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查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和病毒病在广东省梅州市柑橘主产区的危害情况,分析该地区柑橘黄龙病菌(CLas)的原噬菌体多样性。【方法】以16S rDNA为模板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梅州市不同抽检地在2017—2019年3年间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情况;同时分别采用已报道的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裂皮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和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提取样品的RNA,反转后以样品的cDNA为模板,通过普通PCR的方法分析梅州市抽检地区柑橘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此外,以基于2种原噬菌体类型(SC1和SC2)对应的超变异基因区域设计的2对引物(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运用普通PCR方法分析该地区CLas菌株原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除2018年9月梅州大浦顺兴公司蜜柚基地的抽检样品外,梅州市其他被检地区均发现CLas。总体来说,梅州市的脐橙CLas检出率为55.3%,蜜柚为61.5%,沙田柚为61.7%。其中2017年采集自平原县大拓镇的蜜柚和沙田柚样品CLas检出率为100%,兴宁市白马镇的蜜柚为100%,沙田柚为80%;其他抽检地区的样品CLas检出率在16.7%—83.3%。虽然梅州市部分地区的检出率较高,但其病原菌的含量并不高,大部分处于柑橘黄龙病发病初、中期,属可防可控阶段;此外,梅州市柑橘病毒的总检出率不高,CTV、CTLV和CYVCV为梅州的主要病毒,CEVd和CCDaV没有检测到。CTV、CTLV和CYVCV在脐橙上的检出率依次为78.9%、7.9%和21.1%,蜜柚为15.4%、25.0%和9.6%,沙田柚为6.4%、2.1%和4.3%。基于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来研究CLas原噬菌体多样性的PCR扩增条带共有4种类型(SC1-1、SC1-2、SC2-1和SC2-2),经过PCR电泳和测序得出,来自梅州市脐橙和沙田柚的CLas菌株以SC2-1型为主,蜜柚上以SC1-1型为主。【结论】梅州柑橘产区的柑橘黄龙病目前属于可防可控阶段,其病原菌菌株的原噬菌体在不同品种上具有其独特性;由于在抽检时发现有柑橘病毒病的存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加强种苗监管,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进行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2.
基于调制荧光检测技术的柑橘黄龙病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实现柑橘黄龙病的及时诊断,防止病情扩散、保障柑橘生产。【方法】运用基于调制荧光检测技术的超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获取柑橘Citrus reticulata叶片荧光参数,通过概率神经网络对荧光数据进行建模及分类处理,以鉴定并区分健康的、非黄龙病黄化的以及黄龙病的柑橘植株。【结果】该方法对所有类别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76.93%,有些类别分类准确率甚至可达100%。【结论】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柑橘黄龙病调制荧光检测技术用于鉴别柑橘黄龙病病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柑橘黄龙病病情诊断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一种无法根治且易扩散的病害,建立柑橘黄龙病病情诊断及分类的方法,以及时发现并去除病株,防止感染其他果树。【方法】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利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进行降维去噪、像元纯净指数获取纯净像元并建立训练集,通过Fisher判别法对柑橘黄龙病病情进行鉴别并分类。【结果】通过对训练集设置适当的门限值,柑橘黄龙病病情识别正确率达90%以上。【结论】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柑橘黄龙病病情诊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和病毒病在广东省梅州市柑橘主产区的危害情况,分析该地区柑橘黄龙病菌(CLas)的原噬菌体多样性。【方法】以16S rDNA为模板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梅州市不同抽检地在2017—2019年3年间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情况;同时分别采用已报道的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裂皮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 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和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提取样品的RNA,反转后以样品的c DNA为模板,通过普通PCR的方法分析梅州市抽检地区柑橘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此外,以基于2种原噬菌体类型(SC1和SC2)对应的超变异基因区域设计的2对引物(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运用普通PCR方法分析该地区CLas菌株原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除2018年9月梅州大浦顺兴公司蜜柚基地的抽检样品外,梅州市其他被检地区均发现CLas。总体来说,梅州市的脐橙CLas检出率为55.3%,蜜柚为61.5%,沙田柚为61.7%。其中2017年采集自平原县大拓镇的蜜柚和沙田柚样品CLas检出率为100%,兴宁市白马镇的蜜柚为100%,沙田柚为80%;其他抽检地区的样品CLas检出率在16.7%—83.3%。虽然梅州市部分地区的检出率较高,但其病原菌的含量并不高,大部分处于柑橘黄龙病发病初、中期,属可防可控阶段;此外,梅州市柑橘病毒的总检出率不高,CTV、CTLV和CYVCV为梅州的主要病毒,CEVd和CCDa V没有检测到。CTV、CTLV和CYVCV在脐橙上的检出率依次为78.9%、7.9%和21.1%,蜜柚为15.4%、25.0%和9.6%,沙田柚为6.4%、2.1%和4.3%。基于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来研究CLas原噬菌体多样性的PCR扩增条带共有4种类型(SC1-1、SC1-2、SC2-1和SC2-2),经过PCR电泳和测序得出,来自梅州市脐橙和沙田柚的CLas菌株以SC2-1型为主,蜜柚上以SC1-1型为主。【结论】梅州柑橘产区的柑橘黄龙病目前属于可防可控阶段,其病原菌菌株的原噬菌体在不同品种上具有其独特性;由于在抽检时发现有柑橘病毒病的存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加强种苗监管,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进行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5.
