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河兰州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年来黄河兰州段的多环芳烃污染日渐严重.为研究黄河兰州段水体中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根据黄河兰州段2004年11个采样点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黄河兰州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非敛癌风险指数值均小于1,其中萘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在10-3数量级,偏高于其他污染物.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指数值在10-4数量级以下.从位于西固八盘峡的1号采样点(S1)采集的水样中萘的非敛癌风险指数值偏高.在所有采样点中,西固八盘峡的1号采样点(S1)污染较重,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黄河兰州段萘的非致痛风险亦较高.常规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源水中微量PAHs等有机污染物,凼此地面水特别是饮用源水PAHs污染具有较大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
银川平原饮用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银川平原饮用地下水中25种化学污染物饮水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合优先控制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银川平原饮用地下水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致癌风险值介于国际上最严格风险尺度1×10~(-6)和最宽松风险尺度1×10~(-4)之间的地下水比例为50.6%,大于1×10~(-4)的地下水比例为14.5%,砷、铅、Cr(Ⅵ)、氟等无机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大于苯、三氯乙烯、甲苯、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等有机污染物,其中,砷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率分别为47.3%、8.6%,远大于其他物质,是银川平原地下水的优先控制污染物;高砷地下水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黄河近岸及冲洪积平原前缘地区,以天然成因为主,浅层水中砷含量高、波动较大,深层水中砷含量低且稳定;通过改进成井工艺、分层开采承压水和优化开采量等技术手段可实现对高砷风险水体的控制,加强污染源管理和水质监测预警是实现可持续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苏南某搬迁农药厂地下水污染现状和风险,采用USEPA污染场地环境健康评价方法,采样、检测、分析、评价了该厂区地下水对人体暴露所存在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该厂区地下水确定的目标污染物为2,4-二氯苯酚、2,6-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其中2,4,6-三氯苯酚为致癌物;厂区地下水污染对居民和工人造成的非致癌风险分别为0.81和0.079,致癌风险分别为5.6×10~(-7)和2.7×10~(-8),均未超出安全范围;致癌物对于场地附近居民,以吸入吸收为主要暴露途径(74.8%),对于场地工人,则以口入为主要暴露途径(55%),居民和工人均以皮肤接触暴露途径最小。本研究结果可为该搬迁农药厂地下水污染修复设计提供依据,亦可为苏南地区类似农药厂污染场地地下水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贾瑞丽  马登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91-17694,17738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确定水质类别,用污染负荷系数法确定主要污染物,用污染变化趋势定量分析说明污染物变化趋势。根据1996~2007年地面水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评价,论述了黄河兰州段水质现状,并对其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水体以生物、有机类污染为主,无机、金属类污染次之,粪大肠菌群位于黄河兰州段之首;黄河兰州段水体总体污染变化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很显著。  相似文献   

5.
岩溶含水层四氯化碳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氯化碳是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主要通过食入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进入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重要方法,针对某市南区地下水遭受四氯化碳污染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时期X-49井的风险指数最高,其中致癌指数为1.79×10-4,非致癌指数为3.44,均超过规定标准,并且饮水带来的风险远大于皮肤接触带来的风险,约占总风险的99.6%。但饮用开水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风险,建议当地居民不饮用生水。  相似文献   

6.
以某石油化工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环保部颁布的HJ25.3—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确定健康风险评价中的相关参数,对该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苯超过了其风险筛选值。基于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土壤颗粒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和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6种暴露途径计算了土壤污染造成的健康风险,并基于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和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污染2种暴露途径计算了地下水污染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土壤对人体产生的叠加致癌风险(cancer risk,简称CR)和非致癌危害商(hazard quotient,简称HQ)分别达到1.62×10~(-3)、9.78,地下水对人体产生的叠加致癌风险CR和非致癌危害商HQ分别达到1.33×10~(-3)、81.80,会对该场地上的工人产生较大健康危害。结合可接受致癌风险(acceptable cancer risk,简称ACR)、可接受危害商(acceptable hazard quotient,简称AHQ)的取值10~(-6)、1.00,最终将土壤、地下水中苯修复目标值分别确定为0.34 mg/kg、0.21 mg/L。  相似文献   

