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季节对苜蓿青贮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试验分别在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测定开窖后苜蓿青贮饲料中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和黄曲霉毒素(AFT)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苜蓿青贮饲料中呕吐毒素含量分别为402.12、527.15、610.40和690.13μg/kg;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分别为187.75、211.56、277.64和295.09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分别为10.62、13.82、24.14和28.05μg/kg。苜蓿青贮饲料中3种霉菌毒素的含量,均以秋季最低,夏季最高,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随机抽取3家不同规模奶牛场饲料原料及自配料32份,采用进口ELISA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等4种常见霉菌毒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检测的4种霉菌毒素在所有样品中的检出率为100%,并同时含有2~3种霉菌毒素。其中,除豆粕、苜蓿干草、稻草、豆腐渣外,几乎在所有的饲料样本中玉米赤霉稀酮含量都超标,青贮玉米最高,超标4倍,TMR饲料中玉米赤霉酮含量超出了2倍以上;玉米副产品GGDS中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酮含量超标严重,呕吐霉素存在微量或少量超标;黄曲霉毒素在青贮玉米、稻草、豆腐渣中有超标,占总样品的15.63%。  相似文献   

3.
从市场采集猪配合饲料、鸡鸭配合饲料、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豆粕、棉籽粕和米糠共292个样品,同时测定其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呕吐毒素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5 296.3、3 566.2μg/kg,猪配合饲料呕吐毒素含量超标率7.9%;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300、3 992.5μg/kg,猪配合饲料、鸡鸭配合饲料、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率分别为5.4%、8.5%、4.4%和33.3%;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1 686.3、1 378.9μg/kg,猪配合饲料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超标率达5.1%;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存在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共同污染问题,猪配合饲料和鸡鸭配合饲料中3种霉菌毒素的共同污染率分别达35.1%和42.9%。  相似文献   

4.
2010年1~6月,笔者在河南市场收集来自全国的84份DDGS样品,进行了养分含量的分析及霉菌毒素污染情况的普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DDGS样品中,水分含量范围2.43%~10.36%,平均值8.62%,变异系数30.30%;粗蛋白含量范围是24.56%~44.41%,平均为30.27%,变异系数为11.73%;粗脂肪的含量为0.45%~16.81%,平均7.81%,变异系数61.16%。粗灰分含量范围是2.63%~20.28%,平均6.73%,变异系数51.97%;粗纤维含量范围是1.38%~14.21%,平均11.94%,变异系数为31.90%;总磷的含量范围0.25%~1.00%,平均0.70%,变异系数54.81%;有效磷含量范围为0.25%~0.90%,平均0.60%,变异系数为48.13%;钙的含量范围是0.05%~0.25%,平均0.17%,变异系数67.97%。在所调查的DDGS样品中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普遍存在,被调查的DDGS样品中霉菌毒素的阳性检出率为100%。毒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其中,呕吐毒素的含量变化范围:188.14~6 281.93μg/kg,平均值为3 947.36μg/kg,变异系数48.63%;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范围:4.79~1 219.9μg/kg,平均值达到329.25μg/kg,变异系数为73.90%;黄曲霉毒素B1含量范围:2.58~66.06μg/kg,均值达到20.77μg/kg,变异系数为52.86%。在所检测的DDGS样品中,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情况基本相同,并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的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亦高,而黄曲霉毒素B1则与上述两种毒素呈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2020年1—12月,博瑞科技检测中心共采集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的玉米青贮样本1 184 份,旨在了解2020年国内玉米青贮霉菌毒素污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三大霉菌毒素含量,分析总体污染情况以及不同月份、不同采集区域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2020年在检测的1 184 份玉米青贮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分别为4.36%,6.67%;不同月份的霉菌毒素平均值未出现明显的规律;同一牧场不同月份黄曲霉毒素B1和呕吐毒素差异较大,尤其是呕吐毒素,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相差2 649.56 μg/kg。  相似文献   

6.
