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印尼是世界养殖虾大国之一,现下其养殖虾的生产量仅次于泰国居世界第2位。养虾业是印尼的主要渔业之一,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渔业之一。印尼养殖的虾类.主要为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对虾类,其中主要的有班节对虾、墨吉对虾和周氏新对虾、刀额新对虾等。例如,1997年印尼养殖虾的产量为16.7万t,其中斑节对虾的为9.6万t(占58%),墨吉对虾的为3.1万t(占18%),新对虾属的为4.0万t(占24%)。  相似文献   

2.
刀额新对虾在东海区三门湾人工繁殖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家骅 《水产学报》1992,16(1):86-90
近年来,中国对虾的人工放流已在东海区见到显著成效,各种形式的对虾养殖方式也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对虾的养殖种类除中国对虾外,还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新对虾等。笔者近两年在浙江沿海的三门湾从事潜堤网拦养殖中国对虾试验期间发现,从三门湾湾口的张网渔业及一些河口的扳缯网渔业的渔获物看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在东海有一定数量。但其人工繁殖方面的工作至今仍未开展,只见到纪成林等(1986)对同属的中型新对虾(M.intermedius)作过实验性的人工繁殖试  相似文献   

3.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俗称草虾、花虾,属热带性大型虾类,我国主要产于海南、广东和广西沿岸,浙江、福建也有少量分布。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是养殖的优良品种。东南亚许多国家养殖斑节对虾有较长的历史,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等国,近年来人工育苗和养殖生产发展较快。我国除台湾省在斑节对虾人工育苗、养成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外,广东、福建还处于初期阶段。为了开辟新的养殖品种,促进我省对虾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中外合资马尾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承担省水产厅科教处下达的“斑节对虾高产养殖试验”的任务,于1988年6  相似文献   

4.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俗称草虾、花虾、虎虾,属热带性大型虾类,我国主要产于海南、广东和广西沿岸,浙江、福建也有少量分布。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离水耐干性强,便于活运,是养殖的优良品种。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等国,人工育苗和养殖斑节对虾都有较长的历史,发展很快。我国台湾省于1968年首次人工育苗成功,二十几年来发展迅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东、福建经过多年试验,1992年进行大规模的人工苗种和养殖生产,草虾养殖业正在积极的开发发展中。1992年4—8月,受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的委托,在我所鼓浪屿实验场2.5亩的池塘中,用华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马牌对虾饲料,进行养殖斑节对虾验证试验。经过116天的试养,收获斑节对虾580公斤,平均亩产232公斤,成活率为74.2%,个体规格为每公斤64尾,饲料系数1.98。该项试验结果,已于1992年8月17日通过专家验收确认。  相似文献   

5.
于青松 《海洋渔业》2000,22(3):101-103
<正> 山东省烟台市是我国栉孔扇贝养殖的发祥地和最早开展对虾人工养殖的地区之一,扇贝和对虾养殖在整个渔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由于病害严重,出现大面积死亡,扇贝和对虾养殖出现滑坡。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如何解决扇贝和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搞好二次创业,以实现渔业经济跨世纪的辉煌,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技》2007,(6):7-8
一、基本情况 1、阳西县溪头镇对虾养殖情况 阳西县溪头镇是一个渔农大镇,依山傍海,海淡水资源丰富,发展水产品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镇25个村(渔)委会中有17个临海,海水养殖面积3.6万亩,其中对虾养殖面积1.6万亩,养殖户160多人,其中高位池养殖对虾6000亩,从2005年开始,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在我镇开展,大大促进了对虾养殖科技进步及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93’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因和今后对策我国的对虾养殖业。从1978年全国海水养殖会议提出在沿海大面积推广人工养殖以来.15年来发展突飞猛进、目前,从养虾整个生产和总体技术水平看;对虾养成(商品虾养殖)。人工育苗和亲虾越冬基本都是成功的。对虾病害尽管是...  相似文献   

8.
为了迅速恢复辽宁省对虾养殖,由省水产局组团,经省政府批准,赴泰国、马来西亚的养殖对虾病害防治技术考察团一行七人,在省水产局副局长韩丕琪同志的率领下,于1994年1月20日至2月1日,在泰国和马来西亚两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现将考察报告作较详细的刊登,仅供信息研究工作者研究泰国、马来西亚渔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东非马达加斯加渔业和对虾养殖业概况,着重就马达加斯加对虾的品种、养殖技术和养殖设施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对虾养殖企业和个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之一。1994年我国取得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养成试验成功,随后陆续完成了南美白对虾育苗和养殖的一系列技术工作,并在我国南方进行规模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到2006年我国南北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1.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的养殖,因1988年中国台湾省虾病暴发产量骤减,主要生产国除了泰国、印尼之外,双加进了菲律宾、印度成为四只领头羊。其中,发展最显著的是印度。印度斑节对虾养殖现状及增长的可能性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海水盐度低、水质差,对虾育苗问题很突出。为了适应对虾养殖的发展,及时解决苗种便成为当务之急。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和国家水产总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共同协作,由市水产所提供对虾人工育苗工艺流程和育苗指标,渔机所负责设计、试制组装式对虾人工育苗装置。1982年2月完成了这一套装置的设计、试制,施工安装和调试。1982年3月28日纳入亲虾,市水产所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13.
亚洲对虾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日本对虾孵化和幼体培育技术的突破,中国台湾省、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对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印度对虾和东方对虾的孵化、培育技术相继成功。亚洲对虾养殖蓬勃发展,产量不断上升,传统的池塘粗养产量在不投饲料情况下,每年每公项产量可增加到500~800公斤。  相似文献   

14.
《水产科技》1995,(3):14-16
《广东对虾养殖技术改革要点》,是参照农业部渔业局新修订印发的《中国对虾育苗技术规范》和《中国对虾养成技术规范》,借鉴泰国养草虾的成功经验,结合广东对虾养殖生产的实际而制定的。各地可因地制宜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人工育苗在广东已进入集约化、工厂化大规模生产阶段,为对虾养殖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苗种基础。现从亲虾的选择和催熟、育苗水质、加温和充气、饵料、病害防治等几个技术环节进行探讨,以祈抛砖引玉达到虾苗质优价廉,使斑节对虾养殖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茅绍廉 《海洋渔业》1984,6(2):54-57
<正> 渤海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由于资源量变动剧烈,1982年的捕捞量曾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养殖对虾的产量迅速增长,出现了对虾捕捞与养殖生产并驾齐驱的局面,使对虾养殖生产在我国对虾渔业中开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渔场中国对虾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如柏  叶惠恩 《海洋渔业》1992,14(3):105-110,104
<正> 一、前言发展增殖渔业,走“海洋牧场化”道路,是渔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世界上先进的渔业国家,在合理利用、依法保护渔业资源的同时,均在探索人工增殖以改善和增加海域资源量的途径。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沿海省市自北而南先后开展中国对虾的人工增殖放流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于青松 《齐鲁渔业》1999,16(6):22-23
扇贝和对虾养殖在烟台市整个渔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由于病害严重,出现大面积死亡,扇贝和对虾养殖出现滑坡。如何解决扇贝和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搞好二次创业,以实现渔业经济跨世纪的辉煌,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0月28日~11月5日,由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赴泰对虾养殖考察组对泰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本文根据考察见闻及泰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对泰国的对虾养殖业作一简单介绍,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半封闭式人工生态养殖对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半封闭式人工养殖对虾是通过对虾与梭鱼,扇贝混养及和适时进水,建立人工生态系统,探讨了半封闭人工生态养殖水体的稳定性及其对虾生长,体质及抗病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