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图片新闻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2):F0003-F0003
采用芽苗砧嫁接和轻基质无纺布平衡根系容器育苗复合技术生产高品质油茶苗基地现场,此基地已经湖南省林业厅和国家油茶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具有年产油荼苗400万株的生产能力。图为培养仅90天、生长健壮的油茶容器苗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油橄榄扦插容器苗生长的轻基质,提高油茶果壳废弃物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以泥炭、细沙、珍珠岩和油茶果壳作为试验材料,设置10种基质配方,对油橄榄扦插后容器苗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轻基质组分对油橄榄扦插苗各生长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根径多集中在0~0.5mm,珍珠岩质量分数35.00%~66.67%有助于增加根系粗度,泥炭中添加油茶果壳能显著增加苗高、地径和根系数量,细沙和珍珠岩能提高扦插苗生根率,根系平均直径与根系数量和根冠比呈显著负相关。综合来看,泥炭和珍珠岩混合基质(体积比3∶2)适宜作为油橄榄扦插育苗基质,油茶果壳作为容器育苗的轻基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油茶轻基质育苗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茶苗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以芽苗砧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轻基质和苗圃土为栽培基质,分别对其苗木嫁接成活率、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及根系各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评价油茶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的苗木生长效果和质量。结果表明: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平均嫁接成活率为89.6%,苗高32.5 cm,地径3.57 mm,根系总长度310.29 cm,根系直径1.33 mm,根冠比0.69,造林成活率达92.5%。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木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苗圃土培育的苗木,尤其在根系的各项指标上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油茶大规格容器苗质量及其造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育苗基质及造林苗木规格,从而为油茶育苗和造林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依据,采用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方法,就不同规格的容器与不同类型的基质对容器苗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采用大规格容器苗的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以大规格容器和轻基质培育的苗木其生长状况与根系质量均良好;运用3年生容器大苗造林的成活率平均为96.32%,其树高1.74 m、地径34.45 mm、冠幅1.07 m^2,当年挂果率达96.67%。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大容器轻基质育苗和造林具有生产可行性,但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油茶轻基质网袋育苗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良种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计了轻基质网袋摆放厢床施肥和容器袋内施肥2种方式、多种施肥量的处理试验,用以研究施肥对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中油茶各项生长指标显著不同。厢床施用0.15 kg/m2复合肥、轻基质网袋容器内配1 g/袋过磷酸钙或网袋内配0.5 g/袋过磷酸钙+1 kg复合肥/m3处理的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抽梢率达到85%,抽梢长度和粗度生长也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几种育苗基质对油茶芽砧苗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根系等生长指标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在4个基质配比中,1 a生芽砧嫁接苗以油茶轻基质容器苗保存率、树高和地径表现为最大,分别为82.2%,32.1 cm和0.31cm;苗木根系以2 a生大田裸根苗主根为最长,为13.3 cm,根茎比最大,为0.50,适宜油茶造林后后期生长。因此培育1 a生油茶苗以油茶轻基质为最佳选择,培育2 a生苗应该选择大田育苗。  相似文献   

7.
