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洋葱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研究了秋栽洋葱生长特性及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洋葱幼苗期生长极为缓慢,干物质积累量较少,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较低,吸收量仅占全生育期的4%左右;发棵期植株生长迅速,氮(N)、磷(P2O5)、钾(K2O)的吸收速率分别达 22.03、8.60和15.65 mg/(plant·d),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 92.74%、91.01%和71.79%;鳞茎膨大期氮、磷吸收速率迅速降低,而钾仍高达 7.23 mg/(plant·d)。洋葱全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40:0.92;但随着生长的进行,磷钾吸收比例升高,在鳞茎膨大期达1:0.92:9.04。洋葱幼苗期吸收的氮磷钾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发棵期则以鳞茎和叶片分配率较高,鳞茎膨大期则主要分配在鳞茎中,在这一时期分配率分别达75.88%、87.77%和71.81%。在本试验条件下,每生产1000 kg鳞茎,约分别吸收N、P2O5、K2O为2.93、1.16和2.69 kg。  相似文献   

2.
东方百合养分吸收规律和分配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郭友红  马文奇 《土壤通报》2004,35(6):753-757
本文通过温室田间实验,研究了东方百合的养分吸收规律和分配特点。结果表明,现蕾以前,以消耗鳞茎中的养分为主,供应百合植株生长;由现蕾开始,历时30天,为百合吸收氮素的高峰期,现蕾始历时45天为百合吸收磷的高峰期,钾的吸收较早,由展叶期开始,直至切花期,共计75天。氮、磷、钾在各器官的分布:现蕾以前以叶片为主,茎秆次之,地下部最少;随着百合的生长,地下部养分比重上升,进入切花期后,茎、叶养分降低,以地下部和花蕾为主。百合吸收氮、磷、钾的比值:现蕾以前为1∶0.17∶1.08,现蕾以后为1∶0.15∶1.45。  相似文献   

3.
半夏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一年内半夏二个生长季的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积累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看出,半夏植株在苗期干物质积累较慢,珠芽形成和块茎膨大期积累迅速,生长后期(倒苗期)则又减慢。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特点与干物质积累趋势基本一致。不同生长期半夏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在第一生长季,出苗后生长30 d内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较少,分别占该生长季吸收量的30.6%,27.7%和27.8%;生长至60 d时吸收量迅速增加,分别占该生长季的43.6%,52.3%和49.0%;60 d以后其吸收量又逐渐减少。半夏第二生长季对氮磷钾的吸收特点与第一生长季的基本一致。表明半夏一年内以对氮的吸收量最多,钾次之,磷最少,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63﹕0.87。  相似文献   

4.
磷对水培生菜生长及矿质元素动态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是植物所需大量元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土培条件下磷肥难以移动,导致施磷量和植物可利用磷量差别较大;而水培条件下磷肥均匀存在于营养液中,不仅有利于植物吸收利用,也为定量精确地研究磷对植物的影响提供了便利。为探明磷素对生菜生长、品质以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磷水平(Na H2PO4),分别为0.2 mmol·L?1、0.4 mmol·L?1、0.6 mmol·L?1、0.8 mmol·L?1、1.0 mmol·L?1,对不同磷水平下生菜生长、产量、品质及营养液矿质元素动态吸收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磷水平为0.4 mmol·L?1时生菜的综合品质最好;当磷水平为0.6 mmol·L?1时,生菜产量最大,且全生育期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总量达到最大,为691.26 mg·株?1,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比例为1∶0.20∶1.34∶0.80∶0.24。不同磷素水平下,生菜对氮吸收量差异不大;随磷素水平的提高,生菜对磷的吸收量不断增大,即对磷有奢侈吸收的趋势;对氮和磷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定植后的第20~30 d,此阶段平均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79.86%和59.25%;对钾的吸收量随时间呈不断地加大趋势,在收获前10 d达到最大值,此阶段平均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47.68%;对钙、镁的吸收在整个生育期变化不明显,定植后10~30 d对钙的吸收量较大;收获前30 d对镁的吸收量较大。全生育期内,生菜对钾的吸收比例最大,其次是氮、钙;高磷条件下磷的吸收比例大于镁,低磷条件下对镁的需求比例高于磷;生菜对磷的利用效率随磷水平的增加不断减小,较低磷素水平有利于提高矿质元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台农芒果叶片氮磷钾养分含量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海南三亚市南田地区的台农芒果叶片氮、磷、钾3种元素含量的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氮的年平均含量最高,钾含量次之,磷含量最低;台农芒果的生长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营养生长期(5~9月),生殖生长期(9~10月)、果实膨大期(10月~次年1月)和果实成熟期(1~2月)。生长周期内,两篷叶的氮含量年变化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波浪状;磷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钾含量呈上升后持续下降趋势。营养生长期,第1篷叶磷含量高于第2篷叶;生殖生长期,第1篷叶钾含量低于第2篷叶;其它时期,第1篷叶氮、钾含量高,第2篷叶磷含量高。在不同的时期内,第1、2篷叶氮、磷、钾含量存在差异:两篷叶的氮含量在9、11、12、2月差异显著;磷含量在10月和次年2月差异显著;钾含量在10月差异显著。果树在10月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最大,生产上需注意在这段时间内及时补充氮、磷、钾。  相似文献   

