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中普遍存在着数据转换和数据管理上的问题,提出将ArcGIS作为数据采集及编辑平台,用JX4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方法,并采用COM 技术编程加以实现.实验表明,利用此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数据更新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同一地区由于不同的要求和目的而建立了多种数据库,包括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或空间专题属性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将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联系起来,相互利用.在实践中通常可以利用存在位置属性这一特点将这些数据库关联,达到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数据潜在信息的目的.本文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全国1:25万和全国1:100万数据的公路和河流要素为实例,阐述利用空间位置这一特性来建立数据库联系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对于促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标准化和信息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库为基础,介绍了福建省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林业海量数据整合改造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基础地理信息的发展进行探讨,在深入研究我国现有1:5万地形要素的内容和属性信息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其内容涉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在各专业部门/行业的用途、使用目的、数据精度和数据更新周期以及1:5万数据库的要素内容、属性信息等,采用小组座谈、网络等形式进行了用户需求调查.  相似文献   

5.
以草原资源调查数据与地理信息为基础,基于ArcGIS和WebGIS平台开发了大尺度新疆草原资源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该系统可以直接对接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发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地面二维矢量数据、遥感数据和调查统计数据的数据库一张图管理和空间分析,为草原大数据管理和草原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6.
智能化棉业信息与科技服务网络平台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WebGIS,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研制了“安徽省棉业智能化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安徽省棉花生产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安徽省棉花预警信息系统)、棉花栽培专家系统、远程科技服务系统、棉花病虫害灾变预警WebGIS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信息采集上报系统、会员服务系统、棉花及相关产业资讯和市场信息动态数据库等,将各子系统进行集成、整合,以Internet为平台,以“安徽棉网(www.ahcotton.cn)”网站为载体。该系统既可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又可提供智能化和远程化的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7.
实施精确农业的关键是使各项作业的操作和管理信息化,因为不管是人还是电脑都要根据准确信息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下达正确指令或采取正确措施。“地理住处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存入和处理大量与农田有关信息的数据库和电脑分析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存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ArcGIS,开发了河横村电子地图系统及其空间数据库;进而基于"今日河横网",开辟建设了"地理河横"栏目,实现了面向河横村新农村建设的地理信息动态展示服务,提升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地理信息科技贡献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成,电子地图的研制工作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民用化、商品化的重任已摆到我们制图工作者面前.本文从电子地图产业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电子地图产业化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怎样开展电子地图产业化的建设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字安徽"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徽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管理机制、网络建设、项目研究和数据资源等方面,回顾了安徽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西省因煤炭大量开采,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问题,通过对本省土地复垦情况的调查及对目前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情况的查询分析,利用山西省农科院现有数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结合数据库系统设计思想,设计构建矿区复垦与生态恢复专题数据库。旨在通过建立数据库,实现行业内的数据资源共享,促进土地复垦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持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势性,北京市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之后每年都会以区县为单位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工作。以北京市为例,采用SPOT-5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GPS的精确定位功能,结合GIS数据操作、管理、显示等的良好功能以及背景数据知识,对北京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了变更。该方法发挥了航空遥感技术的优势,在GPS实地测量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支持下,用GIS集成数据,从而完成了对北京市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数据库的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现有农业经济空间信息服务不足的问题,开展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依托,结合河北省县域空间数据和农业经济数据深度挖掘农业信息的研究。设计和建立河北省县域农业经济信息数据库和地理空间数据库,利用组件式GIS技术、MATLAB与C#混合编程技术以及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开发出一个面向县域农业经济信息服务的易移植和可扩展的通用性平台。平台具有空间和属性数据查询、统计排名、专题图定制和发展趋势分析等功能,旨在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董海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99-201
为了增进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理解,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分形理论为指导,利用"二调"数据库,定量计算西安市高陵区2008和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结果表明,2008—2015年,全区的水田、水浇地、园地、沟渠、交通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分形维数减低,稳定性指数提高;林地、设施农用地、工矿及特殊用地分形维数提高,稳定性指数降低;河流水面、水工建筑、未利用地基本保持不变。针对这一结果,分析了各土地利用类型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原因,为区域土地规划及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的图库一体化中制图数据与基础数据分离且格式不统一问题,引入能够表示地理空间对象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GML(地理标识语言)文档,建立图库一体化模型,实现数据统一存储管理和应用。首先将GIS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建库,制定相应的配图方案形成制图数据,用GML技术将上述基础数据与制图数据即地图配置数据统一存储和管理,建立GML图库一体化模型;然后从GML地理数据库中提取与制图数据有关的信息并分析GML地理要素的属性,从地图符号库中匹配出表示该地理要素的地图符号信息,运用编程语言实现地图配置并保存至GML数据库,实现制图数据与基础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以某县级开发区土地利用数据为例对GML数据库的应用进行分析,运用C#编程语言完成土地利用数据的GML存储,采用Arc Engine提供的可视化控件实现GML可视化,通过Arc GIS Engine提供的地图整饰功能进行制图输出,实现图库一体化GML数据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龙高  陈龙乾  杨小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5033-15034
探讨了建立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依据的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对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的目标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多用途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出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业务流程和M—ICMIS系统总体结构,最后对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依据的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PGIS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探讨了基于MAPGIS建设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方法,对其中的数据采集、建立拓扑、数据入库等作了具体说明,简要介绍系统功能,并对该数据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东陵区农业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雪丹  杨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82-3784
土地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合理利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问题。数据库设计是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核心设计,为此,笔者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空间数据库设计、属性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功能设计等几个方面就农业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做了较详细地探讨。所建设的应用系统对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以及土地科学管理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个具有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与模型库,用于精细农业中变量施肥的决策支持系统VRF-ISDSS。系统包括农业区的基础地理信息、作物生产知识、作物生长养分需求的教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系统利用知识库的知识对决策方案进行调节和优化,实现了智能决策。系统是在Arc View GISA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而成的,能够处理与分析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信息,并能锌生成相应的分布图和变量施肥处方图。能够进行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智能决策与空间决策,使得本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单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VRF-ISDSS还具有信息服务与科学计算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1:100万SOTER数据库的建立与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GSI环境下,采用SOTER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包括数字化地图单元和属性数据的山东省SOTER数据库,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为山东省的土训和土地资源制图动态监测提供必要的数据源,并初步开展了山东省土地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定量研究,为减缓山东省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的状况,合理开发利用山东省土地资源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