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96 h半静水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在水温(23.5±2.0)℃,溶解氧>5 mg/L的条件下,分别检测在曝气自来水(pH为6.5)和池塘水(pH为8.5)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在曝气自来水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68、3.31、2.05、1.5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157 mg/L;在池塘水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35、0.29、0.17、0.13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13 mg/L。试验结果表明,在池塘水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毒性比在曝气自来水条件下强。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氨氮对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以体质量(7.92±0.80) g、体长(8.3±1.1) cm的鳜幼鱼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急性毒性试验法,确定氨氮对鳜幼鱼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在水温(24.7±0.5)℃,pH为7.4±0.1,溶解氧(DO)为(5.9±0.3) mg/L的条件下,氨氮对鳜幼鱼的24、48、72、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0.45、19.24、13.35、9.23mg/L,安全浓度为0.923mg/L。非离子氨对鳜幼鱼的24、48、72、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50、0.262、0.182、0.126mg/L,安全浓度为0.0126mg/L。非离子氨氮对鳜幼鱼的毒性与其浓度大小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鳜幼鱼对氨氮耐受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温24℃、盐度31、pH8.1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5.81、116.71、92.55、80.40mg/L,氨氮对脊尾白虾成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78.80、156.37、140.28、120.86mg/L。脊尾白虾幼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8.04、0.26mg/L,成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2.09、0.50mg/L。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氨氮、亚硝酸盐对龙虎斑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进行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龙虎斑幼鱼[体质量(59.37±7.11)g,体长约10 cm]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8.57±1.61)℃,pH为(7.7±0.1),盐度为(28±1),溶解氧为(5.5±1.0)mg/L的条件下,氨氮对龙虎斑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43.15、40.16、37.71、33.43 mg/L,安全浓度(SC)为3.343 mg/L;对应的非离子氨LC50分别为1.599、1.488、1.397、1.239 mg/L,SC为0.1239 mg/L;亚硝酸盐对龙虎斑的24、48、72、96 h LC_(50)分别为306.72、227.09、131.40、90.41 mg/L,SC为9.041 mg/L。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龙虎斑的毒性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对鱼体的LC50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非离子氨对文昌鱼的急性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换水一次的条件下,研究了25℃恒温时非离子氨对90日龄文昌鱼幼鱼[(24.46±0.12)mm,(0.044±0.008)g]和成体[(39.24±1.36)mm,(0.093±0.012)g]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非离子氨对文昌鱼幼体及成体的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560、0.457、0.344、0.318mg/L和0.770、0.682、0.544、0.499mg/L;非离子氨对文昌鱼幼体及成体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32、0.050mg/L。文昌鱼对非离子氨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成体的耐受性明显强于幼体。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烟酰苯胺、硫酸铜和扑草净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毒性影响,在水温(28±1)℃下,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法开展了这3种药物对体质量(2.88±0.34)g、全长(7.30±0.30)cm的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烟酰苯胺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729、4.041、2.224、1.257 mg/L,安全浓度为0.126 mg/L;硫酸铜对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87、2.116、1.354、0.984 mg/L,安全浓度为0.098 mg/L;扑草净对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72、0.037、0.020、0.012 mg/L,安全浓度为0.001 mg/L。结果表明,烟酰苯胺和扑草净对翘嘴鲌幼鱼的毒性较大,应避免其污染养殖水体,硫酸铜在其常用质量浓度范围内会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成活率产生影响,应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并规范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稻田常用农药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幼鱼的毒性效应,以体质量(0.03±0.01)g的黄鳝幼鱼为对象,在水温(27.0±1.5)℃、p H(7.75±0.25)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了氧乐果、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等4种有机磷农药对其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氧乐果、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的24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190、67.350、5.058、13.622 mg/L;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460、60.954、3.981、6.993 mg/L;72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42、55.804、3.404、3.303 mg/L;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761、51.286、2.992、2.308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695、14.978、0.740、0.553 mg/L。对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毒性分类标准,氧乐果、马拉硫磷和敌百虫对黄鳝幼鱼而言属中等毒性农药,而乙酰甲胺磷则属低毒性农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甲醛、高锰酸钾、氟苯尼考和聚维酮碘等4种常用药物对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在水温(17.0±1.0)℃,盐度24~26,pH 8.0~8.2的条件下,进行了4种药物对全长(5.61±0.07)cm,体质量(1.65±0.06)g的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甲醛、高锰酸钾、氟苯尼考和聚维酮碘对黄姑鱼幼鱼的24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37.12、3.69、4 541.93、6.94 mg/L,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6.77、3.23、3 724.95、6.57 mg/L,72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7.97、3.14、3 368.59、6.45 mg/L,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8.67、3.09、3 261.90、6.37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25.40、0.74、760.64、1.77 mg/L。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毒性的评价标准,高锰酸钾和聚维酮碘对黄姑鱼属中毒药物,甲醛和氟苯尼考属低毒药物。  相似文献   

9.
