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潜江市龙湾镇是血吸虫病重疫区,作者在镇内两个毗邻村进行了开挖鱼池灭螺防病和常规防治的效果效益比较试验,结果开控鱼池灭螺防病的和平村钉螺面积,活螺框出现率和感染螺框出现率及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都较对照组竺场村显著下降,经济效益和平村也明显高于竺场村。  相似文献   

2.
潜江市龙湾镇是血吸虫重疫区,作者在镇内两个毗邻村进行了开挖鱼池灭螺防病和常规防治的效果效益比较试验,结果开控鱼池灭螺防 和平村钉螺面积,活螺框出现率和感染螺框出现率及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都较对照组竺场村显著下降,经济效益和平村也明显高于竺场村。  相似文献   

3.
挖池蓄水吊养珍珠蚌治理垸内低洼有螺地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位于西洞庭湖区 ,是湖南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 ,垸内有螺低洼地原种植水稻 ,居民和耕牛在耕作和放牧时易感染血吸虫病。 1997年人、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 14 .79%和 16 .94 % ,通过挖池蓄水吊养珍珠蚌治理垸内有螺低洼地试验 ,试区内活螺与阳性螺密度和阳性螺率分别由设点前的 0 .0 5 8只 /0 .11m2、0 .0 0 2只 / 0 .11m2和 0 .0 345 % ,均下降至 0。人、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下降 78.94 %和 81.5 2 % ,每亩年均纯收入较种植水稻提高 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都昌周溪镇柴棚村通过实施“鄱阳湖区结合经济开发综合治理血吸虫病试点项目村”,由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部门参加,采取人畜同步查治,农业工程灭螺、矮围水淹灭螺、林业造林灭螺、改水改厕等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四年的试点工作,居民血吸虫病的感染率由10.51%下降到3.5%,下降66%;耕牛血吸虫病的感染率由6.45%下降到2.4%,下降了62%;钉螺面积733700千方米,下降至293400千方米,下降了60%,钉螺的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分别下降了43%和78%,综合治理的控制效果十分明显,同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阿魏倍半萜类的灭螺活性,利用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到7种阿魏倍半萜类化合物,以同一剂量将其制成溶液、颗粒、粉剂,并用浸泡、喷粉、投喂等方法对比处理钉螺.结果显示:阿魏倍半萜类杀螺效果极显著(P<0.001),在室温25℃±1℃,水温23℃±1℃的条件下,72 h内3种方法处理的钉螺死亡率都达到90%以上,其中颗粒灭螺活性最强,喷粉灭螺强于浸泡灭螺.  相似文献   

6.
湖洲垦种治理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寿县垸外七荆障湖洲,钉螺面积密度高,周边村民所饲养的耕牛常年在草洲上放牧,大量传染原传入湖洲,是血吸虫病易感地带,虽然多年连续查治,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仍分别迭6.9%~9.3%和6.8%~11.2%之间徘徊,并有急感病人发生.通过连续6年实施湖水退回全面翻耕种植辣油菜,钉螺面积、密度、阳性螺率,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都有明显下降,并获得了显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仪征地处长江下游,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水情、螺情、传统放牧习惯和种植方式,带来了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的艰巨性、复杂性,沿江乡镇仍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尚未达到控制标准。为探索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的有效对策,2005年以来,在沿江5村开展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试验,通过实施水改旱、挖池养殖、增禽减畜、动物血防检测等技术,改造钉螺孳生环境,使试验区内的急感病人下降至1%以下,病畜感染率为零,阳性钉螺面积下降90%以下,达到灭螺治病、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赢"的效果,为农业血防工作持久、深入开展探索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洲垸型地区牛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993~2007年两个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点调查数据,评估各种防治措施实施的效果,为策划和调整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观测点方案"要求开展人、畜血吸虫病疫情、螺情、野粪等调查,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2个洲垸型观测点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由设点时(1993年)的28.5%和11.99%下降至2007年的6.13%和2.83%,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仍在高水平上徘徊,垸内残存螺点极少且找不到感染性钉螺,垸外螺情变化不大。结论调查表明洲垸型地区仍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垸外钉螺面积大,密度高,难以实施有效的药物灭螺,耕牛常年在湖洲上放牧感染血吸虫病并传播病原,这类地区是以畜源性为主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只有加强对放牧家畜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羊角拗的灭螺活性,用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羊角拗苷化合物,以同一剂量将其制成溶液、颗粒、粉剂,并用浸泡、投喂、喷粉等方法对比处理钉螺。结果显示,羊角拗苷杀螺效果极显著(P<0.01),在室温(25±1)℃、水温(23±1)℃条件下,72 h内3种方法处理的钉螺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其中颗粒剂灭螺活性最强,喷粉灭螺优于浸泡灭螺。  相似文献   

10.
钉螺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干燥条件对钉螺不利生存这一生物学特性,本试验拟在低洼有螺水稻农区实行水改旱,水旱轮作的措施达到消灭钉螺,阻断血吸虫病的流行的目的。同时摸索在有螺水稻农区既能灭螺又能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