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3篇
  2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庆阳市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培养一批掌握水土保持信息化技术的现代化管理团队,庆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分站协同武汉卓兴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庆阳市水土保持信息化智能管理平台。结合庆阳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采用B/S架构的方式进行平台搭建,通过互联网技术,利用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等设备,建立了集水土保持数据采集上报、管理应用、统计分析、查询共享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网页的形式进行访问。该平台的建立,使相关人员能够更便捷高效地获取资源信息,为水土保持规划、治理、监督和监测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2015年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玉米阶段性过剩问题已经相当突出。面对新形势,玉米种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该文从玉米市场行情、产业发展和国家政策入手,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种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从而提出了促进全国玉米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华北土石山区不同粒径(1~2 mm、2~3 mm、3~5 mm、5~7 mm、7~10 mm)团聚体结构特征对沟间及沟道侵蚀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种典型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Le Bissonnais(LB)法对团聚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初步研究了不同粒径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与人工降雨条件下坡面沟间、沟道侵蚀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石灰性褐土团聚体稳定性大于黄土性褐土;不同粒径团聚体稳定性差异较为显著,较小粒径的团聚体稳定性大于较大粒径的团聚体,其中1~2 mm粒径的团聚体稳定性最好;不同雨强下土壤侵蚀现象差异明显,坡面径流强度和产沙强度均随产流历时的增加而增大,且降雨强度大小对坡面入渗率变化幅度和达到稳渗状态的时间有很大影响。将可蚀性因子(Ki)替换为经修正后的团聚体稳定性参数(Ka),然后将其代入到WEPP侵蚀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粒径团聚体的侵蚀预测方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性能,其决定系数均在0.81以上;尤其是2~3 mm粒径对应的预测方程,其沟间及沟道相对误差均小于20%。结论该研究验证了土壤可蚀性参数可以由不同粒径团聚体稳定性表示,并建立了不同粒径团聚体的沟间及沟道侵蚀预测方程,为华北土石山区褐土的侵蚀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麦在施磷情况下对不同价态外源硒的吸收及转运规律,阐明小麦对硒吸收与转运的影响,分析不同价态硒在小麦体内的转运与分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施磷条件下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处理对小麦硒的吸收与转运。【结果】低量硒酸盐处理中,低磷和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的小麦硒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6%和128%;高量硒酸盐处理中,低磷和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的小麦硒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8%和123%。低量亚硒酸盐和高量亚硒酸盐处理中,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小麦硒肥利用率降低了50.7%和55.6%。施用硒酸盐时,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小麦根、茎、叶及穗的硒含量分别增加了23.0%、17.0%、64.6%和62.1%;施亚硒酸盐时,高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小麦根、茎、叶及穗的硒含量分别降低了71.3%、72.1%、80.6%和73.8%。施用硒酸盐时,在不施硒、低硒及高硒条件下,高磷处理小麦植株硒富集系数较不施磷处理分别增加28.9%、60.6%和50.5%;施用亚硒酸盐时,在低硒及高硒条件下,高磷处理小麦植株硒富集系数较不施磷处理分别降低65.3%、72.3%。【结论】磷素可以活化土壤中稳定态硒,提高了硒酸盐的生物有效性。施磷降低了土壤p H值,促使土壤中可溶态硒和可交换态硒转化成铁氧化物态硒和有机态硒,而铁氧化物态硒与有机态硒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造成当磷肥与亚硒酸盐配施时降低了作物对亚硒酸盐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6.
为了解山东省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成本和效益变化情况,2020年上半年从母猪繁殖性能、育肥猪生产性能、仔猪及饲料购买费用、医疗技术投入费用、防控成本以及收入和利润等方面,对抽检的19家规模养猪场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分别与2019年和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前年份(以下简称正常年份)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显示:2020年上半年规模猪场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加200.1%,比正常年份增加372.8%;育肥猪年出栏量同比增长720.7%,比正常年份增长527.0%。仔猪平均购买价格同比增长49.2%,比正常年份增长167.8%;医疗防疫费同比增长4.1%,比正常年份增长11.6%;改造或新建防控设备设施投入大幅增加,其中智能化系统、散装饲料塔、空气过滤系统、外墙防护设施的升级新建投入费用均超过1 600万元;血清学检测费用同比增加3.4%;病原学检测费用同比增加103.4%。断奶仔猪平均售价同比增长59.9%,比正常年份增长148.4%;育肥猪平均售价同比增长24.4%,比正常年份增长127.0%;净利润同比增加63.2%,比正常年份增加1 125.8%。结果表明,山东省规模猪场在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但生猪产能显著提升,生猪养殖收益大幅增加,因而生猪生产恢复趋势利好。  相似文献   
7.
从形态学、组织细胞学、生理生化水平、分子水平等多层面探究外源蔗糖浓度对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离体小鳞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外源蔗糖缺失时,离体换锦花鳞茎无法产生小鳞茎,蔗糖浓度为30 或60 g ? L-1时小鳞茎正常发生,但对小鳞茎发生数量影响不大。鳞片内的蔗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在腋芽形成前不断积累,且鳞片基部淀粉粒的积累为此处小鳞茎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蔗糖促进了茉莉酸甲酯(MeJA)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抑制了LsWIP1、LsERS2和LsEIN2基因表达量的异常上升,表明蔗糖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启动了相关损伤保护机制,并促进了小鳞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文中利用2014年5月-8月及2015年5月呼和浩特地区四部雨滴谱仪的观测数据,用Gamma分布拟合了平均雨滴谱,分析了三种不同性质降水(层状云、混合性、对流云)的平均雨滴谱及总粒子浓度、降水强度和雷达反射率因子特征。将降水粒子按尺度分为四个档,分析了各尺度的降水粒子在总粒子浓度和总含水量中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三种性质降水的雨滴谱均表现为单峰分布的特征,且粒子浓度峰值在低谱宽段,其中层状云降水的雨滴谱宽度最窄,平均谱宽为2.06mm;其次是混合性降水,平均谱宽为2.78mm;最宽的是对流性降水平均谱宽为3.25mm。层状云降水总粒子浓度最大,混合性次之,对流性最少。总含水量特征表现为层状云、混合性、对流云降水依次递增的特征,Ⅱ档以上粒子虽然数量少于小粒子,但对总含水量的贡献要多于小粒子。小时雨强表现为层状云、混合性、对流云降水依次递增的特征。层状云降水反射率因子最小,最大值在35dbz以下,混合性降水在40dbz左右,对流云降水在50dbz左右。  相似文献   
9.
猪瘟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危害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文章分析了当前规模化猪场猪瘟的流行病学和发病特点,探讨了猪瘟的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氮磷钾对水培生菜(Lactuck sativa L.var.ramosa Hort.)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别对氮磷钾设置5个浓度梯度,在收获时测定生菜的产量和维生素C、硝酸盐、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结果发现,随着氮素水平从3.0 mmol/L增加到9.0 mmol/L,生菜的产量、维生素C、硝酸盐、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磷素水平从0.2 mmol/L增加到1.0 mmol/L,生菜的产量和硝酸盐先增大后减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逐渐增大,维生素C逐渐减少;钾素水平从2.0 mmol/L增加到6.0 mmol/L,生菜的产量和硝酸盐先增大后减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均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当氮磷钾浓度分别为7.76、0.69和3.86 mmol/L时可获得高产目标,当氮磷钾浓度分别为4.0、0.4或0.6和4.0 mmol/L,可获得优质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