对2012年玉米主产区新季玉米的89个样品进行霉菌毒素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新季玉米呕吐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1的感染率较高,分别达到了53.75%和50‰,阳性平均值分别为889μg/kg和6.905μg/kg,玉米赤霉烯酮感染率与含量都比较低;从产地来看,陕西、安徽的玉米霉菌毒素污染较低,辽宁、黑龙江、山西的玉米不仅霉菌毒素感染率高,其含量也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鲁北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霉菌毒素含量及危害情况,在鲁北地区18家养殖场青贮池中采集青贮样品,利用ELISA检测方法,开展了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T-2、赭曲霉毒素(OTA)等5种常见霉菌毒素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呕吐毒素、T-2毒素检出率均为100%,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检出率分别为55.56%、27.78%、5.56%;5.56%的样品存在黄曲霉毒素B1超出限量标准,其他均在限量标准以下。添加乳酸菌制剂制备组的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3种霉菌毒素平均含量明显低于未添加组。全部样品中均检测出2种以上霉菌毒素,其中DON+T-2+AFB1三种霉菌毒素的组合检出率最高,达到38.89%,因此需提高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4,(10):96-99
用豆腐渣、酱渣、米酒糟、橙皮、茶叶渣等非常规饲料配制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藉UHPLC/UHPLC-MS/MS法检测其中的38种霉菌毒素。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G2(28.66±8.87)μg/kg,呕吐毒素(264.68±128.82)μg/kg,HT-2(37.80±21.15)μg/kg,伏马菌素B2(16.71±5.14)μg/kg,神经毒素C(0.47±0.13)μg/kg,青霉酸(56.80±5.20)μg/kg;麦角新素(麦角酯醇)2.57±0.84μg/kg,均未超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其他31种霉菌毒素未检出,它们分别是:黄曲霉毒素类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赭曲霉毒素类的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单端孢霉烯毒素B类的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去氧瓜萎镰菌醇-3-葡萄糖苷、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X;单端孢霉烯毒素A类的T-2毒素、二醋酸麃草镰刀菌烯醇(蛇形菌素)、Diacetoxyscirpenol、新茄病镰刀菌烯醇;伏马菌素类(烟曲霉毒素)的伏马菌素B1、伏马菌素B3;玉米赤霉烯酮类的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烯醇;青贮(青霉菌属)毒素类的展青霉毒素、霉酚酸、杂色曲霉毒素、胶粘毒素、渥曼青霉素、交链孢霉酚、疣孢漆斑菌;麦角碱毒素类的2-溴基-a-麦角新碱、麦角胺、麦角醇、甲基麦角新碱。用本日粮饲喂泌乳牛,在上海及江苏境内17个牧场采集牛奶样品109件,检测其中残留的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结果显示,其平均值为(81.75±87.28)ng/kg,变动范围为0367.27 ng/kg,都低于国家标准500 ng/kg的上限,说明本试验配制的TMR所生产的牛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优化了应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仪,用多离子反应监测定量法同时检测青贮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麦角醇、杂色曲霉毒素、HT-2毒素和T-2毒素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甲酸(8415.90.1,V/V)提取后,经Mycospin 400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过膜直接上机测定,在5~100 n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选择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进行空白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7.4%~114.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6.1%,该方法精密度良好,回收率高,灵敏度好,在较短时间内同时能满足10种霉菌毒素的检测。利用该方法检测了2015年度4省市10个奶牛场的14个全株青贮玉米样品,其中河南3个,河北4个,黑龙江3个,山东4个。结果发现,10个奶牛场全株青贮玉米样品中全部检出的霉菌毒素种类为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B2和玉米赤霉烯酮,河南、河北和山东还检出麦角醇。奶牛场全株玉米青贮玉米样品中霉菌毒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2和麦角醇,样品含量全部未超过国家限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平顶山地区饲料样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应用ELISA方法对2015年采集的168份猪饲料样品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含量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平顶山地区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污染率分别为15.48%、40.48%和30.95%;168份样品中1种霉菌毒素污染率为16.67%,2种以上霉菌毒素混合污染率为30.35%。结果表明平顶山地区猪饲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3种霉菌毒素的污染,且混合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国饲料及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污染情况,于2012年对来自全国的205份送检样品进行了3种霉菌毒素的HPLC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仍然严重,检出率高达66.21%,超标率高达27.75%;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并未减轻,最大值达488.86μg/kg,高出国家标准近25倍,其平均值为23.02μg/kg,高出国家标准;与其他原料相比,饼粕类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更为严重,污染率可达76.47%。