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GE-V730阴道探头对76例宫颈癌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CT扫描、膀胱镜和结肠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宫颈癌全部经病理证实。超声检出58例,检出率为76.3%。其中未检出18例宫颈癌中,有15例为早期浸润癌,另3例为浸润癌。超声检出癌组织未侵犯周围脏器43例,手术证实符合者42例(占97.7%);有癌组织侵犯周围脏器者15例,均经手术证实。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颈癌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能诊断宫颈癌的准确性高,并能观察侵犯周围脏器的范围及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对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则需依赖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子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宫颈锥切术等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肿物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49例临床疑诊的宫颈肿物分别进行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宫颈细胞学病理检查和组织活检,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9例宫颈肿物均经病理证实,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25例,漏诊24例,诊断率51.0 %(25/49),漏诊率49.0%(24/...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准确性。方法:对116例诊断为早期宫外孕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经腹部或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53例,诊断早期宫外孕22例,未检出31例,诊断符合率为41.5%;经阴道超声检查63例,诊断早期宫外孕57例,未检出6例,诊断符合率为9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72,P<0.01)。阴道超声未检出6例中,1例经三维成像技术诊断为间质部妊娠,腹腔镜证实2例为卵巢妊娠,2例为伞端妊娠,1例为峡部妊娠。结论:高分辨力的阴道超声检查在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中发挥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经腹及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方法对96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经腹、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6例异位妊娠妇女中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7%(88/96),明显高于经腹彩色超声诊断符合率的81.25%(78/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5)。其中经阴道彩色超声对壶腹部妊娠的诊断率亦高于经腹彩色超声的(χ2=4.127,P〈0.05)。结论高分辨的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优于经腹彩色超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的声图像特征,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CTPR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52例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螺旋CT、MRI、DSA或手术病理证实为CTPR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达100%.CTPV的二维超声特征表现:门静脉主干或其肝内分支正常结构消失,Glisson系统显示不清,代之以蜂窝状、网格状或多条弯曲管状无回声暗区,呈现海绵样结构,部分病例门静脉内可见中等回声的实性占位(血栓或癌栓).彩色普勒超声:在门静脉周围或其分支可见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蜂窝状门脉处可探及门脉样连续性低速血流频谱,方向可正向亦可反向.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安全、无放射性、无创及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是诊断CTP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超声与核磁共振(MRI)在诊断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超声及MRI检查68例患者的73个乳腺肿块,并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相比较.结果 68例经病理活检诊断:恶性病灶30个,良性病灶43个.其中恶性病灶与良性病灶的MRI曲线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0%,准确度为84.9%;MRI诊断的敏感度为93.3%(28/30),特异度为93.0%(40/43),准确度为93.2%(68/7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简便、直观、价廉的优点,而MRI增强扫描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降低误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研究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形态内部结构.方法 对40例患者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彩色超声诊断结果误诊4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8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诊断四肢软组织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1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病变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软组织损伤51例,软组织肿物92例。92例四肢软组织肿物中76例良性肿物,16例恶性肿物。良性肿物中47例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四肢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358例,术后均通过超声检查下肢静脉,主要观察双侧下肢深静脉的结构及形态,静脉内部回声、多普勒血液流动频谱,以及彩色血流影像图。结果:358例中经超声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者139例(血栓组),未发现任何血栓者219例(对照组),均诊断为周围性血栓;两组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基于股、腘静脉管内直径、血流变情况,血栓组患者分别高于或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下肢静脉血栓敏感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著优于D-二聚体检测,临床检测准确率较好。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明显判断是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者,还能判断血栓形成程度、阻塞波及范围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指导临床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中的作用。方法:超声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内不均质混合性包块(6例),妊娠囊(3例);9例患者采用三组不同治疗方法,第一组3例行肌注化疗杀胚药甲氨碟呤MTX和亚叶酸钙加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第二组3例肌注杀胚药后宫腔镜检查超声监测剥离开子宫肌层将胚物电切;第三组3例肌注杀胚药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再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治疗。结果:9例均治疗成功。治疗后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前壁下段病灶完全消失,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血β-HCG正常,所有患者均保留子宫痊愈出院。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动态观察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经阴道超声诊断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43例患者临床资料,将超声图像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8.3%(38/43)。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声像图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内见多个细小无回声,内呈蜂窝样改变,与肌层分界尚清晰,未见或仅见少许血流信号,经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睾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经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查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10位患者共13例附睾睾丸结核,对其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局限于附睾尾部4例,,表现为不均质性低回声结节,整个附睾受累7例,呈不均质性弥漫性肿大。