贵州柑橘真菌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真菌病害在柑橘上的发生情况,采用实地调查、随机抽样调查并结合访问调查方法对贵州主要柑橘种植地区真菌病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炭疽病、白粉病、煤污病等为贵州柑橘枝干上发生的真菌病害,青霉病、绿霉病、酸腐病为贵州柑橘贮藏时期发生的真菌病害,并对14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及病原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柑橘黄龙病严重妨碍柳州市柑橘产业健康发展,掌握柳州市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有利于黄龙病防治工作开展。本试验采用五点取样法从全市柑橘产区正常管理的果园采集柑橘样品,通过提取DNA及常规PCR技术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柳州市市郊及五县都有不同程度的柑橘黄龙病发生,采集的600份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24份,阳性率是4.00%。其中,柳城县黄龙病阳性率8.90%,发生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柑橘木虱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之一,也是毁灭性病害一柑橘黄龙病的传病媒介昆虫,目前该虫在福建省永春县柑橘主产区的发生与为害,2008年来通过人工观测方法,已在绝大多数的果园观测到柑橘木虱成虫、卵、若虫等,数量多,分布广。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田间传播的唯一途径,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  相似文献   

8.
一、柑橘贮藏期主要病害及症状表现 柑橘果实贮藏期间常发生的病害有两大类:一类是侵染性病害,由真菌引起,常见的有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黑腐病、炭疽病、疫菌腐褐病等;  相似文献   

9.
柑橘黄龙病对柑橘生产的最大威胁,历来被认为是传染性病害,是柑橘的“癌症”,主动采取的防治方法,不能有效防控黄龙病。现实中发现,黄龙病在柑橘树(园),有着自己的变化方式,有病的有时似乎没有病,没有病的在管理中又出现了病。笔者用实例论述了黄龙病的发生规律,认为柑橘黄龙病是生理性病害,应从生态毒理学观点寻求解决方案,特别提出了慎用商品肥和农药,培育健壮植株是有效管理黄龙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滴灌施药防治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的可行性,为田间控制柑橘黄龙病传播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通过室内模拟滴灌施用噻虫胺,测定了噻虫胺在土壤中的分布以及柑橘叶片中含量,研究了滴灌施药对柑橘木虱防治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检测分析了柑橘叶片中噻虫胺含量。【结果】在室内条件下,一次滴灌施药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可长达4个月;噻虫胺在土壤中以滴头为起始点在土壤中呈半圆形迁移分布,当柑橘叶片中噻虫胺质量分数大于0.64 mg·kg–1时,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80%。田间试验表明,在药后7~63 d柑橘上部叶片中噻虫胺的质量分数大于0.64 mg·kg–1。【结论】滴灌施用噻虫胺能有效防治柑橘木虱,是田间控制柑橘黄龙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前怀集县柑桔园普遍发生黄龙病,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对柑桔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如何有效地控制黄龙病的发生为害成为柑桔生产上的重要课题。简述了怀集县柑桔黄龙病的发生状况,分析了柑桔黄龙病普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柑桔根腐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黄叶、落叶、树势衰弱及根系坏死、腐烂。对病株根系进行组织分离,92.8%的根系样本可分离到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将这种镰刀菌纯化后,接种于柑桔幼苗根系,可引起与田间病株相同的症状。从接种发病的幼苗根部再分离得到相同的纯培养物。单孢分离的培养物经鉴定,确认它属镰刀菌属(Fusarium)的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  相似文献   

13.
