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橡胶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其相关因子的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少云条件下,橡胶苗叶片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特征;光合作用“午休”现象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而不是气孔导度下降导致CO2的供应量的减少所致;影响橡胶树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蒸腾强度和胞间CO2浓度,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Pb2+胁迫对桐花树碳代谢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桐花树幼苗对Pb2+胁迫的耐受性强,在时间和质量比上,其碳代谢相关生理指标受到Pb2+胁迫的双重影响.桐花树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Hill反应活性对外源Pb2+胁迫具有相同的响应趋势.当培养土中Pb2+质量比为500 mg/kg时,桐花树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hill反应活性升高;随着Pb2+质量比的升高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桐花树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与Hill反应活性均显著降低.实验还显示,叶绿素a对Pb2+胁迫较叶绿素b更为敏感;Hill反应活性对于Pb2+胁迫的反应比叶绿素含量更为敏感.在500~2 000 mg/kg Pb2+胁迫范围内,淀粉酶活性随胁迫质量比的升高而升高,经Pb2+胁迫处理15 d的样品,其淀粉酶活性总体上高于处理3 d的样品,但当Pb2+质量比达3 000 mg/kg时,淀粉酶的活性则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对铜胁迫酿酒葡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揭示硒元素缓解酿酒葡萄幼苗铜胁迫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淡灰钙土在温室中盆栽酿酒葡萄赤霞珠,分析添加外源硒(1.0mg/kg)对铜胁迫(300.0mg/kg)酿酒葡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1.0mg/kg硒处理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及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对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00.0mg/kg铜胁迫可显著降低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下同),提高Chla/b、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1.0mg/kg硒+300.0mg/kg铜处理的葡萄幼苗叶片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相当,但均高于300.0mg/kg铜胁迫处理,SOD、POD和CAT活性比300.0mg/kg铜胁迫处理略有降低,MAD含量显著低于300.0mg/kg铜胁迫处理.[结论]铜胁迫条件下,低浓度(1.0mg/kg)硒元素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对逆境的耐受力,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进而缓解铜对葡萄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壤进行10mg/kg和15mg/kgB处理时,油菜幼苗发生硼中毒症状,植株生长量减少;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蔗糖、淀粉含量均下降,蛋白质合成受阻,叶片相对透性增大。硼过量时,其下部叶的中毒症状和生理变化比上部叶明显。  相似文献   

5.
氮磷配施对玉米叶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氮磷配施对玉米叶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大丰30为材料,施氮量设4个水平,施磷量设3个水平,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共12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测定每个处理的叶片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对氮磷配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300 kg/hm~2,施磷量为120 kg/hm~2时,植株叶片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所以,在施肥时采用T8处理(施氮量为300 kg/hm~2,施磷量为120 kg/hm~2),才能使玉米的光合速率最高,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在减少投资的情况下使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局部施磷对橡胶树根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分根试验,设计了5个局部施磷区比例,研究了局部等量施磷对橡胶树幼苗根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施磷区占盆栽土壤1/4以上时,可促进根系的发生,根系总长度及根系总表面积增加,但植株叶片磷含量及株高无显著影响;局部施磷区占盆栽土壤1/4以下时,根系数量、总长度、总表面积、生物量、叶片磷含量及株高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用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的种植方式,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oledonium),对水稻和绿豆的幼苗生长及氮磷素的转移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kg(以P计,下同)施磷处理[Ca(H2PO4)2·H2O]的水稻和绿豆的菌根形成率最高.不同磷水平处理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水稻和绿豆叶片叶绿素、植株磷含量和吸收量增加;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显著增加植株吸磷量,绿豆增加量高于水稻,绿豆的增加量在10 mg/kg时达98.34%.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中,水稻和绿豆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接种AMF条件下,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中,土壤有效磷量含量显著影响丛枝菌根的形成和发育.在10 mg/kg施磷水平下,丛枝菌根对水稻/绿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显著促进了水稻和绿豆的生长,并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化肥、有机肥以及秸秆还田不同比例混施,对玉米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9 0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牲畜粪尿有机肥按45 000 kg/hm~2混施的秸秆还田模式下,玉米幼苗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模式,是对照处理的1.31倍,气孔导度最大,细胞间隙CO_2浓度最小,PEPC活性最强,促进了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叶面积高达128.6 cm~2,叶绿素总含量高达1.81 mg/g,均高于其他模式,与对照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对玉米幼苗的光合特性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叶面喷施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夏黑葡萄幼苗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1.5、2.0 mg·L-1)的EBR,测定EBR对葡萄幼苗生物量、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EBR提高了葡萄幼苗的生物量、根冠比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了叶绿素a/b;除了叶温下蒸气压亏缺值有所降低,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升高;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且均在EBR浓度为1.0 mg·L-1和1.5 mg·L-1时升高幅度较大;喷施1.0 mg·L-1和1.5 mg·L-1EBR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降低;喷施1.5 mg·L-1EBR时,幼苗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喷施0.5 mg·L-1和1.0 mg·L-1 EBR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总体上,叶面喷施1.0 mg·L-1 EBR能够促进夏黑葡萄幼苗的生长,并且能够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浓度铅(Pb)胁迫对金银花生长、生理及积累特性的影响,利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Pb处理浓度(0、400、600、800、1 000 mg/kg)对封丘金银花生长、生理代谢及吸收积累的影响,检测其株高增量、单株产量、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耐铅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银花对铅的积累主要在根部,富集能力大小表现为根叶花,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封丘金银花对铅胁迫具有中度耐性。