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指出了企业人力资源环境对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绩效有很大的影响,对企业人力资源环境的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人力资源环境(HRE)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其权重,并根据评价指标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根据数据直接打分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资料的取得,而后分别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对S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环境得分为2.99,属于良好状态,符合该公司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也愈来愈受政府重视,国家电网也加大了电力营商环境宣传及指标考核力度。但电力营商环境评价周期至少为1个季度,导致中间状态无法及时获取,尤其是世界银行已不再单独设置电力营商环境指标,使各单位电力营商环境无法做到可控在控。据此,提出基于组合赋值法的电力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及方法,可基于B/S架构,采用Dreamweaver开发相应的评价程序,通过季度、月、周、日的评价指标监测,辅助电力营商环境指标扬长补短,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环境卫生5个评价单元选取30个单项指标,构建徐州市县域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分析和熵值法对2017年徐州县域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单元中基础设施条件指标权重最大,指标层中工业废水排放量指标权重最大,这两项是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居环境综合指数最高为邳州市,最低为睢宁县。最后,结合各区域人居环境评价现状,提出徐州县域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瑶瑶 《绿色科技》2013,(6):194-198
指出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日益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立足于人居环境的宏观层面,分别从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等4个方面构建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最后运用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模型评价郑州市的人居环境现状,并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人居环境质量为"良",且其内部系统处于一种优质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15日,英国环境粮食农村事务部就英格兰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进展状况公布了最新数据。它更新了2003年12月公布的进展状况评价指标中的19项指标数据。根据该战略,在开始几年沿岸、河流、农地和环境重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整体上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区道路的生态环境特性,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层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优化,最终形成了2大类准则层(自然环境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和17个指标层的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生态学原理以及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筛选了树种组成、郁闭度、林龄结构等23个指标,建立了一套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采用该评价体系对穆棱林业局进行森林环境评价的结果表明,穆棱林业局森林环境较好。  相似文献   

8.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石狮灵秀山自然景区森林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和权重的确定,计算出该自然景区森林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70,说明该自然景区森林环境的生态质量较好。同时,分析了该自然景区森林环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森林生态旅游效益的基本构成和特点,应用系统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4个方面的36个指标所构成,并对每个指标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方法。将所有指标分为三类,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效益值计算方法,为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云南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学珍  赵尘 《森林工程》2006,22(1):31-34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并充分考虑云南山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云南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作为基础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作用确定不同建设阶段的状态、响应指标。该指标体系涵盖面广,综合性强,适于公路交通各阶段环境影响评价使用。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街区中的坐憩空间对传承地方文化,提升街区空间活力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了解历史街区坐憩空间的使用状况,本文将环境行为学作为理论基础,以三坊七巷中5处典型的坐憩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使用者的活动类型及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选取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1个二级评价指标对空间进行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参考其他相关领域学者关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的具体特点,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聚类法等方法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21项评价指标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构建了"知识"、"意识"、"伦理"、"评价与建议"、"技能"、"行为"、"意愿"7个一级指标,各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55 4、0.241 1、0.198 9、0.078 3、0.048 4、0.138 3、0.039 5.同时建立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的数学模型,将每个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总得分确定为该各项指标的加权和,将总得分的等级划定为[85,100](非常好)、[75,841(很好)、[65,74](较好)、[55,64](一般)、F45,54](较差)、[35,44](很差)和[0,34](非常差)等7个等级.  相似文献   

13.
万绿园位于海口市中心城区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是海口市目前最大的开放性公园。为达到"城市名片"的规划定位,借鉴游憩机会谱理论,建构了游憩环境评价体系。以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为一级体系,二级体系根据前人研究和现状确定为11个指标因子,三级体系以游客线上评论为蓝本确定为31个因子。采用IPA法等分析岛内外游客对万绿园游憩环境及活动的评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物质环境整体评价较高,岛外游客尤其看重;社会环境整体重要性较低,但岛外游客满意度较高;管理环境重要性和满意度均较低;游客的差异性需求与动机导致了其对游憩活动的不同偏好。  相似文献   

14.
以林口林业局为国有森工企业的典型代表,在详尽了解其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林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与内涵,并参考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和小康指标等标准,从系统理论出发,设计出一套林口林业局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1个指标),系统层(3个指标)、变量层(13个指标)和要素层(52个指标)四个层次,涵盖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可以对林口林业局的发展状况作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林口林业局为国有森工企业的典型代表,在详尽了解其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林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与内涵,并参考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和小康指标等标准,从系统理论出发,设计出一套林口林业局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1个指标),系统层(3个指标)、变量层(13个指标)和要素层(52个指标)四个层次,涵盖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可以对林口林业局的发展状况作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城郊型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6,(2):116-120
随着城市居民越来越倾向于近郊旅游,集交通便捷性和保健疗养功能为一体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成为了不二选择,而声环境作为影响其生态效益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城郊型森林公园发展的关键。在收集整理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邀请专家从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角度对初选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再通过灰色统计理论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构建综合有正面声环境评价与负面声环境评价两方面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今后科学和系统地进行城郊型森林公园建设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鸟类状况作为湿地公园内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在对苏州市湿地公园鸟类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各鸟种的居留类型、中国保护等级、IUCN红色名录等级和稀有程度4个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因子的权重,分别赋予分值后,再根据各鸟种4个标准属性的重要度,合计得出各鸟种的分值。最后将每个湿地公园鸟类相关分值累积,以确定各湿地公园分值所处的等级,并在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和常熟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环境评价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8.
林业发展综合评价是当今森林经理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森林资源 多功能性决定了它的社会--经济--环境复杂系统中的多效性,因此评价林业发展的指标也趋于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以云南省安宁市作为评价试点对象,取1995年和1985年两个时间段的6项数据指标,采用权重综合指数法,进行安宁市林业发展综合评价。10年间安宁市林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从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构建其产业链合作者的评价选择模型。结合文献整理分析确定产品竞争力、产业链水平、企业管理3个一级指标以及12个二级指标,首先利用AHP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TOPSIS法来对各备选企业进行选择排序,从中选出最优的合作企业。最后,结合一个选择预制构件厂商的算例,发现在其他评价指标差距不大时,可用产业链水平的高低作为选择合作企业顺序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应用SPSS l8.0数学统计软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人工柏木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结构性指标、功能性指标、适应性和环境指标4大类15个指标,分别使用主成份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对川中丘陵区126个野外样地进行森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类似,均是亚健康和不健康的林分占绝大多数(分别为71.43%和61.90%);健康等级为优质的林分数量很少,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分别为6个和9个,占4.76%和7.14%。需对川中丘陵区大多数人工柏木林分采取切实可行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发挥该区域人工柏木林更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