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宁夏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和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清真牛羊肉产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确定的四大农业战略主导产业之一。宁夏有着发展清真牛羊肉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快速发展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拟通过运用SCP模型,以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市场结构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宁夏发展牛羊肉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目前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在生产和加工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在品种改良和规模化养殖上加大力度,以宁夏滩羊肉的独特品质和回族地区的"清真"品牌来促进宁夏牛羊肉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清真牛羊产品行业是宁夏地区重点发展行业及特色产业,长期来由于缺乏从牛羊养殖到最后产品的全程质量溯源和清真信息平台,严重妨碍了清真牛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借鉴国内外食品溯源技术基础上,采用二维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综合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清真牛羊肉产品全程清真信息和质量溯源系统。该系统的设计应用,对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提出了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自主创新的战略、策略和攻克技术瓶颈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清真牛羊肉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清真牛羊鲜肉及内制品加工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清真牛羊肉加工存在着生鲜冷却肉所占消费份额太小、传统清真牛羊肉加工工艺落后且产品品质不佳、牛羊清真副产品综合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参考国外肉制品加工业的高科技加工手段和先进技术,提出了我国清真牛羊肉加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自治区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政策意见》的逐步深入,加大了肉牛养殖基础设施、良种、饲草加工等政策投入力度,促进了肉牛产业的发展。为了抢抓中阿经贸论坛战略合作机遇,充分发挥中卫市发展清真牛羊肉产业独特优势,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发展肉牛产业,切实转变生产方式,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在此分析沙坡头区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相似文献   

7.
草畜产业是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文章以宁夏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宁夏城镇居民清真牛羊肉户内、户外和品牌牛羊肉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收入水平、消费数量、频次以及消费地点呈现出不同的消费特征和趋势,是指导宁夏草畜产业链上各相关主体调整产业发展方向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QR码的清真牛羊肉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建立食品追溯系统对于清真食品来说,可以对食品生产运销过程中的危害物及穆斯林禁忌物进行有效控制。在阐述QR Code二维码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清真牛羊肉生产、加工与流通的特点,设计了清真牛羊肉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的总体框架,阐述了QR码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构建基于QR码的清真肉品追溯系统,保障消费者对产品的知情权,提高清真肉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唐艳薇  郭中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69-13071,13082
建立清真牛羊肉溯源系统可以对肉品生产运销过程中的危害物及穆斯林禁忌物进行有效控制,提高肉品质量安全。首先阐述了QRCode二维码的基本特性,设计了清真牛羊肉溯源系统的总体框架,实现了溯源系统QR码的生成,并利用DES算法对QR码进行加密,最后完成了QR码识别和溯源查询功能。建立基于QR码的清真肉品溯源系统,一方面保障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提高了内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沿黄经济区是宁夏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和主要增长极,由于水土光热等资源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通过走一体化、精品化的路子,实施产业提升和龙头带动,着力打造蔬菜花卉、优质粮食及种质、特色果品、清真牛羊肉及乳品、生态渔业和休闲观光农业6大产业集群,推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将沿黄经济区建设成为示范周边、引领西北、面向全国的高端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11.
沿黄经济区是宁夏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和主要增长极,由于水土光热等资源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通过走一体化、精品化的路子,实施产业提升和龙头带动,着力打造蔬菜花卉、优质粮食及种质、特色果品、清真牛羊肉及乳品、生态渔业和休闲观光农业6大产业集群,推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将沿黄经济区建设成为示范周边、引领西北、面向全国的高端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肉牛肉羊生产消费特征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和消费方面概述了中国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特征,即在生产上呈现出生产总量不断增长、养殖规模不断扩展、区域布局不断明显的特点,在消费上呈现出消费结构有待调整、消费价格逐年上升和消费市场城乡有别等特点.提出中国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对策:大力扶持和培育育种改良、加快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以及加大政府对产业的宏观调控等.  相似文献   

13.