低浓度铅胁迫对金银花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当铅浓度≥800 mg/kg时,株高增量、生物量等与对照相比下降明显(P0.05);铅浓度为1 000 mg/kg时,金银花单株产量与对照相比下降了54.90%,达到最大值。金银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铅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增加,尤以高浓度时(≥800 mg/kg)差异最为显著;铅胁迫造成金银花叶片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当Pb浓度为600 mg/kg时,MDA含量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S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41.65%;Pb浓度为1 000 mg/kg时,MDA含量达到最大值,与对照差异显著,POD、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78.92%、45.6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不同磷素水平下米槁(Cinnamomum migao H.W.Li)幼苗光合作用对CO2的响应机制,为西南地区推广种植米槁及其科学施用磷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0.5年生米槁幼苗为对象,设4个磷素(KH2PO4)供给浓度(CK为1.000 mmol/L,P1、P2和P3处理分别为0.125、0.500和2.000 mmol/L)处理,测定各处理米槁幼苗的光合特性,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及直角双曲线修正(Pn/Ci)模型拟合米槁幼苗的光响应曲线和参数.[结果]3种米槁幼苗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的拟合决定系数R2均在0.9900以上,表达的效力趋势排序为Pn/Ci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以Pn/Ci模型对米槁的光合作用—CO2响应最实用,且不同磷素水平下模型拟合效力均符合此效力趋势.各磷素供给处理中,除胞间CO2浓度(Ci)外,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排序均为CK>P3>P2>P1,且P1处理的Pn、Gs和Tr均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表明1.000 mmol/L KH2PO4处理下米槁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结论]Pn/Ci模型最适宜进行米槁幼苗光合作用—CO2响应拟合;施用适量磷素能促进米槁幼苗的光合作用,最适宜米槁幼苗生长的土壤磷含量为1.000 mmol/L.  相似文献   

12.
蔚荣海  刘蓓  李羡宏  孙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50-14251,1425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三唑醇试剂处理玉米种子后幼苗的几项生理指标及生长效应。[方法]共设计6个不同浓度三唑醇处理,浓度分别为500、750、1000、1250、1500、1750mg/kg,另设不作任何处理的对照(CK)。于3叶1心时进行根系活力、根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于4叶1心时进行秧苗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三唑醇处理使玉米幼苗根POD活性、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等生理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幼苗生长良好健壮,其中以750、1000mg/kg处理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三唑醇在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磷对滴水观音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水体中磷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光合作用对植物的净化能力,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磷对滴水观音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0~1.204mg/L磷浓度时,滴水观音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明显上升,而丙二醛(MDA)和胞间CO2逐渐降低;当磷的浓度超过1.024mg/L时,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开始显著下降,而叶片中胞间CO2和MDA含量则逐渐上升。结论:低磷促进植株叶绿素的合成,提高植株光合作用;高磷则抑制植株光合作用,并对植株产生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分枝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植物生理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加拿大进口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岗金为材料,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进行测定。结果施氮10kg/hm2光合速率极显著地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比不施氮光合速率高出8.07μmolCO2/m·2s(24.05%);施氮10kg/hm2对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氮磷配施效果更好,以P40N10配施效果最好,P20N10次之;施磷20kg/hm2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最高,分别达到了14.88mmolH2O/m2·s、1.01cm/s和300μmol/mol结论苜蓿施氮10kg/hm2有助于提高分枝期叶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在施氮10kg/hm2水平下,施磷20 ̄40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提高。施磷20kg/hm2对提高叶片蒸腾速率效果显著,并且能明显提高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磷胁迫下核桃砧木苗的光合生理及物质积累特性,为核桃直播建园砧木苗磷肥施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以新新2核桃幼苗为材料,比较其在高磷梯度下生物量、光合特性、荧光特性、光合产物及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 核桃实生幼苗的生物量整体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初始荧光、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及光合色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P2处理下达到峰值。核桃幼苗合成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随磷梯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酸性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核桃砧木苗叶片中硫、钾、钼、锌、硼和铁元素随着供磷水平的升高呈先扬后抑趋势,于P2处理下达峰值,磷、镁、钙、铜和锰元素随着磷水平的增大而增加,于P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磷过量不利于核桃幼苗对上述元素的吸收。【结论】 高磷胁迫显著抑制了核桃幼苗的生长及光合作用,打破了实生核桃幼苗各养分含量之间的平衡。磷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核桃实生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6.