此次调查结果为今后控制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旨在筛选能够同时降解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的芽孢杆菌。先以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的混合物为唯一碳源,以母猪粪便为材料,进行霉菌毒素降解菌的驯化富集培养,得到能够降解这3 种霉菌毒素的混合菌群,逐一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呕吐毒素降解能力检测,得到10 株对呕吐毒素降解率达70% 以上的菌株。进而检测这10 株细菌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能力,得到4 株对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达70%以上的菌株。再检测这4 株细菌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能力,结果有1 株细菌(ODS-1)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能力达78.9%。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ODS-1 为革兰氏阴性芽孢杆菌。研究获得的ODS-1 对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均有较好降解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具有霉菌毒素降解作用的产酶益生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旨在筛选能够同时降解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的芽孢杆菌。先以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的混合物为唯一碳源,以母猪粪便为材料,进行霉菌毒素降解菌的驯化富集培养,得到能够降解这3种霉菌毒素的混合菌群,逐一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呕吐毒素降解能力检测,得到10株对呕吐毒素降解率达70%以上的菌株。进而检测这10株细菌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能力,得到4株对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达70%以上的菌株。再检测这4株细菌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能力,结果有1株细菌(ODS-1)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能力达78.9%。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ODS-1为革兰氏阴性芽孢杆菌。研究获得的ODS-1对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均有较好降解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具有霉菌毒素降解作用的产酶益生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让广大养殖户及饲料企业了解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对奥迈科技实验分析中心所测的饲料霉菌毒素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对而言并不突出,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全价料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的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常用羊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采集于山东省规模化羊场常用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A(OTA)4种霉菌毒素含量。结果表明,被检样品中4种毒素污染较为严重的为呕吐毒素,其中玉米及副产品、玉米秸、米糠、酒糟、豆饼、豆渣中含量较高,其次为玉米赤霉烯酮,其中玉米秸、苜蓿、混合饲料和全价料中含量较高。赭曲霉毒素A主要污染棉粕,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6.
山东某獭兔场饲养的3 000只母兔发生了一种以流产及青年兔死亡为特征的疾病,通过对发病兔进行细菌培养及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RT-PCR以及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及黄曲霉毒素进行鉴别检测,首先排除细菌病及兔病毒性出血症发病的可能,并从饲料中检测3种毒素的含量分别为1 196.1、130.8、6μg/kg,经过对照饲料标准发现玉米赤霉烯酮严重超出标准(标准为300μg/kg)。通过饲喂试验发现这次发病与所饲喂的饲料有关,诊断为玉米赤霉烯酮中毒。  相似文献   

17.
饲料及其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现象,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不良影响。笔者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霉菌毒素污染为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评估物理过筛法去除玉米中霉菌毒素的作用效果。试验采用4目和8目筛对玉米进行筛分处理,用酶联免疫(ELISA)法分析不同目数下的玉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含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物理过筛可有效去除含霉菌毒素多的破碎粒和杂质,从而降低玉米原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在实际饲料生产中采用物理过筛法可有效降低玉米原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减少家畜感染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更多的养殖户了解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江苏奥迈生物科技实验分析中心收集各地的饲料、原料共612份,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样品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对而言并不突出,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全价料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的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季海霞  苏永腾 《养猪》2013,(6):15-16
对2013年1—6月12省市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2)玉米和配合饲料的主要污染物是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及其副产物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