对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苗的组合控根进行了研究。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在芽苗移栽期间进行切根和外源NAA处理对容器苗内源激素含量和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和外源NAA共同作用对苗木生长过程中的根径、根尖数、一级侧根均长以及全株鲜质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优组合的评定,筛选出芽苗≥2 cm且幼叶未展期进行切根,留根3 cm或切根1/2+50 mg/LNAA溶液处理为较优控根组合。组合控根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了苗木盘根现象的发生。对9个处理4个测定期的内源ZR,ABA,IAA和GA3含量主体效应的检验发现,切根时期、切根方式和NAA浓度对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均起到了调控作用,同时,不同的控根措施会引起不同种类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因此,组合控根措施的筛选才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油茶轻基质育苗基质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良种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计7种不同的轻基质配方探讨基质选择对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中油茶各项生长指标显著不同。①号基质和⑤号基质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成活率达94%以上、抽梢率达到90%,在株高和地径生长上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基质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扦插芽苗分别进行室内温室、室外拱棚内移栽,对这2种环境下生长的油茶容器苗的成活率及其茎叶、新梢、根等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室外拱棚内生长的油茶容器苗成活率要高于温室,平均高出13.19%;地上地下各部分生物量显著高于温室,尤其是根系生物量增长,移栽于室外拱棚内的容器苗各项指标均优于温室。结合室内外9种基质的油茶容器苗生物量数据的分析,表明基质Ⅴ与Ⅵ显著促进了油茶容器苗生长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泡沫容器轻基质试验,筛选适合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苗木培育的轻基质配方。研究结果表明:除不同配方基质间根系表面积在 α=0.1 水平上差异显著外,苗木生长、生物量及根系性状配方基质间、不同油茶材料间在 α=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根据生长量、生物量和根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将配方基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泥炭土 70% + 珍珠岩 30%(B1)、椰糠 60%+ 珍珠岩 30% + 黄心土 10%(B2)、椰糠 75%+ 黄心土 25%(B3),第二类是泥炭土 50% + 椰糠 40%+ 黄心土 10%(B4),第三类是纯 黄心土(B5)。配方基质 B2、B3,苗木生长好,适应性强;配方基质纯黄心土,苗木生长较差,适应性一般;而配方基质 B1、B4,1 a 生时保存率极低,苗木适应性差。在油茶轻基质材料中,椰糠是一种育苗效果较好材料。移苗半年生时,除扦插苗保存率较低为 67.8%,普通油茶 C. deifera、高州油茶 C. drupifera、广宁红山茶 C. semiserrata 种子苗保存率都在 80% 以上,至一年时,高州油茶扦插苗和广宁红花油茶保存率仅为 38.0%、45.7%,总体上看,1 a 生苗木保存率偏低。轻基质材料育苗时,使用泡沫育苗容器,其孔口直径应大于 7 cm,容器高大于 14 cm,管理要精细,做好基质保湿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嫁接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找出对油茶幼苗生长发育具有较好效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920赤霉素、复硝酚钾、绿多收、催芽先锋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茶容器苗生长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①抽梢率:920赤霉素对油茶幼苗有抑制作用,复硝酚钾、绿多收、催芽先锋有促进作用;②抽梢长度:以绿多收效果最好,梢长均值为5.42cm,个体最大抽梢长度为12.80cm。总体来说,在选择以上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绿多收对油茶幼苗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东皋长柿选择浙江柿、油柿、野柿、君迁子作砧木,采用春枝接,春动砧根枝接,秋芽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4种砧木与东皋长柿组合苗期表现亲和性,春枝接和秋芽接成活率均在90%以上;春动砧根枝接可选择油柿作砧木,成活率90%以上,其它3种砧木成活率低,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对构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5,50,75,100,125 mmol/L)对构树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5 mmol/L)盐胁迫下,构树种子的发芽率比对照升高了7.7%,同时幼苗根长亦有显著增加,比对照高23%,苗高、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虽有所下降但不显著;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构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发芽后幼苗的根长、苗高、鲜质量等也呈下降趋势,幼苗生长被抑制.对幼苗的生理指标测定显示:细胞膜透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细胞膜稳定性受到破坏;MDA含量、SOD、POD活性随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膜透性和MDA含量与SOD活性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用1年生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实生容器苗作砧木,"岑软3号"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接穗,在1月下旬进行铝片和塑料绑带2种嫁接绑扎材料的小苗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铝片和塑料绑带两种嫁接绑扎材料培育油茶小苗嫁接苗,其存活率、苗木生长均无显著差异,且二者所需的总成本基本持平,但应用铝片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因此,建议在油茶小苗嫁接中使用铝片作为绑扎材料。  相似文献   

15.
