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杨俊 《云南农业》2007,(9):27-27
本文从丝胶的数量来源,营养结构,胶体性质,模拟制取方法四方面论证了丝胶和食用胶在理化结构上具有相近性,从而得出了丝胶在食品及制药工业上能部分代替食用明胶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借助γ射线的高能量和极短波,应用高剂量冲击鲜茧茧层丝胶,使丝胶在丝素上横截断裂,电镜扫描观察,清晰地看到丝胶的分层结构。这种直接在茧丝上显示丝胶的自然分层状态,在国内外没有先例。 (一) 应用γ射线5000kr/50kr剂量冲击鲜茧茧层,得断裂丝胶,能清晰地看出被覆在丝素上的丝胶分成三层:即Ⅰ外围丝胶,Ⅱ中膜丝胶,Ⅲ内缘丝胶。 (二) 外围丝胶,中膜丝胶,内缘丝胶的比约为4∶3.5~4∶2~2.5。 (三) 外围丝胶现粉末状分布,微带纵痕,中膜丝胶现横痕,内缘丝胶现纵痕,似与结晶方向相呼应。 (四) 缫丝工程主系与外围丝胶打交道,因此在蚕品种,饲育环境,特别是上簇环境,应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3.
介绍利用煮茧水及缫丝厂的废液提取丝胶的方法,分析不同方法对丝胶的制取及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SO4和Ca(OH)2法提取的丝胶率最高,经盐溶液处理获得的丝胶蛋白粉末在室温下易溶于水.还探讨了丝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丝胶在自然条件下能凝胶化,其过程可用波长400nm的紫外透光度的变化进行研究,可换算成凝胶化率进行观察.在pH6.0~7.0,温度20~40℃的范围内,各种浓度的丝胶溶液的凝胶化发生较快.同时,丝胶的强度也随着凝胶化的进展而增强.丝胶的凝胶化是由于丝胶分子结构转化成β构象,丝胶呈结晶状,分子间形成了网络结构所致  相似文献   

5.
家蚕不同品种茧丝胶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品种茧壳,雌雄茧索及鲜干茧的茧层的脱胶实验,得出丝胶含量因品种不同而存在着差异,而同一品种内雌雄茧和鲜干茧之间的茧层丝胶含量则没有明显差异,但鲜茧茧层丝胶溶解较快。  相似文献   

6.
各层丝胶蛋白质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浴比10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0.5%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一定量的0.05MpH7.8的磷酸缓冲液,可以98℃下快速分离各层丝胶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上可见丝胶Ⅰ、Ⅱ、Ⅲ的不连续谱带分别为8、5、1条。初步认为,三层丝胶的蛋白质由8种、5种和1种泳动率不同的蛋白质组成,从而对各层丝胶的复合性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快速地提取丝胶品种家蚕蚕蛹中的黄酮,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丝胶品种家蚕蚕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固定超声波功率为500W下,乙醇浓度为40%,液料比(W/V)为1∶4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此时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017%.优化后的工艺方法具有重复性强、提取率高等优点,对丝胶品种家蚕蚕蛹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冷冻法、酸析法、有机溶剂法和化学混凝法等方法提取丝胶蛋白并制备丝胶蛋白粉,测定并比较它们的物理特性。结果表明:冷冻法提取丝胶蛋白的回收较高;无水乙醇法结合离心法制出的丝胶蛋白粉物理性质良好,其持水性、持油性和溶解性都好于其它方法制备的丝胶蛋白粉,表现出良好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传统蚕业的严峻形势和全天然纯丝胶蛋白质原料和副产品鲜活蚕蛹在非绢丝产业化中的地位,介绍了全天然纯丝胶蚕新品种选育与非绢丝产业链构建的工作基础,提出了构建非绢丝产业链的设想和建议,以实现从品种选育、示范推广、素材加工到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提高,开辟新的蚕丝领域,拓宽蚕丝蛋白质利用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拉动蚕丝产品创新,促进蚕丝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叶崇军  魏兆军  陈复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66-16367
[目的]通过品种生产来直接获得大量、优质全天然丝胶蛋白质原料。[方法]对"绿S"和"白S"2种全天然丝胶茧品种及现行推广普通蚕品种"菁松×皓月"的丝胶蛋白乳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绿S"和"白S"2个丝胶茧品种的丝胶蛋白含量极高,达95%以上,分别是对照品种茧的3.47倍和3.53倍,可以称之为全天然丝胶蛋白质;研究还表明,"绿S"品种的乳化特性也明显高于"白S"和"菁松×皓月",在保健食品领域具有更为优越的利用价值。[结论]该研究可为家蚕特用品种大量生产全天然、纯丝胶在非绢丝产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复生  叶崇军  李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14+17618
[目的]探讨常温缫丝的机理.[方法]通过对常温缫丝品种蚕茧丝胶蛋白的练减率进行测定,分析其溶解性.[结果]可常温缫丝、不可常温缫丝蚕茧的丝胶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丝胶蛋白质的常温水溶解性也不会受可否常温缫丝影响,说明可否常温缫丝与丝蛋白质的溶解度关系不大.[结论]丝胶蛋白质含量与常温缫丝没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家蚕蚕丝蛋白是由家蚕丝腺特异合成的,蚕丝蛋白主要由丝素和丝胶组成。其中,丝素包括丝素重链(Fib-H)、丝素轻链(Fib-L)和P25共3种蛋白,其基因的表达主要是在转录水平上受到一系列反式作用因子与相应顺式作用元件的共同调控。蚕丝蛋白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和时期特异性,但是这种特异性并不是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溶剂、浓度和蚕品种,系统地对茧层进行脱胶试验。结果表明:5%皂化橄榄油、5%精炼液脱胶效果最好,不同家蚕品种丝胶含量有明显差异,此差异主要由家蚕遗传性决定。  相似文献   