4种常用渔药对花鳗鲡幼鱼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7~29℃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高锰酸钾、甲醛、食盐和二氧化氯等4种常用渔药对平均体质量(0.16±0.07)g花鳗鲡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发现,高锰酸钾对花鳗鲡幼鱼的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45、3.66、3.46、3.31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74mg/L;甲醛对花鳗鲡幼鱼的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04.74、93.75、89.95、88.78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22.54mg/L;食盐对花鳗鲡幼鱼的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7 392、25 461、23 699、22 278mg/L,安全质量浓度为6600mg/L;二氧化氯对花鳗鲡幼鱼的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74、2.76、2.60、2.44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45mg/L。花鳗鲡幼鱼对4种渔药的敏感性为: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甲醛食盐;其中高锰酸钾和甲醛的安全质量浓度接近生产中常用剂量,在花鳗鲡养殖中要慎用;二氧化氯的安全质量浓度高于厂家推荐的使用剂量,但对花鳗鲡幼鱼具有较强的致死效应;食盐的安全质量浓度高于生产中常用剂量,在花鳗鲡养殖中可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10.
Cu~(2+)、Zn~(2+)、Cd~(2+)对厚颌鲂幼鱼的联合致毒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n2+、Cd2+对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Cd2+、Zn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 mg/L、0.38 mg/L、0.27 mg/L、0.23 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 mg/L、8.34 mg/L、6.36 mg/L、4.44 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 mg/L、17.56 mg/L、15.33 mg/L、14.62 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 mg/L、0.849 mg/L、3.372 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 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依照水生生物毒性方法,在溶解氧5.0~6.0mg/L、水温27.0~28.0℃、p H8.0~8.2条件下,用分析纯NH_4Cl和NaNO_2配制成总氨氮(非离子氨)浓度为0(对照组)、37(2.26)mg/L、42(2.56)mg/L、49(2.99)mg/L、56(3.42)mg/L、65(3.96)mg/L、75(4.57)mg/L、87(5.31)mg/L和100(6.10)mg/L,亚硝酸盐浓度为0mg/L(对照组)、0.49mg/L、0.65mg/L、0.75mg/L、0.87mg/L、1.15mg/L、1.55mg/L和2.10 mg/L,研究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对平均体质量(1.39±0.60)g的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大刺鳅幼鱼总氨氮的24h、48h和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8.35mg/L、77.15mg/L和76.05mg/L,非离子氨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78 mg/L、4.71mg/L和4.64mg/L,亚硝酸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77mg/L、0.921mg/L和0.798mg/L,总氨氮、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的安全浓度分别为7.61mg/L、0.46mg/L和0.0798mg/L。亚硝酸盐对大刺鳅幼鱼的急性毒性强于氨氮,对亚硝酸盐的毒性也比其他鱼类更敏感,在生产中应特别注意监控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有机污染物三苯基锡对胭脂鱼(Myxocryprinus asiaticus)幼鱼的毒性效应,阐明聚苯乙烯微球是否能够调节三苯基锡对胭脂鱼的短期毒性,以体质量(0.325±0.065)g的胭脂鱼幼鱼为对象,在水温(24.0±1.5)℃、溶氧条件充足下,采用半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了三苯基锡对其的急性毒性效应及三苯基锡(0.126 mg/L,0.032 mg/L)单独暴露或与聚苯乙烯微球(0.1、1、10 mg/L)联合暴露对胭脂鱼幼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苯基锡24 h半致死浓度为0.112 mg/L;48 h半致死浓度为0.053 mg/L;72 h半致死浓度为0.026 mg/L;96 h半致死浓度为0.017 mg/L;其安全浓度为0.003 mg/L。与聚苯乙烯微球联合暴露,100%死亡率时间均有延迟,表明聚苯乙烯对三苯基锡的毒性效应具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溶氧(7.0±0.3)mg/L,水温(18±1)℃,pH 7.8±0.1条件下,采用国家标准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 Wu et Wu)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4.57、2.74、8.00和54.69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4.13、2.35、7.34和47.03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3.37、1.92、4.76和40.44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1.01、0.52、1.85和10.43 mg/L。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实验数据表明,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微毒,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和敌百虫对其中毒。  相似文献   

14.