周琳  杨祯妮  张敏  程广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1):3934-3942
目的 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2017年我国肉类产量达到8 588.1万t。从全产业链的视角看,肉类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餐桌要经历养殖、屠宰、排酸、分割、运输、零售、储藏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是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从屠宰后到终端消费所经历的环节。本研究将聚焦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四个基于全产业调研大肉类产品,重点关注分割、遇冷排酸、运输、零售、批发、冷冻等动物性产品从屠宰到消费的重要环节,明确猪、牛、羊、鸡四种肉类产品在主要环节中的食物损耗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肉类产品的可食用比例。方法 基于系统分析的思路,从全产业链视角将肉类从生产到消费终端链条中可能会产生损耗的环节划分成分割、运输、销售终端、预冷排酸、冷冻储藏五个环节,通过全产业链跟踪调查的方法,分别收集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产业链条以上各环节的损耗数量。考虑到冷鲜肉、热鲜肉、冷冻肉的三种消费形态产业链条的差异性,笔者以不同消费形态的市场占比为权重,在获得每类消费形态全产业链损耗基础上计算综合损耗率。可食用比例则基于经营主体长期屠宰分割后的实际数据计算得到。在典型区域的选取上以主产省为重点,选取不同规模的企业、商超、农贸市场等经营主体,通过一对一访谈调研,获取一手数据。结果 通过对北京、四川、重庆、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吉林、内蒙、新疆等10个省(市),19个一体化企业、7个屠宰分割企业和16个终端销售市场的调研可知,当前我国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全环节损耗率分别是8.1%、11.22%、1.47%和7.45%。从肉类流通消费形态划分,猪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2.69%、4.12%、8.10%;牛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7.17%、8.68%、11.47%;羊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4.63%、6.53%、7.45%;禽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6.31%、11.22%。结合不同流通形态的占比计算可知猪牛羊禽的全产业链综合损耗率分别为4.36%、9.55%、5.94%、9.30%;胴体可食用率分别是78.48%、81.26%、73.72%、68.55%;整体可食用率分别是90.29%、94.84%、96.46%、78.91%。结论 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整体上看中国肉类损耗要显著低于欧美、日本等其他国家,食物利用率高。然而肉类全产业链依然存在中小规模企业加工、分割技术水平较低,批发和零售环节冷藏设备的不到位,冷冻肉以及国内很多地区居民依然偏好热鲜肉品等原因,均是目前中国肉类损耗的主要原因。从长远看,随着冷鲜肉消费比重的增加,屠宰分割环节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冷藏和储运设施设备的完善,我国肉类全产业链减损降耗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动态分辨系数,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伊犁州三大区域的农业经济结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粮食产量以及肉类产量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关联程度较高的影响因子,并通过相关时序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州三大地区非农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已形成以农牧为主的产值结构,小麦、玉米为主的优势产业,以及牛肉、羊肉等为主的生产优势区。伊犁州三大区域应立足于各地区的资源和地域优势,因时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非农产业以及优势牛羊畜牧业和优势粮食作物,提高优势产品的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伊犁州三大地区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的历史事实,本文结合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在描述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肉羊生产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饲料资源比较丰富的农村地区转移和集中。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导致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肉羊生产已由最初的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因此,从整个产业发展的高度来看,政府应该实行有差别的区域产业支持政策,加大对优势生产区域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向肉羊生产优势地区从事肉羊产业发展相关的投资,实现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安阳市在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立足资源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创建名牌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群,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安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调研,针对当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政策扶持、利益联结、科技创新、企业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就如何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和思考,以达到交流经验、借鉴启发、相互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00—2020年我国羊肉价格出现的波动上升态势,运用HEGY季节单整检验和FDSD季节模型识别羊肉价格的季节波动特征,运用SVAR模型和FEVD、IRF工具分析替代品价格对羊肉价格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羊肉价格波动呈现确定型季节特征和积分型趋势特征。羊肉价格的确定型季节波动特征表现为每年秋、冬季节上涨,春、夏季节下跌,并在春节前后达到涨跌极值,气温因素和节日效应明显;2)猪肉、活鸡和牛肉价格对羊肉价格的当期传递弹性依次为0.010、0.038和0.634;3)猪肉、活鸡和牛肉价格对羊肉价格波动的相对贡献程度为16.4%、5.9%和31.2%;4)分时期看,替代品对羊肉短期价格冲击明显、长期替代关系稳定;5)分品种看,牛肉、猪肉对羊肉的需求替代关系最为明显,但特点不同。羊肉价格对牛肉价格冲击的响应程度高、但衰减速度快;对猪肉价格冲击的响应则具备持续性。固有的季节性消费规律促使我国羊肉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较强的当期需求替代导致猪肉、牛肉价格对羊肉价格的显著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肉牛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文  路剑  杨江澜  王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24-11225
在分析肉牛养殖地区和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农区和山区的肉牛业发展模式分别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1年1月至2019年3月猪肉、牛肉和羊肉这3种畜产品的月度价格数据,运用VEC-BEKK-GARCH(1,1)和溢出指数模型,考察国内畜产品价格之间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猪肉与牛肉、牛肉与羊肉均存在显著(P<0.05)的双向价格均值溢出效应,而猪肉与羊肉间仅存在前者对后者的单向价格均值溢出效应。畜产品价格序列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对总预测误差方差的贡献为38%,且溢出效应在持续6个月后基本平复。短期内猪肉对牛肉、羊肉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较弱,分别为6.8%、0.94%,长期内溢出效应增强,对牛肉和羊肉价格波动的总溢出效应达到39.9%。猪肉价格会受到其他价格序列波动的溢出影响,达19.1%。牛肉和羊肉价格之间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较为明显,相互影响均在27.5%左右。畜产品价格之间的溢出效应也对畜产品价格调控形成了挑战,应充分考虑畜产品价格之间的溢出方向和溢出程度,完善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探讨猪肉价格变动对鸡肉、羊肉和牛肉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猪肉价格变动会影响其他3种肉类价格的变化,鸡肉和羊肉反之也一样,但牛肉价格变化不会对猪肉价格产生影响;猪肉价格对其他肉类价格的连续正向冲击会使其他肉类价格呈阶梯式上涨趋势;猪肉价格变化对鸡肉、羊肉和牛肉价格冲击持续时间分别在10个月、24个月和14个月左右,对3者价格变动的贡献度分别在18.20%、6.40%和4.15%左右;受猪肉价格变动影响,畜禽肉类价格之间会呈现"肉-肉价格螺旋"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