茶多酚为21%─23%,氨基酸只有2%─2.2%,可见在内含物上,名优绿茶的特点是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适当,并不要求二者含量高。感官审评能够综合反映各种内含成分的含量,各成分独特呈味特征及彼此间协调性。作者提出名优绿茶应以茶多酚含量21%─23%,氨基酸含量2%─2.2%作为理化测定指标,这样在名优绿…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湄潭在一片招商引资热潮中迎来茶产业的生力军——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这也是业外资本进入茶产业的典型的一例。该公司一进入湄潭就带入了全新的生产营销理念:在万绿丛中(名优绿茶生产热潮)独树一帜,用生产名优绿茶的理念生产名优红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行业中存在的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难题,分别从名优绿茶机采适期、名优绿茶机采设备选型、机采操作技术,以及其他机采辅助技术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名优绿茶的机械化采摘技术,以期为名优绿茶机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茶叶》2010,36(2):I0006-I0006
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松阳县,境内群山环抱,风光秀丽,生态景观丰富多样,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松阳茶叶起源于三国、几经繁荣衰退,绵延1800多年而不绝,在唐代就已成为贡品,1929年还在首届西湖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进入新世纪以来,松阳县倾力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区域品牌,大力培育开发“松阳银猴”系列名优绿茶,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