6.
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丹参的干物质和丹酚酸B积累与植株氮、磷、钾积累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丹参干物质积累总量随氮、磷、钾积累总量的增加呈直线增加趋势,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丹参的叶、茎的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根部干物质积累呈上升趋势。在整个生育期内,丹酚酸B的积累趋势与丹参干物质积累趋势相似。不同时期,丹参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在移栽后30 d内对氮、磷、钾的吸收较少,分别占总吸收量的2.68%, 2.23%, 2.20%; 移栽后60~120 d 吸收量迅速增加, 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部吸收量的58.57%, 39.92%, 50.18%; 移栽120 d后又有所下降。总的来说,植株对氮的吸收量最多,钾次之,磷最少,整个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12∶0.46。  相似文献   

7.
番茄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番茄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分配规律。通过试验,测定番茄各个时期根系、茎秆、叶片、果实中氮、磷、钾、钙、镁、铁、锰、铜、锌的含量,旨在发现番茄各时期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研究表明:随番茄生长发育的进行,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率均呈降低的趋势,而果实中各元素分配率持续提高。至番茄成熟期果实中氮、磷、钾分配率分别达44.89%、56.73%、54.25%,钙、镁分配率分别达19.9%、53.9%,铁、锰、铜、锌分配率分别达31.8%、19.0%、27.8%、9.0%。番茄全生育期吸收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全生育期对氮、磷、钾吸收比例为3.0∶1.0∶4.7;对钙、镁吸收比例为8.1∶1;番茄全生育期对铁需求较大,锌、锰次之,铜最少,吸收比例为38.6∶2.9∶1∶2.0。  相似文献   

8.
在重庆蔬菜基地选取30个不同肥力水平的试验田,通过莴苣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产量水平莴苣氮、磷、钾养分吸收特征和养分效率。结果表明:同一产量水平莴苣养分的平均含量和平均吸收量均表现为钾氮磷。不同产量水平的莴苣氮、磷、钾养分含量差异均不明显,受产量影响各养分吸收量差异较大。莴苣氮、磷、钾养分的平均吸收量范围分别为17.9~81.9、2.15~11.3和21.4~129 kg·hm-2,吸收比例范围为1.00∶0.12∶1.20~1.00∶0.14∶1.58。莴苣低产水平氮、磷、钾的吸收变异均较大,其中钾的变异最大(61.50%),氮的吸收最稳定,磷次之,钾的吸收最不稳定。低产水平莴苣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均最高。各产量水平中,磷的农学效率最高(49.4~99.2 kg·kg-1),表观利用率最低(6.6%~12.5%)。高、中、低产量水平地力贡献率顺序为82.3%59.7%30.1%。各产量水平氮、磷、钾肥料生理效率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9.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2007年和2008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和植株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用ASI法推荐的氮、磷、钾平衡施肥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2051.2 kg/hm2和13246.3 kg/hm2,施用氮肥平均增产8.92%,钾肥平均增产7.14%,增产效果显著,氮和钾为超高产夏玉米养分主要限制因子。超高产夏玉米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养分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每生产100 kg经济产量吸收养分比例N∶P2O5∶K2O为2.40∶1∶2.73。拔节期至吐丝期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养分吸收速率大,积累量高,吐丝后植株仍能吸收较多的氮、磷。从出苗到吐丝期,叶片是氮、磷的分配中心,生育后期茎叶中氮、磷的转运率较高,而钾转移比例较小。超高产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能持续吸收养分,吐丝后适当追肥保证灌浆期养分充足供应对夏玉米超高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控释肥料氮素释放与水稻吸收动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控释肥料与水稻专用肥不同施用方式的氮素释放规律及水稻吸收动态。结果表明,控释肥料一次施用处理氮素释放高峰期出现在第8~10d,此后所保持的充足供氮期晚造为40~50d,早造为50~60d。专用肥一次施用处理氮素在1~3d内即达释放高峰,土壤较充足的供氮期仅为30~35d。水稻生长后期控释肥处理供氮水平仍高于专用肥一次施用和分次施用处理。控释肥处理晚造土壤氮素供应水平明显比早造高。控释肥处理的水稻植株在全生育期对氮和磷的吸收速率均较高,对钾的吸收速率前期较高,中后期较低,收获期植株的氮磷钾吸收累积量均高于专用肥处理。两造试验中一次性施用控释肥料均明显提高了肥料氮利用率,较专用肥分次施用和一次施用处理分别提高12.2%~13.5%和20.0%~22.7%,磷钾利用率也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渭北旱塬矮化苹果园滴灌下土壤剖面水分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渭北旱塬矮化果园4个不同时间点(4月2日,5月1日,5月30日,8月13日)的土壤剖面样品,分析滴灌施肥下土壤剖面水分和养分时空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1)前期土壤剖面水分集中分布在滴灌点附近,水平迁移距离20 cm,垂直迁移距离100 cm;后期滴灌和降雨增多,导致在60—100 cm深土层出现较高的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布差异。(2)土壤硝态氮表现出明显的随水移动规律,且集中分布在水分湿润区边缘附近,垂直迁移距离大于水平距离。(3)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在土壤剖面呈现出"表聚现象",速效磷主要分布在水平方向0—20 cm,垂直方向0—30 cm区域,速效钾主要分布在水平方向0—40 cm,垂直方向0—40 cm;均表现滴灌点区域含量高,远离滴灌点含量相对较低,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在水平方向20—40,0—40 cm深土层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低,出现较明显的低值区域,后期该区域出现水平方向远离。(4)建议减少灌溉量,水分入渗深度应控制在0—40 cm,从而减少氮素淋溶流失;合理调整滴灌点与树干的距离,保证当年新生根系能吸收到充足氮、磷、钾养分。  相似文献   

