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合成酚醛树脂废水前处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JF-1混凝剂处理合成酚醛树脂废水,最佳用量在质量分数为0.002时,CODcr由2034mg/L降到1360mg/L,去除率为33.1%,JF-2处理合成酚醛树脂废水,最佳处理时间1h,pH13.19,且浓度较低时,废水CODcr由2034mg/L,去除率达33.8%,其用量为质量分数0.001 ̄0.0025;综合处理效果,处理pH,处理时间和混凝剂成本等等方面的因素,可采用JF-2混凝剂作  相似文献   

2.
氯霉素废水可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1)氯霉素废水COS浓度达29858-49613mg.L^-1,BOD5/CODCr比值为0.42,,属可生物降解废水,因为其中的氯霉素和氯化物对生物处理较强的抑制作用,故宜适当的稀释处理,(2)用好氧生物法处理时,平均进水COD浓度为886mg.L^-1,平均COD去除率64.5%,用厌氧生物法处理时,平均进水COD浓度为4539.5mg.L^-1,平均COD去除率78%,(3)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黄岩农药厂各种农药生产废水的可生化性和混合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1种生产废水的可生化性各异,总排放口废水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按废水排放量配制的混合废水,用全混合活性污泥工艺进行,在进水COD为1200-1500mg/L,HRT6-8h下,处理出水COD小于300mg/L,其去除率大于80%,出水酚小于0.1mg/L,各项指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有机质负荷、水力负荷、低pH废水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工艺处理染化废水和有机废水稀释混合样的运行性能,发现在进水COD浓度为3390.7~8984.8mg/L(其中染料COD浓度为831.3mg/L)、色度4000倍、HRT3.3~3.4d时,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5%~93%和86%~88%.运行期间,在UASB反应器内,污泥有颗粒化现象,COD负荷、COD染/COD总比及HRT等操作系数对反应器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用易降解工业有机废水作为染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外加碳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CPPU对苦瓜果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熟苦瓜品种蓝山大白为度材,用CPPU10mg.L^-1,20mg.L^-1,50mg.L^-1和100mg.L^-1在开花当天和花前3天,花前1天以及花后3天,花后1天处理苦瓜子房,研究了对苦瓜果实生长、膨大和产量形成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同时,对CPPU促进苦瓜果实生长和膨大的机理作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mg.L^-1、20mg.L^-1和50mg.L^-1和CPPU在开花前、后1天和开花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FCS,17β-E2,FSH,LH对牛卵泡卵母细胞成熟的作用及培养时间对卵母细胞核和细胞质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体积分数为10%~15%的FCS,1~2mg·L-117β-E2,20~50mg·L-1LH和10mg·L-1FSH有利于提高卵母细胞核成熟,放出第一极体。而成熟培养20,24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培养16h(P<0.05),核成熟后培养3~4h有利于卵母细胞质成熟,对其后的受精、卵裂及胚胎的进一步发育有重大影响。且TCM199+质量分数10%~15%的FCS+1~2mg·L-117β-E2+10mg·L-1FSH+20~50mg·L-1LH是卵母细胞成熟的理想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7.
山羊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FCS,17β-E2,FSH,LH对山羊卵泡卵母细胞成熟的作用,及培养时间对卵母细胞核和细胞质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体积分数为10%~15%的FCS,1~2mg·L-117β-E2,20~50mg·L-1LH和10mg·L-1FSH有利于提高卵母细胞核成熟,并放出第一极体。而成熟培养20,24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培养16h(P<0.05),核成熟后培养3~4h有利于卵母细胞质成熟,对其后的受精、卵裂及胚胎的进一步发育有重大影响。且TCM199+质量分数为10%~15%的FCS+1~2mg·L-117β-E2+10mg·L-1FSH+20~50mg·L-1LH是卵母细胞成熟的理想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8.
喷布CPPU对樱桃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个樱桃品种进行了不同浓度不同时期的CPPU处理。结果表明,在“红艳”樱桃上,盛花期喷布1次5mg;L^-1和CPPU,能极显著地提高樱桃的单果重,花后2周喷布1次5mg;L^-1和CPPU也能明显增大果个,而盛花期喷布10mg.L;^-1的CPPU处理对果实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赤霉酸及矮壮素对苦瓜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兰山大白、株洲长白和英引3个苦瓜为材料进行外源激素处理对苦瓜植株性别表现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苗期进行GA325-100mg/L处理有明显的促雌效果;CCC59-200mg/L处理则有促雄效果,但雄程度因品种而异,CCC500mg/L处理对兰山大白有适度的促雌作用,外源激素处理对苦瓜植株性别分化的影响可持续80d以上,苦瓜第一雌花形成与茎尖GA3含量达到峰值有关,25mg/L的GA3处理使茎尖G  相似文献   