四种药物对异育银鲫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探讨几种药物对异育银鲫鱼苗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敌百虫24h、铝h、72h和96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22mg/L、0.2mg/L、0.18mg/L和0.16mg/L,安全浓度为0.016mg/L;溴氮海因24h、48h、72h和96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5.3mg/L、2.6mg/L、0.96mg/L和0.96mg/L,安全浓度为0.096mg/L;三氮异氰尿酸24h、48h、72h和96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2.67mg/L、2.13mg/L、0.6mg/L和0.6mg/L,安全浓度为0.06mg/L;溴氰菊酯24h、48h、72h和96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5.13×10-mg/L、1.78×10^-5mg/L、1.68×100mg/L和1.68×10^-5mg/L,安全浓度为1.68×10^-6mg/L。异育银鲫鱼苗对这几种药物的敏感性强度依次为:溴氰菊酯〉敌百虫〉三氮异氰尿酸〉溴氮海因。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20~25℃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聚维酮碘、溴氯海因、氯化钠和高锰酸钾等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西杂鲟幼鱼(平均体长11.40 cm,平均体质量10.10 g)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西杂鲟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8.81、8.50、8.34、8.17 mg/L,安全质量浓度(SC)为2.37 mg/L;溴氯海因对西杂鲟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98、0.95、0.94、0.91 mg/L,SC为0.27 mg/L;氯化钠对西杂鲟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3954.78、13545.83、13292.42、13139.48 mg/L,SC为3829.06 mg/L;高锰酸钾对西杂鲟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94、2.89、2.82、2.77 mg/L,SC为0.84 mg/L。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和氯化钠对西杂鲟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高于生产中的常用剂量,聚维酮碘可作为生产上的首选药物,氯化钠可放心使用但使用剂量不宜过高;高锰酸钾对西杂鲟幼鱼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后应适当投喂添加抗氧化剂和保肝的药物;溴氯海因对西杂鲟幼鱼的安全浓度低于生产常用剂量,因此不建议在养殖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 h的毒性,并计算出硫酸铜对栉孔扇贝的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32±0.099)mg/L、(0.112±0.022)mg/L、(0.074±0.005)mg/L、(0.063±0.005)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12 mg/L...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茜素红S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幼鱼的急性毒性,在水温10℃下,采用半静态法对体重范围(5.8±0.6)g的扁吻鱼幼鱼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茜素红S浓度为400 mg/L时,96 h死亡率为0;当茜素红浓度为900 mg/L时,72 h全部死亡;茜素红S对扁吻鱼幼鱼的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88、718、651、618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79 mg/L。说明茜素红S对扁吻鱼幼鱼的毒性为低毒性,适合其标记放流。实际工作中,建议选用浓度179~400 mg/L作标记,在保证存活率的基础上,取得较好的标记效果。  相似文献   

18.
非离子态氨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非离子态氨对体长(5.0±0.61)cm,质量为(12.17±1.57)g的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态氨对金鱼鱼种24、48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454(0.393~0.515)mg/L和0.267(0.213~0.322)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28 mg/L。非离子氨对金鱼鱼种具有较低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u^2+、Cd^2+(Megalobrarn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Zu^2+、Cd^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mg/L、0.38mg/L、0.27mg/L、0.23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mg/L、8.34mg/L、6.36mg/L、4.44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mg/L、17.56mg/L、15.33mg/L、14.62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mg/L、0.849mg/L、3.372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水产养殖中常用药物——硫酸铜、敌百虫、聚维酮碘的合理给药量及其安全性,以及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毒害作用,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这3种药物对吉富罗非鱼鱼苗的急性毒性及组织病理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铜对吉富罗非鱼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3.715、10.351和5.896 mg·L-1,安全浓度(SC)为1.769 mg·L-1;敌百虫对吉富罗非鱼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43.036、25.887和16.689 mg·L-1,SC为2.810 mg·L-1;聚维酮碘对吉富罗非鱼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10.509、9.301和8.674 mg·L-1,SC为2.190 mg·L-1。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硫酸铜暴露可造成鳃丝轮廓模糊不清、鳃组织空泡化,肝组织空隙变大、空泡化、细胞核萎缩,脑组织神经纤维出现破损、细胞凋亡,肾小管结构破坏、核膜破损;敌百虫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