12.
磷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生理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刘运武 《土壤学报》1996,33(3):309-316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枸杞植株不同物候期各器官干物质与氮磷钾含量的测定,计算出不同物候期枸杞养分需求量,以期为宁夏枸杞营养诊断及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4年生‘宁杞7号’为对象,通过在不同物候期采集整株植株样,测定养分相关指标,经过综合分析发现:宁夏枸杞树随生育进程延续,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出主干>根>侧枝>叶片>主枝>果实;根中氮含量呈"W"型变化,主干氮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主枝氮含量呈"S"型变化,侧枝氮含量在春梢生长期最高,叶片氮含量在现蕾开花期最高,果实氮含量夏果期高于秋果期;磷含量在春梢生长期最高,主干与主枝磷含量均呈"W"型变化,侧枝磷含量也在春梢生长期最高,叶片磷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夏果期果实磷含量高于秋果期;钾含量在春梢生长期最高,主干钾含量呈"M"型变化,主枝、侧枝、叶片中钾含量均呈现"V"型变化,果实钾含量秋果期低于夏果期。当年1883.28 kg·hm-2鲜果产量下,全物候期植株N、P2O5、K2O需求总量依次为48.15、44.91、63.01 kg·hm-2,最优配比为1∶0.93∶1.31。推算得出每生产1500 kg·hm-2干果,宁夏枸杞当年对N、P2O5和K2O总需求量分别为161.07、150.23、210.78 kg·hm-2。春梢生长期前对磷需求量高,随物候期的延长,氮钾需求量相应增加;夏果期与秋果期,随果实建成、膨大及成熟,氮磷钾需求量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滴灌棉田根系与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滴灌棉田根系与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选择壤土和砂壤土两种质地土壤,定期调查滴灌棉田不同生育时期的棉花根系与土壤氮磷钾养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第一次滴灌水前棉花根系体系构建完成,棉花根系水平分布均匀,在3~20 cm土层垂直分布较多,疏松土壤中可深入到40 cm土层;根系分布与基肥分布吻合,基肥能被有效利用。各生育期棉田养分垂直方向分布总体规律是0~30 cm土层中有效氮磷钾养分分布一致且较高;30~40 cm土层中养分略低,是过渡层;40 cm以下土层中养分较低。0~30 cm土层与40~60 cm土层养分间差异显著。棉田在垂直滴灌带的水平方向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滴肥后0~30 cm土层氮磷钾养分增加明显,及时提供了棉花生长的养分,维持了土层中养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磷石膏改良强酸性黄壤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以耐铝能力弱的高粱和强酸性黄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磷石膏对强酸性环境高粱生长、养分平衡以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和交换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黄壤上,由于铝毒作用,即使施足氮磷钾肥,高粱也生长不良;施用磷石膏和石灰的高粱生长正常,各生物学性状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施磷石膏高粱长势更优于施石灰者,高粱干重与磷石膏、石灰的施用量呈二次曲线变化(回归方程分别为:y=6.88 11.92x-1.65x2,R=0.983;y=6.88 6.39x-0.72x2,R=0.996),高粱株高和根长与磷石膏、石灰的施用量也呈二次曲线变化;磷石膏降低酸性黄壤铝毒、提高植物钙含量的效果略逊于石灰,在提高植物营养三要素(特别是磷、钾元素)的作用方面优于石灰,施磷石膏高粱磷、钾含量较石灰处理分别提高117.0%~200.0%和13.0%~14.8%;施磷石膏生长良好的高粱植株氮/磷、氮/钾、钾/磷比分别为6.8~7.1,1.2~1.3和5.4~5.6,比值适中、变幅小,氮/铝、磷/铝、钾/铝、钙/铝比分别是对照植株的1.9~2.0倍,5.8~6.3倍,1.8~2.1倍和2.0~2.5倍,改善和调节了高粱体内氮、磷、钾、钙养分的平衡;施磷石膏的土壤有效氮、磷、钾、钙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钾分别比施石灰提高41.8%~114.2%和59.4%~67.5%,施石灰的土壤有效磷、钾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古龙酸母液和废弃北虫草培养基制备的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为15.0和30.0 t·hm-2时,黄瓜产量、株高、全株生物量分别比未施肥处理显著高出了118.79%、91.63%、443.30%和140.83%、196.32%、736.70%。