7例睾丸受累,显示为不均质性弥漫性肿大2例,局部低回声病灶5例。其它表现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鞘膜积液9例、阴囊壁冷脓肿3例、窦道形成2例、精索受累1例。结论:超声检查发现附睾呈低回声非均质性肿大或伴随睾丸低回声时,要考虑结核性附睾睾丸炎的可能,有阴囊壁冷脓肿或窦道形成对诊断结核性附睾睾丸炎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小乳癌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选取直径小于2.0 cm的乳腺结节女性患者90例,以检查时间为序,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联合高精细血流成像及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结节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对照组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的性质特征进行分析判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比较2组检测方法对乳腺小结节性质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45例,超声诊断良性者39例、恶性6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8%;对照组45例,超声诊断良性者37例、恶性8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7%。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癌,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联合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符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腹部结合经阴道彩色B超在瘢痕子宫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疑似瘢痕子宫妊娠的患者分别经腹部彩色B超和经阴道彩色B超进行检查,并将其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作比较。同时,在B超引导下行注药杀胚灭活术或刮宫术。结果 50例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彩色B超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符合率高2于经腹部彩色B超(92.0%vs 78.0%,χ=3.843,P〈0.05)。经彩色B超检查分析,46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中妊娠物大小为0.8 cm×0.7 cm×0.5 cm~6.4 cm×5.7 cm×6.0 cm;妊娠物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为0.33~0.65;子宫下段瘢痕处肌层厚度为0.14~0.57 cm,距宫颈内口1.5~6.5 cm。18例肌注甲氨蝶呤与口服米菲司酮联合应用,17例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15例行局部穿刺治疗。结论经阴道彩色B超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符合率高于经腹部彩色B超;二者联合检查则可获取更加全面、清晰的图像,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异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医生怀疑IUD位置异常的100例患者行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检查后即行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检查,采用表面成像方法,系统观察IUD的位置、形态及与宫腔、肌壁的关系,并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2例为节育器异位至腹腔,27例为断裂节育器或残留节育器残端嵌顿肌层,42例为节育器位置下移,部分伴有嵌顿,29例为节育器旋转、倒置位置异常.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9%,尤其对IUD在宫腔内旋转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2D-TVS,均能清晰显示IUD特征性三维图像改变.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直观清晰,立体感强,定位准确,对诊断IUD异常有非常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术前经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常多发,包膜不清,但也有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常为单发,结节包膜清晰,完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与腺瘤比较,其大小及内部回声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结节边缘晕环则差异具有显著性(11.1%vs 93.3%,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内部及周边血供不丰富,其0级血流的发生率明显高子腺瘤组(P<0.01)。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甲状腺疾患的诊断,其病灶图像清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BI-RADS分级,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对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成像对300例共356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利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评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26/149),特异性为85.0%(176/207),准确性为85.1%(303/356);X线钼靶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6.6%(129/149),特异性为84.1%(174/207),准确性为85.1%。(303/356);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为:K=0.9768(〉0.75),高度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应用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肿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高频彩色多普勒可清晰显示甲状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 ,在甲状腺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对 2 44例疑有甲状腺疾病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年 7月至 1999年 7月 ,对 2 44例疑有甲状腺病变患者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中男 89例 ,女 15 5例 ,年龄17~ 6 1岁。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或血生化及临床治疗证实 ,诊断符合率为 91%。1.2 方法仪器使用 ATL - 30 0 0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7.5 MHz。先用二维超声了解甲状腺及病灶大小及声像图改变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P)的准确性,评价阴道超声检查诊断EP的优势及价值。方法对21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诊断,同时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和相应治疗,并行病理活检。结果211例病理检查结果为:EP 5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4例,内膜增殖症2例,其余无异常发现。211例中,阴道B超诊断EP 43例,病理确诊39例,阴道B超诊断EP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准确性分别为72.2%、97.5%、91.0%。宫腔镜诊断EP 60例,病理确诊54例,宫腔镜诊断EP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准确性分别为100.0%、96.2%、97.2%。宫腔镜诊断EP的灵敏度和预测准确性明显高于阴道B超(χ^2=17.42和7.186,P〈0.01),而两法的特异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3,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和预测准确性比宫腔镜检查低,但其特异度与宫腔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阴道超声检查方便、快速、无创且可重复,可作为诊断EP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提高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3例经手术或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13例行全数字化钼铑双钯X线摄影,55例行彩超检查,12例行乳腺导管造影。结果全数字化钼铑双靶X线摄影发现良性肿瘤91例,其中诊断:纤维腺瘤63例,错构瘤7例,脂肪瘤10例,大导管乳头状瘤1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29例,其中诊断:纤维腺瘤13例,脂肪瘤6例,大导管乳头状瘤10例。结论乳腺良性肿瘤的共性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滑的肿块或结节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周围可见薄且均匀的晕圈征。但各种乳腺良性肿瘤又具有不同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囊、实性肿块的鉴别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