铜对苋菜幼苗光合参数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世省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5):1317-1325
 【目的】明确铜毒影响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幼苗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土培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平铜处理下苋菜幼苗生长、光合作用、矿质元素吸收和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指标。【结果】2.0~4.0 mmol•kg-1铜处理下植株干重降至无铜处理(对照)的91%~73%,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明显减小,但胞间CO2浓度并没发生显著变化,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变化比实际量子效率小得多,这暗示着光合作用暗反应对ATP和NADH需求减少使光化学下调。此外,叶片光合色素、水分和矿质元素Fe、K和Mg含量均明显降低,Cu含量明显升高。2.0~4.0 mmol•kg-1铜处理显著增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及类胡萝卜素、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含量,并伴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增加。【结论】2.0 mmol•kg-1以上铜处理引起苋菜活性氧代谢失衡,明显降低净光合速率和实际量子效率,加剧过氧化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   

17.
不同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对藜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磷水平下配施腐植酸探究提高藜麦生长及产量的最佳施肥量,为藜麦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盆栽试验,以"藜麦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对照(0 g/kg)、低磷(0.1 g/kg)、中磷(0.2 g/kg)、高磷(0.3 g/kg) 4个施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对藜麦根系生理指标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其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中磷水平最佳。施加腐植酸可提高所有施磷水平下的藜麦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及其产量,籽粒产量和增产率均以低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与中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处理较高,其中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8.42%和100.76%,但磷肥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以低磷水平施加腐植酸处理最佳。综合考虑,此条件下0.1g/kg的施磷水平添加腐植酸处理最适合藜麦生长,可以提高磷肥利用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施肥处理对黄瓜穴盘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草炭、珍珠岩为育苗基质的条件下,基质中混入的有效氮钾提高到200mg/L,有效磷提高到100mg/L时,能使黄瓜穴盘苗的净光合速率、饱和光及CO2条件下的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产量、羧化效率升高,光补偿点、CO2补偿点降低。然而,当有效氮钾达到400mg/L、有效磷达到1000mg/L时,上述光合指数变化呈现相反趋势。实际上,当有效磷达到500mg/L时,各处理的光饱和点就开始下降。因此,在黄瓜穴盘育苗中,从施肥量对光合作用影响的角度考虑,最佳的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00、100、200mg/L。  相似文献   

19.
N素指数施肥对沉香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设置每株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 mg 6个施肥量处理(编号为Ⅰ~Ⅵ),进行珍贵树种马来沉香与土沉香苗期N素指数施肥试验,探究不同N素供应水平对其苗期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N素对马来沉香、土沉香生长及光合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地径、苗高以及生物量随着N素浓度增加而增大,至N施用量每株3 000 mg后其生长表现和生物量趋于稳定。马来沉香(1 995.33 cm2)与土沉香(1 366.57 cm2)处理Ⅳ整株叶面积最大,在苗期生长季内的比叶质量变化趋势是生长初期和末期低,而中期比较高,马来沉香对照(处理Ⅰ)与土沉香指数施肥处理Ⅰ~Ⅴ的比叶质量季节变化曲线是双峰式。马来沉香与土沉香指数施肥处理Ⅳ(3 000 mg/株)的光合能力最大。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Pb与Cd对苹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阐明Pb和Cd的生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果树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重金属Pb和Cd对不同苹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250mg/kg)和Cd(<10 mg/kg)提高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随着培养介质中Pb和Cd浓度的增加,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其中Pb对八棱海棠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对叶绿素a的影响,而Cd的作用与此相反;重金属Pb和Cd影响苹果幼苗的光合性能,随着培养介质中Pb和Cd浓度的增加,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下降,细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而低浓度的Cd(<20 mg/kg)提高平邑甜茶和八棱海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但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结论]Pb和Cd胁迫处理影响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光合作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