15.0和30.0t·hm-2的有机肥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7.10%、25.97%、37.14%、30.28%和35.49%、83.37%、42.86%、60.55%。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生物量碳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峰值均出现在黄瓜生长的初花期,最低值出现在拉秧期或出苗期。综上所述,15.0和30.0 t·hm-2的混制有机肥施用量能够显著提高设施黄瓜的产量和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峰值出现在黄瓜生长的初花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通辽市玉米施肥现状,对该地区玉米养分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 对通辽市2005—2007年和2010—2012年两个时期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 通辽市2010—2012年玉米化肥投入总量为333.5~383.5 kg/hm2,氮、磷、钾投入量分别为210.0~237.0 kg/hm2、85.5~106.5 kg/hm2、38.0~40.0 kg/hm2。与2005~2007年比,总养分投入量没有差异,其中氮肥投入量没有差异;磷肥投入量有所减少,旱地和水浇地分别减少28.5 kg/hm2、15.0 kg/hm2;钾肥投入量旱地和水浇地分别增加23.0 kg/hm2和20.0 kg/hm2。2) 与最佳施肥量比,目前玉米氮肥投入量偏高,磷肥和钾肥投入量偏低,特别是钾肥投入量明显不足。3) 通辽玉米施肥主要以基肥 + 1次追肥方式为主,旱地全部为基肥 + 1次追肥,水浇地90%为基肥 + 1次追肥,仅有10%为基肥 + 2次追肥。旱地和水浇地氮肥基追比例分别为1∶2.9和1∶3.3,较合理。4) 通辽市玉米基肥施用的化肥品种主要为磷酸二铵和复合肥,追肥为尿素。复合肥以通用型复合肥为主,其中旱地玉米施用的复合肥配方为15–15–15、18–18–18、17–17–17、19–19–19的占77.6%,水浇地玉米施用的复合肥配方为15–15–15、12–15–8、15–20–10的占78.1%。旱地和水浇地玉米施用的复合肥配方差异较大。5) 有机肥施用农户少,仅占27%。6) 玉米氮磷钾比例为1∶0.45~0.46∶0.10~0.22,氮磷比例较合理,氮钾比例与玉米的需肥规律差异较大。内蒙古通辽市玉米施肥存在氮肥施用过量、磷肥施用偏低、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解钾细菌在西北矿区浅埋古河道土壤中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通过日光温室短期盆栽的方式,以不同黏土矿物配比的人工培土为基质模拟古河道不同质地土壤,以西北地区常见农作物玉米为宿主,研究解钾细菌在人工培土基质中的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以及二者协同作用对玉米生长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黏土矿物含量增大有利于提高土壤解钾细菌数量,促进微生物活性。当黏土矿物质量分数为68%,速效钾质量分数约170 mg/kg时,解钾细菌数量最大;2)玉米地上部分干质量、根冠比、根系活力随黏土矿物含量增大而增大,以解钾细菌作用下黏土矿物质量分数68%的玉米生长效果最佳;3)在解钾细菌作用下,植物氮磷钾积累量和土壤养分利用的最佳土壤黏土矿物质量分数为45%、68%和75%,土壤钾素、氮素和磷素最大利用率分别达到65%、53%和17%;4)解钾细菌在土壤钾素含量低时促进土壤磷素吸收,土壤钾素过量时,促进土壤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因此,土壤黏土矿物与解钾细菌相互作用,而且积极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这对进一步探寻适合矿区浅埋古河道土壤的微生物复垦技术,深入改良和开发矿区退化土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