7.
宁波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宁波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调查结果为基础,采用美国能源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暴露量化方法和美国环保局健康风险评估手册的风险表征方法,评估了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对户外劳作者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宁波户外劳作者由于土壤中多环芳烃引起的平均非致癌危害指数为1.09×10-5,平均致癌风险值为3.17×10-7,可判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宁波地区致癌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暴露点致癌风险值为1.45×10-6,没有超过致癌风险水平上限(10-4),说明致癌风险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多环芳烃中苯并(a)芘对综合致癌风险贡献最大,贡献率高达65.6%,应注意防范土壤中该污染物引起的健康危害。宁波户外劳作者受到的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主要由直接摄入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贡献,两种途径对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贡献率分别达到89%和100%,呼吸摄入引起的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探讨GIS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中的作用,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测定,运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灌区地下水污染物的人体健康风险做出评价,对不同暴露人群的风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统计分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As、Cr(Ⅵ)、NO_3~--N的含量均超出标准值。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As对成年男性的致癌风险高于成年女性,其最高值分别为3.73×10~(-4)和3.26×10~(-4),明显超出限值1.00×10~(-4),长期暴露对当地居民带来的罹患癌症的超额风险较高;非致癌风险值按大小排序为Cr(Ⅵ)NO_3~--NAs,其中Cr(Ⅵ)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最高达8.693 7,远超限值1,其危害性最大。空间分布特征方面,As的致癌风险区域面积比例最高为45.82%,As、Cr(Ⅵ)、NO_3~--N的非致癌风险区域面积比例高达69.19%、69.06%和66.55%,非致癌总风险区域几乎覆盖整个研究区,建议加强地下水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研究同时表明,GIS能较好地应用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风险空间分布特征获取、信息可视化和暴露风险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应用美国的RBCA模型和荷兰的Csoil模型对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中的2种主要污染物1,2-二氯丙烷和1,2-二氯乙烷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种模型计算出的健康风险基本一致,除14号采样点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外,其余各采样点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由土壤污染引起的各暴露途径中,直接经口摄入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最大,占65%以上;皮肤接触途径次之;呼吸摄入途径最小.在呼吸暴露途径中,室内挥发暴露明显比室外挥发暴露的健康风险大.Csoil模型计算出的所有采样点由地下水暴露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都超过土壤,说明由地下水暴露引起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RBCA模型在考虑地下水暴露途径时仅考虑了饮水摄入这一途径,与RBCA模型相比,Csoil模型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时特别考虑了洗澡暴露途径,对于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场地来说,Csoil模型考虑得更全面,使用Csoil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土壤-蔬菜系统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毒性有机污染物和环境激素类污染物。随着人们对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和担忧,土壤-蔬菜系统的有机污染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外对土壤-蔬菜系统的PAEs进行了较多的调查和研究。综述了土壤、蔬菜中PAEs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PAEs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包括迁移分布、吸收累积规律和降解作用等。文献资料显示,土壤和蔬菜中频繁检测到PAEs化合物,以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nBP)的检出频率和含量水平较高。来源于不同基地的土壤和(不同品种)蔬菜中单个PAEs化合物浓度及其总浓度差异较大。国内外主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PAEs在土壤-蔬菜系统的环境行为。结果显示,土壤中的PAEs会被蔬菜根系吸收、向蔬菜的地上部运移并在地上部累积,但蔬菜体内累积的PAEs量占土壤初始含量的1%以下。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4.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7.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8.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测厚胶合板弹性模量,通过简化层合板理论,该文建立了胶合板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并以单板条、经过涂胶热压处理的单板条和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采用4种不同铺层方式的19层桉树胶合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3种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2顺纹在0.86以上,横纹在0.88以上,但是精度不同。采用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低;采用经过涂胶热压处理后的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高;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与实测值偏差较小,顺纹平均误差为4.64%,横纹平均误差10.94%。因此,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来预测胶合板的弹性模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赵经华  张春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80-4481
分析了入世4年来,我国水果出口在量上实现了突破,但并没有实现质变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水果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引进外资对发展我国水果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