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生物技术育种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育种是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推广最迅速的技术,并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然而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品种选育仍停留在以表型选择为主的传统育种模式。这种经验育种不仅周期长而且品种改良进度缓慢,难以满足我国强劲的经济发展需求。而生物育种技术突破了传统育种技术的种种局限,使农作物育种变得更精确、更高效、更可控且可预见,可促进实现中国主要作物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的战略性转变,有利于加速培育高产、优质、抗逆、广适的作物新品种。着重介绍了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子设计和智能不育这四种生物技术在水稻和玉米两大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可为我国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生物技术工作者、育种家和种业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果树辐射育种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是多年生作物,选育新品种难度较大,一是选育周期长,如选育一个苹果新品种需要20~30年时间,二是只采用常规的选育方法优变机率较低,获得具有综合优良性状品种的机率更小。辐射诱变育种是现代育种技术的新途径之一,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诱变育种技术相继在多种作物上开始应  相似文献   

3.
<正>作物遗传育种专业针对玉米、小麦、棉花、大豆、高粱、谷子、马铃薯等农作物共设立4个研究方向。1.作物育种原理与方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是农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化开发的核心内容。本方向的研究特色包括:(1)农作物育种新  相似文献   

4.
豇豆是一种重要蔬菜作物,营养成份丰富,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增长,矮生豇豆正引起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但目前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尚有待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种质资源研究、主要性状关联研究、育种途径研究、新品种育成等方面对矮生豇豆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制、多元化育种目标以及分子育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矮生豇豆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西粮食作物育种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广西近十余年粮食作物育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粮食作物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广西粮食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提出广匿今后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的目标定位、战略措施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策略。目标定位应以提高品质和抗性等性状、高产稳产为主攻目标,培育专用型优良新品种和具有特别重要用途(功能)的优良品种。战略措施主要是加强育种材料的引进与创新,加强高产稳产、食用优质、专用型和特别功能用途等方面的新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策略一要创新推广理念,二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推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新品种是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竞争力的核心体现,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需要,抓好品种创新是育种科研永恒的主题。文章通过回顾总结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四大作物育种协作攻关的做法和成效,阐述了做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新品种是农业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围绕农业生产和市场需要,搞好品种创新是育种科研永恒的主题。通过回顾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四大作物育种协作攻关的做法和成效,阐述了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燕麦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燕麦属于医食两用作物,目前已成为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西部开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燕麦的种质资源利用率较低,品种改良方法局限于常规育种方法,遗传研究进展缓慢,现代分子遗传学研究落后,导致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育种效率低,产业发展受到限制。从燕麦的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品种选育、现代分子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供中国燕麦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个体访谈、问卷调查、小组座谈等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对江苏射阳、滨海县农民参与棉花育种目标制定的认知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育种目标参与式制定的认知程度受农民文化水平、年龄、棉花种植面积、生产水平、年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引导、启发农民能显著提高农民参与棉花育种目标制定的认知程度;农民主动参与棉花育种目标的制定,将会使育成的棉花新品种更加满足农民的需求,并得到迅速推广;国家政策、市场因素、推广服务体系都对售棉价格和种植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形成售棉价格-植棉经济效益-植棉积极性-植棉面积-售棉价格的循环;而农民参与棉花育种目标制定的程度则与植棉积极性呈正相关。最后就如何提高农民参与棉花育种目标制定的程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四川-CIMMYT小麦穿梭育种中的农艺学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四川省农科院与CIMMYT在小麦穿梭育种中的农艺学合作研究历程,以小麦穿梭育种的第一个突破性新品种川麦30的高产栽培研究与示范推广为典型案例,探讨了突破性新品种与农艺学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了系统设计、高产栽培和农民参与式研究在品种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Efficient evaluation of crop phenotypes is a prerequisite for breeding, cultivar adoption, genomics and phenomics study. Plant genotyping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rough the use o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iques,while plant phenotyping has lagged far behind and it has become the rate-limiting factor in genetics, large-scale breeding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ultivars. 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crop phenotyping technology under three categories. The first is high-throughput phenotyping technique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such as greenhouses or specifically designed platforms. The second is a phenotypic strengthening test in semi-controlled environments, especially for traits that are difficult to be tested in multi-environment trials(MET), such as lodging, drought and disease resistance. The third is MET in uncontrolled environments, in which crop plants are managed according to farmer's cultural practic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phenotyping techniques are reviewed and methods for MET improvement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梅花种质资源以及梅花育种研究的总结,对梅花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得到270个梅花品种的详细性状信息;结合对花梅和果梅的性状研究分级,选出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并且通过芽变选种选出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作物化感品种资源的评价利用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具有抗草性能的化感特性广泛存在于众多的作物品种中 ,作物的化感作用与作物品种显著相关 ,作物品种间化感潜力的差异是不同品种产生和释放化感作用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差异造成的 ,作物化感品种资源的评价利用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作物众多品种资源中评价筛选少数具有化感特性材料是作物抗草新品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建立快速有效的作物品种及单植株化感潜力的评价方法 ,尤其是利用现代色谱技术 ,以作物产生的特征化感分子为标记可以快速有效地评价作物品种和单植株的化感潜力。进一步利用传统杂交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将作物化感特性导入相应的商业品种中 ,培育具有抗草和高产优质及相关优良农艺特征作物新品种。最近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化感商业品种的选育已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4.
花卉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世界花卉种质资源与花卉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作为花卉业发展的基础 ,花卉种质资源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科研人员的注意 .传统育种方法仍是花卉育种工作的主要方法 ,同时花卉分子育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培育花卉新品种开辟了新途径 ,并获得丰硕的成果 .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物新品种选育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很早便开始了作物育种工作。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育种、推广、经营体系,拥有一支宏大的专业队伍,搜集保存各种作物种质资源30多万份,其中已繁种入国家种质库的有20多万份。共选育40多种作物近5000个新品种、新组合,使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在全国范围内更换3-5次,每次更换一般增产10%-30%,并使品质、抗性得到较大改善。在矮秆育种、辐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中国作物育种研究与应用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当前,在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继续选育与推广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同时要切实加强作物育种理论方法的研究,不断增强后劲。还要运用专利知识产权和专门法规形式保护作物新品种,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实现从温饱到小康跨越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麦类作物育种课题开展研究40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端正育种方向,经常调整育种策略与技术路线,使麦类育种取得显著成绩,自1997年以来先后自育成功或引种成功春小麦、啤酒大麦及小黑麦新品种16个,均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登记。  相似文献   

17.
香蕉(Musaspp.)的主栽品种均为三倍体,难以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获得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优良新品种.利用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技术及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选育香蕉新品种成为必要.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适用于香蕉选育种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香蕉生物技术育种在香蕉育种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并对现阶段香蕉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油茶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良种选育历史悠久,且与产量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本文对油茶常规育种、新技术育种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棉花综合育种的群体改良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