10.
奶牛场废水治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奶牛场废水的水质特征,对奶牛场废水的各种处理工艺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分析。目前主要采用厌氧技术治理奶牛场废水,但是单一的厌氧技术是难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组合工艺才是使处理水质排放或回用标准的最好方法。若仅是立足于机械动力处理方式,很难取得经济可行又能高效去除氮磷的技术方法。建议建立奶牛场废水生态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吉兰泰盐湖引种樟子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吉兰泰地区樟子松引种及生长状况调查,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找出该区评价樟子松生长的第一主成份、第二主成份,并运用 R 型因子分析法将其生长指标归类:地径、树高为一类,冠幅为一类;分析了灌水、施肥等人为经营措施对樟子松生长的影响;对照比较了樟子松林地改善后的林地环境。从而初步论证了在吉兰泰地区干旱、土壤严重盐渍化内陆盐湖地区引种樟子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经过对鸡血和兔血凝固现象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受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影响,而与温度、钙离子无关。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典型草原虻类幼虫是土壤动物中的常见类群,分布是散在性的。调查年份中最高密度为32个m^-2,最低密度为1个m^-2大针茅草原数量高于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虻幼虫的年际间密度变化,垂直与水平分布和年度的季节动态等在典型草原区具有代表性。1991年-1993年单位面积虻幼虫的密度高低顺次为1992年>1993年>1991年。大针茅草原虻虫季节动态为春季稍高于夏季,而以秋季为最高,可视为季节的规律。羊草草原则无规律性变化。虻幼虫的垂直分布以1991年为例:大针茅草原春季高密度在20cm-30cm、秋季在0cm-10cm土层外,3个季节10cm-20cm土层密度也相当高,羊草草原的夏季高密度也在10cm-20cm土层中,这与沙带相同,表现出沙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荞麦在收获后到食用时品质下降过快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真空袋装方法对荞麦米就储藏期间的品质保持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真空袋装能有效地抑制荞麦米储藏期间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增长。真空度保持在80Kpa以上时,其游离脂肪酸浓度下降为同期常规储藏的42%左右:在荞麦米的色泽保持方面,避光条件下,真空袋装能很好地保持荞麦米原有色泽,但在光照条件下,它的护绿效果却很不明显,只略好于常规储藏。  相似文献   

15.
烫漂工艺对脱水菠菜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影响脱水菠菜成品的颜色及组织状态的烫漂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是:烫漂液小苏打浓度是0.5%,烫漂温度为60℃,烫漂时间为1.5min。  相似文献   

16.
通过苹果梨园施果树专用复合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盛果期树在连年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单株适宜施用复合肥量为500g,花后1次性施入,既满足梨树生长结果的需要,又能经济利用肥料。  相似文献   

17.
从患眼炎、鼻窦炎不同发病鸡群的病料中共分离到17株细菌,经细菌学鉴定为禽波氏杆菌。该细菌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在鲜血琼脂上产生β溶血,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良好,形成光滑中央突起的珍珠状菌落;不利用糖类,不能在6.5%NaCl培养基中生长,尿素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呈阳性,能凝集豚鼠和其他动物红血球;人工接种细菌均能使雏鸡发生相似于自然病例的临床症状和死亡,并且从病部回收到相应细菌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抗病性品种的茄子幼苗在茄子黄萎病菌毒素处理后,其叶片及愈伤组织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茄子叶片及愈伤组织的细胞膜透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处理时间延长和毒素浓度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且感病品种蒙茄4号电导率值高于抗病品种粘毛茄。品种抗病性与细胞膜透性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和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单子叶植物小麦和双子叶植物大豆为试验材料,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研究这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和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这两种菌根真菌显著地促进了大豆的生长。丛枝菌根真菌能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进而增加叶片光合速率,提高其生物量,尤其是接种Glomus versiforme,表现更为突出。而两种真菌虽均能侵染小麦,但对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因而生物量增加不明显。说明不同作物对菌根的依赖性不同。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到形成网络是当今世界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阐述美国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研究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并提出21世纪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