14.
丝素作为固相酶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不同溶剂,浓度和蚕品种,系统地对茧层进行脱胶试验。结果表明:5%皂化橄榄油,5%精炼液脱胶效果最好,不同家蚕品种丝胶含量有明显差异,此差异主要由家蚕遗传性决定。  相似文献   

15.
家蚕黄绿茧色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黄绿茧色性状分离的遗传情况,调查了亲本大造绿和黄白限及其杂交后代经济性状成绩、蚕茧的颜色及丝胶含量.结果表明,杂种(大造绿x黄白限)F1的死笼茧优势率最大,平均为72.93%;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优势率在15.6%~25%之间,结茧率和茧层率的杂种优势率在2.34%~7.88%之间;(大造绿×黄白限)F1代茧色全为绿色,(大造绿×黄白限)F2代茧色出现分离,有白色、浅绿色、绿色和深绿色,色度值分别为40.18、57.86、71.87、79.29;并对茧色的色度值与丝胶含量的关系作了相关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家蚕丝蛋白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已知丝素基因和丝胶基因的克隆片段(pFb100,pSr100)为探针和12 个限制内切酶,对家蚕基因组DNA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其DNA多态性可用作家蚕基因图谱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时间热水溶出的茧层丝胶的氨基酸组成,热分解温度和分子结构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水溶出时间的延长,茧层丝胶蛋白中的酸性氨基酸因易溶于水而略有下降,热分解温度因受取向性、结晶性的影响而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18.
几种脱胶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蚕丝的精制工艺,提高脱胶率。[方法]以N1白、杂交种和N2为材料,以蚕茧脱胶率、丝胶溶解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酶脱胶、酸脱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3种工艺,探索蚕丝的最佳脱胶方法。[结果]采用酸脱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脱胶率增加;在相同时间内,3个材料的脱胶率由大到小依次为:N1白>杂交种>N2。采用高温高压水脱胶时,N1白、杂交种和N2的脱胶率分别为17.80%~37.80%、14.67%~35.00%和12.33%~29.67%。在pH值为7、温度为60℃的木瓜蛋白酶液、浴比为1∶50的条件下脱胶2 h,N1白、杂交种和N2的脱胶率分别为18.50%、14.85%和12.50%。[结论]高温高压水脱胶工艺的脱胶率最高,此法由于无化学品引入,是获得纯净的丝素、丝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柞蚕生产中,一般情况下雌雄比为1∶1,由于雌雄蚕的经济性状存在明显差异.近几年来,蚕业工作者一直将蚕的性别控制作为蚕丝学基础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1,2]。蛋白质是丝素、丝胶和绢丝物质的重要组分,是茧质优劣和茧层率高低的主要生化指标,5龄雌雄蚕的血液蛋白含量的差异,直接影响到雌雄茧全茧量、茧层量  相似文献   

20.
对“荧光”蚕品种雌雄荧光色素来源及代谢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茧层的荧光色素来源于中部绢丝腺,存在于丝胶中。中部绢丝腺的荧光色素直接来源于血液,绢丝腺对荧光色素无选择吸收和透过功能。血液、绢丝腺和茧层的荧光色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形成雌雄荧光色素的种类,血液、绢丝腺为4种,茧层为5种,无差异。造成雌雄荧光色不同的原因是各色素的含量不同。茧层中一种Rf值为0.77的紫荧光色素,在血液和中部绢丝腺中均未检出。5龄雌雄蚕4日龄后,随日龄的增加,雄性血液的荧光黄色随之加深,而雌性中肠的荧光黄色不再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