大叶黄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营养袋播种育苗方式进行大叶黄杨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大叶黄杨种子的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以谷皮+塑料小拱棚的发芽率最高,达87.7%;不同基质对大叶黄杨播种苗的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混合基质(黄心土∶粗河沙∶草木灰+0.5%钙镁磷肥=1∶1∶1+0.5%)最优,苗木平均高、地径、主根长度分别达14.5 cm、0.22 cm、19.0 cm,≥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3.6条/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西南亚高山人工针叶林主要造林树种粗枝云杉根系分泌物输入对林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根系分泌物对林下植被更新和群落多样性的潜在生态效应。【方法】通过前期在野外原位收集根系分泌物,后期在实验室人工添加的方式,从种子萌发、幼苗生物量、幼苗形态3个方面来探究根系分泌物对西南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生境内的2种草本植物白车轴草[JP2]和紫花苜蓿的影响。【结果】1)在种子萌发方面,根系分泌物添加降低了2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紫花苜蓿种子在处理间差异显著。2)在幼苗生物量方面,2种草本植物幼苗鲜质量、干质量在根系分泌物处理下均呈下降趋势,而且紫花苜蓿幼苗处理间差异显著。3)在幼苗形态特征方面,根系分泌物添加降低了2种草本植物的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且幼苗总长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4)根系分泌物处理下,2种草本植物的各项化感效应指数(RI值)均小于0,而且根系分泌物处理造成的2种植物化感效应综合指数(SE值)小于0,表明根系分泌物添加对2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对紫花苜蓿种子的抑制作用更强。5)UPLC-MS分析表明,云杉幼树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出多种酚酸类物质。【结论】云杉幼树根系分泌物输入对林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产生了抑制效应。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类物质可能是导致根系分泌物处理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的内在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杉木容器苗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杉木容器苗为砧木,采用析因试验设计,开展了杉木容器苗嫁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接穗高度不仅受砧木地径、嫁接方式和嫁接部位主效应的影响,其主效应之间的交互效应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互相效应,杉木容器苗嫁接的最佳方案为:地径O.8~1.2cm的砧木采用舌接,嫁接口以下保留2~3轮底盘枝的方式,1年生接穗高度为27.7cm;地径1.2-1.6cm的砧木可采用切接或舌接,嫁接口以下保留2。3轮底盘枝的方式,1年生接穗高度可达56.0cm;地径1.6cm以上的砧木采用切接,嫁接口以下保留2轮底盘枝的方式,1年生接穗高度达到92.8cm。  相似文献   

18.
3种外源激素对山白树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附加不同浓度GA3、6-BA和IBA的MS培养基,在有光或无光的条件下对山白树种子进行无菌培养,探讨不同外源激素和光照对山白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无菌培养条件下,外源激素GA3、6-BA和IBA均可极显著地提高山白树种子的发芽率与幼苗的生长速率,其中GA3在有光的情况下对山白树种子发芽率影响最显著,发芽率可达到83.3%。  相似文献   

19.
核桃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玲、鲁光等早实薄壳核桃为试材,通过5年的嫁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部饱满芽萌发时间短,成活率高,成活后生长速度较快;规模化生产最佳嫁接时间为春分前10天至清明后5天;接穗树龄越小,亲和力越强,成活率越高;覆盖黑色微膜能促进早生快发,抑制杂草。就近建立采穗圃,采用枝接与芽接相结合的方式,成活率能达到96%,产业化发展成活率达到88%以上,合格苗出圃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核桃嫁接成活因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桃是巴东县二高山以上地区发展最好的经济树种之一,而因本地区核桃品种混杂、嫁接成活率不高,投入成本高,生产技术相对滞后。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嫁接成活率,培育出农民满意的优质嫁接苗。从砧木选择、穗条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式、苗圃管理等方面设样进行对比试验和观察。试验表明:①1a生砧木比当年生苗木成活率高;②1a生砧木先排栽好后嫁接比先嫁后栽成活率要高;③选择5a生左右的无病虫害接穗比10年以上大树枝条嫁接更易成活,采穗以2月底~3月初(即核桃萌动前10d左右)为最佳时间;④嫁接最适宜时间应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⑤苗圃地海拔适宜范围500~800m;⑥夏季高温撤除黑膜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