柑橘慢衰病诊断及其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柑橘慢衰病在福建为首次报道,病原经鉴定为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semipenetransCobb,1913).本文对病害症状和病原线虫形态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病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Foot and root ro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is a substantial threat to citrus cultivation, affecting both yield and quality. Thus, 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P. parasitic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ease manage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simple diagnostic method to detect P. parasitica infection by combining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and lateral flow strips(LF-RPA). To establish the LF-RPA assay of P. parasitica, the primers and probe designed based on the Ypt1 gene were tested for specificity to P. parasitica, which showed no cross-reactivity with DNAs of other related oomycete species. The LF-RPA assay detected the amount of genomic DNA of P. parasitica which was as low as 1 pg. To make the LF-RPA assay useful in low-resource settings, four simplified DNA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after which the LF-RPA assay was applied, with no specialized equipment, to analyze a diverse range of citrus tissues by using a simplified PEG-Na OH method for DNA extraction.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 in detecting P. parasitica in infected plant samples within 30 min. Combining the LF-RPA assay and a simplified DNA extraction method could be a potential detection test for P. parasitica, especially in area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
应用FBA染色法观察柑桔黄龙病病株中的病原难培养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株新梢主叶脉或嫩茎横切片用 FBA 染色工作液染色5~8min,在光学显微镜(油镜)下可见到其外向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存在被染成红褐色的病原难培养细菌,菌体大小为0.35~0.65μm × 1.70~4.00μm,多为杆状,有些呈长亚铃形或长椭圆形。而健株、衰退病株、裂皮病株、溃疡病株,生理黄化株和田间天牛为害黄化株等的叶脉或嫩茎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均未见到任何菌体存在。FBA 染色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诊断柑桔黄龙病的一种实用方法。本文还就超薄切片电镜观察黄龙病病原检出率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柑橘黑点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柑橘黑点病(Diaporthe citri)在浙江、江西等柑橘产区普遍发生,逐渐成为柑橘最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鲜销果实的外观品质和销售价格。2008年以来,通过对该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开展研究发现,果实整个生长期都能感病,但以果实膨大期最感病;黑点病的严重度与树龄、施肥水平和杀菌剂的使用次数关系密切;以座果后每隔20 d使用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防治效果较好,代森锰锌中添加0.25%~0.50%矿物油(绿颖)能有效地提高其防效。文章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黑点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及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产中,柑橘类果树由于长期无性繁殖,往往感染1种或几种病毒、类病毒病害。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大多数柑橘品种都易感病,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40多个国家。全面认识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及鉴定方法,对柑橘类果树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高接换种综合防治柑橘溃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溃疡病是对柑橘生产威胁极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其病源为黄单孢杆菌属的一种细菌,即黄油菜单孢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itri(Hasse)Dye。该病危害柑橘枝梢、叶片及果实,导致树势衰退,产量降低,损毁果实外观。  相似文献   

19.
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普查,对采集的152个黄龙病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梅州地区已有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方法,以为当地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南丰蜜桔疮痂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 1 997~ 1 999年的研究 ,提出了以下南丰蜜桔疮痂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春季进行 4次药剂防治 ,即在春芽露顶 1~ 2mm和其后 1 0~ 2 0d分别施用 1∶0 .8∶1 0 0的波尔多液 1次 ,在谢花末期 (谢花 90 %时 )施用 77%可杀得 1次 ,在小果期 (第 1次生理落果前后 )施用 70 %代森锰锌或 5 0 %多菌灵 1次。秋季对重病桔园用多菌灵防治 1次。冬季进行农业防治 ,包括清除、烧毁病枝落叶、施用石硫合剂。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 999年对南丰蜜桔疮痂病的防治效果达 75 .75 %~ 81 .0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